第134頁
劉閎的功課更像是素質教育,老師也多,今天輪到莊青翟。韓嫣便被石德拉到一邊,有事相商。
確是大事。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立儲之時,這是極其重要的一條標準。劉閎被立為太子,可是他的母親,仍然是夫人。而皇長子劉據雖然被封為齊王,衛子夫也是夫人的位份。但是王夫人死了,衛夫人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漢家換太子的事情也是有先例的,劉徹的太子位就是頂了他哥哥劉榮的。為了確保劉閎太子位的穩固,請冊其母為後似乎是必須的。
然而,還有疑慮,畢竟當年劉榮已是太子的時候,大行請冊栗姬為後被誅,而後栗姬、劉榮俱敗。現在,石德為劉閎發愁了——請是不請,這是個問題。請冊吧,哪怕不發生當年栗姬、劉榮的悲劇,一旦被拒絕,那就等於是向天下宣告劉閎的太子位不穩了。不請,衛子夫活著、劉據活著,衛青看著仍然不倒,這也是劉閎的一大威脅,哪怕衛青現在是劉閎的師傅——學生和外甥,哪個更親?
於是,趁著劉閎聽其他課程的當口,石德跑過去與韓嫣商量。韓嫣聽了石德的話,頓了一下,看向石德的眼神有些複雜。
石德道:“陛下自立太子以來,稀近後宮而常居學宮,悉心教導太子,可見陛下對太子抱了很大期望的。然而,太子之母卻沒有皇后的名份,有些不太穩妥,”迴廊上只有石德與韓嫣兩人,石德還是四下看了看,“如今陛下春秋正盛,先前雖然病得有些兇險,現在看來仍然身體康健,如不趁著陛下對太子關注之時請立太子之母,若是……等到陛下返身有了新寵,立了新皇后……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劉閎的地位可能會受到挑戰。
石德此人,萬石君的親孫子,家風嚴謹平日看來甚至有些迂腐的,但於政治卻不甚死板。作為太子少傅,他對於劉閎比對劉徹更盡心,行為更傾向於為劉閎謀劃。雖然在韓嫣看來,這並不是個好現象,在石德這個位置上,日常中通過教導來加重太子的資本,是師傅該做的,然而,明顯的謀士色彩就是“好心辦壞事”的行為了。所有太子的師傅、屬官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在為後來鋪路,已經想到劉徹身後事了,也會讓劉徹有一種兒子與自己不一心的感覺。然而,出於做人師傅的良心,又不能不為學生考慮。
請立皇后的事情,臣下固然可以做,只是指名想要請立某人為皇后,實在不是臣子該做的事情。請立王夫人,還有一個困難——她已經死了,而且還埋了,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到底該怎麼辦?
韓嫣木了,近年來劉徹稀近後宮,他是知道的,兩人之間過得也是滋潤。他卻壓根忘了,太子,需要一個皇后母親,這個皇后母親必定是劉徹的合法妻子,不管死活,都是一樣……
終於明白了劉徹前日的心情,韓嫣仰頭,看著遠方天際,白雲在藍天上變幻著圖案……
“丞相?”
“王夫人已然薨逝了,前面,無便可循,”韓嫣酙酌著開口,鬆開了握緊的拳頭,“便是有,如今桂宮也沒有正式主事的人,且由衛夫人權攝。立了死皇后,下面,少傅說,要不要再立個活皇后?”
石德一愣,額上開始冒汗:“這個——”齊王的生母,如今是後宮位份最高者,雖然不如年輕人得寵,在後宮資歷和美貌同樣重要,衛青現今還是大將軍。要不是想到衛氏潛在的威脅,石德也會這麼想早日確立劉閎“嫡子”的身份。現在一想,追冊了一個皇后,就等於打破了漢宮多年無後的局面,那麼,再立一個活著的新後,也是正理。按理,生下了皇長子的衛夫人,是極有可能的。到時候,齊王也就有了嫡子的名份,他還是長子……
“少傅還沒與別人說過吧?”
“還沒。”石德答道,其實是與其父石慶提過的,只是石慶比石德更謹慎,讓他先與韓嫣通個氣,免得被誤以為是向太子邀寵。
“那先誰都不要說,”韓嫣想了想,“且探一下陛下的口風吧。”
“丞相與陛下素來親近,不如,再辛苦您一下……”探皇帝口風,是項風險挺大的工作,石德有些吱唔。
“也只好這樣了。”
————————————————————————————————
“陛下去桂宮了。”到得宣室求見,只遇到留守的小宦官。聽到這樣的回答,韓嫣站住了。小宦官見韓嫣面色不太好看,也不敢再接話,許久方道:“夷安公主生日,衛夫人請陛下去的……”
不知道什麼原因,劉徹身邊有過寵愛、生過孩子的女人幾乎全部早逝,失寵被廢的阿嬌倒在長門宮裡活受罪,如今活得長的只得一個衛子夫。連李姬,在兒子就國沒多久也抑鬱而終。
這夷安公主,便是生母早逝,劉徹便命衛子夫撫養她。夷安公主,早早地被劉徹許配給隆慮公主之子昭平君,以安撫姐姐了,她的生日,說重要還真有點重要。
“奴才給您去桂宮通報一下?”
“不用了。”略一頷首,轉身走了。
“昨兒有什麼事麼?”
“也沒什麼。”淡淡地回道。
“夷安生辰,總要過去的。”
“嗯。”
劉徹歪頭看了看韓嫣:“一定有事。”
“太子生母,”韓嫣頓了一下,“總要給太子一個嫡子的名份才能斷了底下人的疑慮。”面無表情地看著劉徹。
“我沒想過死後還要有個女人與我並肩。”
“?”滿眼問號,忽地想起,劉徹,他的茂陵,沒有皇后陵園。初立茂陵的時候,阿嬌在位,卻也沒有立皇后陵園,阿嬌為後十餘年,也不見他提過立皇后陵。史上衛子夫在位三十八年,也不聞茂陵有後園。即使傳說中的衛青墓占了皇后的地,從衛青死到衛氏敗,尚有十餘年的時間,也沒見這方面的記載,死生大事……
“閎兒的事,你不用擔心,”劉徹握住韓嫣的手,感到韓嫣的手一顫,用力反握住了自己,“我必不會令你再為難。”
“若我冊了王氏,她的家人位置就定了,閎兒會不好辦。王家人,無才無德,一旦被我榮養,日後便是閎兒也動他不易。不冊她,我也不用再冊別人。我倒要看看,誰敢請立太子庶母為後。”
追冊之事最終不了了之,太子的師傅們開了個小會,互相約定提醒警告一下同僚、故交,不許再提此事,以防重蹈栗氏復轍。做了太子師傅,前程甚至上就與太子掛上了鉤,為太子考慮的時候真是比為皇帝考慮的時候還要多,對太子比對自己兒子還賣力。便是像石德這樣的正直人,也暗自祈禱——陛下不要再有新寵了。
現在不是建元初年愁皇嗣的時候,皇帝已經有了四個兒子,雖然不多,可也不算很少了。便是沒再生兒子,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朝中終於沒有泛起立後的聲音。
這也有劉徹的威嚴日盛的緣故,同樣的事情,在初登基時,便是與國有利的事情,不買帳的人照樣一大堆,在位時間久了,便是出了昏招,大臣們也少有反對。大臣也會欺負菜鳥皇帝。
如今的劉徹,少有人敢觸其逆鱗。他定了主意不想冊後,太子的師傅們也表了態,想在這上頭有所動作的人,終是沒敢出手。
“太傅——”劉閎拖長了調子撲了過來,十五歲的少年,已經開始抽條長個兒了,衝擊力著實不小。韓嫣只沉腰上一緊,整個人晃了一下,雙手頓了一頓,輕輕地拍著劉閎的背。這孩子一年不見成長了不少,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我是倒敘的分割線———————————
韓靖的婚事,早在許綰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打量兒媳婦的人選了。卻是件大事,母親是前丞相的女兒,父親是現任丞相,也要選個差不多的。尚主本是個不錯的選擇,劉徹原有此意,只是韓嫣與許綰都不樂意。只好自己去費事挑選,正在躊躇間,許綰去世,母喪三年雖然不是硬性規定,到底還是守一下比較好,於是韓靖的婚事暫時擱置了。
現在眼看著韓母的身體漸漸虛弱卻查不出病來,顯是油盡燈枯,人老將死。老人家想在臨終前見到孫媳婦,只得重新開始打量,自是一番喧鬧,好在韓則與直氏為韓寧選親的時候,照例是置下了一份長長的名單,此時拿過來正好參照一下。
一看之下,大搖其頭,兩年前的名單已經有不少人出嫁了,只得另行整理。列侯家的女兒適齡的已是不多,韓嫣徵求了韓靖的意見,乾脆擴大範圍。最終定下了左內史兒寬家的女兒,姓雖然有點奇怪,人長得也不是天香國色,左內史的職位也不是很高,卻勝在家風淳厚、人品也不錯。
韓靖婚後便是韓寧,因不願讓弟弟越過哥哥先成親,韓寧雖是早就定了親,到底晚了一個月才成親。婚事的排場自是不必細說,忙而不亂,統籌規劃、井井有條本是韓家的一大特色。丞相家裡娶兒媳婦,賓客是攔都攔不住,車水馬龍,應接不暇,即使沒有想趁機斂財也收了不少禮物。
兒寬心下有些不安,過了幾日尋到機會,對韓嫣道:“下官嫁女,本不願高攀,只因丞相家嚴謹,令郎一表人材,才厚顏允諾。只是,前幾日,君家太盛,恐非好事。丞相昔者家門不納私人,公事悉決於衙,何其明智,為何兒女婚事卻如此盛大?”
韓嫣知道他是好心,只是,自家還要在這世上生活,就不能活在真空之中,就說兒女婚事吧,誰願意與一個孤僻的人家結親呢?總要做得差不多。限制禮金的數目,已是韓嫣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當下謝道:“您說的都是正理,可您也知道,韓家在長安幾十年了,多有故交,我也不能攔著不讓他們來。”
“丞相的難處,寬豈有不知的?不過是白說一句,提個醒罷了。您一向看得明白,只是——”猶豫了一下,往天上指了一下,“那位用過的丞相——唯願閣下如柏至侯、平津侯。”
韓嫣一揖肅然道:“正是,謝了。”
兒寬點點頭,回了一禮。女兒嫁得好自然是好,只是夫家太盛,他的些擔心盛極而衰,不得不多一回嘴,見韓嫣應了,兒寬才放下心來。
見過了孫媳婦,韓母了卻一樁心事,沒等見到曾孫便閉了眼。
母喪雖不是法定的必須辭官守喪,三年不得為官,仍是要表示一下的,韓嫣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非賴在位子上不下的理由,於是上表請辭。劉徹非常不情願,去了丞相位,見面的機會就少了,太子太傅也是官職,如果要退的話,自是一併退掉,這樣韓嫣回家守孝,兩人見面的機會幾乎為零,除非劉徹再偷偷摸摸跑去翻牆。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未央宮裡的地道,不知是何時修建,只是韓嫣依稀記得前世某個電視節目上介紹過考古發掘現場裡有這麼一段,入住之後就假裝無意地“發現”了——韓嫣又不願意在母喪的時候搞這種偷情的事情。
於是,劉徹很心煩。還有一件更心煩的事情,因為劉徹先前把太子太傅的位置抬得太高,一旦韓嫣退下來,再選個其他人上去受這樣的優待,他又不樂意。乾脆讓太子太傅的位子給空了下來。
丞相的位置在朝堂上遠比太子太傅重要,大家可以暫時不管太子太傅,反正沒有了太傅,還有少傅,還有一大堆其他的師傅,太子的功課仍然能夠繼續。沒有丞相,朝臣開始騷動。劉徹眼看著底下的蠢動,一挑眉,點了太子少傅莊青翟為相。丞相位子定了,還是太子的老師,顯然,太子的位置很穩。
然而,莊青翟卻並不走運,走馬上任沒一個月,就出事了。李敢家在衛尉、郎中令的位置上經營許久,消息很快,風風火火闖進門,急吼吼地在靈前拜了兩拜,不等韓嫣回禮,一把拉過人:“聽說了麼?莊青翟下獄自殺了!”
韓嫣心下覺得蹊蹺,面上不顯,給李敢讓了個座。聽李敢細說。
“莊青翟新官上任,很想大幹一場,御史大夫張湯卻是讓莊青翟沒面子了幾回。恰在此時,丞相府三位長史合起伙來給張湯下絆子,說他受賄,張湯哪受得了這個?自已吊死了。陛下省過來,把莊青翟又給下獄了,三個長史都是他的人。莊青翟也受不了這個,他也自殺了。”
關於張湯的事情,韓嫣記得並不多,曾經有部電視劇里說他因為跟劉陵有染而死,結果,人家張湯主辦淮南反案的時候盡心盡力,韓嫣八卦地關注著事態也沒發現問題,於是把張湯丟到一邊。“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里的張家就是起自張湯,風光了西漢一代呢,沒想到他卻自殺了。
“張湯這小子的性子太硬,”李敢閒閒地道,張湯起自小吏,李敢對他也不甚尊敬,“他是誰的帳都不買,還能不得罪人?那三個長史,就是因為他太無禮了,這才下的手。那個朱買臣,是因為淮南案時張湯窮治莊助,莊助是朱買臣的恩人、老上司……”
韓嫣擺了擺手:“張湯不至於泄奏請之事以謀利。”
“你倒看得透,莊青翟卻看不透,由著三長史作弄。不對,張湯至不至於,莊青翟都不會在意,只要能把折了他面子的張湯給按下來,他都樂見其成。”
確是大事。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立儲之時,這是極其重要的一條標準。劉閎被立為太子,可是他的母親,仍然是夫人。而皇長子劉據雖然被封為齊王,衛子夫也是夫人的位份。但是王夫人死了,衛夫人活著,活著就有希望。漢家換太子的事情也是有先例的,劉徹的太子位就是頂了他哥哥劉榮的。為了確保劉閎太子位的穩固,請冊其母為後似乎是必須的。
然而,還有疑慮,畢竟當年劉榮已是太子的時候,大行請冊栗姬為後被誅,而後栗姬、劉榮俱敗。現在,石德為劉閎發愁了——請是不請,這是個問題。請冊吧,哪怕不發生當年栗姬、劉榮的悲劇,一旦被拒絕,那就等於是向天下宣告劉閎的太子位不穩了。不請,衛子夫活著、劉據活著,衛青看著仍然不倒,這也是劉閎的一大威脅,哪怕衛青現在是劉閎的師傅——學生和外甥,哪個更親?
於是,趁著劉閎聽其他課程的當口,石德跑過去與韓嫣商量。韓嫣聽了石德的話,頓了一下,看向石德的眼神有些複雜。
石德道:“陛下自立太子以來,稀近後宮而常居學宮,悉心教導太子,可見陛下對太子抱了很大期望的。然而,太子之母卻沒有皇后的名份,有些不太穩妥,”迴廊上只有石德與韓嫣兩人,石德還是四下看了看,“如今陛下春秋正盛,先前雖然病得有些兇險,現在看來仍然身體康健,如不趁著陛下對太子關注之時請立太子之母,若是……等到陛下返身有了新寵,立了新皇后……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劉閎的地位可能會受到挑戰。
石德此人,萬石君的親孫子,家風嚴謹平日看來甚至有些迂腐的,但於政治卻不甚死板。作為太子少傅,他對於劉閎比對劉徹更盡心,行為更傾向於為劉閎謀劃。雖然在韓嫣看來,這並不是個好現象,在石德這個位置上,日常中通過教導來加重太子的資本,是師傅該做的,然而,明顯的謀士色彩就是“好心辦壞事”的行為了。所有太子的師傅、屬官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在為後來鋪路,已經想到劉徹身後事了,也會讓劉徹有一種兒子與自己不一心的感覺。然而,出於做人師傅的良心,又不能不為學生考慮。
請立皇后的事情,臣下固然可以做,只是指名想要請立某人為皇后,實在不是臣子該做的事情。請立王夫人,還有一個困難——她已經死了,而且還埋了,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到底該怎麼辦?
韓嫣木了,近年來劉徹稀近後宮,他是知道的,兩人之間過得也是滋潤。他卻壓根忘了,太子,需要一個皇后母親,這個皇后母親必定是劉徹的合法妻子,不管死活,都是一樣……
終於明白了劉徹前日的心情,韓嫣仰頭,看著遠方天際,白雲在藍天上變幻著圖案……
“丞相?”
“王夫人已然薨逝了,前面,無便可循,”韓嫣酙酌著開口,鬆開了握緊的拳頭,“便是有,如今桂宮也沒有正式主事的人,且由衛夫人權攝。立了死皇后,下面,少傅說,要不要再立個活皇后?”
石德一愣,額上開始冒汗:“這個——”齊王的生母,如今是後宮位份最高者,雖然不如年輕人得寵,在後宮資歷和美貌同樣重要,衛青現今還是大將軍。要不是想到衛氏潛在的威脅,石德也會這麼想早日確立劉閎“嫡子”的身份。現在一想,追冊了一個皇后,就等於打破了漢宮多年無後的局面,那麼,再立一個活著的新後,也是正理。按理,生下了皇長子的衛夫人,是極有可能的。到時候,齊王也就有了嫡子的名份,他還是長子……
“少傅還沒與別人說過吧?”
“還沒。”石德答道,其實是與其父石慶提過的,只是石慶比石德更謹慎,讓他先與韓嫣通個氣,免得被誤以為是向太子邀寵。
“那先誰都不要說,”韓嫣想了想,“且探一下陛下的口風吧。”
“丞相與陛下素來親近,不如,再辛苦您一下……”探皇帝口風,是項風險挺大的工作,石德有些吱唔。
“也只好這樣了。”
————————————————————————————————
“陛下去桂宮了。”到得宣室求見,只遇到留守的小宦官。聽到這樣的回答,韓嫣站住了。小宦官見韓嫣面色不太好看,也不敢再接話,許久方道:“夷安公主生日,衛夫人請陛下去的……”
不知道什麼原因,劉徹身邊有過寵愛、生過孩子的女人幾乎全部早逝,失寵被廢的阿嬌倒在長門宮裡活受罪,如今活得長的只得一個衛子夫。連李姬,在兒子就國沒多久也抑鬱而終。
這夷安公主,便是生母早逝,劉徹便命衛子夫撫養她。夷安公主,早早地被劉徹許配給隆慮公主之子昭平君,以安撫姐姐了,她的生日,說重要還真有點重要。
“奴才給您去桂宮通報一下?”
“不用了。”略一頷首,轉身走了。
“昨兒有什麼事麼?”
“也沒什麼。”淡淡地回道。
“夷安生辰,總要過去的。”
“嗯。”
劉徹歪頭看了看韓嫣:“一定有事。”
“太子生母,”韓嫣頓了一下,“總要給太子一個嫡子的名份才能斷了底下人的疑慮。”面無表情地看著劉徹。
“我沒想過死後還要有個女人與我並肩。”
“?”滿眼問號,忽地想起,劉徹,他的茂陵,沒有皇后陵園。初立茂陵的時候,阿嬌在位,卻也沒有立皇后陵園,阿嬌為後十餘年,也不見他提過立皇后陵。史上衛子夫在位三十八年,也不聞茂陵有後園。即使傳說中的衛青墓占了皇后的地,從衛青死到衛氏敗,尚有十餘年的時間,也沒見這方面的記載,死生大事……
“閎兒的事,你不用擔心,”劉徹握住韓嫣的手,感到韓嫣的手一顫,用力反握住了自己,“我必不會令你再為難。”
“若我冊了王氏,她的家人位置就定了,閎兒會不好辦。王家人,無才無德,一旦被我榮養,日後便是閎兒也動他不易。不冊她,我也不用再冊別人。我倒要看看,誰敢請立太子庶母為後。”
追冊之事最終不了了之,太子的師傅們開了個小會,互相約定提醒警告一下同僚、故交,不許再提此事,以防重蹈栗氏復轍。做了太子師傅,前程甚至上就與太子掛上了鉤,為太子考慮的時候真是比為皇帝考慮的時候還要多,對太子比對自己兒子還賣力。便是像石德這樣的正直人,也暗自祈禱——陛下不要再有新寵了。
現在不是建元初年愁皇嗣的時候,皇帝已經有了四個兒子,雖然不多,可也不算很少了。便是沒再生兒子,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朝中終於沒有泛起立後的聲音。
這也有劉徹的威嚴日盛的緣故,同樣的事情,在初登基時,便是與國有利的事情,不買帳的人照樣一大堆,在位時間久了,便是出了昏招,大臣們也少有反對。大臣也會欺負菜鳥皇帝。
如今的劉徹,少有人敢觸其逆鱗。他定了主意不想冊後,太子的師傅們也表了態,想在這上頭有所動作的人,終是沒敢出手。
“太傅——”劉閎拖長了調子撲了過來,十五歲的少年,已經開始抽條長個兒了,衝擊力著實不小。韓嫣只沉腰上一緊,整個人晃了一下,雙手頓了一頓,輕輕地拍著劉閎的背。這孩子一年不見成長了不少,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我是倒敘的分割線———————————
韓靖的婚事,早在許綰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打量兒媳婦的人選了。卻是件大事,母親是前丞相的女兒,父親是現任丞相,也要選個差不多的。尚主本是個不錯的選擇,劉徹原有此意,只是韓嫣與許綰都不樂意。只好自己去費事挑選,正在躊躇間,許綰去世,母喪三年雖然不是硬性規定,到底還是守一下比較好,於是韓靖的婚事暫時擱置了。
現在眼看著韓母的身體漸漸虛弱卻查不出病來,顯是油盡燈枯,人老將死。老人家想在臨終前見到孫媳婦,只得重新開始打量,自是一番喧鬧,好在韓則與直氏為韓寧選親的時候,照例是置下了一份長長的名單,此時拿過來正好參照一下。
一看之下,大搖其頭,兩年前的名單已經有不少人出嫁了,只得另行整理。列侯家的女兒適齡的已是不多,韓嫣徵求了韓靖的意見,乾脆擴大範圍。最終定下了左內史兒寬家的女兒,姓雖然有點奇怪,人長得也不是天香國色,左內史的職位也不是很高,卻勝在家風淳厚、人品也不錯。
韓靖婚後便是韓寧,因不願讓弟弟越過哥哥先成親,韓寧雖是早就定了親,到底晚了一個月才成親。婚事的排場自是不必細說,忙而不亂,統籌規劃、井井有條本是韓家的一大特色。丞相家裡娶兒媳婦,賓客是攔都攔不住,車水馬龍,應接不暇,即使沒有想趁機斂財也收了不少禮物。
兒寬心下有些不安,過了幾日尋到機會,對韓嫣道:“下官嫁女,本不願高攀,只因丞相家嚴謹,令郎一表人材,才厚顏允諾。只是,前幾日,君家太盛,恐非好事。丞相昔者家門不納私人,公事悉決於衙,何其明智,為何兒女婚事卻如此盛大?”
韓嫣知道他是好心,只是,自家還要在這世上生活,就不能活在真空之中,就說兒女婚事吧,誰願意與一個孤僻的人家結親呢?總要做得差不多。限制禮金的數目,已是韓嫣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當下謝道:“您說的都是正理,可您也知道,韓家在長安幾十年了,多有故交,我也不能攔著不讓他們來。”
“丞相的難處,寬豈有不知的?不過是白說一句,提個醒罷了。您一向看得明白,只是——”猶豫了一下,往天上指了一下,“那位用過的丞相——唯願閣下如柏至侯、平津侯。”
韓嫣一揖肅然道:“正是,謝了。”
兒寬點點頭,回了一禮。女兒嫁得好自然是好,只是夫家太盛,他的些擔心盛極而衰,不得不多一回嘴,見韓嫣應了,兒寬才放下心來。
見過了孫媳婦,韓母了卻一樁心事,沒等見到曾孫便閉了眼。
母喪雖不是法定的必須辭官守喪,三年不得為官,仍是要表示一下的,韓嫣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非賴在位子上不下的理由,於是上表請辭。劉徹非常不情願,去了丞相位,見面的機會就少了,太子太傅也是官職,如果要退的話,自是一併退掉,這樣韓嫣回家守孝,兩人見面的機會幾乎為零,除非劉徹再偷偷摸摸跑去翻牆。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未央宮裡的地道,不知是何時修建,只是韓嫣依稀記得前世某個電視節目上介紹過考古發掘現場裡有這麼一段,入住之後就假裝無意地“發現”了——韓嫣又不願意在母喪的時候搞這種偷情的事情。
於是,劉徹很心煩。還有一件更心煩的事情,因為劉徹先前把太子太傅的位置抬得太高,一旦韓嫣退下來,再選個其他人上去受這樣的優待,他又不樂意。乾脆讓太子太傅的位子給空了下來。
丞相的位置在朝堂上遠比太子太傅重要,大家可以暫時不管太子太傅,反正沒有了太傅,還有少傅,還有一大堆其他的師傅,太子的功課仍然能夠繼續。沒有丞相,朝臣開始騷動。劉徹眼看著底下的蠢動,一挑眉,點了太子少傅莊青翟為相。丞相位子定了,還是太子的老師,顯然,太子的位置很穩。
然而,莊青翟卻並不走運,走馬上任沒一個月,就出事了。李敢家在衛尉、郎中令的位置上經營許久,消息很快,風風火火闖進門,急吼吼地在靈前拜了兩拜,不等韓嫣回禮,一把拉過人:“聽說了麼?莊青翟下獄自殺了!”
韓嫣心下覺得蹊蹺,面上不顯,給李敢讓了個座。聽李敢細說。
“莊青翟新官上任,很想大幹一場,御史大夫張湯卻是讓莊青翟沒面子了幾回。恰在此時,丞相府三位長史合起伙來給張湯下絆子,說他受賄,張湯哪受得了這個?自已吊死了。陛下省過來,把莊青翟又給下獄了,三個長史都是他的人。莊青翟也受不了這個,他也自殺了。”
關於張湯的事情,韓嫣記得並不多,曾經有部電視劇里說他因為跟劉陵有染而死,結果,人家張湯主辦淮南反案的時候盡心盡力,韓嫣八卦地關注著事態也沒發現問題,於是把張湯丟到一邊。“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里的張家就是起自張湯,風光了西漢一代呢,沒想到他卻自殺了。
“張湯這小子的性子太硬,”李敢閒閒地道,張湯起自小吏,李敢對他也不甚尊敬,“他是誰的帳都不買,還能不得罪人?那三個長史,就是因為他太無禮了,這才下的手。那個朱買臣,是因為淮南案時張湯窮治莊助,莊助是朱買臣的恩人、老上司……”
韓嫣擺了擺手:“張湯不至於泄奏請之事以謀利。”
“你倒看得透,莊青翟卻看不透,由著三長史作弄。不對,張湯至不至於,莊青翟都不會在意,只要能把折了他面子的張湯給按下來,他都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