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那邊。”她揚起手隨意地一指。這種孩子式的回答並不具有意味性,他也就笑而不究,但是故意反問道:“難道你說你是從天上來的嗎?”
她眨了眨眼,突然微笑起來,一瞬間令他覺得,那幾乎帶著一種神秘和狡黠,超出了年齡,甚至超出了人間的造物。這時從對面的堤岸上傳來的呼喚替他回答了疑問:“莉狄亞?莉狄亞?你在哪兒?”那是個年齡大點的女孩子,顯然是她的姐姐,已經顯示出青春的成熟。小姑娘奔到她那裡去。當他們互相看清楚時,她愣住了,他也從湖灘上站起來。“卡塔琳娜!”他說,“原來是你們!還記得我嗎?”
依傍著湖周圍的山坡,有一些稀稀拉拉的小村落。亞瑟跟著女孩們穿過湖畔的沙地小路和斜坡,幾乎來到樺樹林的邊緣。就在那裡有一座孤零零的簡陋農舍,在紫色的石楠花叢中卻顯得無比和諧,好像它不是人為搭建,而是自然生長的。裡面很狹窄,也不明亮,但是瀰漫著濃郁的柴火、烤魚和穀物的味道。他陶醉在這種氣息里,嘴唇默默地拼出一個陌生的詞——家。
“好久不見了,亞瑟。”男主人鼓起他曬得黝黑的臉,發自內心地笑著,“您的樣子變了,我差點沒認出來。”
“像以前一樣,稱我‘你’吧。”他笑著擺擺手,“都過去六七年了吧?你們倒是一點沒變。”
“你真會瞎說,我們兩個當然是老了!”屋角的女主人正挨著爐子準備她的濃湯,忽然轉過頭絮絮叨叨地插話,“難怪莉狄亞不認得你,當時她還不懂事呢,現在也滿十二歲啦。而你呢,從男孩變成男人了。想必有不少姑娘追求你吧!”
年輕人不置可否地聳聳肩。“不過你可別打卡塔琳娜的主意,”女主人挺直了腰,又補充說,“她已經訂婚啦。” 卡塔琳娜紅著臉在一邊偷偷地笑著,拉起妹妹的手,“來,莉狄亞,我們去把剩下的種子種完。”
亞瑟等姐妹倆出去後,向夫婦打聽起他們的日子。“領主每個季末會派人來收租稅,但收成不總是那麼好。比起其他地方,我們算還不錯的。就是住得太差,一年到頭總是漏,離市鎮又太遠。”男主人咳嗽著,“哦,你是從康斯坦茨城區過來的嗎?今後打算如何呢?”
他明白這完全是善意的關心,便斟酌著回答:“我是走山路來的,去哪裡還沒有決定。可能過些日子會到瑞士去。”
“為什麼是瑞士?那兒的人可不比這裡友善。”女主人立刻接道,“哪兒都不比自己的地方好。你瞧,我們就捨不得離開這裡。”
一小塊田地在房子後面開闢出來,用來種點蔬菜,是女孩們負責照料的地方。姐妹倆忽然聽見頭頂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響。卡塔琳娜抬起頭,看見亞瑟趴在屋頂上忙活,她忍俊不禁:“你在幹嘛?幫爸爸修理屋頂?”
“我知道約翰的腰有毛病。我說服了他,這點事我來做就好了。”他快活地回答,“從離開家鄉開始,好久沒有機會這樣幹活了。”
“但每天幹活就會很累,”莉狄亞突然認真地開口。
亞瑟定定地望著她稚嫩的臉。“她已經開始勞作了?在這個年紀?”他說,“除了這些,她每天都做些什麼?”
“這沒什麼奇怪的,我們都是這樣。就如你所見,有時玩耍,大部分時間幹活。等過兩年她受過堅信禮,就該嫁人了。”
小姑娘似乎並不明白對話的內容,不安分地在卡塔琳娜的腿邊扭來扭去,她的瘦小和纖弱使她看上去遠沒有十二歲,小小的肩膀幾乎承受不住什麼重擔。他垂下眼睛沉默了一會兒。“假如約翰和瑪格不反對,我希望教她念一點兒書,”他點點頭,誠懇地說,“比如禮拜日的時候,可以嗎?”
卡塔琳娜微笑起來:“儘管不知對一個女孩有什麼用處,但我想他們會答應的。”她撫摸著莉狄亞的頭,思考一會兒,隨後揚起臉對他說:“亞瑟,你留下來吧。”
“嗯?”他狐疑地探著頭,好像並沒聽懂。
“我不久就會離開,而爸爸媽媽需要幫助,莉狄亞更需要照顧。你是個不一般的人,我們都很喜歡你。”她認真而坦率地說,“留在這裡吧,假如你願意。我覺得……你能給我們帶來特別的東西。”
亞瑟愣住了,並沒有立即回答。十三歲——當他捨棄令他難以忍受的石頭城堡,開始漫長的流浪時,最初是他們慷慨地收留了無依無靠的他。他們只是普通農民,並不懂得艱深的學問,甚至不認識字,也從不追問他的過去,只是以最古老最淳樸的方式,告訴一個顛沛流離的旅客:在這兒他可以安心,忘記過去的一切。
他從未奢求過這樣的生活,沒有爭鬥,沒有猜疑。那時候,他身下墊著厚厚的干糙,頭頂是純粹、湛藍的天空。從高處可以望見遠方綠色的麥浪和湖光。金色陽光溫柔地照she著,一切看上去都那麼平靜,仿佛他和上帝達成了和解。
海德堡神學院的黃昏永遠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寂靜多了,沃芬貝格執事長站在俯瞰廣場的迴廊里想,失去生命力的死寂。到現在他也不敢去數,究竟損失了多少年輕的生命。他承認曾為他們的輕狂吵雜而煩惱過,但總好過如今可怕的空虛。他突然萌生了可怕的想法,或許這個地方再也不能復興了,新的血液將避它而去,流向更自由更廣大的天地。
他的思緒被一陣腳步聲打斷了。老人愣了愣,認出迎面走來的是他的學生——不,現在已然是他的同事——萊涅神父。那件法衣他穿得十分得體,連步伐舉止都明顯地成熟了,深沉了,似乎還帶著某些別的東西,使老人幾乎不敢去認他。他們足夠接近時,萊涅沉默了一會兒,微微地欠身。“好久不見了,執事長。” 他面無表情地開口。
沃芬貝格張了張嘴,卻詞窮了。從那次騷亂之後,他們便再也沒見過面。他不知道,萊涅是如何從殘酷的監獄和審判里脫身的,而當美因茨大主教突然宣布,此人的案件已調查清楚,應予無罪開釋時,他更是無法理解。然而憑著直覺,他隱約嗅出一絲不安,當聽說他被授予神職以後,這種不安成為了煎熬。他痛苦地猜測出,他的學生為此出賣了某些東西;而自己既無法譴責,也無法贖回他,甚至連詢問的勇氣都沒有。他只能勉強地回應說:“是的……祝賀你,維爾納。”
“都是托您的福。”萊涅冷冷地接道,“您和院長他們。”老人的臉漸漸蒼白起來,他看著,卻無動於衷。
“維爾納……”沃芬貝格顫抖著聲音說,似乎對方才是被冒犯的人,“我很抱歉……但是,你這麼做,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您看來,很少事情具有意義。”他不無諷刺地回答,“但是對我們來說不同。譬如某些應該負起的責任,遏制、而不是放任自流。”
“你在說什麼?”
“您自己最清楚。”他淡淡地說,不等老人反應就斷然結束了對話,“感謝您這麼多年對我的照顧。明天我就要離開海德堡,隨著巡迴法庭一起——畢竟我是最能提供逃犯線索的人。”
沃芬貝格無話可說。一陣寒冷的晚風吹過迴廊,預示夏天已接近了末尾。萊涅把吹散的頭髮掠到耳後,不經意露出額角的一道傷疤。那還是他替沃芬貝格擋下的。老人明白他那無法直言的怨恨。他鍾愛的學生和孩子,竟只有兩人仍然活著。一個並不曾真正信任他,現在下落不明,前途兇險;一個曾經信任他,現在對他只有失望。他曾經向他求助,他卻無能為力;在他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在沉默。而以後的歲月里,他們卻要以廝殺來代替愛。聽著背後萊涅漸行漸遠的腳步聲,老人手扶在冰冷的石欄上,流下了眼淚。
萊涅推開那道老舊的房門,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他房間的陳設未經一絲改變。他想了想,只把掛在牆上的十字架摘下來,擦去灰塵,小心地收在懷裡。他的目光落到了簡陋、有些凌亂的床鋪上,心臟猛地抽痛起來,這幾乎再次把他帶進回憶里——而再也不會有人回來了。一本厚書攤開來放在枕邊,書頁微微顫動,似乎是被風吹開的。他遲疑地拿起它,讀著上面的句子:
“即使冰冷的死亡把我的靈魂和肉體分開,不管你到什麼地方,我的魂魄也會擎著黑煙滾滾的火炬追來。”[注]
他仰起臉,長嘆一聲,把它放回原處,頭也不回地走出去,重重地關上了門。
————
[注]《埃涅阿斯紀》卷四第385行。
第十三章
萊涅蹣跚著,赤腳從地毯上走過去。假如不開窗,他完全不能分清這間大屋子外面究竟是白天還是黑夜。他在寬大的鑲木窗台上坐了一會兒,清晨微涼的風透過幕簾的fèng隙,吹拂著他裸露的脖頸和鎖骨。他嘆口氣,脫掉天鵝絨睡袍,拾起扔在地板上的外衣。
“就這麼急著走嗎?”另一個聲音從身後的床幃裡面傳來,懶洋洋的,“我認為你應該在美因茨多學點東西。”
萊涅並不停下來,只是回頭望了望阿爾布萊希特。“這種生活方式我厭倦了。何況我還有使命要完成,您知道。”他直截了當地說,“該做的也都做了,不是嗎?”
“你的傲慢倒是學得比誰都快。”阿爾布萊希特眯起眼睛,欣賞著他線條優美分明、略帶緊張感的軀體,“等你跟那些令人頭疼的諸侯周旋,碰夠釘子以後,就會想念我的。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連他父親都抓不到他,你認為自己就能行嗎?”
萊涅閉著嘴,不置可否。他永遠都忘不了昨晚在大教堂舉行的絕罰儀式,那是對亞瑟的缺席判決。在祭壇中央,十二名神父手擎著點燃的蠟燭,環繞著大主教肅然站立。阿爾布萊希特展開羊皮紙文書,高聲宣讀道:“以主之名,我宣布絕罰亞瑟·加布里埃·卡爾洛夫,將其永遠逐出天主教會,天國的拯救之門將對他關閉;一切信徒均不可與之往來,違令者亦受絕罰。”這時所有神父一齊將蠟燭擲在地上,用腳踩滅。整個教堂頓時陷入一片可怖的黑暗,只有宣告的聲音在穹頂間久久迴蕩著。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為之顫慄。隨後,印著他名字的文告將被送往各個教區,一場也許是曠日持久的搜捕開始了。而這個任務——由他來承擔。
她眨了眨眼,突然微笑起來,一瞬間令他覺得,那幾乎帶著一種神秘和狡黠,超出了年齡,甚至超出了人間的造物。這時從對面的堤岸上傳來的呼喚替他回答了疑問:“莉狄亞?莉狄亞?你在哪兒?”那是個年齡大點的女孩子,顯然是她的姐姐,已經顯示出青春的成熟。小姑娘奔到她那裡去。當他們互相看清楚時,她愣住了,他也從湖灘上站起來。“卡塔琳娜!”他說,“原來是你們!還記得我嗎?”
依傍著湖周圍的山坡,有一些稀稀拉拉的小村落。亞瑟跟著女孩們穿過湖畔的沙地小路和斜坡,幾乎來到樺樹林的邊緣。就在那裡有一座孤零零的簡陋農舍,在紫色的石楠花叢中卻顯得無比和諧,好像它不是人為搭建,而是自然生長的。裡面很狹窄,也不明亮,但是瀰漫著濃郁的柴火、烤魚和穀物的味道。他陶醉在這種氣息里,嘴唇默默地拼出一個陌生的詞——家。
“好久不見了,亞瑟。”男主人鼓起他曬得黝黑的臉,發自內心地笑著,“您的樣子變了,我差點沒認出來。”
“像以前一樣,稱我‘你’吧。”他笑著擺擺手,“都過去六七年了吧?你們倒是一點沒變。”
“你真會瞎說,我們兩個當然是老了!”屋角的女主人正挨著爐子準備她的濃湯,忽然轉過頭絮絮叨叨地插話,“難怪莉狄亞不認得你,當時她還不懂事呢,現在也滿十二歲啦。而你呢,從男孩變成男人了。想必有不少姑娘追求你吧!”
年輕人不置可否地聳聳肩。“不過你可別打卡塔琳娜的主意,”女主人挺直了腰,又補充說,“她已經訂婚啦。” 卡塔琳娜紅著臉在一邊偷偷地笑著,拉起妹妹的手,“來,莉狄亞,我們去把剩下的種子種完。”
亞瑟等姐妹倆出去後,向夫婦打聽起他們的日子。“領主每個季末會派人來收租稅,但收成不總是那麼好。比起其他地方,我們算還不錯的。就是住得太差,一年到頭總是漏,離市鎮又太遠。”男主人咳嗽著,“哦,你是從康斯坦茨城區過來的嗎?今後打算如何呢?”
他明白這完全是善意的關心,便斟酌著回答:“我是走山路來的,去哪裡還沒有決定。可能過些日子會到瑞士去。”
“為什麼是瑞士?那兒的人可不比這裡友善。”女主人立刻接道,“哪兒都不比自己的地方好。你瞧,我們就捨不得離開這裡。”
一小塊田地在房子後面開闢出來,用來種點蔬菜,是女孩們負責照料的地方。姐妹倆忽然聽見頭頂傳來叮叮噹噹的聲響。卡塔琳娜抬起頭,看見亞瑟趴在屋頂上忙活,她忍俊不禁:“你在幹嘛?幫爸爸修理屋頂?”
“我知道約翰的腰有毛病。我說服了他,這點事我來做就好了。”他快活地回答,“從離開家鄉開始,好久沒有機會這樣幹活了。”
“但每天幹活就會很累,”莉狄亞突然認真地開口。
亞瑟定定地望著她稚嫩的臉。“她已經開始勞作了?在這個年紀?”他說,“除了這些,她每天都做些什麼?”
“這沒什麼奇怪的,我們都是這樣。就如你所見,有時玩耍,大部分時間幹活。等過兩年她受過堅信禮,就該嫁人了。”
小姑娘似乎並不明白對話的內容,不安分地在卡塔琳娜的腿邊扭來扭去,她的瘦小和纖弱使她看上去遠沒有十二歲,小小的肩膀幾乎承受不住什麼重擔。他垂下眼睛沉默了一會兒。“假如約翰和瑪格不反對,我希望教她念一點兒書,”他點點頭,誠懇地說,“比如禮拜日的時候,可以嗎?”
卡塔琳娜微笑起來:“儘管不知對一個女孩有什麼用處,但我想他們會答應的。”她撫摸著莉狄亞的頭,思考一會兒,隨後揚起臉對他說:“亞瑟,你留下來吧。”
“嗯?”他狐疑地探著頭,好像並沒聽懂。
“我不久就會離開,而爸爸媽媽需要幫助,莉狄亞更需要照顧。你是個不一般的人,我們都很喜歡你。”她認真而坦率地說,“留在這裡吧,假如你願意。我覺得……你能給我們帶來特別的東西。”
亞瑟愣住了,並沒有立即回答。十三歲——當他捨棄令他難以忍受的石頭城堡,開始漫長的流浪時,最初是他們慷慨地收留了無依無靠的他。他們只是普通農民,並不懂得艱深的學問,甚至不認識字,也從不追問他的過去,只是以最古老最淳樸的方式,告訴一個顛沛流離的旅客:在這兒他可以安心,忘記過去的一切。
他從未奢求過這樣的生活,沒有爭鬥,沒有猜疑。那時候,他身下墊著厚厚的干糙,頭頂是純粹、湛藍的天空。從高處可以望見遠方綠色的麥浪和湖光。金色陽光溫柔地照she著,一切看上去都那麼平靜,仿佛他和上帝達成了和解。
海德堡神學院的黃昏永遠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寂靜多了,沃芬貝格執事長站在俯瞰廣場的迴廊里想,失去生命力的死寂。到現在他也不敢去數,究竟損失了多少年輕的生命。他承認曾為他們的輕狂吵雜而煩惱過,但總好過如今可怕的空虛。他突然萌生了可怕的想法,或許這個地方再也不能復興了,新的血液將避它而去,流向更自由更廣大的天地。
他的思緒被一陣腳步聲打斷了。老人愣了愣,認出迎面走來的是他的學生——不,現在已然是他的同事——萊涅神父。那件法衣他穿得十分得體,連步伐舉止都明顯地成熟了,深沉了,似乎還帶著某些別的東西,使老人幾乎不敢去認他。他們足夠接近時,萊涅沉默了一會兒,微微地欠身。“好久不見了,執事長。” 他面無表情地開口。
沃芬貝格張了張嘴,卻詞窮了。從那次騷亂之後,他們便再也沒見過面。他不知道,萊涅是如何從殘酷的監獄和審判里脫身的,而當美因茨大主教突然宣布,此人的案件已調查清楚,應予無罪開釋時,他更是無法理解。然而憑著直覺,他隱約嗅出一絲不安,當聽說他被授予神職以後,這種不安成為了煎熬。他痛苦地猜測出,他的學生為此出賣了某些東西;而自己既無法譴責,也無法贖回他,甚至連詢問的勇氣都沒有。他只能勉強地回應說:“是的……祝賀你,維爾納。”
“都是托您的福。”萊涅冷冷地接道,“您和院長他們。”老人的臉漸漸蒼白起來,他看著,卻無動於衷。
“維爾納……”沃芬貝格顫抖著聲音說,似乎對方才是被冒犯的人,“我很抱歉……但是,你這麼做,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您看來,很少事情具有意義。”他不無諷刺地回答,“但是對我們來說不同。譬如某些應該負起的責任,遏制、而不是放任自流。”
“你在說什麼?”
“您自己最清楚。”他淡淡地說,不等老人反應就斷然結束了對話,“感謝您這麼多年對我的照顧。明天我就要離開海德堡,隨著巡迴法庭一起——畢竟我是最能提供逃犯線索的人。”
沃芬貝格無話可說。一陣寒冷的晚風吹過迴廊,預示夏天已接近了末尾。萊涅把吹散的頭髮掠到耳後,不經意露出額角的一道傷疤。那還是他替沃芬貝格擋下的。老人明白他那無法直言的怨恨。他鍾愛的學生和孩子,竟只有兩人仍然活著。一個並不曾真正信任他,現在下落不明,前途兇險;一個曾經信任他,現在對他只有失望。他曾經向他求助,他卻無能為力;在他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在沉默。而以後的歲月里,他們卻要以廝殺來代替愛。聽著背後萊涅漸行漸遠的腳步聲,老人手扶在冰冷的石欄上,流下了眼淚。
萊涅推開那道老舊的房門,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他房間的陳設未經一絲改變。他想了想,只把掛在牆上的十字架摘下來,擦去灰塵,小心地收在懷裡。他的目光落到了簡陋、有些凌亂的床鋪上,心臟猛地抽痛起來,這幾乎再次把他帶進回憶里——而再也不會有人回來了。一本厚書攤開來放在枕邊,書頁微微顫動,似乎是被風吹開的。他遲疑地拿起它,讀著上面的句子:
“即使冰冷的死亡把我的靈魂和肉體分開,不管你到什麼地方,我的魂魄也會擎著黑煙滾滾的火炬追來。”[注]
他仰起臉,長嘆一聲,把它放回原處,頭也不回地走出去,重重地關上了門。
————
[注]《埃涅阿斯紀》卷四第385行。
第十三章
萊涅蹣跚著,赤腳從地毯上走過去。假如不開窗,他完全不能分清這間大屋子外面究竟是白天還是黑夜。他在寬大的鑲木窗台上坐了一會兒,清晨微涼的風透過幕簾的fèng隙,吹拂著他裸露的脖頸和鎖骨。他嘆口氣,脫掉天鵝絨睡袍,拾起扔在地板上的外衣。
“就這麼急著走嗎?”另一個聲音從身後的床幃裡面傳來,懶洋洋的,“我認為你應該在美因茨多學點東西。”
萊涅並不停下來,只是回頭望了望阿爾布萊希特。“這種生活方式我厭倦了。何況我還有使命要完成,您知道。”他直截了當地說,“該做的也都做了,不是嗎?”
“你的傲慢倒是學得比誰都快。”阿爾布萊希特眯起眼睛,欣賞著他線條優美分明、略帶緊張感的軀體,“等你跟那些令人頭疼的諸侯周旋,碰夠釘子以後,就會想念我的。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連他父親都抓不到他,你認為自己就能行嗎?”
萊涅閉著嘴,不置可否。他永遠都忘不了昨晚在大教堂舉行的絕罰儀式,那是對亞瑟的缺席判決。在祭壇中央,十二名神父手擎著點燃的蠟燭,環繞著大主教肅然站立。阿爾布萊希特展開羊皮紙文書,高聲宣讀道:“以主之名,我宣布絕罰亞瑟·加布里埃·卡爾洛夫,將其永遠逐出天主教會,天國的拯救之門將對他關閉;一切信徒均不可與之往來,違令者亦受絕罰。”這時所有神父一齊將蠟燭擲在地上,用腳踩滅。整個教堂頓時陷入一片可怖的黑暗,只有宣告的聲音在穹頂間久久迴蕩著。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為之顫慄。隨後,印著他名字的文告將被送往各個教區,一場也許是曠日持久的搜捕開始了。而這個任務——由他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