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002年,他19歲,她15歲......

  回到2002年的她,名字叫伽藍,那一年她15歲,初入大學,遇到江少陵之前,她的世界裡幾乎被繪畫和顏料覆蓋,對情事雖然一知半解,卻不甚熱衷……

  第四章

  S大:初遇愛情,攜表白同行

  1987年,沈慈生於美國紐約。那時候的她尚未隨母姓,父親沈家明是美國華裔富商,年長母親伽嘉文八歲。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伽嘉文留學美國,後來因緣結識沈家明,並與之相戀結婚。

  1991年9月底,沈家明婚內出軌,有關於沈家明和其她女人有染的風聲開始接連不斷地傳進伽嘉文耳中,此時伽嘉文已懷二胎數月,權衡再三,最終選擇了隱忍。

  伽嘉文因為此事爆發,發生在12月上旬。

  趁沈家明出差異國,情婦登門試圖離間夫妻關係,伽嘉文看似無動於衷,卻在沈家明出差回來後,與沈家明發生了激烈爭吵,誰料伽嘉文情緒過激,竟直接導致流產。

  據說事發當晚,年僅四歲的沈慈穿著一襲白睡袍站在門口,不僅目睹了父母決裂的全過程,更見證了血緣同胞是如何在一場婚姻鬧劇里化成了一灘血水。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伽嘉文又驚又怕,沈家明更是面色大變,顧不上安撫沈慈,連忙抱起伽嘉文奔出臥室,並大聲吩咐傭人備車去醫院。

  當時有一幕場景,焦急吩咐傭人備車去醫院的沈家明沒有看到,但被沈家明抱著遠離臥室的伽嘉文卻看到了——

  沈家明抱著伽嘉文離開臥室時,一路上滴落了不少血跡,四歲的沈慈蹲在門口抬手擦了擦地上的血跡,隨即送到鼻前聞了聞,再然後竟緩緩抬頭盯著沈家明和伽嘉文的背影詭異一笑……

  那笑容太過驚悚,就那麼不合時宜地出現在一個四歲女童臉上,那一刻伽嘉文只覺得毛骨悚然......

  1992年1月,伽嘉文向沈家明提出離婚,伽嘉文心氣孤傲,選擇淨身出戶,唯一的條件就是帶沈慈回國。

  沈家明起初並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最終決定讓沈慈自己來選擇。

  沈慈尚且不足五歲,卻要被迫選擇父親或是母親,她安靜地看著父親流露而出的殷切,又睇了一眼母親……

  母親已失去她的第二個孩子,並且即將失去她的婚姻,她現在並未被現實打倒,並不代表她可以再歷經女兒無情拋棄?

  當蒼白虛弱的母親用絕望的眼神緊緊盯著她做出決定時,那樣的“絕望”要遠比父親的“殷切”更具備殺傷力。

  1992年3月,沈慈隨伽嘉文回到S市,正式更名伽藍,至於她在美國的過往盡數被伽嘉文抹殺成空。

  同年,久未工作的伽嘉文打算靠自己的能力賺錢養家,因文字功底不錯,再加上有留學和相關工作背景,得以在一家雜誌社裡出任編輯一職。

  也就是這一年,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伽藍開始熱衷於畫畫。她很少繪畫人物肖像,卻對風景和建築情有獨鍾。8月,鄰居阿姨發現她在院子裡繪製S市街景圖,頓時震驚無比,告知母親,母親這才意識到她在繪畫方面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

  由此伽藍開始了數十年如一日的作畫歷程。

  2002年,伽藍15歲。這年盛夏,少女伽藍被S大建築系破格錄取,未入校便因繪畫天賦成名建築系。

  2002年隆冬,建築系舉辦歷屆學生繪畫作品展,展覽時間歷時半月,據說展廳開放當天便已突破兩萬人次,反響強烈。與此同時,建築系出了一位天才繪畫少女的消息,在短短几天時間裡,已被各大院校師生傳得神乎其神。

  溫暖午後,有男子出入展廳,引觀畫女大學生花痴泛濫,他卻不自知魅力驚人。在這些繪畫作品中,最為出彩的畫作莫過於那幅近一米長的校園局部圖,入畫建築群巨細靡遺,校園主幹道路走動人物更是逼真生動......

  年輕男子已經走到長卷一端,卻又返身回去,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長卷一景:商學院圖書館前方,男女學生三兩成群,其中有一位男子穿著白襯衫,手裡拿著一本書不經意回眸,薄唇輕抿,眼神冷漠......

  畫中男子豈止是似曾相識?

  這天是2002年11月2日,年輕男子若有所思地瞥了作者名字一眼,鋼筆字體極其潦草,與道觀鬼畫符系屬同宗——

  02級建築系:伽藍。

  S大實行學分制,本科至少要學滿三年。

  尚未就讀S大,伽藍就先制訂了一份學業計劃表,計劃三年內修滿四年課程,並在本校攻讀研究生。

  2002年下半學期,伽藍正式向學校提交申請,希望可以提前學習大二課程。為了避免課程衝突,恩師廖洪濤院長特意幫她向授課老師打了招呼。即便如此,伽藍的排課量依然很驚人:每天高達14節課,課間休息通常在5-15分鐘,最後一堂課結束多是在深夜九點左右。

  對伽藍來說,課程衝突還是小事,考試時間衝突才是棘手事。2003年6月,S大例行舉行期末考試,伽藍只能在有限的考試時間裡先考完一科,緊接著趕赴另一考試地點,完成相關考試科目……

  2003年9月1日,S大開學。上午九點,建築學院公告欄公布期末成績,蔡小竹第一時間致電伽藍,通報完伽藍的逆天成績後,蔡小竹直接丟了兩個字給伽藍:“絕交。”

  適逢伽嘉文端茶入室,見她的發尾沾著顏料,忍不住笑斥她是“糊塗蟲”,提醒她下午返校之前別忘了洗頭。

  伽藍擱下畫筆,低頭查看了一下發尾顏色。難怪母親“嫌棄”她的頭髮有點髒,洗洗也好。

  午後,母親在院子裡給她洗頭,拿著水瓢幫她沖洗頭髮時,她忽然想起了“百年潤發”的經典之作:廣告裡,周潤發一往情深地給女主角洗頭澆水。廣告時間雖短,卻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白頭偕老的情愫渲染得淋漓盡致。

  洗髮水不小心流進眼睛裡,伽藍的眼睛有一些刺痛,但他沒有告訴母親,而是伸手胡亂地擦了擦眼睛,打趣母親道:“素手發中移,情絲兩心系;閉眼幻想是美男,睜眼一看是老母。”

  伽嘉文撲哧一聲笑了,放下水瓢,取毛巾幫伽藍擦頭髮之前,毫無遲疑的敲了一下她的頭:“未滿18歲,不許你談戀愛。”

  伽藍站在院子裡,彎腰低頭,一第一接一滴的水珠,沿著長發撲簌簌的往下落,不多時地面已是一片濡濕。她摸了摸鼻子,覺得母親還真是看得起她,放眼S大,就數她年紀最小,所謂小蘿蔔頭一個,試問有誰願意拔苗助長?

  小花嬌嫩,正值他人“辣手摧花”時,奈何無人問津啊!

  伽藍住校--她家離S大太遠,再加上課業安排比較吃緊,所以並不適合每日回家居住。

  下午伽嘉文幫伽藍收拾行李時,似是突然間想起了什麼,從書房裡取出一本書遞給伽藍:“藍藍,這本書不錯,有時間你看看。”

  那是一本世界名著,作者是法國作家司湯達,作品名稱是《紅與黑》。

  翻開《紅與黑》,語言裡有一句話異常扎眼:以最大的善意揣測他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