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玉瀚還要自己放心,他先前初到遼東時也是敗過的,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那一次的失敗,他如今才能想出許多辦法,才能不急不躁地停在順寧和車裡,穩穩地與蠻人周旋。

  雲娘自是放心的,玉瀚生性恬淡疏朗,可他卻是有著雄在大略的人,西南之局勢,他早看得很透,現在也想好了應對之策,自然會得勝。

  只是她還是很想念玉瀚,就如他想念自己一般。玉瀚的書信後面附了幾頁紙,正是平日裡略有空閒時隨手寫下的,看到了什麼,吃了什麼,軍中有什麼事,一字一句,平淡得正如兩人在一處閒聊般,字裡行間卻都是思念。

  可他卻不肯讓自己過去,只為了那裡的難。在京城人看來,數日間鐵騎便能兵臨城下的夷人才是天|朝真正的威脅,便是尋常百姓對於遼東的情況也能說上一二,可是對遙遠而又陌生的西南卻一點也不了解。若不是大名鼎鼎的臨江伯在那裡折戟,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天|朝在西南的戰爭。

  雲娘並不怕艱難,可是她亦知道眼下自己不該過去。玉瀚正在重整軍隊,將不適應西南的重騎兵替換下來,接下來要帶大軍自車裡再向西南,一路上行軍作戰,帶著自己只能是累贅。

  如今自己在府中管好家事,照料祖父和孩子們,便是最難令他安心的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205章 偶遇

  京城裡的新年比起遼東又是另一番喜慶,雲娘做為誥命夫人自是要入宮慶賀的,且她如今已經被排在外命婦的最前面,與宗室里一位輩份最高的親王夫人分別領著兩排外命婦行禮拜見。

  如今玉瀚已經將武定侯府的尊榮推高到祖父也未曾達到過的地步,而這榮耀便都落在了自己和孩子們的身上。

  嵐兒得了皇后娘娘的特別恩旨,隨了雲娘入宮領一年中最隆重的宮宴;而崑兒,也隨著曾祖父入朝,並且在這一天被封為武定侯世子。

  整個正月里,家裡人來人往,各府賀喜送禮請酒,雲娘雖只帶了嵐兒和崑兒略做應酬,但也日日不得閒。

  年剛剛過去,祖父便招了她過去道:“你帶著兩個孩子回江南住些日子吧。”

  雲娘自跟著玉瀚到京城,再到遼東,便沒能回過江南,縱然書信往來不絕,可她如何能不想娘家呢?

  只是眼下,玉瀚在西南,自己方回京城沒多久,家裡又有年邁的祖父,況且京城到江南中途遙遠,往來不易,她只能將思念放在心底。原想著再過些時日,待西南時局平穩些,她去看玉瀚時順路過江南住些日子,倒不想祖父提了出來。

  雲娘本該拒絕的,可是她卻說不出,因她著實想回去,回到盛澤鎮,回到杜家村,看看父親母親、兄弟們和姐姐,她還想看看自己的織廠……

  祖父便笑了,“既然想娘家了,就回去吧,這也是浩哥兒的意思。”

  玉瀚給自己捎信的時候自然也寫信給祖父,不想他在西南軍務如此繁忙之時,竟還慮著這些小事。雲娘便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再等上一年半年的,西南的情況好了,我去看看玉瀚,順路再回娘家住些日子就行,不必眼下興師動眾地專門走上一回。”

  祖父搖搖頭,“浩哥兒和你都是重情的人,兩個孩子們都已經大了,還沒有見過外祖家呢,就讓他們跟你一同去江南住些時候吧。等再過上幾年,他們若是談及婚嫁,便更難出門了。”

  再看六孫媳婦早已經滿心想回去了,只是因自己年高而不好答應,便又笑道:“也不只為你,這些時候家裡的客未免太多了,你帶孩子出門,也正能清靜一些呢。”

  正月里功課都減了,皇子們來得越發頻繁了,尤其是四皇子,他本是武定侯府的外孫,先前每到南書房放假時過來看望老武定侯,給武定侯夫人問好,再與侯府的公子小姐見見面,也只是平常,正月里便差不多日日過來。

  至於太子,他雖然沒有那樣頻繁,可是過來的緣由卻更不能忽視,遵皇后之命往來侯府,或傳話,或賞賜,或問好,更與嵐兒和崑兒日漸相熟了。

  年紀相仿的小兒女們,在一處卻正玩得來,太子和四皇子與嵐兒、崑兒漸漸熟了,友情便日勝,尤其是兩位皇子對嵐兒,皆十分地相讓,竟沒有一點皇子的架子。

  眼下祖父亦看得明白,雲娘懂了,且又欣喜,出嫁了的女子能回娘家不易,尤其是她這種相隔千里的,不想卻能藉此機會回江南住上些時候。可又轉念一想,“待我為祖父操辦了生日之後再回去。”

  祖父就要過八十二大壽了,當年八十大壽時玉瀚和自己在遼東便沒能回來,今年她在京城,無論如何也要為祖父操辦好慶壽的諸項事宜。

  老武定侯神情淡淡的,“其實不過是虛熱鬧罷了,辦不辦的又有什麼?”但其實他心裡卻極開心的,當年他這一代的人,剩下的已經不多了,就連老皇上也過去好幾年,他卻熬過了種種的難關,看著孫子將侯府日漸光大,哪裡能不得意呢?

  且到了這高齡,壽日便過一個少一個了,雖然八十壽辰時他一定不許孫子回來,但是眼下孫媳要為他操辦,他卻是極意動。

  雲娘度祖父之神色,倒也能將老人家的心思猜得七七八八,只笑道:“先前我回不來是沒法子,眼下在府里,卻一定要大辦的!”

  在遼東這許多年,大宴不知辦了多少次,這一回雲娘更是拿出十分的精神來,在侯府里開了九天的宴席,遍邀了京城顯貴,將壽筳辦得極是風光。

  第一日,皇上親自過來為老侯爺祝壽,第二日太子帶著兄弟們給老侯爺送壽禮,這在京城裡也是極少見的,除了皇親、承恩公侯兩府之外,竟是第一份,可誰又比得了,畢竟武定侯為天|朝立下的功勞也是一時之翹楚!

  但壽筳最熱鬧的卻是最後一日,雲娘將湯氏宗族之人,包括先前分家出府的各房全部請了回來,祖父同輩的幾位長者們坐在上席,下面孫男娣女們將屋子擠得滿滿的,家裡又備了南北戲班、說書耍戲的,宴上水陸兼備、山珍海味,從宴初起就沒有斷過的祝壽之語,更是讓祖父極為少見的開懷大笑起來。

  宴罷,老武定侯招了雲娘過去,嘆道:“祖父這輩子,年少得志,中年榮耀,到了老年竟又能得以享受如此的福氣,中間雖有失意的時候,但畢竟都過去了,總算不枉過了!”

  雲娘笑道:“祖父本就是有福氣的,怎麼倒嘆了起來,如今正應該享福才對呢。”

  “我嘆是因為再不想我的福氣是從浩哥兒和六孫媳婦上得來的。”先前老武定侯對六孫子並沒有多關注,對這個六孫媳婦更是十分不滿,卻不想臨到自己老了,武定侯府卻要他們來支持。

  因此,縱是鐵石心腸,老侯爺也有了感慨,“我招了你來,就是想告訴你這些。”又擺手道:“你帶著孩子們回江南吧,替我給親家們送些東西,感謝他們養了這樣的好女兒。”老武定侯再不會說出自己錯了的話,但是他會親自為親家備了禮,也已經是平生頭一回了。

  雲娘應了,謝了祖父回來便收拾了行李,帶了嵐兒和崑兒回江南。

  他們一行專門包了一艘大船,自船出了港,雲娘便指著兩岸給孩子們講了起來,“當年娘從江南到京城時……”

  那時是從江南到京城,眼下她卻是倒著講的,每到一處,都有許多的故事,嵐兒和崑兒正是第一次下江南,亦興奮不已。

  伴著一路的回憶就到了江陵府,如今三弟和三弟婦正在江陵府住著,又有江陵府趙知府的夫人早遣人乘小船送來了帖子,請她到府里作客,雲娘必要是停上兩日的,而且此時又正逢端午節,江陵府賽龍舟是極有名氣,她便想藉此機會帶著嵐兒和崑兒看看,再順路一游當年她與玉瀚曾經玩過的地方。

  大船靠了岸,雲娘聽得下人回稟趙夫人等一眾夫人皆按品大妝在岸邊等候,便也穿戴了誥命服飾,見人抬來了車轎,便笑著擺手道:“不必如此麻煩。”京城裡極講究這些,可雲娘回了江南,便覺得到了家,過去坐船自跳板走下早習慣了,亦不願如此麻煩,便攜了嵐兒和崑兒一道下船。

  江陵府的港口自是極繁華的,他們這一艘大船到了,馬上便有許多小船圍了上來,賣粥的、賣炸鮮魚的,賣點心的,賣鮮果的,早看出船上人家的富貴,扯著嗓子叫賣,皆是為了討生計,但這些江南最常見之物卻讓雲娘越發地覺得親切起來。

  轉眼見一艘小船上放著荷葉荷花,這營生更是無本的生意,多是家貧無著落的人清早到水邊采了新鮮的花葉,只要一兩個錢就隨人意挑選,掙碗飯吃。

  雲娘向來是喜歡花的,尤其是江南的荷,更是心頭之好,先前窮時還時不時地買了兩枝擺在案頭,如今便向那花看去,心思便略微一動。嵐兒就早知道了,母親再不買外面的吃食,只怕不乾淨,如今去看,一定是喜歡那花,便笑著向那小船招手,“賣荷花的,給我們拿幾枝來。”

  那賣荷花的原本擠不上來,現聽了這貴人招喚,哪裡不奉承,趕緊劃了小船上前,手裡捧了滿滿一把荷花荷葉,卻將身子躬得低低的,語氣里要多巴結有多巴結,“夫人、小姐,我這荷花是五更天在清水灣那處采的,最是新鮮漂亮……”

  雲娘聽了聲音卻怔住了,再向臉上一看,正與那人四目相對,果然不錯!

  只是再不想他們還會再見面!

  作者有話要說:  寫到這裡,心裡特別的痛快!

  ☆、第206章 故人

  杜雲娘看著**,雖然還認得出,模樣卻變了許多,原來還不錯的皮囊已經被討生計的艱難磨得沒了,額上、鼻側那幾道深深的紋路更是顯出他平日裡便時常皺著眉,苦著臉,粗糙而棕紅的臉定然長年吹著江風,還有拿著花的那手,黑髒而蜷曲著……真不想他如今淪落到這地步!

  饒是杜雲娘經歷過大風大浪,見多識廣,竟也一時怔了一怔。

  那邊**更是傻了,眼前這個戴著七鳳金冠,上面鑲著無數珠寶,身上穿著大紅繡花衣裙,又披著金光燦燦披帛的人是杜雲娘嗎?

  當然不可能錯,因為她幾乎與自己在盛澤鎮上最後一次與她相遇時沒有變化,還是那樣年輕秀美。不,這樣說也並不全對,她身上還是多了種感覺,與先前不同,**只覺得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仿佛天上的仙女落在了凡塵。

  而他還沒有忽略她身邊那兩個一身錦繡的小兒女,一定是她的孩子,從面容上便能看出來,況且那兩個孩子笑嘻嘻地挽著她的手,神態是那樣的親密,再不可能是別人的。

  是了,不能生養的是自己,當年雲娘是白白背了不能生養的罪過,她嫁了別人自然會生兒育女。

  其實**早就知道雲娘再嫁後過得好,就是他離開了盛澤鎮到了江陵府,也一樣聽到了許許多多的傳言,可是他再沒想雲娘能過得這樣好,遠遠超過所有人傳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