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后嘆了聲氣,“我自然都明白,眼下也還好,只怕將來……”

  太子方才十歲,皇上正當盛年,將來的事情誰又好說呢?就如現在的東海王,嫡出的皇長子,當了幾十年的太子還不是被廢了?

  雲娘便道:“我瞧太子少年老成,倒是極懂事,娘娘不必擔心太過。”

  皇后想說什麼,卻掩住口,讓雲娘吃茶,自己也喝了兩口,便笑道:“午時已經快到了,總該讓人將他們叫回來進午膳。”

  雲娘亦笑,“這個年齡的孩子們,如果不管他們,連飯都不想吃的,只玩個沒夠。”

  不想,幾個孩子倒是不用找便回來了。雲娘見他們個個臉上都見了汗,便知玩得開心,果然壽安公主第一個拉著嵐兒的手跑進來,咯咯笑著,“嵐兒姐姐的騎she果真是最好的!她還能在馬上站立起來!”

  皇后娘娘哪裡懂得,唬得趕緊道:“立在馬上有多危險,若是一不小心掉下來可怎麼辦?可不許再這麼著了!”

  嵐兒便笑道:“娘娘,臣女練得多了,並不會有事的。”

  壽安也笑著幫嵐兒分辯,“母后,你是沒有親眼看到,嵐兒姐姐在馬上還會蹬里藏身、鐵板橋好多本事呢,再不會從馬上掉下來的!”

  就連太子也道:“嵐姐姐騎術果真好!”

  雲娘瞧了一眼嵐兒,正滿臉的得意,心道玉瀚說的不錯,嵐兒的功夫都是花架子,專能哄外行的人,明明崑兒的騎she是玉瀚親手教的,又不綴寒暑地練習,根基十分地紮實,馬術高超,放箭向來例無虛發,卻默默無聞,不得人誇獎。

  只是在這時候,她也不好揭嵐兒的底細,只笑道:“這都是遼東小孩子們常玩的,算不了什麼。”

  “但若練出來也是極不易的,”太子小大人般地又贊了一句,卻又笑道:“崑弟的功夫應該是武定侯親傳的了,若不是年幼力氣還稍弱,恐怕教吾的師傅都比不了。”

  雲娘才知太子果真也是學了些武學,能看得懂這些便不簡單了,不禁點了點頭。

  皇后聽了,也笑,“武定侯可是武探花出身,虎父無犬子,崑兒自然不差。”說著吩咐道:“天熱,你們都換了衣裳再來吃飯。”

  雲娘叫跟著的丫頭將備好的衣裳送去,一時之間,午宴已經擺好,卻不肯如常例令外眷去別殿,而是就留在坤寧宮裡一處用了。

  臨別時又拉了雲娘的手,“你回來了,我心裡竟舒暢了許多。”

  雲娘便笑道:“那我便常來與娘娘說話,只娘娘不嫌煩就好。”

  “我只盼著你來還不夠呢,哪裡會煩。”皇后笑道:“想來你們府里的事情亦不少,你待忙過了便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204章 本事

  皇后娘娘說的不錯,雲娘自回了武定侯府,頗是忙碌了些日子。

  遼東帶來的和和東西都到了,總要安置整理收拾一番,再打點出送給各處的禮物;身為離京數年的武定侯夫人,與京中貴女們的應酬少不了;家裡的事情自然也要重新接管下來,不一而足,難以事事詳述。

  好在事情縱然多,卻難不住她,畢竟做了好幾年的遼東總兵夫人,有什麼沒遇見過的大事難事呢?這些又算得了什麼?

  在雲娘的心裡,卻將大半精神用於心嵐兒和崑兒的教養,玉瀚和自己固然自他們小時便用心,但是他們畢竟在遼東長大的,對於京城裡的風俗人情懂得還少。特別是嵐兒,也該請個宮裡出來的教養嬤嬤,縱是不能全按貴女培養,但總要知道些,特別是自己在這方面也十分欠缺……

  嵐兒見母親為她請了教養嬤嬤,十分地興致勃勃,向雲娘道:“母親,你只瞧著我的吧!”將那嬤嬤請到自己院子,請嬤嬤講了兩日,然後就告訴母親,“我已經將要學的都學會了!”

  雲娘哭笑不得,“我雖然沒在高門長大,可也聽過人家的小姐都是在嬤嬤手下練上幾年學那風度儀態呢,你這才兩日,能學會了什麼?”

  “我的風度儀態自然是好的,才學底蘊也是夠的,這些都不需要學,我不過讓嬤嬤講講她的見識而已。”嵐兒說著就笑了,“母親,前些日子我應下的那個詩會的一個貼子就是明日,你等著瞧我的吧!”

  因自家初入京城時的特別情況,許多人都知道嵐兒在遼東長大,長於騎she。只是京城裡的小姐們哪有幾個騎過馬的,是以除了在宮裡與太子們玩了一回,就再沒有機會,倒是詩會什麼的貼子不少,崗兒挑挑揀揀地選了一個準備參加。前兩天祖父知道了,還替嵐兒擔心,只怕她出醜。

  雲娘卻知道嵐兒讀書識字並不差,就連詩也能做幾首。因此只幫她打理了衣裳首飾,安排了車輛侍女,最後囑咐道:“這一次詩會請的都是各府的小姐,我便不好陪著過去,但是想來別的事也沒有的,只是你以平常待之即可,我們家倒也不用你非要有什麼名氣才好。”

  “但是我也不必雪藏才華的吧?”

  以武定侯府如今的地位,根本不必顧及別人,雲娘便笑了,“都隨你心意了。”

  果然嵐兒去了非但沒有怯場,幾首詩下來還得了些小小的聲望;接著又有幾次閨閣女子們的雅會,她亦在彈琴畫畫這些雜項上大出風頭。原來更沒有人比嵐兒喜歡處處涉獵,因此每有機遇,露出一點便驚艷四方。

  一時之間,嵐兒便頗為得意,大有將京城貴女都不放在眼中的意思。

  雲娘自知嵐兒也有驕傲的本事,而且她還有些能為並沒有展現,若是到了時機,怕還是要引人矚目的。

  就比如她嵐兒還長於繡蘭,繡品正是她書畫的翻版,一塊奇石,幾精疏葉,點綴兩朵素雅的小花,旁邊題了字。就連眼界頗高的雲娘,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繡的蘭亦不如嵐兒的清雅疏朗。

  可是,自己的女兒自己最清楚,嵐兒遠不及崑兒肯用功刻苦,精益求精,從來學了些皮毛便不再深入。但她真正的本事,其實卻在這裡了,能將這點皮毛的東西揮灑自如,幻化得異彩紛呈,讓人看不穿她的深淺。

  雲娘只怕她因此便更不知天高地厚,想了兩日向她道:“既然回了府里,我正要重新接過家事,不如你跟我學管家吧。”這處理家裡的雜事,可沒有什麼討巧的東西,日常過日子,柴米油鹽的,最是單調,但卻沒有人離了它。一是煞煞她的性子,二就是她日後少不了要嫁到高門之中,那時候自己過日子,管家總是必要的。

  嵐兒看了看帳本,“這又有何難?我方才在心裡算了一下,這一頁數目都對。”

  雲娘便笑了,“你既然只會如此看帳,那家裡家外的管事們豈不要將你糊弄?想管好家,可不是會算數就行的。”想當年,她初接玉瀚的私產,帳本看起來都沒錯,但是鋪子裡的情形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嵐兒畢竟是貴女出身,別的事情再機靈,可在銀錢上再不如雲娘從小便懂得生活艱難的,因此半晌方醒悟過來,“如果有人特別拿了一份看起來都對的假帳,果然我就被騙了!”卻又問:“母親,那可怎麼辦?”

  雲娘便道:“這才是我要教你的呢。”

  嵐兒之所以學了許多雜學,就是因為極喜歡各種新鮮的東西,眼下立即便對管家之事生了好奇之心,倒催著雲娘,“母親,你趕緊教我怎麼管家。”

  雲娘卻將帳合上,“若說管家的事,看帳還不是最重要的。”

  見嵐兒一雙撲稜稜的大眼睛看著自己,便笑了,“管家可不是有了什麼事記個帳,再讓這帳數目與實際一樣,那是帳房先生的事,而管家的人應該做什麼呢?”

  “當家人最要心中有數,家裡有多少田,多少鋪子,每處田能交多少糧,每間鋪子有多少收益,都要清清楚楚。再就是要明白家裡有多少花銷,什麼是必要的,什麼可用可不用的,再有什麼定然不用的。兩下相加,便是量入為出,再有,無事時思有事,總要備出些銀錢預防萬一……”

  這些道理一擺出來,倒將嵐兒果真聽住了,她又是不服輸的,因此倒用心管起家事來,雲娘便漸次地將武定侯府的一些事情交給她。

  杜雲娘這一次進京,與她當年自江南進京可是完全不同的,不只整個侯府,就是宮中對她也非同一般的熱情,更無論京城各府的女眷們。更有許多人來探聽嵐兒和崑兒的消息,露出結親的意思。

  但凡做父母的,都十分盼著兒女出色,可是兒女果真出色了,又免不了擔憂起來。

  嵐兒才十歲,在遼東時就有少年向她示好,幸虧她還不明白,只當小夥伴們在一處玩,可是就在那偏僻之處,一向不大與朝中諸臣往來的靖海侯還特別帶了妻兒過去求見;今日就連皇上也打趣要把她指給自己的兒子。

  但嵐兒的親事,決不能這樣輕易許了,總要用心挑選,還要她自己情投意合,就像自己和玉瀚,不,比自己和玉瀚還要好,因為她不需要經歷自己和玉瀚曾經走錯過的路。

  因此,再聽哪位貴婦提到嵐兒的親事,雲娘便一笑道:“先前我們曾遇到過一位世外高人,說嵐兒不該早定親事的,因此這些年,她父親竟從沒有提起過,我也是這個意思,還是再等她大一些的吧。”將人都攔住了。

  至於崑兒,雲娘亦有打算,他畢竟年紀小,父親出征時在府里閉門讀書習武倒是正好,學得了本事,因此就是與皇子們來往,也不過一旬一次的沐休時間,總是有限的。

  一轉眼便到了過年的時候,這一年武定侯府里不同一般地榮華富貴,皇上皇后賞賜下無數的東西,太子及皇子們親臨賀喜,至於公侯高官女眷們拜訪的車輛往來不絕,再沒有過的體面——當然這一切自然來自在前方征戰的平南將軍。

  玉瀚到了西南,挾雷霆之勢帶兵將被圍困了幾個月的車裡宣慰撫司自蠻人手中解救出來,然後駐軍順寧、車裡一帶,收整臨江伯被蠻人擊潰的大軍,準備再戰。

  雲娘已經收到他十幾封的信了,時常在無人時將那些信都一一擺開,從頭到尾讀上一遍。其實很多信她幾乎背了下來,但是她還是喜歡讀,看著信紙上他的字,正與他的人一樣,十分地挺撥、英俊,再用手在上面描過,便感覺到他寫信時的思緒。

  西南的形勢與遼東並不同,如果說玉瀚在遼東以狂風暴雨般的猛烈來對付夷人,那麼他在解了車裡宣慰撫司之圍後,便再不能以遼東鐵騎如那般一路碾壓過去。

  畢竟西南與遼東地形截然相反,自車裡宣慰撫司再向西南完全沒有一馬平川之地,而儘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其間又隔著數條奔騰洶湧的大江,騎兵完全無法渡過;所有物資極難運送過去,軍糧不繼,糧食價比天高,況且又有煙瘴之氣,北人到了多生疾病,先前臨江伯便大意之下在那裡吃了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