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和付雨笙以前也是坐在第二桌,在周圍大部分同學的書桌上都摞起一疊書時,付雨笙嫌棄這樣太占位置,把幾本沒什麼用但最好還是每天帶著的書塞在徐致那,剩下的書,愣是負重訓練般每天背著。而我塞滿了一抽屜的書,還有一些被我隨意地堆在地上,桌面上是一沓草稿紙,方便隨時打草稿。
——物是人非。
看著這間教室,我幾欲產生錯覺,仿佛時間從未走遠過,我們還是當年的我們,這間教室還能被稱為“我們的教室”。可付雨笙身周似有似無的低氣壓,讓我不得不面對現實,這麼多年真的過去了,許多東西也早已改變。
“走吧。”
付雨笙突然開口,情緒有些寡淡。
“好的,走,去吃飯!”徐致依舊興致高昂,遲右很配合地和徐致嘻嘻哈哈。他們倆還像來時一樣,只是這次是故意走快,將我和付雨笙落在身後,為我們製造獨處空間。
我在付雨笙身邊默默走著,莫名地有些想逃,總覺得空氣中有我忽視不了的不快氛圍,但想想徐致和遲右的良苦用心,也還是忍著情緒,跟她走在一塊。
我悶悶地開口:“我有一些想回家。”
“為什麼?”付雨笙偏頭問我。
我很誠實地回答她:“不知道,就是……想回家。”
“想跑嗎?”付雨笙笑笑,表情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嘴角微微勾起,看不出意味何在,“我又不會吃了你。”
“你不高興就別笑了。”
付雨笙沉默了一陣,“沒不高興。”
“……胡說八道。”我環抱起雙臂,回想起她剛才的神情,“在教學樓那你的心情就開始不好了。”
“我為什麼不高興?”
“我又不是你,我怎麼知道?”
這一句後,付雨笙算是被我弄黑了臉,她沒再接話。我暗自乍舌,這回怪不了付雨笙了,確實是我一時嘴快,語氣也沒克制住地有些不耐。
我咳了倆聲,用餘光去偷瞟付雨笙,“那什麼……”
付雨笙不為所動。
“我……不如我猜猜你為什麼不高興?”
付雨笙好像更生氣了。
一句“我錯了”如鯁在喉,以往對她隨口便能說的話,五年沒提及還是生疏了不少,連哄她的手段都忘得一乾二淨。但仔細想想,好像以前我只要撒一撒嬌,她便能原諒我。而現在,且不說她,就說我自己,也是無法習慣撒嬌這回事。
“付雨笙,其實我今天不想聊這些事的,但話也說到了這一地步,我想還是直接點吧。我們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或者是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能不能告訴我?”我抿了一下唇,接著補充,“以前的你就是這樣,除了懟我的話以外,都喜歡憋著不說,我每次都只能徒勞地猜,挺累的。”
關於我是否有做過對不起她的事,我之前也問過了,可惜那時沒得到答案,反而被付雨笙反問,弄得慌了手腳。我是真的毫無印象,我到底做了什麼,從而把這一段關係搞砸。希望這一次魯莽開口,反而能有個好結果。
她並沒有馬上回答我,趁著這個空檔,我又一次低頭,“然後對不起,剛剛惹你生氣了。”
我等了一會,才等到付雨笙的回答。她沒有看我,說:“你沒有做錯事,你很好,也沒必要跟我道歉。”
“你上一次不是這樣說的。”
“我上一次是怎麼回答你的?”
付雨笙終於轉頭看我,眉目微挑。我下意識咽了咽口水,登時有些心虛,“我……忘了。”
她輕笑了聲,卻依舊帶著低氣壓,認真地避開話題,“下次再說吧,今天不合適。”
作者有話要說: 溫雲深的性格看似坦誠卻也有見不得光的那一面
而付雨笙呢 有一些擰巴 悶騷慢熱 所有的事情都會在心裡提前想好結局 溫雲深對她是小心翼翼 而她對溫雲深是不安試探
雖然這試探吧……讓人看著有一些摸不著頭腦 不按路數出牌 但很遺憾 這就是付雨笙 總想得太多
後面慢慢就會好的
第18章 第 18 章
第二天一早,付雨笙便給我打電話,說她已經在我家樓下。我這才想起來,我們上一次約好了一起回學校,車票還是一起定下的。
我從桌上拿了一包吐司,和父母道了別,匆匆下樓。
還沒到門口,清晨的清醒空氣就伴著土木香撲鼻而來,讓我想起了以前高中的早晨,每天都是這樣匆忙地跑下樓,往學校趕,甚至都來不及與清風擁抱,只顧沖向學校,在早讀鈴聲響起時踏進教室。而後我將會趁著付雨笙走上講台,點開電腦音頻的空檔,根據星期拿出課本或者是英語聽力。再趁著付雨笙從講台下來回到我身邊的間隙,放肆地喘氣努力平穩氣息。
付雨笙站在老地方,看見我後就朝我走來,雖她是面無表情,但我還是能感覺到她的心情不錯——起碼比我們上一次見面好了不少,而前幾天她莫名其妙地生氣便成為一個迷。我在內心對自己重複道:往事不要再提……往事不要再提……
“走吧。”她說。
“吃嗎?”我遞給她吐司,她搖頭拒絕,我尷尬地笑笑,轉移話題,“其實你在車站等我也可以的。”
“以你的走路速度,動車發動了我都不一定能等到你。”
“其實為了你我也可以走得快一點。”我頓了頓,或許是天氣太好,我難得的想撩她,“跑也是可以的。”
“呵。”
從z市到x市的路程並不遠,我和付雨笙買了軟座。隔壁座位上的乘客在講著一些玄學方面的事,我碰了碰付雨笙,問她:“你有沒有許過什麼願望?”
“有。”她點點頭,“但一直沒實現。”
“我也是。”
“嗯?”
“我高二開始每年生日都會許同一個願望。”我笑笑,轉了話鋒,問她,“你的願望是什麼,什麼時候許的?”
她忽地一滯,接著才回答我,“高三生日時許的願。”
她只回答到這。
我知道她不想說,於是我點點頭應了一聲,表示我知道了。過了一會,我又補上一句,“我的願望也是個秘密。”
她沒有接話,而我此時也並不想得到回答。
從高二開始,我的願望便只有一個——和付雨笙在一起。不止是生日願望,包括跨年許願,聖誕節許願,還有平時網絡上的轉發錦鯉,每一個都與付雨笙有關。
其實有些東西過了這麼多年,早已經不是當初那般心心念念,更像是成為一種習慣。比如一遇到需要許願的場合,腦中跳出來的第一句話便是“我要和付雨笙在一起”。
“你只許過那一次願望嗎?”我又問。
——物是人非。
看著這間教室,我幾欲產生錯覺,仿佛時間從未走遠過,我們還是當年的我們,這間教室還能被稱為“我們的教室”。可付雨笙身周似有似無的低氣壓,讓我不得不面對現實,這麼多年真的過去了,許多東西也早已改變。
“走吧。”
付雨笙突然開口,情緒有些寡淡。
“好的,走,去吃飯!”徐致依舊興致高昂,遲右很配合地和徐致嘻嘻哈哈。他們倆還像來時一樣,只是這次是故意走快,將我和付雨笙落在身後,為我們製造獨處空間。
我在付雨笙身邊默默走著,莫名地有些想逃,總覺得空氣中有我忽視不了的不快氛圍,但想想徐致和遲右的良苦用心,也還是忍著情緒,跟她走在一塊。
我悶悶地開口:“我有一些想回家。”
“為什麼?”付雨笙偏頭問我。
我很誠實地回答她:“不知道,就是……想回家。”
“想跑嗎?”付雨笙笑笑,表情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嘴角微微勾起,看不出意味何在,“我又不會吃了你。”
“你不高興就別笑了。”
付雨笙沉默了一陣,“沒不高興。”
“……胡說八道。”我環抱起雙臂,回想起她剛才的神情,“在教學樓那你的心情就開始不好了。”
“我為什麼不高興?”
“我又不是你,我怎麼知道?”
這一句後,付雨笙算是被我弄黑了臉,她沒再接話。我暗自乍舌,這回怪不了付雨笙了,確實是我一時嘴快,語氣也沒克制住地有些不耐。
我咳了倆聲,用餘光去偷瞟付雨笙,“那什麼……”
付雨笙不為所動。
“我……不如我猜猜你為什麼不高興?”
付雨笙好像更生氣了。
一句“我錯了”如鯁在喉,以往對她隨口便能說的話,五年沒提及還是生疏了不少,連哄她的手段都忘得一乾二淨。但仔細想想,好像以前我只要撒一撒嬌,她便能原諒我。而現在,且不說她,就說我自己,也是無法習慣撒嬌這回事。
“付雨笙,其實我今天不想聊這些事的,但話也說到了這一地步,我想還是直接點吧。我們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或者是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能不能告訴我?”我抿了一下唇,接著補充,“以前的你就是這樣,除了懟我的話以外,都喜歡憋著不說,我每次都只能徒勞地猜,挺累的。”
關於我是否有做過對不起她的事,我之前也問過了,可惜那時沒得到答案,反而被付雨笙反問,弄得慌了手腳。我是真的毫無印象,我到底做了什麼,從而把這一段關係搞砸。希望這一次魯莽開口,反而能有個好結果。
她並沒有馬上回答我,趁著這個空檔,我又一次低頭,“然後對不起,剛剛惹你生氣了。”
我等了一會,才等到付雨笙的回答。她沒有看我,說:“你沒有做錯事,你很好,也沒必要跟我道歉。”
“你上一次不是這樣說的。”
“我上一次是怎麼回答你的?”
付雨笙終於轉頭看我,眉目微挑。我下意識咽了咽口水,登時有些心虛,“我……忘了。”
她輕笑了聲,卻依舊帶著低氣壓,認真地避開話題,“下次再說吧,今天不合適。”
作者有話要說: 溫雲深的性格看似坦誠卻也有見不得光的那一面
而付雨笙呢 有一些擰巴 悶騷慢熱 所有的事情都會在心裡提前想好結局 溫雲深對她是小心翼翼 而她對溫雲深是不安試探
雖然這試探吧……讓人看著有一些摸不著頭腦 不按路數出牌 但很遺憾 這就是付雨笙 總想得太多
後面慢慢就會好的
第18章 第 18 章
第二天一早,付雨笙便給我打電話,說她已經在我家樓下。我這才想起來,我們上一次約好了一起回學校,車票還是一起定下的。
我從桌上拿了一包吐司,和父母道了別,匆匆下樓。
還沒到門口,清晨的清醒空氣就伴著土木香撲鼻而來,讓我想起了以前高中的早晨,每天都是這樣匆忙地跑下樓,往學校趕,甚至都來不及與清風擁抱,只顧沖向學校,在早讀鈴聲響起時踏進教室。而後我將會趁著付雨笙走上講台,點開電腦音頻的空檔,根據星期拿出課本或者是英語聽力。再趁著付雨笙從講台下來回到我身邊的間隙,放肆地喘氣努力平穩氣息。
付雨笙站在老地方,看見我後就朝我走來,雖她是面無表情,但我還是能感覺到她的心情不錯——起碼比我們上一次見面好了不少,而前幾天她莫名其妙地生氣便成為一個迷。我在內心對自己重複道:往事不要再提……往事不要再提……
“走吧。”她說。
“吃嗎?”我遞給她吐司,她搖頭拒絕,我尷尬地笑笑,轉移話題,“其實你在車站等我也可以的。”
“以你的走路速度,動車發動了我都不一定能等到你。”
“其實為了你我也可以走得快一點。”我頓了頓,或許是天氣太好,我難得的想撩她,“跑也是可以的。”
“呵。”
從z市到x市的路程並不遠,我和付雨笙買了軟座。隔壁座位上的乘客在講著一些玄學方面的事,我碰了碰付雨笙,問她:“你有沒有許過什麼願望?”
“有。”她點點頭,“但一直沒實現。”
“我也是。”
“嗯?”
“我高二開始每年生日都會許同一個願望。”我笑笑,轉了話鋒,問她,“你的願望是什麼,什麼時候許的?”
她忽地一滯,接著才回答我,“高三生日時許的願。”
她只回答到這。
我知道她不想說,於是我點點頭應了一聲,表示我知道了。過了一會,我又補上一句,“我的願望也是個秘密。”
她沒有接話,而我此時也並不想得到回答。
從高二開始,我的願望便只有一個——和付雨笙在一起。不止是生日願望,包括跨年許願,聖誕節許願,還有平時網絡上的轉發錦鯉,每一個都與付雨笙有關。
其實有些東西過了這麼多年,早已經不是當初那般心心念念,更像是成為一種習慣。比如一遇到需要許願的場合,腦中跳出來的第一句話便是“我要和付雨笙在一起”。
“你只許過那一次願望嗎?”我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