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當然,也不是白拿他們的錢,等海港建好,按照投資比例叫他們參與海貿。
南宮雲林做這種事手到擒來,很快就籌募完成,有錢的給錢,有人的出人,他還親自跑了一趟慶渝,作為商會代表跟王博協商。
不過等港口建好怎麼也得年底,真正達到他們想要的繁華需得幾年十幾年逐步積累。
除此外草原也傳來了消息,新朝王派了使臣親自前來,想來摸摸看新任掌權者對互市是個什麼態度,朝國如今已經離不開互市,若關閉,他們連日常用品都成問題,享受過好日子,沒人想回到過去。
也同時帶來了寶壽公主的信件,態度很明確,願繼續兩國和平。
南若和太子不管她心裡實際怎麼想,既然她表了態,那就繼續保持原樣,不過扭頭還是給北寧調撥了一批軍款,讓北寧侯繼續擴大馬場,訓練騎兵。
夏祭還沒結束,夏侯淳妻子林氏和長樂接連生產,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夏侯淳樂得合不攏嘴,抱著兒子恨不能跟全世界炫耀,還樂顛樂顛來跟太子求賜名。
長樂這邊就低調了許多,不提鄭繁,建昌侯幫衡王傳遞消息證據確鑿,看在長樂和安樂的份上免除夷族,只建昌侯和駙馬兩個主謀一起斬首,其他人全部發配流放。
因長樂身懷有孕,一直到她生產前都瞞著她,安樂則進宮來懇求讓她去送一程,太子允了,之後再沒怎麼關注,如今事情走上正軌,兩人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心關注這些瑣碎雜事,包括生生不息裡頭複雜的糾葛,只叫人去查就放到了一邊,若是剛穿來那年,他肯定會時時關注進展,必要將每個環節都查的清清楚楚,跟每個參與的人都追究責任。
可如今已經沒了那個心情,他手裡是牽扯萬千百姓的政事,一樁樁一件件牽連著不知多少人的命運,哪裡有時間在這些內宅糾葛上打轉。
直接下毒的陌氏兄妹已死,間接的那幾個查出來大都過得不怎麼好,否則也不會這麼多年都放不下怨恨摻和一手,這就夠了。
兩個年輕的掌權者正對著親手做出來的地球儀暢想未來。
第一一三章 避暑
一一三
因為剛接過重擔, 這個夏天太子免了去行宮避暑,南若也沒去別院, 員工能放假老闆不能放, 該忙還得忙。
好在宮裡有專門用來避暑的宮殿,依水而建,涼爽宜人, 殿裡還有扇輪運作的簡易空調,冷水沿著屋檐落下一片水簾,暑氣全消。
只是含涼殿建在後宮內苑,別說南若,就是太子也不便常去, 如今就沒有這麼多忌諱,後宮僅有的八個妃嬪全被太子打發去了隔壁御苑, 內苑便完全空了出來。
太子就以盡孝為由將永昭帝挪了過來, 永昭帝一挪,南若也得跟著挪,三人便一起住進了含涼殿,反正足夠寬敞, 一層不夠還有二層,別說三個, 一百個都住得下。
而理所當然的, 換了新地方的兩人很是沒羞沒躁了一番。
「這叫什麼避暑。」南若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抱怨。
兩人正坐在二樓窗前,屋檐上的水珠滴落如簾,庭院水氣瀰漫, 這種時候坐在廊下是最涼快的,屋子裡反倒全是熱氣,偏太子非要拉著他上來欣賞什麼湖光山色,結果風景還沒看幾眼,衣服先濕了一遍又一遍,偏他害怕被人瞧見不敢脫,雖說宮人們這會都躲在廊下,更不會抬頭往上瞧,他還是恥的不行。
一想到窗戶下頭就坐著宮人,硬是咬著手背沒發出聲。
「待會兒去浴室沖一衝。」天熱就會出汗,太子也沒轍,只能抱著人哄。
南若心煩氣躁,握著他的手咬了好幾個牙印才放過,脾氣發完又後悔起來。
太子倒是挺高興,若哥兒如今在他面前越來越自在,從前莫說發火,連反對的話都要拐彎抹角著來,他恨不得若哥兒每天都跟他鬧一鬧,尤其愛聽他怒氣沖沖喊他夏侯治。
不過也不敢將人惹的太過,見好就收,轉移話題道:「等夏日過去,我打算放一批宮人出去,你幫我想想怎麼給內侍們找個營生,讓他們也出宮去。」
南若思考起來。
如今宮裡人確實太多了,單宮女就有四千多個,二十四衙門裡還有許多不計入名單的幫工,可正經需要伺候的主子也才三個而已,等鄭繁一走,就只剩太子和永昭帝。
宮女們出宮好辦,鄭繁早給她們定好了出路,以往怎麼做如今還怎麼做就是了,而內侍自來還沒有正經被放歸的,基本上進了宮就沒有回頭路,混得好的晚年靠攢下的錢在京里買個宅子養老,不好的只能去廟宇湊合等死。
因前朝末有宦官弄權,大燕取消了叫內侍讀書識字的規矩,只跟主子親近的會有機會,所以大部分內侍乾的都是出力的活,沒多少技術含量。
除了高於尋常百姓的見識和謹慎,並沒有多少才能,加上世人對太監多有偏見,放他們歸家反倒是害了他們。
「叫他們去養濟院或者慈幼局幫忙。」照顧孤寡老人和孩子。
「膽子大的也可以去漏澤園。」
漏澤園是官府建造的公墓,用來安葬無人認領的屍骨和沒有葬地的窮人。
只是京城的慈善機構崗位估計已經飽和,貿然添人反倒不便,得往外走,可內侍們未必會願意離開京城,對許多五六歲就進宮的內侍而言,京城才是他們熟悉的家園,也是他們人脈所在地。
南宮雲林做這種事手到擒來,很快就籌募完成,有錢的給錢,有人的出人,他還親自跑了一趟慶渝,作為商會代表跟王博協商。
不過等港口建好怎麼也得年底,真正達到他們想要的繁華需得幾年十幾年逐步積累。
除此外草原也傳來了消息,新朝王派了使臣親自前來,想來摸摸看新任掌權者對互市是個什麼態度,朝國如今已經離不開互市,若關閉,他們連日常用品都成問題,享受過好日子,沒人想回到過去。
也同時帶來了寶壽公主的信件,態度很明確,願繼續兩國和平。
南若和太子不管她心裡實際怎麼想,既然她表了態,那就繼續保持原樣,不過扭頭還是給北寧調撥了一批軍款,讓北寧侯繼續擴大馬場,訓練騎兵。
夏祭還沒結束,夏侯淳妻子林氏和長樂接連生產,一個男孩一個女孩。
夏侯淳樂得合不攏嘴,抱著兒子恨不能跟全世界炫耀,還樂顛樂顛來跟太子求賜名。
長樂這邊就低調了許多,不提鄭繁,建昌侯幫衡王傳遞消息證據確鑿,看在長樂和安樂的份上免除夷族,只建昌侯和駙馬兩個主謀一起斬首,其他人全部發配流放。
因長樂身懷有孕,一直到她生產前都瞞著她,安樂則進宮來懇求讓她去送一程,太子允了,之後再沒怎麼關注,如今事情走上正軌,兩人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心關注這些瑣碎雜事,包括生生不息裡頭複雜的糾葛,只叫人去查就放到了一邊,若是剛穿來那年,他肯定會時時關注進展,必要將每個環節都查的清清楚楚,跟每個參與的人都追究責任。
可如今已經沒了那個心情,他手裡是牽扯萬千百姓的政事,一樁樁一件件牽連著不知多少人的命運,哪裡有時間在這些內宅糾葛上打轉。
直接下毒的陌氏兄妹已死,間接的那幾個查出來大都過得不怎麼好,否則也不會這麼多年都放不下怨恨摻和一手,這就夠了。
兩個年輕的掌權者正對著親手做出來的地球儀暢想未來。
第一一三章 避暑
一一三
因為剛接過重擔, 這個夏天太子免了去行宮避暑,南若也沒去別院, 員工能放假老闆不能放, 該忙還得忙。
好在宮裡有專門用來避暑的宮殿,依水而建,涼爽宜人, 殿裡還有扇輪運作的簡易空調,冷水沿著屋檐落下一片水簾,暑氣全消。
只是含涼殿建在後宮內苑,別說南若,就是太子也不便常去, 如今就沒有這麼多忌諱,後宮僅有的八個妃嬪全被太子打發去了隔壁御苑, 內苑便完全空了出來。
太子就以盡孝為由將永昭帝挪了過來, 永昭帝一挪,南若也得跟著挪,三人便一起住進了含涼殿,反正足夠寬敞, 一層不夠還有二層,別說三個, 一百個都住得下。
而理所當然的, 換了新地方的兩人很是沒羞沒躁了一番。
「這叫什麼避暑。」南若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抱怨。
兩人正坐在二樓窗前,屋檐上的水珠滴落如簾,庭院水氣瀰漫, 這種時候坐在廊下是最涼快的,屋子裡反倒全是熱氣,偏太子非要拉著他上來欣賞什麼湖光山色,結果風景還沒看幾眼,衣服先濕了一遍又一遍,偏他害怕被人瞧見不敢脫,雖說宮人們這會都躲在廊下,更不會抬頭往上瞧,他還是恥的不行。
一想到窗戶下頭就坐著宮人,硬是咬著手背沒發出聲。
「待會兒去浴室沖一衝。」天熱就會出汗,太子也沒轍,只能抱著人哄。
南若心煩氣躁,握著他的手咬了好幾個牙印才放過,脾氣發完又後悔起來。
太子倒是挺高興,若哥兒如今在他面前越來越自在,從前莫說發火,連反對的話都要拐彎抹角著來,他恨不得若哥兒每天都跟他鬧一鬧,尤其愛聽他怒氣沖沖喊他夏侯治。
不過也不敢將人惹的太過,見好就收,轉移話題道:「等夏日過去,我打算放一批宮人出去,你幫我想想怎麼給內侍們找個營生,讓他們也出宮去。」
南若思考起來。
如今宮裡人確實太多了,單宮女就有四千多個,二十四衙門裡還有許多不計入名單的幫工,可正經需要伺候的主子也才三個而已,等鄭繁一走,就只剩太子和永昭帝。
宮女們出宮好辦,鄭繁早給她們定好了出路,以往怎麼做如今還怎麼做就是了,而內侍自來還沒有正經被放歸的,基本上進了宮就沒有回頭路,混得好的晚年靠攢下的錢在京里買個宅子養老,不好的只能去廟宇湊合等死。
因前朝末有宦官弄權,大燕取消了叫內侍讀書識字的規矩,只跟主子親近的會有機會,所以大部分內侍乾的都是出力的活,沒多少技術含量。
除了高於尋常百姓的見識和謹慎,並沒有多少才能,加上世人對太監多有偏見,放他們歸家反倒是害了他們。
「叫他們去養濟院或者慈幼局幫忙。」照顧孤寡老人和孩子。
「膽子大的也可以去漏澤園。」
漏澤園是官府建造的公墓,用來安葬無人認領的屍骨和沒有葬地的窮人。
只是京城的慈善機構崗位估計已經飽和,貿然添人反倒不便,得往外走,可內侍們未必會願意離開京城,對許多五六歲就進宮的內侍而言,京城才是他們熟悉的家園,也是他們人脈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