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不如成立一個部門,專負責接手退下來的內侍,正好讓他們負責監督各省慈善機構……」
皇城腳下的慈善機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還不知什麼情況,也是該真整頓整頓了。
「是個辦法。」太子頷首,順便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我打算叫張淑妃她們出宮去,還有東宮那些姬妾,她們大多讀書明理,與其在宮中養著,不如出去做些事。」
這也是個辦法,一次性放出去太多宮女也不好安排,不如叫這些娘娘們先帶著去巡視一下各省慈善機構,雖說妃嬪不得隨意出宮,可有正經差事比如說禮佛之類,還是能出去的,太后當年在山裡禮佛時,張淑妃每年都會出宮去看她兩回。
這些能看著永昭帝和鄭繁秀恩愛活到現在的妃子,都不是簡單人物,最審時度勢不過,如今的情勢太子出言她們一定答應,說不定正等著太子釋放信號抓住機會,畢竟她們能活到現在且過得舒服,跟家族分不開關係,她們這些年奉承著鄭繁也多是為了家族。
東宮的姬妾們更好說,尤其被永昭帝碰過的幾個,是的,永昭帝碰過,他背著鄭繁臨幸了幾個宮女,有一回差點被鄭繁撞見,恰巧太子出現見狀幫他背了鍋,將宮女帶回了東宮,有一便有二。
南若知道時著實噁心了好一陣,理解鄭繁為什麼會歇斯底里了,若太子一邊說愛他一邊背著他找人,他也想一不做二不休。
太子當時立刻賭咒發誓,隔了幾天爬床時還神秘兮兮拿了個小玩意來,說什麼給他戴上保證忠誠,雖然最後沒戴成,但自此開啟了兩人你來我往的道具普雷。
咳,話說回來,兩人就怎麼裁減宮人怎麼安置商量了一個下午,解決了內部雜事,才能將精力完全放在政事上。
等避暑結束,兩人又搬回了前頭,南若招來了表弟趙穗,如今摸魚社主要是他在背後打理,四舅三分鐘熱度的性子,早就去鑽研別的了,也就掛個名偶爾操心一下。
南若早知道他性子不定,也沒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冷眼瞧了趙穗幾年,見他做的不錯,便著重培養起來,當初四舅跟他推薦趙穗,顯然也有這個意思。
趙穗是庶子,他姨娘曾經是二舅的真愛,愛到搞出庶長子,雖然為了叫夏姨娘進府將庶長排到了老二,可當時鬧得極其轟轟烈烈,然而誰也沒想到當年要死要活的真愛後來變成了蚊子血,二舅有了新的白玫瑰,趙穗偏巧就是這個時候出生的。
兩個同胞哥哥享受到的寵愛他一點都沒享受上,尤其他排在老二的「庶長子」哥哥,因自小長在嫡母跟前,跟生母和同胞手足根本不親。
夏姨娘當年有多風光,失寵後就有多悽慘,只看趙穗長到十二才被允許出來見人就知道。
逆境長出來的孩子不論韌性還是能力總比順風順水的要強些,最重要,這樣的人沒有濃烈的家族優先思想。
南若準備將辦報的事交給他,且有心想讓他掌管即將成立的司報局,扔進鎮撫司的八個進士已經調/教的差不多,是時候著手籌備了。
八月秋祭後,識時務的妃嬪們便結伴巡遊去了,因打著慈善的旗號,加上太子和南若一併蓋章同意,反對的聲音漸消,何況這些妃嬪還有家人,反對聲音最大的當晚就被套了麻袋,最後只能妥協,反正這些妃子也不得皇帝喜歡,從前過的跟太妃沒兩樣,想來皇帝也不會在意。
而邁出了這一步,往後便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一起離開的還有喬裝打扮的鄭繁。
南若親自去送了她,今日一別,往後恐怕到死都不會再見了。
跟榮王的不舍和長樂的淚如雨下不同,鄭繁眼角眉梢都是笑,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恨不能立刻就走。
「我得跟你說一句謝謝。」她到南若面前來,沖他行了一禮。
大概從前都是自己給她行禮,冷不丁翻轉,南若竟有些受寵若驚。
鄭繁抿著嘴笑,雖說她掙脫了枷鎖,可時間已經在她身上悄悄刻下了痕跡,如今即便再高興,也不會像前世那樣大咧咧哈哈笑,一舉一動完全是貴女的優雅。
「你比我幸運。」她道,「這個世道男人穿越來才能過好,對女人而言完全是災難,不過也是我自己鑽了牛角尖……」
她感慨良多,似有很多話想跟南若說,最終只嘆息道:「算了,我自己前半生一團糟,哪有資格教別人如何,你比我聰明,想來心中有數,我就不討人嫌了。」
南若明白她想說什麼,接下了她的關切,道:「你到了報個平安來。」
鄭繁笑了起來,再無一絲陰霾,燦爛而明媚:「再見,哦,應該再也不見了。」
說完翻身上馬,也不看榮王和長樂,揚鞭策馬而去,似要將前半生徹徹底底做個割裂。
第一一四章 離開
一一四
永昭三十年春, 御苑裡傳來孩童連串嬉笑聲。
「來抓我啊,來抓我啊!」
「這邊, 這邊……」
「我在這!」
幾個總角孩童正在玩摸瞎子遊戲。
宮女太監們樂呵呵圍著觀看, 宮裡好些時候沒有這麼熱鬧了,自永昭二十大量宮人放歸,宮裡就冷清了下來。
這十年間皇后「病逝」, 妃嬪們在外巡遊,近些年又在各地開辦女學,每年只除夕回京幾日,還都各自回家省親,根本不在宮裡住, 太子一直不曾甄采,宮裡就只有聖上和太子兩個主子, 哪需要那麼多宮人, 幾乎年年都在裁減。
皇城腳下的慈善機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還不知什麼情況,也是該真整頓整頓了。
「是個辦法。」太子頷首,順便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我打算叫張淑妃她們出宮去,還有東宮那些姬妾,她們大多讀書明理,與其在宮中養著,不如出去做些事。」
這也是個辦法,一次性放出去太多宮女也不好安排,不如叫這些娘娘們先帶著去巡視一下各省慈善機構,雖說妃嬪不得隨意出宮,可有正經差事比如說禮佛之類,還是能出去的,太后當年在山裡禮佛時,張淑妃每年都會出宮去看她兩回。
這些能看著永昭帝和鄭繁秀恩愛活到現在的妃子,都不是簡單人物,最審時度勢不過,如今的情勢太子出言她們一定答應,說不定正等著太子釋放信號抓住機會,畢竟她們能活到現在且過得舒服,跟家族分不開關係,她們這些年奉承著鄭繁也多是為了家族。
東宮的姬妾們更好說,尤其被永昭帝碰過的幾個,是的,永昭帝碰過,他背著鄭繁臨幸了幾個宮女,有一回差點被鄭繁撞見,恰巧太子出現見狀幫他背了鍋,將宮女帶回了東宮,有一便有二。
南若知道時著實噁心了好一陣,理解鄭繁為什麼會歇斯底里了,若太子一邊說愛他一邊背著他找人,他也想一不做二不休。
太子當時立刻賭咒發誓,隔了幾天爬床時還神秘兮兮拿了個小玩意來,說什麼給他戴上保證忠誠,雖然最後沒戴成,但自此開啟了兩人你來我往的道具普雷。
咳,話說回來,兩人就怎麼裁減宮人怎麼安置商量了一個下午,解決了內部雜事,才能將精力完全放在政事上。
等避暑結束,兩人又搬回了前頭,南若招來了表弟趙穗,如今摸魚社主要是他在背後打理,四舅三分鐘熱度的性子,早就去鑽研別的了,也就掛個名偶爾操心一下。
南若早知道他性子不定,也沒將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冷眼瞧了趙穗幾年,見他做的不錯,便著重培養起來,當初四舅跟他推薦趙穗,顯然也有這個意思。
趙穗是庶子,他姨娘曾經是二舅的真愛,愛到搞出庶長子,雖然為了叫夏姨娘進府將庶長排到了老二,可當時鬧得極其轟轟烈烈,然而誰也沒想到當年要死要活的真愛後來變成了蚊子血,二舅有了新的白玫瑰,趙穗偏巧就是這個時候出生的。
兩個同胞哥哥享受到的寵愛他一點都沒享受上,尤其他排在老二的「庶長子」哥哥,因自小長在嫡母跟前,跟生母和同胞手足根本不親。
夏姨娘當年有多風光,失寵後就有多悽慘,只看趙穗長到十二才被允許出來見人就知道。
逆境長出來的孩子不論韌性還是能力總比順風順水的要強些,最重要,這樣的人沒有濃烈的家族優先思想。
南若準備將辦報的事交給他,且有心想讓他掌管即將成立的司報局,扔進鎮撫司的八個進士已經調/教的差不多,是時候著手籌備了。
八月秋祭後,識時務的妃嬪們便結伴巡遊去了,因打著慈善的旗號,加上太子和南若一併蓋章同意,反對的聲音漸消,何況這些妃嬪還有家人,反對聲音最大的當晚就被套了麻袋,最後只能妥協,反正這些妃子也不得皇帝喜歡,從前過的跟太妃沒兩樣,想來皇帝也不會在意。
而邁出了這一步,往後便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一起離開的還有喬裝打扮的鄭繁。
南若親自去送了她,今日一別,往後恐怕到死都不會再見了。
跟榮王的不舍和長樂的淚如雨下不同,鄭繁眼角眉梢都是笑,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恨不能立刻就走。
「我得跟你說一句謝謝。」她到南若面前來,沖他行了一禮。
大概從前都是自己給她行禮,冷不丁翻轉,南若竟有些受寵若驚。
鄭繁抿著嘴笑,雖說她掙脫了枷鎖,可時間已經在她身上悄悄刻下了痕跡,如今即便再高興,也不會像前世那樣大咧咧哈哈笑,一舉一動完全是貴女的優雅。
「你比我幸運。」她道,「這個世道男人穿越來才能過好,對女人而言完全是災難,不過也是我自己鑽了牛角尖……」
她感慨良多,似有很多話想跟南若說,最終只嘆息道:「算了,我自己前半生一團糟,哪有資格教別人如何,你比我聰明,想來心中有數,我就不討人嫌了。」
南若明白她想說什麼,接下了她的關切,道:「你到了報個平安來。」
鄭繁笑了起來,再無一絲陰霾,燦爛而明媚:「再見,哦,應該再也不見了。」
說完翻身上馬,也不看榮王和長樂,揚鞭策馬而去,似要將前半生徹徹底底做個割裂。
第一一四章 離開
一一四
永昭三十年春, 御苑裡傳來孩童連串嬉笑聲。
「來抓我啊,來抓我啊!」
「這邊, 這邊……」
「我在這!」
幾個總角孩童正在玩摸瞎子遊戲。
宮女太監們樂呵呵圍著觀看, 宮裡好些時候沒有這麼熱鬧了,自永昭二十大量宮人放歸,宮裡就冷清了下來。
這十年間皇后「病逝」, 妃嬪們在外巡遊,近些年又在各地開辦女學,每年只除夕回京幾日,還都各自回家省親,根本不在宮裡住, 太子一直不曾甄采,宮裡就只有聖上和太子兩個主子, 哪需要那麼多宮人, 幾乎年年都在裁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