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遷民這項工程本該困難重重,不提梁澄直接說出地震一事會不會有人相信,地方官員貪墨賑災糧糙之弊止之不禁,有些百姓也不願背進離鄉,那些地方鄉紳豪族,自然也不樂意放棄千畝良田,祖宗基業,經此一回,倒是沒人敢繼續留在豫州,而經手遷民賑災事項的官員亦不敢中飽私囊,畢竟這事頗為神異,生怕死後不得往生。
若說一念不好奇梁澄究竟如何預知災禍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梁澄不說,他也不逼問,畢竟神異之事向來隱秘,不可道哉。
倒是梁澄開始有些不安,也不知懷孕是否會影響一個人的脾性,反正梁澄倒是一日比一日來得多愁善感,有時見到梁濟過來問安,也總會想起上輩子的事,原本早已看開的疙瘩,沒由來地又長了回去。
李後如今也知道他有孕在身,除了吩咐身邊的宮女送來一些補品,竟未曾親自過來探看,梁澄雖然什麼也沒說,但是神色間卻有些黯然。
熟話說人不能閒,一得閒就愛胡思亂想,偏偏一念又忙於政務,兩人之間說話的次數竟是一日少過一日,梁澄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就忍不住想,師兄難道就不奇怪他是怎麼預知這些災禍的?還是說師兄心裡其實早已存了隔閡,氣自己有事瞞著他,卻又不願叫他為難,這才裝作不知?
還是說師兄其實對他有所忌憚?畢竟是人就不免對這些鬼神之說敬而遠之……
梁澄越想越心煩,這日恰逢臘八,上輩子,他便是在這一日飲鴆自盡的。
宮裡萬福閣端出大鍋煮了臘八粥,還請了大相國寺的僧人入宮誦經,國師親自分盛福粥,再由侍監送往各王公大臣。
梁澄本該一道主持儀式,不過他如今已不適合現身眾人面前,只好一個人窩在甘露殿裡的暖閣里。
暖閣的紗窗早已換了西洋玻璃,梁澄伸手將玻璃上的水霧拭去,外頭正飄著大雪,園裡梅枝交錯,覆雪懸冰,如瓊似玉,梁澄想起上一世死前,也是滿庭暗香浮動,紅紗盡覆枝頭,雖說地方換了,景卻是一樣的景,這紅梅,還是一念特意為他移來的,想到一念,心頭那些由於會意往事而起的陰鬱便有些消散,他想到與一念初遇的那株古梅,眼前似乎還是那人一襲白衣皎潔似月下的崖雪,清絕高潔,立在滿地紅梅之上,仰頭看向他,梁澄臉上露出一絲不自覺的笑意來。
不過緊接著,他腦中又浮現去這人沒臉沒皮的樣子,便有些牙痒痒,也不知想到了什麼不可說的畫面,臉頰浮起兩抹紅雲,結果下一瞬這張含春帶羞的臉又忽地陰雲密布,一雙秋水映星子般的眼眸也黯淡了幾分。
“在想什麼?”一念分過一些大臣的粥後,便將剩餘的事交給大相國寺的主持,又親自熬了碗臘八粥,放進八角暖盒裡,一路快步走回到甘露殿,便見梁澄半倚在窗前,一副神思飄遠的模樣。
那窗台有些高懸,一念見狀將暖盒擱在案邊,小心護住梁澄的腹部將人放進懷裡抱了下來,不贊同道:“爬那麼高額不怕摔下來。”
梁澄覺得一念有些太過緊張,卻又很吃他這一套,被人這麼一關心,方才的憂愁煩悶頓時沒了蹤影,他摟住一念的脖頸,道:“地上鋪著軟墊,不會有事的,不過我下次會注意著點,你就別操心了。”
一念拍了梁澄的屁股,坐到一邊的貴妃榻上,碰到梁澄的手指時,皺眉道:“手指怎麼這麼涼?”他看了眼窗玻璃上的痕跡,頓時沉下臉來,“那玻璃這麼冰,你怎麼直接上手就擦,下次再這樣我就讓人換回紗窗。”
梁澄自知理虧,十分乖覺的蜷起手指,縮在一念寬大溫暖的掌心裡,還輕輕地撓了撓,道:“師兄,我知錯了,啊,這是什麼?”他指著案上的暖盒,一臉好奇道。
一念知道他在轉移話題,也不餓點破,將他的手指包進手裡,順著他的話頭道:“是我親手熬得八寶粥。”
梁澄聞言不由感嘆:“自從離了九華山,已經很久沒能享受到師兄的手藝了。”
“那師兄以後就多做幾回,”一念取出八寶粥,親自舀了一勺,自己先吃了半勺,再遞到梁澄嘴邊,道:“不熱不涼,正正好。”
梁澄十分自然地張嘴咽下,顯然早已習慣一念的投喂,一口還未結束,一念就順勢俯身,舔過梁澄嘴角的湯漬,含笑問道:“如何,手藝可有退步?”
被一念舔過的的地方有些癢,梁澄吞下口中的粥後,也伸出舌尖舔了舔嘴角,道:“沒有,濃稠香糯,師兄都可以去開個粥鋪了。”
一念又舀了勺粥,一雙星眸儘是柔柔的寵溺:“師兄只熬給你吃。”
梁澄望著那雙倒映著他面容的眼瞳,卻停了下來,他就這麼看著一念,眼睛忽地就紅了起來。
“這是怎麼了?”一念一驚,放下手裡的臘八粥,捧住梁澄的臉頰,親了親他的眼角,問道:“怎麼突然就一副要哭了的模樣,難道是被師兄的深情給深深打動了?”
這一句話就像是某個開關,一串串露珠似的眼淚“吧嗒吧嗒”地砸進一念手心,梁澄皺著鼻子,扁著嘴巴,竟像個小孩子似的,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
“師弟,師弟你怎麼了,哪裡難受?”一念第一次見梁澄哭成這個模樣,他拿著掌心底下胡亂地抹著眼淚,結果越抹越多,看著讓人又是心疼又覺得可愛,一念不由柔聲哄道:“澄兒,你怎麼了?澄兒?你告訴師兄呀。”
“誰是澄兒,”梁澄覺得這叫法像叫小孩子似的,又覺得這般叫法顯得親昵,不過還是嘴硬道:“我沒有難受,我就是……我也不知道……”
梁澄有些語無倫次,一念輕輕地拍著他的後背,他吸著鼻子,忽然一個衝動湧上心頭,於是脫口而出:“師兄,你信前世今生嗎?”
一念眼裡閃過一絲訝然,下一刻不知想到什麼,露出一絲深遠的笑來:“若真有前世,那師兄一定是修了幾世福報,才得今生與你相守相伴。”
“師兄……”梁澄喃喃喚道,眼裡漸漸清明,透出一定堅決,“師兄,若說,若說我是二世為人你信嗎?上一世的今天,就是我……我命喪之日。”
第95章
一念張了張口,一句“你說什麼”被他咽進嘴裡,他注意到梁澄眼裡的緊張與不安,無論真假,梁澄定是下了極大的決心才說出這一句話,何況他也沒有必要拿這種事情說笑,因為,這一點也不好笑……
“二世為人?師弟,你的意思是,你有……有上一世的記憶?”一念握著梁澄的手不自覺微微用力,喉結上下滑動,有些艱澀道:“還是說,你曾經……死過一次?”
既然已經說出口了,梁澄於是不再猶豫,將一切坦白:“上一世,也是這一段時間,東都日食,關中地震,大火焚之不滅,有關先皇身世的說法又開始在民間擴散,我曾一時大意,被孟留君得知身體的秘密,他將此事告訴先皇,為堵民口,先皇便授意司天監,稱上天震怒全是因為,是因為東宮逆亂天和,混淆陰陽,太子非死,不得以平息天地之怒。”
曾經這一樁經歷太過刻骨,被他沉入心底不願再提起,此刻再次將它挖出心底暴露出來,梁澄竟然沒有太多的波動,心中一片平靜,“上一世的今日,父皇賜我一壺毒酒,等我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身處大相國寺的皇家客寮裡面,時間也回溯到死前一年,為免重蹈覆轍,也是有些心灰意懶,我便借著祈雪一事遁入佛門,以期躲避宮廷傾軋。”
“師兄,”梁澄抬手攬住一念的脖頸,將臉靠在他胸口上,輕聲道:“梁澄何其有幸,這一世能與你相遇。”
佛家所言涅槃重生,世人所傳顛倒輪迴乾坤之說,一念此前對此蓋是嗤之以鼻,不曾想,這些竟都發生在自己身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梁澄為何幾次三番能夠準確地預知出未來之事。
然後更叫他心魂震顫的是,這人上一世竟是眾叛親離,不得善終,他抱緊梁澄,珍而重之地在他發心落下輕輕一吻,聲音里壓抑著深深的後怕,“都過去了,一切都過去了……”
也不知是在說給梁澄聽,還是在說給自己聽,他無法想像,原來上一世,他們就這麼錯過了……
他甚至還未見過這個人,對方就已在他所不知道的絕境裡,痛苦死去,一想到這個畫面,他就無法遏制地升起一股恐懼,仿佛連靈魂也跟著鳴泣顫慄,如今這人毫髮無傷地倚在他懷裡,他又嘗到一種失而復得的狂喜與感激。
幸好,一切都過去了……
心事吐盡過後,梁澄心頭陰霾盡散,雲收雨霽,只覺得身心舒暢,內心一片安寧,一念規律地輕拍著他的後背,梁澄漸漸陷入沉睡。
過了除夕元宵,雪慢慢的就不下了,天氣一日晴過一日,等林花謝了春紅,窗外的芭蕉日漸成蔭,楊柳成林,濃綠掩映。
梁澄的肚子已經大得有些笨重,站起來的時候根本看不到腳,為了掩人耳目,早已搬到太液池池心大的含涼殿裡去,而早朝也不再去了,只讓他那替身通過腹音聽命一念行事。
一念本就精通岐黃之術,為了梁澄特意鑽研了婦科一道,還請教了宮裡的女醫,梁澄的生產之日,如無意外,就是在四月底,眼看就要臨近了,饒是梁澄早已做足心理準備,還是生出淡淡的恐懼,畢竟自古婦人產子便是往鬼門關闖一遭,何況是他這樣的身子,只怕更為兇險。
雖然心中惶惶不安,時常對著窗外的暮春之景發起愣來,梁澄也不曾在一念面前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一念的緊張絲毫不下於他,若他再說些什麼,只怕某人都沒法離開他半步了,然而朝務卻不能沒人處理。
這日他正在窗邊的貴妃榻上午睡,忽然從夢裡驚醒,覺得有些胸悶,於是伸手推開窗扇,正見一朵垂枝的芍藥被風吹落,梁澄無端心頭一跳,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幾次閉上眼睛,卻再也無法入睡,於是喚道:"程順。"
"奴婢在,"程順掀開帷幔踱了進來,躬身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國師去哪兒了?"
"國師方才來過一回,見陛下正在小憩,便往承福宮去了。"
梁澄點點頭,示意程順扶他起來,往書房走去。
自當日向一念坦白重生一事後,一念便信了這世間卻有鬼神存在,每日都要在承福宮為梁澄誦經祈福,唯願梁澄能平安順利地誕下孩子。
不但如此,四月八日佛誕日那天,還親自辦了場盛大的水陸法會,在大相國寺外設了粥棚,這粥棚說是要設到梁澄平安誕子那一日為止。
程順伺候好筆墨,梁澄提起筆,示意程順退下,想到重生以來的種種經歷,簡直猶如大夢一場,心中雖有萬語千言,落筆卻是寥寥數畫。
若說一念不好奇梁澄究竟如何預知災禍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梁澄不說,他也不逼問,畢竟神異之事向來隱秘,不可道哉。
倒是梁澄開始有些不安,也不知懷孕是否會影響一個人的脾性,反正梁澄倒是一日比一日來得多愁善感,有時見到梁濟過來問安,也總會想起上輩子的事,原本早已看開的疙瘩,沒由來地又長了回去。
李後如今也知道他有孕在身,除了吩咐身邊的宮女送來一些補品,竟未曾親自過來探看,梁澄雖然什麼也沒說,但是神色間卻有些黯然。
熟話說人不能閒,一得閒就愛胡思亂想,偏偏一念又忙於政務,兩人之間說話的次數竟是一日少過一日,梁澄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就忍不住想,師兄難道就不奇怪他是怎麼預知這些災禍的?還是說師兄心裡其實早已存了隔閡,氣自己有事瞞著他,卻又不願叫他為難,這才裝作不知?
還是說師兄其實對他有所忌憚?畢竟是人就不免對這些鬼神之說敬而遠之……
梁澄越想越心煩,這日恰逢臘八,上輩子,他便是在這一日飲鴆自盡的。
宮裡萬福閣端出大鍋煮了臘八粥,還請了大相國寺的僧人入宮誦經,國師親自分盛福粥,再由侍監送往各王公大臣。
梁澄本該一道主持儀式,不過他如今已不適合現身眾人面前,只好一個人窩在甘露殿裡的暖閣里。
暖閣的紗窗早已換了西洋玻璃,梁澄伸手將玻璃上的水霧拭去,外頭正飄著大雪,園裡梅枝交錯,覆雪懸冰,如瓊似玉,梁澄想起上一世死前,也是滿庭暗香浮動,紅紗盡覆枝頭,雖說地方換了,景卻是一樣的景,這紅梅,還是一念特意為他移來的,想到一念,心頭那些由於會意往事而起的陰鬱便有些消散,他想到與一念初遇的那株古梅,眼前似乎還是那人一襲白衣皎潔似月下的崖雪,清絕高潔,立在滿地紅梅之上,仰頭看向他,梁澄臉上露出一絲不自覺的笑意來。
不過緊接著,他腦中又浮現去這人沒臉沒皮的樣子,便有些牙痒痒,也不知想到了什麼不可說的畫面,臉頰浮起兩抹紅雲,結果下一瞬這張含春帶羞的臉又忽地陰雲密布,一雙秋水映星子般的眼眸也黯淡了幾分。
“在想什麼?”一念分過一些大臣的粥後,便將剩餘的事交給大相國寺的主持,又親自熬了碗臘八粥,放進八角暖盒裡,一路快步走回到甘露殿,便見梁澄半倚在窗前,一副神思飄遠的模樣。
那窗台有些高懸,一念見狀將暖盒擱在案邊,小心護住梁澄的腹部將人放進懷裡抱了下來,不贊同道:“爬那麼高額不怕摔下來。”
梁澄覺得一念有些太過緊張,卻又很吃他這一套,被人這麼一關心,方才的憂愁煩悶頓時沒了蹤影,他摟住一念的脖頸,道:“地上鋪著軟墊,不會有事的,不過我下次會注意著點,你就別操心了。”
一念拍了梁澄的屁股,坐到一邊的貴妃榻上,碰到梁澄的手指時,皺眉道:“手指怎麼這麼涼?”他看了眼窗玻璃上的痕跡,頓時沉下臉來,“那玻璃這麼冰,你怎麼直接上手就擦,下次再這樣我就讓人換回紗窗。”
梁澄自知理虧,十分乖覺的蜷起手指,縮在一念寬大溫暖的掌心裡,還輕輕地撓了撓,道:“師兄,我知錯了,啊,這是什麼?”他指著案上的暖盒,一臉好奇道。
一念知道他在轉移話題,也不餓點破,將他的手指包進手裡,順著他的話頭道:“是我親手熬得八寶粥。”
梁澄聞言不由感嘆:“自從離了九華山,已經很久沒能享受到師兄的手藝了。”
“那師兄以後就多做幾回,”一念取出八寶粥,親自舀了一勺,自己先吃了半勺,再遞到梁澄嘴邊,道:“不熱不涼,正正好。”
梁澄十分自然地張嘴咽下,顯然早已習慣一念的投喂,一口還未結束,一念就順勢俯身,舔過梁澄嘴角的湯漬,含笑問道:“如何,手藝可有退步?”
被一念舔過的的地方有些癢,梁澄吞下口中的粥後,也伸出舌尖舔了舔嘴角,道:“沒有,濃稠香糯,師兄都可以去開個粥鋪了。”
一念又舀了勺粥,一雙星眸儘是柔柔的寵溺:“師兄只熬給你吃。”
梁澄望著那雙倒映著他面容的眼瞳,卻停了下來,他就這麼看著一念,眼睛忽地就紅了起來。
“這是怎麼了?”一念一驚,放下手裡的臘八粥,捧住梁澄的臉頰,親了親他的眼角,問道:“怎麼突然就一副要哭了的模樣,難道是被師兄的深情給深深打動了?”
這一句話就像是某個開關,一串串露珠似的眼淚“吧嗒吧嗒”地砸進一念手心,梁澄皺著鼻子,扁著嘴巴,竟像個小孩子似的,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
“師弟,師弟你怎麼了,哪裡難受?”一念第一次見梁澄哭成這個模樣,他拿著掌心底下胡亂地抹著眼淚,結果越抹越多,看著讓人又是心疼又覺得可愛,一念不由柔聲哄道:“澄兒,你怎麼了?澄兒?你告訴師兄呀。”
“誰是澄兒,”梁澄覺得這叫法像叫小孩子似的,又覺得這般叫法顯得親昵,不過還是嘴硬道:“我沒有難受,我就是……我也不知道……”
梁澄有些語無倫次,一念輕輕地拍著他的後背,他吸著鼻子,忽然一個衝動湧上心頭,於是脫口而出:“師兄,你信前世今生嗎?”
一念眼裡閃過一絲訝然,下一刻不知想到什麼,露出一絲深遠的笑來:“若真有前世,那師兄一定是修了幾世福報,才得今生與你相守相伴。”
“師兄……”梁澄喃喃喚道,眼裡漸漸清明,透出一定堅決,“師兄,若說,若說我是二世為人你信嗎?上一世的今天,就是我……我命喪之日。”
第95章
一念張了張口,一句“你說什麼”被他咽進嘴裡,他注意到梁澄眼裡的緊張與不安,無論真假,梁澄定是下了極大的決心才說出這一句話,何況他也沒有必要拿這種事情說笑,因為,這一點也不好笑……
“二世為人?師弟,你的意思是,你有……有上一世的記憶?”一念握著梁澄的手不自覺微微用力,喉結上下滑動,有些艱澀道:“還是說,你曾經……死過一次?”
既然已經說出口了,梁澄於是不再猶豫,將一切坦白:“上一世,也是這一段時間,東都日食,關中地震,大火焚之不滅,有關先皇身世的說法又開始在民間擴散,我曾一時大意,被孟留君得知身體的秘密,他將此事告訴先皇,為堵民口,先皇便授意司天監,稱上天震怒全是因為,是因為東宮逆亂天和,混淆陰陽,太子非死,不得以平息天地之怒。”
曾經這一樁經歷太過刻骨,被他沉入心底不願再提起,此刻再次將它挖出心底暴露出來,梁澄竟然沒有太多的波動,心中一片平靜,“上一世的今日,父皇賜我一壺毒酒,等我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身處大相國寺的皇家客寮裡面,時間也回溯到死前一年,為免重蹈覆轍,也是有些心灰意懶,我便借著祈雪一事遁入佛門,以期躲避宮廷傾軋。”
“師兄,”梁澄抬手攬住一念的脖頸,將臉靠在他胸口上,輕聲道:“梁澄何其有幸,這一世能與你相遇。”
佛家所言涅槃重生,世人所傳顛倒輪迴乾坤之說,一念此前對此蓋是嗤之以鼻,不曾想,這些竟都發生在自己身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梁澄為何幾次三番能夠準確地預知出未來之事。
然後更叫他心魂震顫的是,這人上一世竟是眾叛親離,不得善終,他抱緊梁澄,珍而重之地在他發心落下輕輕一吻,聲音里壓抑著深深的後怕,“都過去了,一切都過去了……”
也不知是在說給梁澄聽,還是在說給自己聽,他無法想像,原來上一世,他們就這麼錯過了……
他甚至還未見過這個人,對方就已在他所不知道的絕境裡,痛苦死去,一想到這個畫面,他就無法遏制地升起一股恐懼,仿佛連靈魂也跟著鳴泣顫慄,如今這人毫髮無傷地倚在他懷裡,他又嘗到一種失而復得的狂喜與感激。
幸好,一切都過去了……
心事吐盡過後,梁澄心頭陰霾盡散,雲收雨霽,只覺得身心舒暢,內心一片安寧,一念規律地輕拍著他的後背,梁澄漸漸陷入沉睡。
過了除夕元宵,雪慢慢的就不下了,天氣一日晴過一日,等林花謝了春紅,窗外的芭蕉日漸成蔭,楊柳成林,濃綠掩映。
梁澄的肚子已經大得有些笨重,站起來的時候根本看不到腳,為了掩人耳目,早已搬到太液池池心大的含涼殿裡去,而早朝也不再去了,只讓他那替身通過腹音聽命一念行事。
一念本就精通岐黃之術,為了梁澄特意鑽研了婦科一道,還請教了宮裡的女醫,梁澄的生產之日,如無意外,就是在四月底,眼看就要臨近了,饒是梁澄早已做足心理準備,還是生出淡淡的恐懼,畢竟自古婦人產子便是往鬼門關闖一遭,何況是他這樣的身子,只怕更為兇險。
雖然心中惶惶不安,時常對著窗外的暮春之景發起愣來,梁澄也不曾在一念面前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一念的緊張絲毫不下於他,若他再說些什麼,只怕某人都沒法離開他半步了,然而朝務卻不能沒人處理。
這日他正在窗邊的貴妃榻上午睡,忽然從夢裡驚醒,覺得有些胸悶,於是伸手推開窗扇,正見一朵垂枝的芍藥被風吹落,梁澄無端心頭一跳,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幾次閉上眼睛,卻再也無法入睡,於是喚道:"程順。"
"奴婢在,"程順掀開帷幔踱了進來,躬身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國師去哪兒了?"
"國師方才來過一回,見陛下正在小憩,便往承福宮去了。"
梁澄點點頭,示意程順扶他起來,往書房走去。
自當日向一念坦白重生一事後,一念便信了這世間卻有鬼神存在,每日都要在承福宮為梁澄誦經祈福,唯願梁澄能平安順利地誕下孩子。
不但如此,四月八日佛誕日那天,還親自辦了場盛大的水陸法會,在大相國寺外設了粥棚,這粥棚說是要設到梁澄平安誕子那一日為止。
程順伺候好筆墨,梁澄提起筆,示意程順退下,想到重生以來的種種經歷,簡直猶如大夢一場,心中雖有萬語千言,落筆卻是寥寥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