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上官嫃一窒,怔怔道:“墮胎?難住她會記恨……有什麼事比失去孩子更痛苦呢?”
李尚宮痛心道:“我一念之差,放了條豺狼進來。”
“那就用猛虎來對付她。”上官嫃將湯匙遞到李尚宮唇邊,“喝罷,不燙了。”過了會,上官鎮又說,“我想把戴忠蘭從洗衣局調山來放在身邊,他是皇帝哥哥最信任的人,必定有不尋常之處。”
李尚宮默默點頭,極苦的藥計似乎麻痹的唇舌,叫她緊緊蹙眉。直到一鼓作氣將藥喝完了,她才擦著嘴角說:“戴家到戴忠蘭這裡就絕後了,但戴丞相桃李滿天下,主考了三次科舉,有不少門生還在朝為官。”
“如此忠臣,反倒慘遭滅門。”
“自古以來,做臣子的就要懂分寸,一旦功高震主,勢必招致災禍。”
上官嫃聽在心裡,暗暗想起公孫與上官相繼的災禍,手裡的湯匙忽地松落,掉在瓷碗裡發出刺耳的響聲。
章陽宮裡的鳥語花香、亭台樓閣宛如仙宮閬苑,恐怕是御花園都比不及的。戴忠蘭躬著背不敢抬頭望四周,眼晴緊緊盯著自己腳下的路穩穩噹噹走著。榮辱衰戚都不過一朝一夕的事,轉眼間,他又從最卑賤的奴才一躍成為皇太后的心腹。
時隔四年,在重新看見上官嫃的第一眼他內心是極複雜的。司馬棣一生摯愛的女子,應當是臉上永遠掛著幽怨淡薄的微笑,眼中則是一股清澈而堅強的眸光。時過境遷,她晶亮的雙眸中藏有太多秘密,含威不露的神情又讓人不敢窺視。
戴忠蘭走至殿外,恰好碰上元珊,元珊客套道:“戴公公,都安置好了?今後便安心在章陽宮侍奉太后。”南忠蘭恭敬道:“當然,還需元珊姑娘步步提點。”
“提點不敢當,戴公公資歷比元珊老,咱們互相扶持。”元珊便先放下手頭的事情,引戴忠蘭進殿。
屏風後,一道端麗的身影緩緩走出來,妝容明艷,衣裙窸窣。屏退左古,上官嫃才給戴忠蘭賜坐,整個書房裡再無他人,上官嫃仍然舊用極低的聲音問:“戴公公,哀家有一事不明,還請詳說。”
戴忠蘭垂首道:“太后可是問上次奴才說的那句話?”
“正是,我與長公主在御花園散步歸來,你為何躲在樹叢中跟我說勿信長公主?”
“奴才斗膽,自從知道太后回宮便才千方百計接近太后,提醒太后不要錯信他人。“戴忠蘭深吸口氣,頷首道,“因為憲帝生前已經對長公主起疑,正在暗中翻查公孫家的案子,豈料在太液池泛舟竟出了意外。”
上官嫃平靜問:“長公主與公孫家的案子有何關聯?”
“長公主教皇上在鳳儀樓設伏,抓獲淑妃與人私交信件,信件上的內容又是皇上長久的心結,於是人贓並獲將公孫一族治罪了。但事後,皇上頻頻自責,因猜忌心太重而過快了結了此案,導致尚有許多疑團未解。譬如那日公孫慧珺究竟要會見何人,為何到死也不承認那封信是她寫的,她狠心墮胎嫁禍給娘娘難道僅僅是為了當皇后麼?況且她並不承認是自己墮胎,而是為人所害。”
“嫁禍給我?”上官嫃意外極了,蹙著眉問,“可她小產之事我里外不知精,不是意外跌倒的麼?”
戴忠蘭痛心逍:“為了免除娘娘的煩憂,皇上封閉了消息,事後還封她為淑妃,就是想安撫她叫她別說出實情以保護娘娘。其災她是喝了牛辱片才小產的,而牛辱片是娘娘派人送去的。”
“是我送的……”上官嫃屏息怔了半晌,恍然道:“皇上無後,司馬軼才可以名正言順地登基,這些實情無非都是司馬琛在暗中謀劃。一個女人再狠心也不會犧牲自己的孩子,是我身邊有司馬琛的探子。公別慧珺與探子通信,只可惜讓那探子溜了,不是麼?”說完,卻她自己都懷疑起來。她清楚記得那晚的情形,若不是意外撞見司馬軼,或許他早已進了鳳儀樓與公駒慧珺一齊被捉,屆時公孫家和涼王府都逃不了干係,這明明是一石二鳥,高人所為。
戴忠蘭見上官嫃疑惑的神情,道:“皇上本也以為是如此,可公孫慧珺死也不承認,她臨死時抱著皇上的腳,奄奄一息還不停念著冤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於是皇上重新將來龍去脈想清楚,覺得長公主在其中下了許多工夫。於是秘密下令翻查此案,只是尚未有結果,皇上就……
上官嫃依稀回想起來,在舟上,司馬棣與她交代的最後一番話是,若將來遇到難事,第一要找小蘭子、第二找李尚宮。為何他信任的人當中竟沒有長公主,沒有他的親姐姐?上官嫃按住太陽穴,痛苦蹙眉,司馬棣兇殘毒辣的神情歷歷在目,彼時她早已不信他、早已對他生了嫌隙,又如何會在意他說的話?
戴忠蘭低聲勸道:“奴才知逍長公主一手安排娘娘回宮,必定取得了娘娘的信任,可是皇上如何被害時至今日都未有結果,還請娘娘不動聲色,繼續藉助長公主之力對付攝攝政王,奴才暗中查探。
上官嫃妝容凝重的眼角微微扯動,“司馬琛把持朝政不肯交還大權,迫害忠良,擾亂杜稷安寧,哀家勢必要剷除jian佞,替那些被誣陷迫害的官宦之家洗刷冤屈。長公主的事就暫且交給你去查,她與皇上感情深厚,哀家實在不敢相信她會加害皇上。”
戴忠蘭頷首應下,又關切囑咐:“如今後宮詭異,娘娘一切小心。奴才也會盡心盡力守護娘娘左右。”
“嗯,你先退下罷。”說著,上官嫃端然起身相送,只聽得花窗之外一隻鴿子撲桂撲翅膀的聲音急促掠過,然後靜謐極了,陽光的金輝灑在窗台上好似有流風拂動,一縷髮絲揚起、又落下。上官嫃輕輕抽出懸在書架上的劍,交給戴忠蘭,張嘴動了動口形,只一個字:殺。
戴忠蘭雙手接了劍,面色凝重轉身,一步步悄然走出書房。上官嫃扭頭望著牆上清雅的水墨畫卷,只覺得賞心悅目,抬起右手緊緊捂住耳朵。於是血濺窗台的時候,她什麼都沒聽不到。
一株株桃花開得妖媚濃烈,那些花瓣像被剪碎了一樣漫天飛舞。司馬軼凝視著那花,想起方才上官嫃的眼晴眯成彎彎一輪月牙兒仿佛得逞的貓兒一樣漫組,而他似乎比她更加滿足。一聲輕喚將司馬秩的思緒拉過來,他轉身微微一笑,“母妃。”
王妃急迫道:“皇上,朝上究竟發生何事了?你父王為何動大怒啊?”
司馬軼扶著母親坐下,勸道:“母妃安心在寢殿休養就好,不必操勞其他事情。”
“孩兒,母妃知道你一向孝順……”王妃的話才說出一半,粹然被一聲怒吼打斷。司馬琛氣勢洶洶沖了進來,“不如你問問你的孝順孩兒幹了什麼混帳事!”
王妃容顏瞬時煞白,上前迎道:“王爺息怒。”
司馬琛狠狠指著司馬秩怒叱道:“天下女子無數,後宮佳麗三千,他非要迷戀自己的嬸嬸!真是混帳!”
“王爺,你在說什麼啊?”
“你問問你的孝順兒子罷!真是翅膀硬了,居然聽那個小賤人的話來反我!”
司馬軼平心靜氣,端著茶盅抿了幾口茶,慢慢道:“父王,此事原本就該如此處置,朕並沒有偏幫太后。利州知府貪污賑災款,導致災民失救,其罪當誅。”
“哼!你簡直就是鬼迷心竅!”司馬琛奪走他手裡的茶盅甩手砸出去,“她輔政之後,挑撥我們父子、拉攏舊臣、又統領後宮,她不是簡單的弱質女流,而是一隻會咬人的貓!”
王妃望著摔碎一地的茶盅,囁聲道:“王爺息怒。”
司馬琛一把推開王妃,“息怒息怒!你除了叫我息怒還會說什麼?你教出來的兒子懦弱無能,如何繼承大統?如何統治大下!”
司馬軼緊緊攬住王妃,義正嚴詞:“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如今其身不正、家不成家,父王卻有本事治國平天下,實非一般人所能為。”
司馬琛擰眉瞪著司馬軼,神情中儘是難以置信,“你竟敢如此與父王說話!”
“別說了,皇上!”王妃拉著司馬軼的衣袖,淚水漣漣,“他是你父王,別這樣……”
司馬軼將母妃攬在懷中,蹙眉道:“父王若不想見到我們母子,大可留在御書房與安尚書日夜相對。”
司馬琛火冒三丈,用一種複雜的目光在他們母子二人之間輪番打量,道:“你們給我好自為之!”說完便拂袖而去,王妃癱坐在椅子上,神情木訥只顧流淚。司馬軼蹲下身子替她擦拭,安慰道:“不必放在心上,他一向都如此。”
王妃痛心棒起司馬軼的臉龐,“是不是真的?你真的迷戀太后?”
“母妃……”司馬軼垂眸,握住那雙溫暖的手,“迷戀是一回事,可朕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王妃仰面長嘆一聲,“她是你的嬸嬸,是聖母皇太后,你怎麼能對她……這是不倫啊!”
“朕知道,無奈動心已久,情根難除。”司馬軼負手而立,斜斜睨著窗外的桃花,那些亂紅宛如飄在他心間,紛扮擾擾誰人憐。
步入仙宮閬苑般的章陽宮,似乎可以很快摒棄一切煩憂。司馬軼漫步在楊柳岸邊,看遠處芳糙地里一行衣袂翩翩的宮婢們隨風而舞,輕而簿的春衫水裙在一片明媚的春色中流暢著妖冶的熱鬧。
老槐樹下有座艷艷的華蓋,司馬軼徑直走過去,抬手免去眾人的跪拜之禮,與上官嫃並肩而坐。他這才青見糙地里擱著一摞雪亮的長劍,柄柄桂著朱紅的穗子。見司馬軼木訥盯著那劍,上官嫃解釋道:“哀家正在教她們排揀劍舞,皇上不是喜歡麼?萬壽節哀家以劍舞向皇上祝壽。”
司馬軼遲疑問:“可是宮眷不是不能私藏兵器麼?”
上官嫃命人取了把劍來,用手捏著劍頭晃了晃,笑道:“這些都是假的,不算兵器,連手指都割不破。”
司馬軼頷首,溫和笑道:“有勞太后費心了。”
上官嫃命人奏樂,絲竹笙簫一併鳴奏起來。女子們持劍而立,隨樂舞動,時而颯慡,時而綿柔。上官嫃看得很舒心,套著金黃護甲的尾指在案上點著節拍,忽而側頭問司馬軼:“皇上覺得如何?”
“自然是賞心悅目。”司馬軼愜意喝了口茶,原本安放在膝上的左手漸漸朝她膝上伸去,不等她反應便一把攥住了她的右手,攥得極緊,卻不動神色。
李尚宮痛心道:“我一念之差,放了條豺狼進來。”
“那就用猛虎來對付她。”上官嫃將湯匙遞到李尚宮唇邊,“喝罷,不燙了。”過了會,上官鎮又說,“我想把戴忠蘭從洗衣局調山來放在身邊,他是皇帝哥哥最信任的人,必定有不尋常之處。”
李尚宮默默點頭,極苦的藥計似乎麻痹的唇舌,叫她緊緊蹙眉。直到一鼓作氣將藥喝完了,她才擦著嘴角說:“戴家到戴忠蘭這裡就絕後了,但戴丞相桃李滿天下,主考了三次科舉,有不少門生還在朝為官。”
“如此忠臣,反倒慘遭滅門。”
“自古以來,做臣子的就要懂分寸,一旦功高震主,勢必招致災禍。”
上官嫃聽在心裡,暗暗想起公孫與上官相繼的災禍,手裡的湯匙忽地松落,掉在瓷碗裡發出刺耳的響聲。
章陽宮裡的鳥語花香、亭台樓閣宛如仙宮閬苑,恐怕是御花園都比不及的。戴忠蘭躬著背不敢抬頭望四周,眼晴緊緊盯著自己腳下的路穩穩噹噹走著。榮辱衰戚都不過一朝一夕的事,轉眼間,他又從最卑賤的奴才一躍成為皇太后的心腹。
時隔四年,在重新看見上官嫃的第一眼他內心是極複雜的。司馬棣一生摯愛的女子,應當是臉上永遠掛著幽怨淡薄的微笑,眼中則是一股清澈而堅強的眸光。時過境遷,她晶亮的雙眸中藏有太多秘密,含威不露的神情又讓人不敢窺視。
戴忠蘭走至殿外,恰好碰上元珊,元珊客套道:“戴公公,都安置好了?今後便安心在章陽宮侍奉太后。”南忠蘭恭敬道:“當然,還需元珊姑娘步步提點。”
“提點不敢當,戴公公資歷比元珊老,咱們互相扶持。”元珊便先放下手頭的事情,引戴忠蘭進殿。
屏風後,一道端麗的身影緩緩走出來,妝容明艷,衣裙窸窣。屏退左古,上官嫃才給戴忠蘭賜坐,整個書房裡再無他人,上官嫃仍然舊用極低的聲音問:“戴公公,哀家有一事不明,還請詳說。”
戴忠蘭垂首道:“太后可是問上次奴才說的那句話?”
“正是,我與長公主在御花園散步歸來,你為何躲在樹叢中跟我說勿信長公主?”
“奴才斗膽,自從知道太后回宮便才千方百計接近太后,提醒太后不要錯信他人。“戴忠蘭深吸口氣,頷首道,“因為憲帝生前已經對長公主起疑,正在暗中翻查公孫家的案子,豈料在太液池泛舟竟出了意外。”
上官嫃平靜問:“長公主與公孫家的案子有何關聯?”
“長公主教皇上在鳳儀樓設伏,抓獲淑妃與人私交信件,信件上的內容又是皇上長久的心結,於是人贓並獲將公孫一族治罪了。但事後,皇上頻頻自責,因猜忌心太重而過快了結了此案,導致尚有許多疑團未解。譬如那日公孫慧珺究竟要會見何人,為何到死也不承認那封信是她寫的,她狠心墮胎嫁禍給娘娘難道僅僅是為了當皇后麼?況且她並不承認是自己墮胎,而是為人所害。”
“嫁禍給我?”上官嫃意外極了,蹙著眉問,“可她小產之事我里外不知精,不是意外跌倒的麼?”
戴忠蘭痛心逍:“為了免除娘娘的煩憂,皇上封閉了消息,事後還封她為淑妃,就是想安撫她叫她別說出實情以保護娘娘。其災她是喝了牛辱片才小產的,而牛辱片是娘娘派人送去的。”
“是我送的……”上官嫃屏息怔了半晌,恍然道:“皇上無後,司馬軼才可以名正言順地登基,這些實情無非都是司馬琛在暗中謀劃。一個女人再狠心也不會犧牲自己的孩子,是我身邊有司馬琛的探子。公別慧珺與探子通信,只可惜讓那探子溜了,不是麼?”說完,卻她自己都懷疑起來。她清楚記得那晚的情形,若不是意外撞見司馬軼,或許他早已進了鳳儀樓與公駒慧珺一齊被捉,屆時公孫家和涼王府都逃不了干係,這明明是一石二鳥,高人所為。
戴忠蘭見上官嫃疑惑的神情,道:“皇上本也以為是如此,可公孫慧珺死也不承認,她臨死時抱著皇上的腳,奄奄一息還不停念著冤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於是皇上重新將來龍去脈想清楚,覺得長公主在其中下了許多工夫。於是秘密下令翻查此案,只是尚未有結果,皇上就……
上官嫃依稀回想起來,在舟上,司馬棣與她交代的最後一番話是,若將來遇到難事,第一要找小蘭子、第二找李尚宮。為何他信任的人當中竟沒有長公主,沒有他的親姐姐?上官嫃按住太陽穴,痛苦蹙眉,司馬棣兇殘毒辣的神情歷歷在目,彼時她早已不信他、早已對他生了嫌隙,又如何會在意他說的話?
戴忠蘭低聲勸道:“奴才知逍長公主一手安排娘娘回宮,必定取得了娘娘的信任,可是皇上如何被害時至今日都未有結果,還請娘娘不動聲色,繼續藉助長公主之力對付攝攝政王,奴才暗中查探。
上官嫃妝容凝重的眼角微微扯動,“司馬琛把持朝政不肯交還大權,迫害忠良,擾亂杜稷安寧,哀家勢必要剷除jian佞,替那些被誣陷迫害的官宦之家洗刷冤屈。長公主的事就暫且交給你去查,她與皇上感情深厚,哀家實在不敢相信她會加害皇上。”
戴忠蘭頷首應下,又關切囑咐:“如今後宮詭異,娘娘一切小心。奴才也會盡心盡力守護娘娘左右。”
“嗯,你先退下罷。”說著,上官嫃端然起身相送,只聽得花窗之外一隻鴿子撲桂撲翅膀的聲音急促掠過,然後靜謐極了,陽光的金輝灑在窗台上好似有流風拂動,一縷髮絲揚起、又落下。上官嫃輕輕抽出懸在書架上的劍,交給戴忠蘭,張嘴動了動口形,只一個字:殺。
戴忠蘭雙手接了劍,面色凝重轉身,一步步悄然走出書房。上官嫃扭頭望著牆上清雅的水墨畫卷,只覺得賞心悅目,抬起右手緊緊捂住耳朵。於是血濺窗台的時候,她什麼都沒聽不到。
一株株桃花開得妖媚濃烈,那些花瓣像被剪碎了一樣漫天飛舞。司馬軼凝視著那花,想起方才上官嫃的眼晴眯成彎彎一輪月牙兒仿佛得逞的貓兒一樣漫組,而他似乎比她更加滿足。一聲輕喚將司馬秩的思緒拉過來,他轉身微微一笑,“母妃。”
王妃急迫道:“皇上,朝上究竟發生何事了?你父王為何動大怒啊?”
司馬軼扶著母親坐下,勸道:“母妃安心在寢殿休養就好,不必操勞其他事情。”
“孩兒,母妃知道你一向孝順……”王妃的話才說出一半,粹然被一聲怒吼打斷。司馬琛氣勢洶洶沖了進來,“不如你問問你的孝順孩兒幹了什麼混帳事!”
王妃容顏瞬時煞白,上前迎道:“王爺息怒。”
司馬琛狠狠指著司馬秩怒叱道:“天下女子無數,後宮佳麗三千,他非要迷戀自己的嬸嬸!真是混帳!”
“王爺,你在說什麼啊?”
“你問問你的孝順兒子罷!真是翅膀硬了,居然聽那個小賤人的話來反我!”
司馬軼平心靜氣,端著茶盅抿了幾口茶,慢慢道:“父王,此事原本就該如此處置,朕並沒有偏幫太后。利州知府貪污賑災款,導致災民失救,其罪當誅。”
“哼!你簡直就是鬼迷心竅!”司馬琛奪走他手裡的茶盅甩手砸出去,“她輔政之後,挑撥我們父子、拉攏舊臣、又統領後宮,她不是簡單的弱質女流,而是一隻會咬人的貓!”
王妃望著摔碎一地的茶盅,囁聲道:“王爺息怒。”
司馬琛一把推開王妃,“息怒息怒!你除了叫我息怒還會說什麼?你教出來的兒子懦弱無能,如何繼承大統?如何統治大下!”
司馬軼緊緊攬住王妃,義正嚴詞:“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如今其身不正、家不成家,父王卻有本事治國平天下,實非一般人所能為。”
司馬琛擰眉瞪著司馬軼,神情中儘是難以置信,“你竟敢如此與父王說話!”
“別說了,皇上!”王妃拉著司馬軼的衣袖,淚水漣漣,“他是你父王,別這樣……”
司馬軼將母妃攬在懷中,蹙眉道:“父王若不想見到我們母子,大可留在御書房與安尚書日夜相對。”
司馬琛火冒三丈,用一種複雜的目光在他們母子二人之間輪番打量,道:“你們給我好自為之!”說完便拂袖而去,王妃癱坐在椅子上,神情木訥只顧流淚。司馬軼蹲下身子替她擦拭,安慰道:“不必放在心上,他一向都如此。”
王妃痛心棒起司馬軼的臉龐,“是不是真的?你真的迷戀太后?”
“母妃……”司馬軼垂眸,握住那雙溫暖的手,“迷戀是一回事,可朕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王妃仰面長嘆一聲,“她是你的嬸嬸,是聖母皇太后,你怎麼能對她……這是不倫啊!”
“朕知道,無奈動心已久,情根難除。”司馬軼負手而立,斜斜睨著窗外的桃花,那些亂紅宛如飄在他心間,紛扮擾擾誰人憐。
步入仙宮閬苑般的章陽宮,似乎可以很快摒棄一切煩憂。司馬軼漫步在楊柳岸邊,看遠處芳糙地里一行衣袂翩翩的宮婢們隨風而舞,輕而簿的春衫水裙在一片明媚的春色中流暢著妖冶的熱鬧。
老槐樹下有座艷艷的華蓋,司馬軼徑直走過去,抬手免去眾人的跪拜之禮,與上官嫃並肩而坐。他這才青見糙地里擱著一摞雪亮的長劍,柄柄桂著朱紅的穗子。見司馬軼木訥盯著那劍,上官嫃解釋道:“哀家正在教她們排揀劍舞,皇上不是喜歡麼?萬壽節哀家以劍舞向皇上祝壽。”
司馬軼遲疑問:“可是宮眷不是不能私藏兵器麼?”
上官嫃命人取了把劍來,用手捏著劍頭晃了晃,笑道:“這些都是假的,不算兵器,連手指都割不破。”
司馬軼頷首,溫和笑道:“有勞太后費心了。”
上官嫃命人奏樂,絲竹笙簫一併鳴奏起來。女子們持劍而立,隨樂舞動,時而颯慡,時而綿柔。上官嫃看得很舒心,套著金黃護甲的尾指在案上點著節拍,忽而側頭問司馬軼:“皇上覺得如何?”
“自然是賞心悅目。”司馬軼愜意喝了口茶,原本安放在膝上的左手漸漸朝她膝上伸去,不等她反應便一把攥住了她的右手,攥得極緊,卻不動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