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蕭懷朔毫無準備,一時無法應答。
如意便進一步道,“五代光是不是你安排的?”
蕭懷朔才略鬆了口氣——唯有這一件他問心無愧。
可如意似乎料到了他的回應般,目光里滿是嘲諷,“——好吧,他不是你安排的。那麼你敢說,當他終於把事情鬧開之後,你就沒有暗中縱容,推波助瀾?”
蕭懷朔便又一怔,下意識的反戈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意看著他,淚水緩緩湧上來。
她靜了一會兒,仿佛透支了力氣一般,所有的咄咄逼人都消散了。有那麼一瞬間她甚至是萬念俱灰的。
蕭懷朔也意識到了自己應對的失誤——他沒有否認哪怕一個指控。而是像個不熟練的孩子似的,拙劣的試圖迴避正面作答。他在如意面前,確實還沒有習慣說謊。
何況他其實是心虛的——第五讓的所作所為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正解開了他的困境,暗合了他的心意。
如意呆呆的站了一會兒,喃喃道,“……你究竟想要什麼結果?就算我不是你的親姐姐,看在這麼多年盡心竭力待你的份上,你也不能這麼對我啊……”
他想要什麼結果……
他想要的結果,旁人確實很難理解。可是他很少有什麼真正想要的。難得遇到了,他想奮力去試一試。畢竟一生僅有一次的萌動,一輩子只能遇到一個的人,怎麼能連試都不試就這麼放棄?
“難道你寧願糊塗一輩子?”
“就算要告訴我,也不必鬧到今日這種地步啊!”
蕭懷朔又有些失控——得知是他誘導她調查真相時,她沒質問過,得知他已告訴了徐思時,她也沒質問過。此刻不過是牽扯到了徐家,她卻來說“鬧到這個地步”。
“鬧到什麼地步了?是阿娘不要你了,還是我不要你了?舅母能為這麼點事就來挑剔你,可見待你也不過如此。她嫌棄你的出身,你卻怪我揭開真相——未免也太自欺欺人了!”
如意卻已真的沒力氣應對了。
“……已經夠了。”她說。
她轉身欲走,蕭懷朔不由焦急起來。他想,至少第五讓的事,他得向如意解釋清楚。
殿內已有人察覺到他們的動靜。
蕭懷朔便拉住如意的手,不由分說道,“跟我過來。”
如意掙脫不掉。
從小到大,肢體上的衝突如意從未吃過虧。可天生的力量差距,卻是怎麼勤習武藝也彌補不了的。
這現實令如意悲憤至極。
她一直一直都那麼努力,不管對待家人,還是做事,都從未保留半分力氣和私心。而她所渴望的,也都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家庭安穩,兄弟友睦,嫁給那個和她自由訂立婚約男人。這要求很過分嗎?為什麼蕭懷朔就能眉都不皺一下的盡數破壞?她的真心和努力,在他眼中到底算什麼?
蕭懷朔終於放開了她。
他們正立在春糙亭下,積雪壓低了青竹,亭台假山盡數白頭。白茫茫的雪景之中只春糙池中池水幽碧未凝,仿佛深不見底。他們便在池邊對質,平靜無波的碧水上應著他們的身影。如意萬念俱灰,而蕭懷朔遲疑不決。
“第五讓不是我唆使的。”蕭懷朔道,“我知道有這個人,但得知了他的一些事,就不希望你再同他有任何瓜葛。我不想讓他出現在你面前。可他畢竟是……所以,我也沒有處置他。”
如意頹然失笑,“結果他‘自己’找到我面前去了,對嗎?”
這會兒還為自己開脫,無疑只會加深如意的成見。可現實就是如此。
蕭懷朔停頓片刻,轉而道,“我確實想揭開這件事,但我還沒惡毒到那種地步。我若真不擇手段,也不會拖延至今日才讓你知道。”
“那還真是謝謝了。”如意道,“可是,揭開這件事真有那麼難嗎,竟能令你也輾轉反側。你大可隨便安排個知道內情的老僕來向我告密,如你所說,我肯定會追查到底。你依舊能置身事外。這麼簡單的法子,為什麼不肯用?”
她仿佛放棄了一切掙扎,道,“因為僅僅讓我知道根本就不是你的最終目的……對嗎?”
蕭懷朔不能做答。
這回應也正印證了如意的猜測,她痛苦不已,“……你就一定要令我眾叛親離嗎?”
蕭懷朔道,“……嫌棄你的就只有舅舅家罷了,我和阿娘都不在乎。”
如意道,“……這就是你的目的嗎?”
她猜到了——蕭懷朔有些懵,她還以為她會繼續逃避下去。可她竟然猜到了,這是不是說明她確實明白他對她的心思。
眼下的局面明明糟糕透頂,可他蕭懷朔隱隱感到期待。
如意不由退了一步,她完全理解不了,“為了你心裡那點不合時宜的,連你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的感情,就不惜破壞我的婚姻,把我、阿娘和舅舅家全都損害一遍?蕭懷朔……你瘋了嗎?!”
蕭懷朔道,“不過是把真相揭開罷了,究竟損害了誰?阿娘想當一切都沒發生過,我答應了。你讓我和你一起演那出蠢透了的戲,我也答應了。如今不過是輪到舅舅家了,結果他們覺著出身比你本人更要緊,你就受不了了?明明是你自己的姻緣經不起考驗,你又何必遷怒到我身上?”
他說,“連這種考驗都經不起,你又何必留戀?還不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歡喜?”
蕭懷朔道,“……日後你肯定還會有更好的姻緣。”
“什麼才是更好的?”
蕭懷朔頓了頓,道,“我……”
如意再度打斷他,“一個不成,那就再換一個。二郎,你將人心當什麼了?”她說,“你說的對,是我的姻緣經不起考驗,還不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我不該遷怒到你身上。可是更好的姻緣,也還是算了吧。”她直視著蕭懷朔,道,“我已經沒有力氣去喜歡什麼人了。”
如意轉身離開。
蕭懷朔道,“你們為什麼都這麼喜歡斷言日後的事?!和徐家的婚約也是,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連個‘是’字都不會說就定下的東西,也叫婚約?!明明才剛剛知道自己是誰,明明一切才剛剛開始,怎麼敢說日後一定不喜歡?世上哪有一成不變的事?蒙學幼童都知道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為什麼一說到人心你們就都覺著一定會恆久不移?”
如意停住了腳步。
蕭懷朔的話也不由一頓,他注視著如意的身影,渴望著轉機。如意果然回過頭來,他緊張的等待著。
但如意也只頓了一頓,便再度拾步離開。
第九十七章(上)
如意一路急行,寒風侵衣刺骨,積雪洇濕了鞋襪,而她恍若未覺。直到臨近北殿,殿內傳出玉華玉瑤姊妹稚嫩卻又一本正經的說話聲,她才緩緩回過神來。
是了,這麼多年過去,一切都已經變了。就連徐思殿裡玩耍的幼童,都已經換成了他們的子侄輩。
蕭懷朔說的對,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確實沒有什麼事一定就恆久不移。
然而確實有一些事,至少在此時此刻,她相信它們永遠都不會改變。
她進了院子,大步往徐思殿裡去。
徐思正端著茶水出神,忽然見如意進來,先吃了一驚。
四目相對,如意原本沉寂的心境竟又起波瀾,眼中淚水不覺便湧上來——就算她無數次告訴自己在徐思面前要笑,她的本能也依舊知道和記得,這裡是她受了委屈能得到安撫、緊繃的心可以鬆懈的地方。
她便到徐思跟前跪下,仰望著她,道,“阿娘。”
徐思忙扶住她,問道,“出什麼事了?”
如意幾次想開口,卻只是不知該從何說起,最後只能道,“阿娘,我想要出一趟遠門。”
徐思的動作便一頓,過了一會兒,才問道,“……要去多遠?去多久?”
如意道,“想四下去走走,具體走到哪裡還沒有定準。大約要去個一年半載……但我會常回京來看您,也一定會寫信回來。”
徐思先是訝異,“要去這麼久嗎?”可對上如意的目光,察覺到她的苦楚和決意,到底還是將疑慮咽下去。便撫著她的頭髮,道,“也已經是大人了。”卻不知是說給自己聽,還是說給如意聽。又踟躇了許久,才道,“等年後吧……天氣稍暖和些,你也好準備得更妥當些。”
如意道,“嗯。”
徐思便又說,“是遇上什麼事了嗎,非要在此刻出去?”見如意不答,她便嘆了口氣,又道,“你忽然就說要出遠門,可想好怎麼安置七娘了嗎?”
如意道,“……她還惦念著家鄉的父母和兄弟呢。我想不如就先帶她回去一趟。”
徐思見她分明是沒想好,便道,“她在辭秋殿裡做過事,和我也算有些緣分。你也常帶她來陪我說說話,若你想出去又不知該怎麼安置她,也不妨先安置在我這裡。”
她這其實也是在為如意撐腰,若莊七娘能成為她的座上賓,自然就沒人敢多說閒話了。如此,郗夫人心裡也能好受些。
可如意知道莊七娘犯病時是什麼樣子,她不想將徐思也牽連進來。
便道,“眼下她還見不人,等她痊癒了的吧。”
徐思,“嗯。”又囑咐,“你要出遠門的事,別忘了要同你表哥商議。”
如意心裡一酸,道,“舅母她……”
正說著話,忽聽侍女通稟,“陛下來了。”
如意不願再同他碰面,便停下話頭,道,“阿娘,我還有旁的事。明日再來看您。”
徐思早察覺出他們姐弟之間有心結,卻也並不多做干涉。何況她令蕭懷朔來,也是為了郗夫人所說蕭懷朔不肯給如意加封一事,並不適合當著如意的面質問。便只道,“去忙吧。”
然而到底還是在門前遇見了。如意默然行禮,蕭懷朔臉色繃得緊,並不肯回應。便這麼一擦而過。
從宮中回來,如意便往莊七娘那裡去。
她已打定了主意遠行。莊七娘暫時還離不開她,她便將莊七娘帶在身旁。哪怕路上隨時要應對她的病情,她也一定要走。
她想,蕭懷朔根本就是鬼迷心竅。十幾年的姐弟之情怎麼可能說變就變?她留下來只會讓他一直惑亂下去,不如離得遠些讓他冷靜一段時間。實在不行,她便離開建康,再也不回來久住了。
她只是舍不下徐思。
內城的街上沒什麼行人,馬車壓在雪濘的石板路上,空曠有聲。然而出朱雀航,到長干里的地界,便見櫛次鱗比的棚戶。這些棚戶多是臨時搭建起來供難民居住的,因建造時不曾吝嗇材質,反而比城郊許多民居還要牢固。前夜的雪下得大,壓壞了許多松竹,這一片棚戶卻沒有倒塌。此刻避難在此處的人正忙著清理積雪,街頭有人在施粥米,還有人在發放度冬的薪柴。
如意便進一步道,“五代光是不是你安排的?”
蕭懷朔才略鬆了口氣——唯有這一件他問心無愧。
可如意似乎料到了他的回應般,目光里滿是嘲諷,“——好吧,他不是你安排的。那麼你敢說,當他終於把事情鬧開之後,你就沒有暗中縱容,推波助瀾?”
蕭懷朔便又一怔,下意識的反戈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意看著他,淚水緩緩湧上來。
她靜了一會兒,仿佛透支了力氣一般,所有的咄咄逼人都消散了。有那麼一瞬間她甚至是萬念俱灰的。
蕭懷朔也意識到了自己應對的失誤——他沒有否認哪怕一個指控。而是像個不熟練的孩子似的,拙劣的試圖迴避正面作答。他在如意面前,確實還沒有習慣說謊。
何況他其實是心虛的——第五讓的所作所為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正解開了他的困境,暗合了他的心意。
如意呆呆的站了一會兒,喃喃道,“……你究竟想要什麼結果?就算我不是你的親姐姐,看在這麼多年盡心竭力待你的份上,你也不能這麼對我啊……”
他想要什麼結果……
他想要的結果,旁人確實很難理解。可是他很少有什麼真正想要的。難得遇到了,他想奮力去試一試。畢竟一生僅有一次的萌動,一輩子只能遇到一個的人,怎麼能連試都不試就這麼放棄?
“難道你寧願糊塗一輩子?”
“就算要告訴我,也不必鬧到今日這種地步啊!”
蕭懷朔又有些失控——得知是他誘導她調查真相時,她沒質問過,得知他已告訴了徐思時,她也沒質問過。此刻不過是牽扯到了徐家,她卻來說“鬧到這個地步”。
“鬧到什麼地步了?是阿娘不要你了,還是我不要你了?舅母能為這麼點事就來挑剔你,可見待你也不過如此。她嫌棄你的出身,你卻怪我揭開真相——未免也太自欺欺人了!”
如意卻已真的沒力氣應對了。
“……已經夠了。”她說。
她轉身欲走,蕭懷朔不由焦急起來。他想,至少第五讓的事,他得向如意解釋清楚。
殿內已有人察覺到他們的動靜。
蕭懷朔便拉住如意的手,不由分說道,“跟我過來。”
如意掙脫不掉。
從小到大,肢體上的衝突如意從未吃過虧。可天生的力量差距,卻是怎麼勤習武藝也彌補不了的。
這現實令如意悲憤至極。
她一直一直都那麼努力,不管對待家人,還是做事,都從未保留半分力氣和私心。而她所渴望的,也都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家庭安穩,兄弟友睦,嫁給那個和她自由訂立婚約男人。這要求很過分嗎?為什麼蕭懷朔就能眉都不皺一下的盡數破壞?她的真心和努力,在他眼中到底算什麼?
蕭懷朔終於放開了她。
他們正立在春糙亭下,積雪壓低了青竹,亭台假山盡數白頭。白茫茫的雪景之中只春糙池中池水幽碧未凝,仿佛深不見底。他們便在池邊對質,平靜無波的碧水上應著他們的身影。如意萬念俱灰,而蕭懷朔遲疑不決。
“第五讓不是我唆使的。”蕭懷朔道,“我知道有這個人,但得知了他的一些事,就不希望你再同他有任何瓜葛。我不想讓他出現在你面前。可他畢竟是……所以,我也沒有處置他。”
如意頹然失笑,“結果他‘自己’找到我面前去了,對嗎?”
這會兒還為自己開脫,無疑只會加深如意的成見。可現實就是如此。
蕭懷朔停頓片刻,轉而道,“我確實想揭開這件事,但我還沒惡毒到那種地步。我若真不擇手段,也不會拖延至今日才讓你知道。”
“那還真是謝謝了。”如意道,“可是,揭開這件事真有那麼難嗎,竟能令你也輾轉反側。你大可隨便安排個知道內情的老僕來向我告密,如你所說,我肯定會追查到底。你依舊能置身事外。這麼簡單的法子,為什麼不肯用?”
她仿佛放棄了一切掙扎,道,“因為僅僅讓我知道根本就不是你的最終目的……對嗎?”
蕭懷朔不能做答。
這回應也正印證了如意的猜測,她痛苦不已,“……你就一定要令我眾叛親離嗎?”
蕭懷朔道,“……嫌棄你的就只有舅舅家罷了,我和阿娘都不在乎。”
如意道,“……這就是你的目的嗎?”
她猜到了——蕭懷朔有些懵,她還以為她會繼續逃避下去。可她竟然猜到了,這是不是說明她確實明白他對她的心思。
眼下的局面明明糟糕透頂,可他蕭懷朔隱隱感到期待。
如意不由退了一步,她完全理解不了,“為了你心裡那點不合時宜的,連你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真是假的感情,就不惜破壞我的婚姻,把我、阿娘和舅舅家全都損害一遍?蕭懷朔……你瘋了嗎?!”
蕭懷朔道,“不過是把真相揭開罷了,究竟損害了誰?阿娘想當一切都沒發生過,我答應了。你讓我和你一起演那出蠢透了的戲,我也答應了。如今不過是輪到舅舅家了,結果他們覺著出身比你本人更要緊,你就受不了了?明明是你自己的姻緣經不起考驗,你又何必遷怒到我身上?”
他說,“連這種考驗都經不起,你又何必留戀?還不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歡喜?”
蕭懷朔道,“……日後你肯定還會有更好的姻緣。”
“什麼才是更好的?”
蕭懷朔頓了頓,道,“我……”
如意再度打斷他,“一個不成,那就再換一個。二郎,你將人心當什麼了?”她說,“你說的對,是我的姻緣經不起考驗,還不如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我不該遷怒到你身上。可是更好的姻緣,也還是算了吧。”她直視著蕭懷朔,道,“我已經沒有力氣去喜歡什麼人了。”
如意轉身離開。
蕭懷朔道,“你們為什麼都這麼喜歡斷言日後的事?!和徐家的婚約也是,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連個‘是’字都不會說就定下的東西,也叫婚約?!明明才剛剛知道自己是誰,明明一切才剛剛開始,怎麼敢說日後一定不喜歡?世上哪有一成不變的事?蒙學幼童都知道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為什麼一說到人心你們就都覺著一定會恆久不移?”
如意停住了腳步。
蕭懷朔的話也不由一頓,他注視著如意的身影,渴望著轉機。如意果然回過頭來,他緊張的等待著。
但如意也只頓了一頓,便再度拾步離開。
第九十七章(上)
如意一路急行,寒風侵衣刺骨,積雪洇濕了鞋襪,而她恍若未覺。直到臨近北殿,殿內傳出玉華玉瑤姊妹稚嫩卻又一本正經的說話聲,她才緩緩回過神來。
是了,這麼多年過去,一切都已經變了。就連徐思殿裡玩耍的幼童,都已經換成了他們的子侄輩。
蕭懷朔說的對,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確實沒有什麼事一定就恆久不移。
然而確實有一些事,至少在此時此刻,她相信它們永遠都不會改變。
她進了院子,大步往徐思殿裡去。
徐思正端著茶水出神,忽然見如意進來,先吃了一驚。
四目相對,如意原本沉寂的心境竟又起波瀾,眼中淚水不覺便湧上來——就算她無數次告訴自己在徐思面前要笑,她的本能也依舊知道和記得,這裡是她受了委屈能得到安撫、緊繃的心可以鬆懈的地方。
她便到徐思跟前跪下,仰望著她,道,“阿娘。”
徐思忙扶住她,問道,“出什麼事了?”
如意幾次想開口,卻只是不知該從何說起,最後只能道,“阿娘,我想要出一趟遠門。”
徐思的動作便一頓,過了一會兒,才問道,“……要去多遠?去多久?”
如意道,“想四下去走走,具體走到哪裡還沒有定準。大約要去個一年半載……但我會常回京來看您,也一定會寫信回來。”
徐思先是訝異,“要去這麼久嗎?”可對上如意的目光,察覺到她的苦楚和決意,到底還是將疑慮咽下去。便撫著她的頭髮,道,“也已經是大人了。”卻不知是說給自己聽,還是說給如意聽。又踟躇了許久,才道,“等年後吧……天氣稍暖和些,你也好準備得更妥當些。”
如意道,“嗯。”
徐思便又說,“是遇上什麼事了嗎,非要在此刻出去?”見如意不答,她便嘆了口氣,又道,“你忽然就說要出遠門,可想好怎麼安置七娘了嗎?”
如意道,“……她還惦念著家鄉的父母和兄弟呢。我想不如就先帶她回去一趟。”
徐思見她分明是沒想好,便道,“她在辭秋殿裡做過事,和我也算有些緣分。你也常帶她來陪我說說話,若你想出去又不知該怎麼安置她,也不妨先安置在我這裡。”
她這其實也是在為如意撐腰,若莊七娘能成為她的座上賓,自然就沒人敢多說閒話了。如此,郗夫人心裡也能好受些。
可如意知道莊七娘犯病時是什麼樣子,她不想將徐思也牽連進來。
便道,“眼下她還見不人,等她痊癒了的吧。”
徐思,“嗯。”又囑咐,“你要出遠門的事,別忘了要同你表哥商議。”
如意心裡一酸,道,“舅母她……”
正說著話,忽聽侍女通稟,“陛下來了。”
如意不願再同他碰面,便停下話頭,道,“阿娘,我還有旁的事。明日再來看您。”
徐思早察覺出他們姐弟之間有心結,卻也並不多做干涉。何況她令蕭懷朔來,也是為了郗夫人所說蕭懷朔不肯給如意加封一事,並不適合當著如意的面質問。便只道,“去忙吧。”
然而到底還是在門前遇見了。如意默然行禮,蕭懷朔臉色繃得緊,並不肯回應。便這麼一擦而過。
從宮中回來,如意便往莊七娘那裡去。
她已打定了主意遠行。莊七娘暫時還離不開她,她便將莊七娘帶在身旁。哪怕路上隨時要應對她的病情,她也一定要走。
她想,蕭懷朔根本就是鬼迷心竅。十幾年的姐弟之情怎麼可能說變就變?她留下來只會讓他一直惑亂下去,不如離得遠些讓他冷靜一段時間。實在不行,她便離開建康,再也不回來久住了。
她只是舍不下徐思。
內城的街上沒什麼行人,馬車壓在雪濘的石板路上,空曠有聲。然而出朱雀航,到長干里的地界,便見櫛次鱗比的棚戶。這些棚戶多是臨時搭建起來供難民居住的,因建造時不曾吝嗇材質,反而比城郊許多民居還要牢固。前夜的雪下得大,壓壞了許多松竹,這一片棚戶卻沒有倒塌。此刻避難在此處的人正忙著清理積雪,街頭有人在施粥米,還有人在發放度冬的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