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然後她緩了兩息,視線又在那竹簡的字跡上劃了劃:“我提前沒料到這事,占卜又不能卜已發生的,是誰幹的我也找不出,所以……”她的目光下意識地避開了些,“說不準這和朝中紛爭有關無關。上將軍若想去救他,我不攔著就是了。”
雁逸靜靜看著,看著她眼波輕顫,心緒分明越來越亂。
俄而他笑了一聲:“那你不記仇?”
“我知道你是他手下的將軍……”阿追垂眸道。
他又問:“那我若不去救他,你會記仇嗎?”
阿追驀地看向他。
四目相對,她眼裡八分錯愕,另有兩分情緒亂得解不清;雁逸眼底則沒什麼情緒,他認認真真地端詳了她一會兒,淡泊而笑:“你著實是忘不了他的。”
“不是的!”阿追一語駁回,下一瞬,心底卻亂得更厲害,她緊抿著薄唇不看雁逸,緩了好久思緒才勉強理出個條理。
她生硬地說:“我不可能再對他有什麼心思了,單是他初占弦國時那般輕賤我這一條,我就不能再喜歡他了——而這還是諸事裡最輕的一件。”
雁逸嗤笑了一聲。
“你別笑。”阿追蹙眉看向他,掙扎的神色忽地冷靜下來,“上將軍不明白。若單只是這些不快,我想我是可以不多和他計較的——不管怎麼說,我已讓戚國戰敗了十二次,我清楚這於他是多大的代價,也清楚在這十二戰的這些時日裡,他都不好過。”
這不是自欺欺人。苦心打下來的江山一點點再被撕走,於任何有志向的國君而言都是折磨。她在占卜時也看到了,看到他比先前憔悴許多,只怕所受煎熬比她當時還多。
他欺了她幾回,她一刀刀捅回去。如若他能說不在意,那她也能做到把先前的不快翻過去。
但現下……
阿追嘆了口氣:“在這些事裡,當時的難過委屈都是小的。要緊的,是我愈加清楚不論我多喜歡他,他強我弱這一點都改變不了。情狀如此,我若再繼續喜歡他、甚至想著嫁給他,就太可怕了。”
她啞笑著說:“他在強者的位置上,自然而然地會忽略旁人的喜怒。任何時候,他想出一口氣,隨便動動手段就出了。可我憑什麼要上趕著受這份氣?”
就拿他占下弦國那日讓她去端茶倒水洗鎧甲的事來說,現下想來,她不是不懂他當時是在賭氣、是因惱怒她一心幫姜懷……可當時她心裡也是同樣有委屈、有氣的,能撒這口氣的卻只有他。
她連還手的餘地都沒有。
雁逸越聽神色越複雜,摸索著她的心思想下去,這才驚覺這些日子下來,自己享受於和她相處,卻還一直不知她是怎樣的想法。
“所以啊,上將軍不要總覺得我和戚王會有什麼藕斷絲連了。”阿追笑音無奈,又輕鬆地緩了口氣出來。
“嗯……”雁逸發著怔應下,又說,“那你是不想我去幫他?”
“無所謂。”阿追輕一聳肩,“我所想的,只是把自己心裡的這口鬱氣出出來,然後跟他江湖不見,其餘的都無所謂。”
她想,她還是怨他的,但在讓戚國接連戰敗之後,已不至於仍到要他就此喪命的份上了。
所以出氣之後“江湖不見”,該算是既理智又有禮有節的。
.
曄郡外,兩軍已成對峙之勢,但戰書未下,是以平靜還可多維持一時。
士兵們又在下注押輸贏了。先前已連輸了十二戰,這回押贏的連押輸的一成都沒有。
還有人調侃一位堅持押贏的:“還押贏?喲喂你可真是忠心可鑑!”
“別廢話!”那人啐了一口,經了前十二戰,他這會兒其實都輸紅了眼了,“這回准贏!看我賺套昀州的宅子回來!”
眾人就一通鬨笑,有嘴巴毒些的直言說:“做夢吧,還昀州的宅子?不把命輸在上頭就不錯了!”
昀州是皖國的國都。皖國本就是出才子佳人的好地方,即便烽煙四起,也沒見詩詞歌賦、古董字畫出的少了。再加上近來戚國節節敗退,班、皖兩國就顯得氣勢更足,聽說昀州的房價地價在這月余里又翻了一翻,不少別國貴族都愛在那裡置個宅子,是個躲避亂世烽火的好地方。
眾人笑侃著,乍聞馬蹄聲掀起,不覺停了交談,尋聲看去,繼而有眼尖的認出:“那不是上將軍身邊的人嗎?好像叫簡臨?”
然後就一陣倒抽涼氣的聲音。
軍營里隱約有風聲,說數日之前主上給上將軍去了封信。有人說是要上將軍帶兵增援的,也有說是主上知道這次兇險,只讓上將軍自己抉擇是否增援。
但不管是哪樣,眾人都還是盼著上將軍能帶人來的。
眼下卻只有簡臨一個。
“主上。”簡臨步入主帳,抱拳一揖,手裡的竹簡便呈了上去。
嬴煥遲疑著接過,打開,裡面除卻雁逸的親印,只有七個字。?
☆、第 84 章 撲倒
? 雁逸信里的七個字是“此番非阿追所為”,嬴煥看完後倒吸了好幾口涼氣。
一股驚喜在胸中激盪得他直冒冷汗,而後終於定下心神,提筆給雁逸回信。
幾日後前線的急信送回昱京時,阿追正坐在廊下,慵懶地看著旁邊正抽芽的柳樹發愣。只覺身後由人如風一樣划過去了,回頭看看,見斗篷的一角正划進門去。
軍中的信使常穿這樣的斗篷,阿追蹙蹙眉便也進了門。屋中,雁逸已將信打開來讀了。
見她進來,雁逸揮手讓信使退出去等,阿追眉頭淺蹙:“怎麼樣?”
“主上要我安排增兵,各位將領隨我調遣,定下後不必再做回稟,直接派出去就是。”
他邊說邊到書案前落座了,阿追扯了張蓆子在他對面坐下,隨手倒果酒來喝,二人就各自安靜起來。
送過去的信只有七個字,但二人卻是掙扎了許久,才決定這樣寫。
於她而言,現下雖覺得不至於要戚王的命才解恨了,但他自己要去送死,她也實在沒心思苦口婆心地勸他別去。何況她也說不出要雁逸領兵去救戚王的話——這麼兇險的一戰,戚王要親征,不管說是他樂意還是被她逼的,雁逸被搭進去都冤得很。
雁逸同樣沒有表露“我一定要領兵去救主上”的意思,箇中原委阿追沒有過問,只是簡單想想也能理解——先前的幾個月雁逸差點沒熬過來,蓋因戚王所賜。他現在就算仍還忠心,半點隔閡都沒有大抵也不可能了。
這事就教人覺得怎麼做都不對勁了,看他去死太過頭,上趕著去幫又有些違心。二人打了好幾次商量,最後才終於拿定回那七個字的主意。
——讓他知道這回不是她算計的、她沒想讓他去死,然後想死還是想活,讓他自己拿主意去。
用雁逸的話說:“主上若不是有心尋死,這一戰再兇險,也還是能反敗為勝的。”
他清楚戚國的兵力,先前幾次戰敗,雖與阿追將軍情透出去令敵人提前設防有關,但戚國要保留兵力也是個原因。現下如果將“保國君周全”放在首要,各處駐軍盡可調集,敵軍人數再翻兩倍也不怕。
眼下戚王接到信得知不是她,果真就不打算這樣一死了之了。阿追一邊為自己造成的這影響心緒複雜難言,一邊想聽一聽雁逸到底要怎麼安排。
雁逸沒寫兩句就停了筆,斟酌了一會兒,看向她:“阿追。”
“嗯?”她執著酒盞回看。
他沉默了少頃後說:“我想自己帶兵去。”
阿追悚然一驚:“為什麼?!”
.
戚王與上將軍間的書信往來鮮有人知,是以泰半國府還沉浸在“又要變天”的悲意里。相較之下,囚禁弦公祖孫倆的那方院子反倒輕鬆一些。
尤其是老弦公姜晉。自從得知戚王給姜懷的信里言及如若他當真戰死,弦國這片地方就還給姜懷後,每日都悠哉哉的。
悠哉哉地祈禱戚王趕緊戰死。
數日下來反倒讓姜懷都有些看不下去,一看祖父又在院子裡喝著酒念念有詞,上前便將酒盞奪了下來:“祖父!”
酒盞重重落在石案上,姜晉也不惱,仍是那副悠悠的樣子:“你幹什麼?”
姜懷面色沉沉:“弦國被戚國攻占,是我們無能。戚王肯在自己死後將弦國還回,是戚王大度。祖父這般得了好處還日日咒人儘快,實在小人。”
姜懷近些日子過得也實在憋悶。堂堂一國之君一夕間淪為階下囚無妨,亂世里的諸侯們,沒有哪個不懂“勝王敗寇”的道理。他細細想過,弦國在他手上丟了,縱有他的錯,更多的卻是“天命難違”。
早在他出生之前,弦國便已是被幾大國圈在中間的一小片地方了,守土不易,開疆更難。然則疆域不拓,兵力便也無法擴張。
是以弦國遲早要覆滅,早就是自上而下都心知肚明的事。這個結果到眼前時,姜懷也沒有太多的悲憤和委屈。
倒是後來讓這位親祖父給激出了悲憤和委屈。
姜晉幾是從第一天開始就在喝酒,但凡醒著沒睡,酒壺酒爵就不離手。喝得多了就變得神神叨叨,念念有詞或者哼小曲兒,直讓姜懷想起史書上沉溺於聲色犬馬的昏君。
現下見姜晉又是這般樣子,他說了一句之後就索性繼續說下去:“乞丐尚知不吃嗟來之食,祖父也是從這弦公的位子上下來的,如今因戚王肯歸還弦國而如此……豈不比乞丐還不如?”
“呵,你這小子,倒還教訓起我來。”姜晉不看他,銜著笑自顧自地將酒爵拿回來,“你啊,你聽祖父兩句。一乃不吃嗟來之食那人,本就是個傻子——他先不吃可說是有骨氣,黔敖與他道歉後他還不吃,這不是傻嗎?”
曾子也是這麼說的。
姜懷無心跟他白費這些口舌強辯這些有的沒的,只得說:“是我舉例不當。”
“哎,我看也是。”姜晉很滿意,頓了頓,又道,“二來這也不算‘嗟來之食’,這頂多算戚王命好,得以自己戰死、把弦國還與咱們便了事,若不然,只有他更慘的。”
這話讓姜懷一凜,自然而然地想起不久前他的另一番話:“這話祖父要與我說清楚。”
“什麼說清楚……”姜晉白了他一眼就又繼續喝酒,端然有些心虛。
“祖父有什麼算計在瞞我?”姜懷穩穩地坐定了,瞟著姜晉,拿定主意要問個明白。
上回的話題是從阿追說下來的,他說嬴煥如此,自己也落不著好,指不準會死無葬身之地。可也只提了那麼幾句而已,姜懷聽得雲裡霧裡。
現下姜懷愈加確信這是番他不知情的算計。
只是不知和阿追有多少關係。
.
雁逸同阿追解釋了想親自帶兵去的原因。他說他到底是上將軍,眼下戚王親征遇險需援兵相助,於他便是責無旁貸。
阿追聞言一聲冷哼,他輕輕一喟。
她餘光掃見他離座起身也未理,下一瞬驀地被人從身後攏住:“阿追。”雁逸的聲音沉而穩,“我知你擔心什麼,但我不能再這樣悶在庭院裡,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了。”
她聽得心裡一搐,不應話,手指默默地劃著名他圈在他身前的手,聽到他又說:“這回只要主上活著回來,我就還是上將軍。但我若不去……”
那就不一定是了。就算還是,此番救戚王立下戰功的將領也會水漲船高。
阿追一握他的手止住了他的話。
她自然明白雁逸有他的驕傲,他一次次地出生入死換來今天在軍中的地位,這於他絕不僅是一個地位而已,還是幾乎填滿他年少輕狂的這些年的快意恩仇。
誰也不會想讓這份瀟灑在正當年時黯淡退場。
但她只是很擔心此戰的結果。
先前驚異於戚王竟在此時親征時,她也占卜過一場,在幻影中看到了戚王跟將領們“詭辯”這些事必然和她無關的場面,但到了探子來回稟敵方的關鍵點時,幻影卻突然成了迷霧一片,讓她什麼也看不清楚。
之後幾次也是這樣,經常到了某一個關鍵之處就讓她再看不見。阿追這般狀況隱約有數,知這不是邪術攪擾,而是關乎其中的某一方仍在舉棋不定,且搖擺得厲害,最後的決斷如何完全可能是天壤之別。
於是她想了想說:“我跟你一起去。”
雁逸一怔,她已仰起臉來看他:“我跟你一起去!”
“阿追……”雁逸啞然失笑,正想跟她描述一番戰場的險惡,她驀地轉過身來!
“欸……”雁逸低叫,他本就是半蹲半跪的姿勢,冷不丁地被她一撲不禁身形不穩,趔趔趄趄地連退了數步後還是向後傾了過去。幸而他反應快,眼見她也倒過來,一隻手環住她腰間的同時,另一手及時墊在了腦後……
“咣”地砸出一聲悶響,雁逸咧嘴暗呼:對不起啊手兄!
阿追也一臉驚悚!
她原不知他在背後到底是什麼樣子,轉身間一撞,見他向後倒去忙要伸手去拉。卻是反被他環住了腰,瞬間平衡盡失,這便一起跌了下來。
二人一躺一趴,大眼瞪小眼地對視著僵住。
“上上上……上將軍……”阿追貝齒舌頭一起打結,雁逸目光灼灼地凝視著她。
她腦中全空,只能磕磕巴巴地繼續說:“你聽我說啊,我說跟你去不止是因擔心,而是我親眼看見了個中變數還能及時占卜,或許就能扭轉局面……”
雁逸靜靜看著,看著她眼波輕顫,心緒分明越來越亂。
俄而他笑了一聲:“那你不記仇?”
“我知道你是他手下的將軍……”阿追垂眸道。
他又問:“那我若不去救他,你會記仇嗎?”
阿追驀地看向他。
四目相對,她眼裡八分錯愕,另有兩分情緒亂得解不清;雁逸眼底則沒什麼情緒,他認認真真地端詳了她一會兒,淡泊而笑:“你著實是忘不了他的。”
“不是的!”阿追一語駁回,下一瞬,心底卻亂得更厲害,她緊抿著薄唇不看雁逸,緩了好久思緒才勉強理出個條理。
她生硬地說:“我不可能再對他有什麼心思了,單是他初占弦國時那般輕賤我這一條,我就不能再喜歡他了——而這還是諸事裡最輕的一件。”
雁逸嗤笑了一聲。
“你別笑。”阿追蹙眉看向他,掙扎的神色忽地冷靜下來,“上將軍不明白。若單只是這些不快,我想我是可以不多和他計較的——不管怎麼說,我已讓戚國戰敗了十二次,我清楚這於他是多大的代價,也清楚在這十二戰的這些時日裡,他都不好過。”
這不是自欺欺人。苦心打下來的江山一點點再被撕走,於任何有志向的國君而言都是折磨。她在占卜時也看到了,看到他比先前憔悴許多,只怕所受煎熬比她當時還多。
他欺了她幾回,她一刀刀捅回去。如若他能說不在意,那她也能做到把先前的不快翻過去。
但現下……
阿追嘆了口氣:“在這些事裡,當時的難過委屈都是小的。要緊的,是我愈加清楚不論我多喜歡他,他強我弱這一點都改變不了。情狀如此,我若再繼續喜歡他、甚至想著嫁給他,就太可怕了。”
她啞笑著說:“他在強者的位置上,自然而然地會忽略旁人的喜怒。任何時候,他想出一口氣,隨便動動手段就出了。可我憑什麼要上趕著受這份氣?”
就拿他占下弦國那日讓她去端茶倒水洗鎧甲的事來說,現下想來,她不是不懂他當時是在賭氣、是因惱怒她一心幫姜懷……可當時她心裡也是同樣有委屈、有氣的,能撒這口氣的卻只有他。
她連還手的餘地都沒有。
雁逸越聽神色越複雜,摸索著她的心思想下去,這才驚覺這些日子下來,自己享受於和她相處,卻還一直不知她是怎樣的想法。
“所以啊,上將軍不要總覺得我和戚王會有什麼藕斷絲連了。”阿追笑音無奈,又輕鬆地緩了口氣出來。
“嗯……”雁逸發著怔應下,又說,“那你是不想我去幫他?”
“無所謂。”阿追輕一聳肩,“我所想的,只是把自己心裡的這口鬱氣出出來,然後跟他江湖不見,其餘的都無所謂。”
她想,她還是怨他的,但在讓戚國接連戰敗之後,已不至於仍到要他就此喪命的份上了。
所以出氣之後“江湖不見”,該算是既理智又有禮有節的。
.
曄郡外,兩軍已成對峙之勢,但戰書未下,是以平靜還可多維持一時。
士兵們又在下注押輸贏了。先前已連輸了十二戰,這回押贏的連押輸的一成都沒有。
還有人調侃一位堅持押贏的:“還押贏?喲喂你可真是忠心可鑑!”
“別廢話!”那人啐了一口,經了前十二戰,他這會兒其實都輸紅了眼了,“這回准贏!看我賺套昀州的宅子回來!”
眾人就一通鬨笑,有嘴巴毒些的直言說:“做夢吧,還昀州的宅子?不把命輸在上頭就不錯了!”
昀州是皖國的國都。皖國本就是出才子佳人的好地方,即便烽煙四起,也沒見詩詞歌賦、古董字畫出的少了。再加上近來戚國節節敗退,班、皖兩國就顯得氣勢更足,聽說昀州的房價地價在這月余里又翻了一翻,不少別國貴族都愛在那裡置個宅子,是個躲避亂世烽火的好地方。
眾人笑侃著,乍聞馬蹄聲掀起,不覺停了交談,尋聲看去,繼而有眼尖的認出:“那不是上將軍身邊的人嗎?好像叫簡臨?”
然後就一陣倒抽涼氣的聲音。
軍營里隱約有風聲,說數日之前主上給上將軍去了封信。有人說是要上將軍帶兵增援的,也有說是主上知道這次兇險,只讓上將軍自己抉擇是否增援。
但不管是哪樣,眾人都還是盼著上將軍能帶人來的。
眼下卻只有簡臨一個。
“主上。”簡臨步入主帳,抱拳一揖,手裡的竹簡便呈了上去。
嬴煥遲疑著接過,打開,裡面除卻雁逸的親印,只有七個字。?
☆、第 84 章 撲倒
? 雁逸信里的七個字是“此番非阿追所為”,嬴煥看完後倒吸了好幾口涼氣。
一股驚喜在胸中激盪得他直冒冷汗,而後終於定下心神,提筆給雁逸回信。
幾日後前線的急信送回昱京時,阿追正坐在廊下,慵懶地看著旁邊正抽芽的柳樹發愣。只覺身後由人如風一樣划過去了,回頭看看,見斗篷的一角正划進門去。
軍中的信使常穿這樣的斗篷,阿追蹙蹙眉便也進了門。屋中,雁逸已將信打開來讀了。
見她進來,雁逸揮手讓信使退出去等,阿追眉頭淺蹙:“怎麼樣?”
“主上要我安排增兵,各位將領隨我調遣,定下後不必再做回稟,直接派出去就是。”
他邊說邊到書案前落座了,阿追扯了張蓆子在他對面坐下,隨手倒果酒來喝,二人就各自安靜起來。
送過去的信只有七個字,但二人卻是掙扎了許久,才決定這樣寫。
於她而言,現下雖覺得不至於要戚王的命才解恨了,但他自己要去送死,她也實在沒心思苦口婆心地勸他別去。何況她也說不出要雁逸領兵去救戚王的話——這麼兇險的一戰,戚王要親征,不管說是他樂意還是被她逼的,雁逸被搭進去都冤得很。
雁逸同樣沒有表露“我一定要領兵去救主上”的意思,箇中原委阿追沒有過問,只是簡單想想也能理解——先前的幾個月雁逸差點沒熬過來,蓋因戚王所賜。他現在就算仍還忠心,半點隔閡都沒有大抵也不可能了。
這事就教人覺得怎麼做都不對勁了,看他去死太過頭,上趕著去幫又有些違心。二人打了好幾次商量,最後才終於拿定回那七個字的主意。
——讓他知道這回不是她算計的、她沒想讓他去死,然後想死還是想活,讓他自己拿主意去。
用雁逸的話說:“主上若不是有心尋死,這一戰再兇險,也還是能反敗為勝的。”
他清楚戚國的兵力,先前幾次戰敗,雖與阿追將軍情透出去令敵人提前設防有關,但戚國要保留兵力也是個原因。現下如果將“保國君周全”放在首要,各處駐軍盡可調集,敵軍人數再翻兩倍也不怕。
眼下戚王接到信得知不是她,果真就不打算這樣一死了之了。阿追一邊為自己造成的這影響心緒複雜難言,一邊想聽一聽雁逸到底要怎麼安排。
雁逸沒寫兩句就停了筆,斟酌了一會兒,看向她:“阿追。”
“嗯?”她執著酒盞回看。
他沉默了少頃後說:“我想自己帶兵去。”
阿追悚然一驚:“為什麼?!”
.
戚王與上將軍間的書信往來鮮有人知,是以泰半國府還沉浸在“又要變天”的悲意里。相較之下,囚禁弦公祖孫倆的那方院子反倒輕鬆一些。
尤其是老弦公姜晉。自從得知戚王給姜懷的信里言及如若他當真戰死,弦國這片地方就還給姜懷後,每日都悠哉哉的。
悠哉哉地祈禱戚王趕緊戰死。
數日下來反倒讓姜懷都有些看不下去,一看祖父又在院子裡喝著酒念念有詞,上前便將酒盞奪了下來:“祖父!”
酒盞重重落在石案上,姜晉也不惱,仍是那副悠悠的樣子:“你幹什麼?”
姜懷面色沉沉:“弦國被戚國攻占,是我們無能。戚王肯在自己死後將弦國還回,是戚王大度。祖父這般得了好處還日日咒人儘快,實在小人。”
姜懷近些日子過得也實在憋悶。堂堂一國之君一夕間淪為階下囚無妨,亂世里的諸侯們,沒有哪個不懂“勝王敗寇”的道理。他細細想過,弦國在他手上丟了,縱有他的錯,更多的卻是“天命難違”。
早在他出生之前,弦國便已是被幾大國圈在中間的一小片地方了,守土不易,開疆更難。然則疆域不拓,兵力便也無法擴張。
是以弦國遲早要覆滅,早就是自上而下都心知肚明的事。這個結果到眼前時,姜懷也沒有太多的悲憤和委屈。
倒是後來讓這位親祖父給激出了悲憤和委屈。
姜晉幾是從第一天開始就在喝酒,但凡醒著沒睡,酒壺酒爵就不離手。喝得多了就變得神神叨叨,念念有詞或者哼小曲兒,直讓姜懷想起史書上沉溺於聲色犬馬的昏君。
現下見姜晉又是這般樣子,他說了一句之後就索性繼續說下去:“乞丐尚知不吃嗟來之食,祖父也是從這弦公的位子上下來的,如今因戚王肯歸還弦國而如此……豈不比乞丐還不如?”
“呵,你這小子,倒還教訓起我來。”姜晉不看他,銜著笑自顧自地將酒爵拿回來,“你啊,你聽祖父兩句。一乃不吃嗟來之食那人,本就是個傻子——他先不吃可說是有骨氣,黔敖與他道歉後他還不吃,這不是傻嗎?”
曾子也是這麼說的。
姜懷無心跟他白費這些口舌強辯這些有的沒的,只得說:“是我舉例不當。”
“哎,我看也是。”姜晉很滿意,頓了頓,又道,“二來這也不算‘嗟來之食’,這頂多算戚王命好,得以自己戰死、把弦國還與咱們便了事,若不然,只有他更慘的。”
這話讓姜懷一凜,自然而然地想起不久前他的另一番話:“這話祖父要與我說清楚。”
“什麼說清楚……”姜晉白了他一眼就又繼續喝酒,端然有些心虛。
“祖父有什麼算計在瞞我?”姜懷穩穩地坐定了,瞟著姜晉,拿定主意要問個明白。
上回的話題是從阿追說下來的,他說嬴煥如此,自己也落不著好,指不準會死無葬身之地。可也只提了那麼幾句而已,姜懷聽得雲裡霧裡。
現下姜懷愈加確信這是番他不知情的算計。
只是不知和阿追有多少關係。
.
雁逸同阿追解釋了想親自帶兵去的原因。他說他到底是上將軍,眼下戚王親征遇險需援兵相助,於他便是責無旁貸。
阿追聞言一聲冷哼,他輕輕一喟。
她餘光掃見他離座起身也未理,下一瞬驀地被人從身後攏住:“阿追。”雁逸的聲音沉而穩,“我知你擔心什麼,但我不能再這樣悶在庭院裡,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了。”
她聽得心裡一搐,不應話,手指默默地劃著名他圈在他身前的手,聽到他又說:“這回只要主上活著回來,我就還是上將軍。但我若不去……”
那就不一定是了。就算還是,此番救戚王立下戰功的將領也會水漲船高。
阿追一握他的手止住了他的話。
她自然明白雁逸有他的驕傲,他一次次地出生入死換來今天在軍中的地位,這於他絕不僅是一個地位而已,還是幾乎填滿他年少輕狂的這些年的快意恩仇。
誰也不會想讓這份瀟灑在正當年時黯淡退場。
但她只是很擔心此戰的結果。
先前驚異於戚王竟在此時親征時,她也占卜過一場,在幻影中看到了戚王跟將領們“詭辯”這些事必然和她無關的場面,但到了探子來回稟敵方的關鍵點時,幻影卻突然成了迷霧一片,讓她什麼也看不清楚。
之後幾次也是這樣,經常到了某一個關鍵之處就讓她再看不見。阿追這般狀況隱約有數,知這不是邪術攪擾,而是關乎其中的某一方仍在舉棋不定,且搖擺得厲害,最後的決斷如何完全可能是天壤之別。
於是她想了想說:“我跟你一起去。”
雁逸一怔,她已仰起臉來看他:“我跟你一起去!”
“阿追……”雁逸啞然失笑,正想跟她描述一番戰場的險惡,她驀地轉過身來!
“欸……”雁逸低叫,他本就是半蹲半跪的姿勢,冷不丁地被她一撲不禁身形不穩,趔趔趄趄地連退了數步後還是向後傾了過去。幸而他反應快,眼見她也倒過來,一隻手環住她腰間的同時,另一手及時墊在了腦後……
“咣”地砸出一聲悶響,雁逸咧嘴暗呼:對不起啊手兄!
阿追也一臉驚悚!
她原不知他在背後到底是什麼樣子,轉身間一撞,見他向後倒去忙要伸手去拉。卻是反被他環住了腰,瞬間平衡盡失,這便一起跌了下來。
二人一躺一趴,大眼瞪小眼地對視著僵住。
“上上上……上將軍……”阿追貝齒舌頭一起打結,雁逸目光灼灼地凝視著她。
她腦中全空,只能磕磕巴巴地繼續說:“你聽我說啊,我說跟你去不止是因擔心,而是我親眼看見了個中變數還能及時占卜,或許就能扭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