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顧徵說:“老鄭是個聰明人。”和聰明人溝通,就是省事。不得不說,其實顧徵也有點憷鄭老師。他那雙眼睛仿佛能穿透人心似的,和顧廷川有某一程度上的相似。
這時顧徵還以為自此之後可以脫離鄭老師的監管,不知道以後他會被這個聰明人坑慘,因為他一下子撬走了他兩個優秀的學生,一個是安溪,一個顧徵自己,把他得罪得不輕。
得到鄭老師的點頭後,兩人又很快聯繫上林婧。他們想要林婧以家長的身份簽名辦手續,林婧比顧廷川要好說話得多,也更尊重他們的意願。
林婧第二天便來了。她總把孩子們放在第一位。但同行的還有顧廷川。顧徵和安溪均表示,不意外。
自從顧廷川和林婧結婚之後,顧廷川這黏人的毛病,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明顯。顧徵和安溪都覺得,如果可以,顧廷川恨不得把林婧放在口袋裡,隨身攜帶。
安溪有點受不了這種肉麻勁,沒看到顧徵在旁邊有意無意看著她,眼裡閃過感同身受。顧徵不愧是大顧先生親生,他對安溪同樣有這樣的感覺,很不想安溪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林婧聽到兩個孩子想從一班轉去八班,自然要問明原因。她在他們進省一之前已經做過功課,很清楚一班和八班的差別。
她是在小房子裡,很正經地詢問顧徵和安溪的。顧廷川坐在沙發上慢悠悠地喝茶,仿佛事不關己,從側邊看著他們,等著聽他們的說辭。
顧徵說:“我想學音樂。”
林婧立刻下意識地看了顧廷川一眼,見他沒反應就知道他的意思,點點頭:“我明白了。那小溪呢?你也想學音樂嗎?”
安溪在音樂方面沒有顧徵那麼有天賦,她喜歡,但不熱愛,也不是很喜歡萬眾矚目的感覺,所以她並沒有把音樂作為未來的方向。
如果安溪說為了學音樂——這是謊言,或者說為了幫顧徵對抗顧家——這個理由更糟糕,都不能說服林婧。
於是她想了又想,想出一個不是關鍵原因但也是一個原因的理由:“我覺得在一班,學習壓力太大了。天天都是學習,我不喜歡。我覺得再繼續這樣學習,我會變成一個書呆子。”
安溪的口氣帶著一抹真實的抱怨。林婧幾乎立刻被說服了。
實在是,從小到大,林婧都沒有刻意強迫過女兒要刻苦學習。安溪的學習成績好靠的完全是她的自覺。而且,安溪一直都是一邊玩一邊學習的。她是個貪玩的小姑娘,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試一試,因為她感興趣的東西從來都不會太出格,所以林婧也一直鼓勵她,滿足她。
初三時安溪為了中考認真刻苦學習,林婧也同樣支持她,為她打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她如願考上省一,大家都為她感到高興。但對於未來的方向,安溪想考什麼樣的大學,林婧還是對她沒有任何要求。雖然宋嘉魚的父母說過的那番期望孩子成才的話很有道理,但她始終捨不得給安溪任何壓力。
高一的學習壓力比初三更大,這是林婧和安溪都沒有想到的。這一年的學習有多辛苦,安溪也小小抱怨過幾次,林婧一開始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看得出她忙碌得挺開心,但到了高一下學期的後期,安溪居然去參加電視節目,目的是為了喘口氣,放鬆一下,林婧便察覺到有些不妥了。
現在聽安溪這樣提出來,她立刻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溫柔說:“好吧,如果你們都決定好了,媽媽一定會支持你們。”
林婧的話音一落,顧徵的唇角就翹起來,不著痕跡瞥了顧廷川一眼。
顧廷川看著好哄得不得了的林婧,眼神又是寵溺又是無奈,對上顧徵的視線,則是:小子,別得寸進尺。
林婧很快找到鄭老師辦手續。這個手續,除了簽署一份自願轉班的協議,還需要為顧徵和安溪每人每年支付十萬元的“贊助費”,換言之,兩人在八班讀兩年,一共要支付四十萬。
是的。事實上,八班不是一個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的班。第一道門檻就是高昂的“贊助費”。
不過顧徵和安溪堅持要轉,林婧付錢付得相當爽快。
鄭老師見這位學生家長直接刷卡四十萬,眼睛都不眨一下,立刻知道她是個不差錢的主,指望她阻止顧徵和安溪轉班殊無可能,終於死心。
後來林婧聽說高二一開始,原來高一一班要求轉班的學生除了安溪和顧徵還有足足六人,理由都是壓力太大,便更加相信兩個孩子不是無的放矢。
顧徵和安溪的轉班非常順利。
到了高二,會有學生流動本就在校方的意料之內。他們還知道,主要的流動會出在一班和八班。
因為一班的高強度教學模式是存在問題的,需要很強大的讀書天分和心理承受力,熬得過去便前途無量,熬不過去就容易出問題,所以,會出現勸換班和自願換班的學生。今年一共只有八個學生換班,已經比預期要好。
至於八班,半個班的學生來自權貴之家,出狀況是常態。高二一開學,就有五個學生沒有回來。其中兩個是出了事,一個是家裡出事,一個自己出事,另外三個是準備出國,有一家人移民的,也有自己出國讀書的。流動的學生中,只有顧徵和安溪轉到八班,好安排得很。不過一個星期,兩人便正式到了八班,連宿舍都順利轉了。
以前顧徵和安溪是一班的班長和副班長,本來就小有名氣,這次回校,因為參加過《我們的聲音》節目,還取得不俗的成績,更加變得廣為人知。
兩人突然從一班轉到八班,在學生中引起不小的轟動,知名度再一次直線上升。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剛好八班其中一個沒回來的學生是班長,安溪就直接被班主任任命為班長。
班主任是個二十來歲的漂亮女老師,教英語的,姓蔡,背景硬得無人敢惹,是安州市市長的女兒,不過性格不錯,笑眯眯的對安溪說:“早聽說過你呢,班裡的事就交給你了。”
安溪簡直受寵若驚!
顧徵確定了方向,立刻有專業老師帶他。
省一一共有兩位音樂老師。一位負責給學生上音樂課,一位負責帶音樂特長生,按照音樂學院的音樂考試科目給學生上課。這位音樂老師姓陶,也是一個二十來歲的漂亮女老師。顧徵剛來省一的時候,就是這位陶老師聽過顧徵彈鋼琴後,允許他在無人的時候使用音樂室里的鋼琴。不過後來安溪把家裡的琴房搬了過來,顧徵便沒有再用音樂室的鋼琴。
因為陶老師的偶像剛好是從小教導顧徵的那位德高望重的鋼琴師傅,顧徵給師兄原治平打了個電話,原治平又給陶老師打了個電話,之後,顧徵便在陶老師這裡獲得極大的自由度,混得如魚得水。
相比於顧徵一頭扎進專業課里,進展順利,安溪這邊就過得有點不順利。
不但她當的這個班長沒人聽她的,她在班上和宿舍里也被孤立了!
第170章
這對於一直以來都人緣極好的安溪來說是一件很稀罕的事。
這時顧徵還以為自此之後可以脫離鄭老師的監管,不知道以後他會被這個聰明人坑慘,因為他一下子撬走了他兩個優秀的學生,一個是安溪,一個顧徵自己,把他得罪得不輕。
得到鄭老師的點頭後,兩人又很快聯繫上林婧。他們想要林婧以家長的身份簽名辦手續,林婧比顧廷川要好說話得多,也更尊重他們的意願。
林婧第二天便來了。她總把孩子們放在第一位。但同行的還有顧廷川。顧徵和安溪均表示,不意外。
自從顧廷川和林婧結婚之後,顧廷川這黏人的毛病,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明顯。顧徵和安溪都覺得,如果可以,顧廷川恨不得把林婧放在口袋裡,隨身攜帶。
安溪有點受不了這種肉麻勁,沒看到顧徵在旁邊有意無意看著她,眼裡閃過感同身受。顧徵不愧是大顧先生親生,他對安溪同樣有這樣的感覺,很不想安溪離開他的視線範圍。
林婧聽到兩個孩子想從一班轉去八班,自然要問明原因。她在他們進省一之前已經做過功課,很清楚一班和八班的差別。
她是在小房子裡,很正經地詢問顧徵和安溪的。顧廷川坐在沙發上慢悠悠地喝茶,仿佛事不關己,從側邊看著他們,等著聽他們的說辭。
顧徵說:“我想學音樂。”
林婧立刻下意識地看了顧廷川一眼,見他沒反應就知道他的意思,點點頭:“我明白了。那小溪呢?你也想學音樂嗎?”
安溪在音樂方面沒有顧徵那麼有天賦,她喜歡,但不熱愛,也不是很喜歡萬眾矚目的感覺,所以她並沒有把音樂作為未來的方向。
如果安溪說為了學音樂——這是謊言,或者說為了幫顧徵對抗顧家——這個理由更糟糕,都不能說服林婧。
於是她想了又想,想出一個不是關鍵原因但也是一個原因的理由:“我覺得在一班,學習壓力太大了。天天都是學習,我不喜歡。我覺得再繼續這樣學習,我會變成一個書呆子。”
安溪的口氣帶著一抹真實的抱怨。林婧幾乎立刻被說服了。
實在是,從小到大,林婧都沒有刻意強迫過女兒要刻苦學習。安溪的學習成績好靠的完全是她的自覺。而且,安溪一直都是一邊玩一邊學習的。她是個貪玩的小姑娘,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試一試,因為她感興趣的東西從來都不會太出格,所以林婧也一直鼓勵她,滿足她。
初三時安溪為了中考認真刻苦學習,林婧也同樣支持她,為她打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她如願考上省一,大家都為她感到高興。但對於未來的方向,安溪想考什麼樣的大學,林婧還是對她沒有任何要求。雖然宋嘉魚的父母說過的那番期望孩子成才的話很有道理,但她始終捨不得給安溪任何壓力。
高一的學習壓力比初三更大,這是林婧和安溪都沒有想到的。這一年的學習有多辛苦,安溪也小小抱怨過幾次,林婧一開始沒有放在心上,因為看得出她忙碌得挺開心,但到了高一下學期的後期,安溪居然去參加電視節目,目的是為了喘口氣,放鬆一下,林婧便察覺到有些不妥了。
現在聽安溪這樣提出來,她立刻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溫柔說:“好吧,如果你們都決定好了,媽媽一定會支持你們。”
林婧的話音一落,顧徵的唇角就翹起來,不著痕跡瞥了顧廷川一眼。
顧廷川看著好哄得不得了的林婧,眼神又是寵溺又是無奈,對上顧徵的視線,則是:小子,別得寸進尺。
林婧很快找到鄭老師辦手續。這個手續,除了簽署一份自願轉班的協議,還需要為顧徵和安溪每人每年支付十萬元的“贊助費”,換言之,兩人在八班讀兩年,一共要支付四十萬。
是的。事實上,八班不是一個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的班。第一道門檻就是高昂的“贊助費”。
不過顧徵和安溪堅持要轉,林婧付錢付得相當爽快。
鄭老師見這位學生家長直接刷卡四十萬,眼睛都不眨一下,立刻知道她是個不差錢的主,指望她阻止顧徵和安溪轉班殊無可能,終於死心。
後來林婧聽說高二一開始,原來高一一班要求轉班的學生除了安溪和顧徵還有足足六人,理由都是壓力太大,便更加相信兩個孩子不是無的放矢。
顧徵和安溪的轉班非常順利。
到了高二,會有學生流動本就在校方的意料之內。他們還知道,主要的流動會出在一班和八班。
因為一班的高強度教學模式是存在問題的,需要很強大的讀書天分和心理承受力,熬得過去便前途無量,熬不過去就容易出問題,所以,會出現勸換班和自願換班的學生。今年一共只有八個學生換班,已經比預期要好。
至於八班,半個班的學生來自權貴之家,出狀況是常態。高二一開學,就有五個學生沒有回來。其中兩個是出了事,一個是家裡出事,一個自己出事,另外三個是準備出國,有一家人移民的,也有自己出國讀書的。流動的學生中,只有顧徵和安溪轉到八班,好安排得很。不過一個星期,兩人便正式到了八班,連宿舍都順利轉了。
以前顧徵和安溪是一班的班長和副班長,本來就小有名氣,這次回校,因為參加過《我們的聲音》節目,還取得不俗的成績,更加變得廣為人知。
兩人突然從一班轉到八班,在學生中引起不小的轟動,知名度再一次直線上升。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剛好八班其中一個沒回來的學生是班長,安溪就直接被班主任任命為班長。
班主任是個二十來歲的漂亮女老師,教英語的,姓蔡,背景硬得無人敢惹,是安州市市長的女兒,不過性格不錯,笑眯眯的對安溪說:“早聽說過你呢,班裡的事就交給你了。”
安溪簡直受寵若驚!
顧徵確定了方向,立刻有專業老師帶他。
省一一共有兩位音樂老師。一位負責給學生上音樂課,一位負責帶音樂特長生,按照音樂學院的音樂考試科目給學生上課。這位音樂老師姓陶,也是一個二十來歲的漂亮女老師。顧徵剛來省一的時候,就是這位陶老師聽過顧徵彈鋼琴後,允許他在無人的時候使用音樂室里的鋼琴。不過後來安溪把家裡的琴房搬了過來,顧徵便沒有再用音樂室的鋼琴。
因為陶老師的偶像剛好是從小教導顧徵的那位德高望重的鋼琴師傅,顧徵給師兄原治平打了個電話,原治平又給陶老師打了個電話,之後,顧徵便在陶老師這裡獲得極大的自由度,混得如魚得水。
相比於顧徵一頭扎進專業課里,進展順利,安溪這邊就過得有點不順利。
不但她當的這個班長沒人聽她的,她在班上和宿舍里也被孤立了!
第170章
這對於一直以來都人緣極好的安溪來說是一件很稀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