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桓公擊潰蔡國,率八國之師浩浩蕩蕩南下,直達楚界屯駐陘地。

  楚成王得報吃驚不小,火速調集軍隊修築工事加固城池。又派出使臣,楚國大夫屈完入齊營斡旋。

  屈完奉楚王命,一人一車來到齊營,立於營前請見齊候,管仲聞訊乘車而出,二人各自車上拱手行禮後,屈完鎮定自若道:“我主聽說貴國軍隊進入我國,特派遣我來請問齊侯,\'齊國在北海而我楚國在南海,風馬牛不相及,今日侵入我國領土是何緣故?\'”

  溫文爾雅的屈完以疑問開始以質問結束,不溫不怒有禮有節,管仲心內亦欣賞屈完。

  管仲目光炯炯居高臨下道:“周成王將齊地封給我先君太公時,由召康公起草命令:\'五侯九伯,你都有權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給我先君的征討範圍包括:東至東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尊周王室的諸侯,我君皆有義務征討。你們楚國應當進貢的箐茅缺貢三年,導致周王室祭祀用酒沒有箐茅濾渣,影響了天子祭天。今日我君特來替天子徵收貢品,及查問周昭王征楚沒有返回之事。”

  屈完素聞管仲有經天緯地之才,今見管仲寬額廣頤目光炯炯氣宇軒昂,亦心生仰慕。

  屈完氣定神閒態度誠懇:“貢品沒有繳納是我主的過錯,我們今後按時進貢也就是了,至於周昭王南征未返一事,世人皆知周昭王死於漢水,這事你們可以去漢水責問水神,與我國何干我國不能擔此責任。”

  睿智的屈完極善舌辯,第一回合的舌戰不相伯仲。

  管仲歸營對桓公道:“君上,舌戰不能解決問題,臣以為應當進一步向楚國施壓,命令軍隊繼續向前推進。”桓公首肯。

  於是管仲命八國軍隊同時進發,接近漢水時管仲下令,停止前進就地屯紮。

  各國諸侯不解,皆心懷疑問,鄭侯忍不住問道:“我軍既已深入楚境,何不渡過漢水決一死戰,為何停滯不前?”

  管仲道:“楚國既然遣使而來,必然是早有防備,戰事一開唯有死戰到底,分不出勝敗不能停下來。我們今日故意展示強大的兵力,楚國畏懼了便會再派使臣前來簽訂盟約,到時我們可以不戰而勝豈不更好。”

  諸侯們不甚相信管仲之言,私下議論紛紛不以為然。

  ☆、謀略

  楚國大將子文所率之軍,巧的是也停駐在了漢水之南,隨時準備與八國諸侯決一死戰。

  楚王不解子文為何停滯不前駐紮漢水,子文疑慮:“管仲深諳兵法,若無萬分把握他絕不會出兵,如今他率領八國之軍反而停滯不前,一定是有籌謀。當前形勢敵眾我寡,君上不如再派使臣前去,查探敵方兵力強弱,然後再決定是戰是和。”

  於是楚王命屈完再次前往,屈完深知楚王秉性反覆無常,便鄭重道:“上次臣已承認缺貢箐茅是我國之錯,今次如果是請求與齊結盟臣可勉力再去,若要下戰書,請主上另派能人。”

  楚成王沉吟良久,利弊權衡之後道:“此次前往,是盟是戰全權由卿裁決,寡人絕不會限制,卿可放心前去。”

  屈完再去齊營求見齊桓公,入營叩拜桓公道:“我主未能按時朝貢,如今遭到討伐已經知罪了。君侯若肯退一舍之地,我主今後豈敢不服從君侯。”果不出管仲所料,屈完前來請和,桓公欣然允之。

  齊桓公令八國軍隊列隊擺開陣勢,有意與屈完同乘一輛戰車閱兵,耀武揚威。屈完見諸侯軍隊兵戎整齊甲士林立,心中暗自慶幸請和實為上策。齊桓公得意道:“寡人所率諸侯之軍,攻城拔寨試問誰能夠抵擋得住。”

  屈完不卑不亢道:“君侯若用仁德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君侯若用武力壓迫諸侯,我楚國便將方城山當做城牆,漢水當做護城河,君侯雖兵馬眾多卻也難涉漢水,只怕再多也沒有用處。”桓公暗自慚愧,始知屈完之賢。

  齊桓公遵守承諾拔寨而起退三十里駐紮昭陵,楚成王探得諸侯退兵,以為諸侯懼楚退兵便想毀約。

  子文力諫:“主上,八國之君尚且不失信於屈完一人,主上竟要讓屈完食言於八國國君?”楚成王自知理虧默然不語,之後仍命屈完向八國諸侯送上金帛八車,犒賞諸侯軍隊,又將準備進貢的箐茅讓齊侯驗過,當日桓公留屈完宿於齊營。

  次日,在昭陵立高壇,齊桓公執牛耳為主盟,管仲為司盟,屈完代楚成王與八國諸侯依次歃血為盟,盟誓世通盟好,諸侯依次簽了名。

  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經齊楚兩位傑出政治家斡旋,消弭於無形,齊桓公的霸業經此更加得以彰顯。

  捷報傳回齊國,公子雍府得報後,磨刀霍霍向豬羊,準備迎接公子雍。

  午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傾盆而下,小真急忙將書齋的所有門窗關閉,以免雨水打濕書籍。

  關門閉窗的書齋內很悶熱,令小真汗透褻衣。小真將衣袖捲起還是熱得很。書齋無人涉足,何況下著大雨,小真左顧右盼確定無人,便將下裳提起掖在腰部,兩條光潔的小腿暴露在外,頓覺涼爽了許多,心情也隨之愉悅。

  小真哼著曲兒踩上高梯,將已經造冊的竹書整整齊齊碼好,無意間回頭,只見公子雍抄手站在幾步之外,雙眼直勾勾盯著她□□的腿。

  小真霎時臉熱心跳,本能地扯拽衣袂欲掩蓋雙腿,卻忘了自己站在高梯之上,一失足摔了下來。小真又羞又痛臉頰埋在臂彎,伏地半天不能起來。

  雍緩步走來蹲在小真面前,忍俊不禁道:“你打算什麼時候起來,有沒有傷到?”

  小真惱羞:“請公子先行離開,我自會起來。”

  雍閒閒道:“外面下著雨,我不想出去淋雨。”小真偷眼看去,公子雍鞋子並未踩過水,小真心裡更加慌亂,雍幾時過來她竟不知道。

  雍向小真伸出手,一反常態語氣柔和:“起來吧。”小真羞窘的摸摸腿腳,雖然痛極還能動,她沒有握雍伸出的手自己爬起來,紅著臉垂眸向雍行個禮,忍痛踱到門口,轉身衝進雨中落荒而逃。

  公子雍凝望雨中奔跑的小真,自語:“長高了。”

  齊桓公春天出兵,收兵已是仲夏。公子雍出征半年,次日一早進宮向母親問安。公子喬得知雍回來了,備了一車禮物親自送往雍府,正巧雍進宮未歸。公子喬是個急性子等了約半個時辰,他實在感到無聊,於是府中隨便走走打發時間。

  公子喬信步走到了書齋,見門開著想也沒想便進了門。他步入書齋如入書林,一排排書架上整整齊齊碼放著竹書,每卷書都套著布袋,公子喬不由心內發笑,果然是公子雍的做派。

  再往裡走快到盡頭公子喬停了下來,一位身著水清深衣劉海齊眉的豆蔻少女,坐在寬大的書案後面,書案上碼放著小山一樣的竹書,少女專注地在帛書上書寫著。陽光透過窗前的梧桐撒向少女,風吹梧桐少女身上的光影也在不斷變換。

  公子喬一動不動,生怕驚擾到眼前的少女,打破這一刻像夢鏡一般的重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