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羊婆不但手腳麻利,人也很直慡,這麼多人上她家吃飯,就像給她長了臉,樂呵呵的,早把兒子的事忘了。進進出出間,就把村裡的事說了。原來這個村子有眼機井,是她男人當隊長時打的,水還行,澆一村的地沒啥問題。前年村里接連有三個婦女跳了井,都是男人賭博,把家業給輸光了,女人想不過,投了井。那井便廢了。去年村里又集資,說是重新打一眼,結果花了五六萬,打了三處地方,都沒找到水。

  “你說日怪不,原本水旺旺的,咋一死人就給沒了水?”五羊婆問老范。老范啃著雞骨頭,不能說話,拿眼示意江長明。江長明只好耐上性子說:“不是死不死人的問題,地下水沒了,當然打不出井。”

  “水咋能沒,它不就在地底下麼,能跑哪去?”

  江長明沒想到這麼淺顯的道理她都不能懂,倒是她媳婦jú兒接話道:“天不下雨,地不長糙,哪來的水?”

  五羊婆白了媳婦一眼,嫌大人說話她插嘴。“青海咋就那麼多水,山那個綠喲,媽媽,能眼饞死人。早知道曬個精地皮兒光,說啥我都不來,一根冬蟲糙值兩角錢呢。”一提青海,五羊婆的脖子都興奮了,扭來扭去的,她還學著青海人的樣漫了句花兒。

  “你們挖藥,當地政府不擋?”

  “不就挖個藥,他擋個啥,藥是山上長的,又不是他政府的。”

  “可這也是破壞植被,破壞生態,政策不允許的。”江長明忍不住又給她講起了道理。

  “啥植被啥生態,你說的洋話我聽不懂,人總得活麼,這也不許那也不許,那你說該做啥?”一句話把江長明問的,半天應答不了。

  是啊,你說該做啥?!

  人總得活,這便是硬道理。

  往冰糙灣去的路上,老范問江長明:“你看jú兒跟誰像?”江長明想了半天,想不出來。老范慢悠悠說,“六根。”

  “六根?”江長明顯得驚詫。老范這才說,jú兒是羊倌六根的女兒,羊倌六根的老婆生下jú兒不久,嫌沙窩裡窮,跟上一個販羊的跑了。六根又當爹又當媽,把jú兒拉扯大,還供她上了初中。

  “六根人呢?”

  “他去了沙窩鋪,以前是兩頭跑,隔空不隙還知道回來一趟,現在是常住那兒了,聽說在沙窩裡又有了相好的,樂不思蜀了。”

  江長明哦了一聲,他也有些年沒見六根了,六根送過他一條白氈,說老睡地窩子身體容易受cháo。那氈至今他還鋪著,捨不得扔。沒想六根竟是個命苦人,在他面前六根從沒提起過這些。

  4

  連續半月,江長明跟老范奔波在鄉間地頭,水荒算是度過去了,可接下來的問題更大。糧食絕收,農民信心受挫,下一步的生活怎麼安排?

  縣上接連發了幾個通知,要求各鄉鎮全力做好勞務輸出,積極引導農民外出掙錢。說起容易做起難,這麼多農民你往哪輸?老范求江長明想想法子,看外面有沒熟人,幫他聯繫聯繫,給那幾個村的農民找個活干。江長明哪有這層關係,想來想去,只想到一個學生,北方學院進修時他代過課,現在酒泉當個科技副縣長,打電話問了一下,學生說那邊也在搞勞務輸出,實在幫不了這忙。江長明灰心了,原本以為自己是憂國憂民的,卻連這麼點實際問題都解決不了,老范急得嘴上起了泡,完不成任務縣上要給治沙站掛黃牌,他就越沒空子陪江長明搞課題。這天兩個人正在屋裡發著感嘆,師母葉子秋打來電話,問他最近情況咋樣?江長明便把遇到的困難說了,師母想了想說,她倒有層關係,不過好久沒聯繫了,要江長明等她的電話。

  直到第三天上午,師母葉子秋才打電話,說事情聯繫妥了,要五百人,沒啥具體要求,只要能幹活便行。江長明忙問是啥活兒,在哪兒?師母說是去新疆,摘棉花。她有個朋友是新疆農場的場長,答應幫這個忙,工資還可以開高點。江長明很高興,當下就跟老范去亂石崗組織人。誰知到了亂石崗,村子裡卻靜靜的,就像沒人住,一問才知,五羊婆把人全帶著去了青海,她兒子昨天放出來,今兒一大早便出發了。

  “是去挖藥麼?”江長明不由自主地問。

  “是挖藥,五羊婆說,挖半年藥比種兩年莊稼還強,聽說蟲糙又漲價了,一根能賣三角錢。”留守在村裡的老婆婆說。

  江長明一陣靜默。老范搗搗他,走吧,亂想沒啥用。江長明苦笑了一下,抬頭望望天,天還是那麼藍,那麼熱,一陣風吹來,把他腦子裡的想法刮沒了。老范說去冰糙灣,這時候江長明已覺得去哪兒不重要了,他心裡的熱情正在一點點消退下去,變成黏黏的帶點苦腥味兒的液體。這液體或許原本就在他心裡,只是一直被另一種叫作激情或痴情的東西掩蓋著,這陣兒冒了出來,他的心便犯酸,酸得他胃都要收縮。老范看他臉色不大對勁,還當他中了暑,江長明硬撐著笑笑,說中暑哪有這麼難受。

  到了冰糙灣,江長明一句話不說,凝視著沙漠的目光呆呆的,像個傻子。老范跟村長商量完事兒,發現他還蹲在一墩枯死的梭梭前,面容有些慘澹。老范是個明白人,這陣只能裝糊塗,忽地扯開嗓子,學瞎仙那樣吼了幾句賢孝,沒想吼出的正是江長明愛聽的《繡荷包》。

  南繡普陀山,北繡飲馬泉

  涼州城繡在了荷包一邊

  上繡磨臍山,繡上藥王泉

  七輛糙車直奔黃羊川

  下繡張義川,繡上糙湖灘

  天梯山繡在了最北邊

  荷花水面漂,玫瑰五月開

  干糙花繡在山頂上開

  江長明猛地起身,也學老范的樣,扯了起來:

  抽一根赭黃線,繡一個鬥牛宮

  老君爺繡在了雲端

  繡一個曹老仙,繡一個蟠桃園

  王母娘娘繡在瑤池邊

  抽一根花紅線,繡上七仙女

  七仙女繡在了雲端里

  哎唷唷,七仙女繡在了雲端里

  老范嘿嘿一笑,知道江長明一吼這個,心裡的那根筋就過去了。果然,江長明走過來,接過他身上的包,躍步出了村子。

  三天後五百人組織了起來,縣長很高興,親自趕來送行。江長明怕老范身體吃不消,硬要一同去新疆,說一路好照顧。老范急了,再三說:“你幫這個忙就很感謝了,哪還能讓你再浪費時間。”

  老范一走,江長明便靜了下來,他開始動手整理資料。老范留給他很多有用的資料,有些是縣治沙站做的基礎性研究,有些是老范收集來的氣象、農業、水利等方面的數據,這對完整課題有很大作用。一本資料夾里,保存的全是五涼市政府和五佛縣關於治理沙漠的紅頭文件,江長明翻了幾份,覺得很有意思,單從某一份文件看,這些政策和規定都是很符合實際的,但把前後文件聯繫起來,江長明就發現不少漏洞。至少在對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就顯得自相矛盾,有頭痛醫痛,腳痛醫腳之嫌。江長明花了一上午時間,把這些文件讀完,發現前後十年時間,五佛縣對沙漠水資源的態度發生過三次大的搖擺,概括起來有開採、保護、再度開採三個過程。看來縣上不是意識不到,而是在現實面前總出現政策上的徘徊和猶豫,這一徘徊一猶豫,對沙漠造成的影響便很致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