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和那個女孩怎麼樣了?”
“和進旅館那個女孩?”
瑪麗點頭。
“再無下文。”高橋說,“再沒相見,想必大失所望,畢竟我出了洋相。不過麼,我也沒怎麼對她動心,所以怎麼都無所謂。即使繼續交往,遲早也得卡殼,大概。”
“就是說你跟並不怎麼動心的人進旅館了,經常性地?”
“何至於!我又沒那麼得天獨厚的條件。進情愛旅館那次是第一次。”
兩人繼續行走。
高橋自我辯解似的說:“而且,那次也不是我主動的,她要去的,真的。”
瑪麗沉默不語。
“不過,那話說起來也長,也有情由在裡邊。”高橋說。
“你這人長話蠻多的嘛。”
“有可能。”他承認,“什麼緣故呢?”
瑪麗說:“噯,剛才你說沒有兄弟姐妹?”
“嗯,獨生子。”
“高中和愛麗同校,就是說家在東京吧,那為什麼不住在父母那裡?就生活來說那樣豈不更舒服?”
“這個解釋起來也話長。”
“沒有短的version?”
“有啊,短得不能再短。”高橋說,“想聽?”
“想。”瑪麗說。
“母親不是我生物學上的母親。”
“所以相處不來?”
“不,也不是說相處不來。喏,我這人不是興風作浪那一類型的,卻又沒心緒每天圍著餐桌和和氣氣地聊天吃飯。再說性格上我本來就不覺得一人獨處有什麼痛苦。還有,很難說我同父親保持著特別友好的關係。”
“就是說關係欠佳?”
“或者不如說性格不同、價值觀不同。”
“你父親做什麼呢?”
高橋一聲不響地看著腳下緩緩移步,瑪麗也默不作聲。
“做什麼我不大清楚,老實說來。”高橋說,“但不管怎樣,反正沒幹什麼令人稱道的買賣,對此我有無限接近於確信的推測。另外——這個我幾乎沒對人說起——我還小的時候他進過幾年監獄。總之是個反社會式人物,或者莫如說是罪犯。這也是我不願意住在家裡的一個原因。遺傳因子叫我擔心。”
瑪麗不勝驚訝地說:“這就是短得不能再短的version?”隨即一笑。
天黑以後 第九章(7)
高橋注視瑪麗:“第一次笑。”
第四部分
不久,她在床上欠身,以不確定的視線四下打量。房間相當大。沒有人影。這裡到底是哪裡呢?我在這裡做什麼呢?她捋著記憶的鏈條,但所有記憶都如短短的線一樣很快中斷。她所明白的,僅僅是自己似乎一直睡在這裡。證據是自己在床上且身穿睡衣。床是我的床,睡衣是我的睡衣,沒錯。然而這裡不是我的場所。渾身麻痹。假如我睡了過去,那麼理應睡得相當久、相當深,而睡了多久卻無從知曉。剛要尋根問底,太陽穴開始疼痛。
天黑以後 第十章(1)
凌晨3時25分
淺井愛麗繼續沉睡。
但是,剛才坐在旁邊椅子上專心盯視愛麗睡相的那個無面男人不見了。椅子也消失了,利利索索地。這樣弄得房間更加煞風景,更加空曠。在房間大致正中央的位置有一張床,床上躺著愛麗,看上去仿佛一個人坐著救生艇在靜靜的海面上漂游。我們從此側、即從現實中的愛麗房間通過電視螢屏注視這一情景。似乎存在於彼側房間的攝像機將愛麗的睡姿攝下來傳遞給此側。攝像機按一定時間轉換角度,或略略拉近,或稍稍遠離。
——此刻,淺井愛麗的唇角似乎微微顫動了。不,或許很難稱之為顫動。因為實在微乎其微,若有若無。有可能不過是圖像的閃爍罷了,也可能是眼睛的錯覺,或者是尋求某種變化的心理促成了如此的幻視亦未可知。我們為了確認這點而愈發保持銳利的目光。
攝像機鏡頭仿佛領會了這一意志而接近所攝對象。愛麗嘴角上翹。我們屏息斂氣盯視電視螢屏,耐心等待理應繼之而來的變化。嘴唇再次顫動。肌肉瞬間痙攣。是的,動靜一如剛才,一模一樣,不是什麼眼睛的錯覺。淺井愛麗身上正有什麼發生。
漸漸地,我們已不再滿足於只是被動地從此側面對電視螢屏,而想以自己的眼睛直接確認房間的內部,想更切近地注視愛麗開始顯現的微小的變動(恐怕是意識的胎動),想進一步具體地推測其含義。正因如此,我們才決定移到螢屏的另一側。
一旦做出決定,事情並沒有多難。只要離開肉體拋開實體,而化作無質無量的觀念性視點即可。這樣一來,任何牆壁都能穿過,任何深淵都能飛越。並且實際上我們也化作一個純粹的點而穿過了將兩個世界隔開的電視螢屏。從此側移往彼側。當我們穿過牆壁、飛越深淵之時,世界劇烈扭曲,天崩地裂,一度消失。一切都變成別無雜質的微塵四濺開去。之後世界重新組合,新的實體將我們圍攏。一切都發生在轉瞬之間。
現在,我們置身於彼側,置身於電視螢屏推出的房間中。我們環視四周,察看動靜。一股長期未打掃的房間的氣味。窗扇緊閉,空氣不流通,涼瓦瓦的,什麼東西在微微發霉。深度的沉默幾乎使得耳朵作痛。沒有任何人,也沒有有什麼潛伏著的感覺。即使有什麼潛伏著,也早已去了哪裡。此時位於這裡的,只有我們和淺井愛麗。
房間正中的單人床上,愛麗還在沉睡。似曾相識的床,似曾相識的床罩。我們走到她身旁,注視她的睡臉,花時間細細觀察每一細部。剛才也已說了,作為純粹視點的我們所能做到的,無非觀察罷了。觀察,收集情報,做出判斷(倘若可能)。用手碰她是不被允許的,搭話也不成,甚至間接地暗示我們的存在也不行。
天黑以後 第十章(2)
不久,愛麗面部再次出現變化,肌肉條件反射性地一動,一如抖落臉頰上的小飛蟲之時。隨後,右眼瞼微微顫動了幾下。思維的漣漪。在她若明若暗的意識角落,某種小小的斷片和另一種小小的斷片默默呼應,如波紋擴展一般連在一起。我們在眼前目睹了這一過程。單位便是如此形成,繼而同另一處形成的單位結合起來,構成自我認識的基本系統。換句話說,她正在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覺醒。
不久,她在床上欠身,以不確定的視線四下打量。房間相當大。沒有人影。這裡到底是哪裡呢?我在這裡做什麼呢?她捋著記憶的鏈條,但所有記憶都如短短的線一樣很快中斷。她所明白的,僅僅是自己似乎一直睡在這裡。證據是自己在床上且身穿睡衣。床是我的床,睡衣是我的睡衣,沒錯。然而這裡不是我的場所。渾身麻痹。假如我睡了過去,那麼理應睡得相當久、相當深,而睡了多久卻無從知曉。剛要尋根問底,太陽穴開始疼痛。
斷然鑽出被窩,小心翼翼地光著腳下地。她仍穿著睡衣,藍色無花睡衣,布料滑溜溜的。房間裡空氣涼浸浸的。她拿過薄薄的床罩,像圍披肩那樣裹在睡衣外面。想邁步,卻無法直線移動。肌肉記不起原來的走法了。但她還是努力一步步移向前去。又滑又硬的漆布地板事務性地審查她、質問她——你到底是誰?你在這裡幹什麼?而她當然無法回答。
“和進旅館那個女孩?”
瑪麗點頭。
“再無下文。”高橋說,“再沒相見,想必大失所望,畢竟我出了洋相。不過麼,我也沒怎麼對她動心,所以怎麼都無所謂。即使繼續交往,遲早也得卡殼,大概。”
“就是說你跟並不怎麼動心的人進旅館了,經常性地?”
“何至於!我又沒那麼得天獨厚的條件。進情愛旅館那次是第一次。”
兩人繼續行走。
高橋自我辯解似的說:“而且,那次也不是我主動的,她要去的,真的。”
瑪麗沉默不語。
“不過,那話說起來也長,也有情由在裡邊。”高橋說。
“你這人長話蠻多的嘛。”
“有可能。”他承認,“什麼緣故呢?”
瑪麗說:“噯,剛才你說沒有兄弟姐妹?”
“嗯,獨生子。”
“高中和愛麗同校,就是說家在東京吧,那為什麼不住在父母那裡?就生活來說那樣豈不更舒服?”
“這個解釋起來也話長。”
“沒有短的version?”
“有啊,短得不能再短。”高橋說,“想聽?”
“想。”瑪麗說。
“母親不是我生物學上的母親。”
“所以相處不來?”
“不,也不是說相處不來。喏,我這人不是興風作浪那一類型的,卻又沒心緒每天圍著餐桌和和氣氣地聊天吃飯。再說性格上我本來就不覺得一人獨處有什麼痛苦。還有,很難說我同父親保持著特別友好的關係。”
“就是說關係欠佳?”
“或者不如說性格不同、價值觀不同。”
“你父親做什麼呢?”
高橋一聲不響地看著腳下緩緩移步,瑪麗也默不作聲。
“做什麼我不大清楚,老實說來。”高橋說,“但不管怎樣,反正沒幹什麼令人稱道的買賣,對此我有無限接近於確信的推測。另外——這個我幾乎沒對人說起——我還小的時候他進過幾年監獄。總之是個反社會式人物,或者莫如說是罪犯。這也是我不願意住在家裡的一個原因。遺傳因子叫我擔心。”
瑪麗不勝驚訝地說:“這就是短得不能再短的version?”隨即一笑。
天黑以後 第九章(7)
高橋注視瑪麗:“第一次笑。”
第四部分
不久,她在床上欠身,以不確定的視線四下打量。房間相當大。沒有人影。這裡到底是哪裡呢?我在這裡做什麼呢?她捋著記憶的鏈條,但所有記憶都如短短的線一樣很快中斷。她所明白的,僅僅是自己似乎一直睡在這裡。證據是自己在床上且身穿睡衣。床是我的床,睡衣是我的睡衣,沒錯。然而這裡不是我的場所。渾身麻痹。假如我睡了過去,那麼理應睡得相當久、相當深,而睡了多久卻無從知曉。剛要尋根問底,太陽穴開始疼痛。
天黑以後 第十章(1)
凌晨3時25分
淺井愛麗繼續沉睡。
但是,剛才坐在旁邊椅子上專心盯視愛麗睡相的那個無面男人不見了。椅子也消失了,利利索索地。這樣弄得房間更加煞風景,更加空曠。在房間大致正中央的位置有一張床,床上躺著愛麗,看上去仿佛一個人坐著救生艇在靜靜的海面上漂游。我們從此側、即從現實中的愛麗房間通過電視螢屏注視這一情景。似乎存在於彼側房間的攝像機將愛麗的睡姿攝下來傳遞給此側。攝像機按一定時間轉換角度,或略略拉近,或稍稍遠離。
——此刻,淺井愛麗的唇角似乎微微顫動了。不,或許很難稱之為顫動。因為實在微乎其微,若有若無。有可能不過是圖像的閃爍罷了,也可能是眼睛的錯覺,或者是尋求某種變化的心理促成了如此的幻視亦未可知。我們為了確認這點而愈發保持銳利的目光。
攝像機鏡頭仿佛領會了這一意志而接近所攝對象。愛麗嘴角上翹。我們屏息斂氣盯視電視螢屏,耐心等待理應繼之而來的變化。嘴唇再次顫動。肌肉瞬間痙攣。是的,動靜一如剛才,一模一樣,不是什麼眼睛的錯覺。淺井愛麗身上正有什麼發生。
漸漸地,我們已不再滿足於只是被動地從此側面對電視螢屏,而想以自己的眼睛直接確認房間的內部,想更切近地注視愛麗開始顯現的微小的變動(恐怕是意識的胎動),想進一步具體地推測其含義。正因如此,我們才決定移到螢屏的另一側。
一旦做出決定,事情並沒有多難。只要離開肉體拋開實體,而化作無質無量的觀念性視點即可。這樣一來,任何牆壁都能穿過,任何深淵都能飛越。並且實際上我們也化作一個純粹的點而穿過了將兩個世界隔開的電視螢屏。從此側移往彼側。當我們穿過牆壁、飛越深淵之時,世界劇烈扭曲,天崩地裂,一度消失。一切都變成別無雜質的微塵四濺開去。之後世界重新組合,新的實體將我們圍攏。一切都發生在轉瞬之間。
現在,我們置身於彼側,置身於電視螢屏推出的房間中。我們環視四周,察看動靜。一股長期未打掃的房間的氣味。窗扇緊閉,空氣不流通,涼瓦瓦的,什麼東西在微微發霉。深度的沉默幾乎使得耳朵作痛。沒有任何人,也沒有有什麼潛伏著的感覺。即使有什麼潛伏著,也早已去了哪裡。此時位於這裡的,只有我們和淺井愛麗。
房間正中的單人床上,愛麗還在沉睡。似曾相識的床,似曾相識的床罩。我們走到她身旁,注視她的睡臉,花時間細細觀察每一細部。剛才也已說了,作為純粹視點的我們所能做到的,無非觀察罷了。觀察,收集情報,做出判斷(倘若可能)。用手碰她是不被允許的,搭話也不成,甚至間接地暗示我們的存在也不行。
天黑以後 第十章(2)
不久,愛麗面部再次出現變化,肌肉條件反射性地一動,一如抖落臉頰上的小飛蟲之時。隨後,右眼瞼微微顫動了幾下。思維的漣漪。在她若明若暗的意識角落,某種小小的斷片和另一種小小的斷片默默呼應,如波紋擴展一般連在一起。我們在眼前目睹了這一過程。單位便是如此形成,繼而同另一處形成的單位結合起來,構成自我認識的基本系統。換句話說,她正在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覺醒。
不久,她在床上欠身,以不確定的視線四下打量。房間相當大。沒有人影。這裡到底是哪裡呢?我在這裡做什麼呢?她捋著記憶的鏈條,但所有記憶都如短短的線一樣很快中斷。她所明白的,僅僅是自己似乎一直睡在這裡。證據是自己在床上且身穿睡衣。床是我的床,睡衣是我的睡衣,沒錯。然而這裡不是我的場所。渾身麻痹。假如我睡了過去,那麼理應睡得相當久、相當深,而睡了多久卻無從知曉。剛要尋根問底,太陽穴開始疼痛。
斷然鑽出被窩,小心翼翼地光著腳下地。她仍穿著睡衣,藍色無花睡衣,布料滑溜溜的。房間裡空氣涼浸浸的。她拿過薄薄的床罩,像圍披肩那樣裹在睡衣外面。想邁步,卻無法直線移動。肌肉記不起原來的走法了。但她還是努力一步步移向前去。又滑又硬的漆布地板事務性地審查她、質問她——你到底是誰?你在這裡幹什麼?而她當然無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