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作緊閉雙唇,聽她講述。
“雖然你已離開,但是你始終就在身邊。”惠理說。
短暫的沉默再度降臨。
“惠理,我想更多地了解你。”作說,“是什麼把你帶到這裡來的,我首先想知道這個。”
惠理眯起眼。歪了歪腦袋。“說老實話,十八九歲二十出頭時,我的生活始終被阿柚牽著鼻子轉。猛然環顧四周,才發現已經處於幾乎失去自我的狀態。我很想寫作。從小我就喜歡寫文章。小說啦詩歌啦,我很想寫那樣的東西。你知道吧?”
作點點頭。她總是帶著厚厚的筆記簿,想起來就往上面寫點什麼。
“可是進大學之後,根本沒有那份餘力了。一邊照顧阿柚一邊完成課業就耗盡了全力。大學期間我交過兩個男朋友,相處得都不順利。整天忙於照顧阿柚,連約會的空閒都沒有。總之幹什麼都不順利。偶爾停下腳步看看周圍,不由得想,我這到底是在於什麼?看不見人生目標。各種東西都在空轉而已。我都快要失去信心了。當然,阿柚一定很痛苦,可我也很痛苦啊。”
惠理眯起眼,像在遙望遠方的風景。
“就在這時,同學邀我一起去陶藝教室,我半是鬧著玩地跟著去了。然後發現這是我尋覓已久的東西。轉起陶鈞,就能非常坦誠地面對自己。只要在造型上傾注全力就行,其他事情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從那天開始,我迷上了陶器製作。在大學讀書期間還純粹是興趣愛好,可到了後來就一心想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大學畢業後,我邊打工邊學了一年,重新考進藝術大學的工藝系。再見啦小說,你好啊陶藝。勤勤懇懇地學習製作,其間結識了在那裡留學的愛德華,於是一來二往,就跟他結婚,來到了這裡。真奇妙。如果那時同學沒有邀我去陶藝教室,我一定會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吧。”
“你好像很有才華。”作指著擺在櫥架上的陶器,說,“我不懂陶器,但是看著它們,觸摸它們,似乎能感受到強烈的感情。”
惠理微微一笑。“才華嘛,我不太清楚,但我的作品在這裡賣得很好。儘管賺不了大錢,但自己製作的東西以某種形式被別人需要,是件很美妙的事。”
“我理解。”作說道,“我也是個製作東西的人。雖然製作的東西大不相同。”
“就像火車站和盤子一樣不同。”
“兩者都是我們生活中必需的東西。”
“那當然。”惠理說,然後想著什麼。口角的笑意一點點淡下去。“我很滿意這裡。大概會埋在這片土地上吧。”
“再也不回日本了?”
“我有芬蘭國籍,最近芬蘭話也說得流利多了。雖然冬季很長,但反倒可以多讀些書。也許有一天自己想動筆寫點什麼。孩子們也熟悉這片土地,還結識了不少朋友。愛德華是個很好的人哦。他的家人都待我很好,工作也上了正軌。”
“而且這裡需要你。”
惠理抬起臉,直直地看著作的眼睛。
“在接到阿柚遇害身亡的消息後,我下決心埋葬在這個國度。是青打電話告訴我的。那時候我大女兒正在肚子裡,所以連葬禮也沒能參加。那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事,好像胸膛真的要裂開一樣———阿柚在某個我不知道的地方慘遭殺害,被燒成灰,再也見不到她了。那時候我下定決心:如果生下來的是個女孩,就取名叫柚,而且再也不回日本了。”
“原來她叫柚。”
“柚?黑野?哈泰寧。”她說,“至少在這個名字的發音里,阿柚的一部分還繼續活著。”
“可是,為什麼阿柚要一個人去濱松?”
“就在我移居芬蘭後不久,阿柚搬到了濱松。不清楚理由。我們定期寫信,但是她隻字未提前因後果,只寫了一句,說由於工作需要搬到濱鬆了。找工作的話,名古屋肯定也要多少有多少,她單身一人在陌生的土地上生活,簡直就等於自殺。”
阿柚是在濱松市內自己的公寓裡,被人用衣帶之類的東西勒住脖頸殺害的。作在報紙的微縮膠捲和過期雜誌上讀到了詳細報導,還上網檢索過。
那不是入室盜竊殺人。裝有現金的錢包仍然放在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動也沒動。而且也沒有受到強暴的跡象。屋內整潔有序,沒有反抗的痕跡,同一樓層的鄰居不曾聽到可疑的響動。菸灰缸里丟著幾根薄荷香菸的菸蒂,但那是阿柚自己抽的。(作不禁皺眉,她居然抽菸?)行兇時間推定為晚間十點至深夜,那天從傍晚時分直到天明,下了一夜五月里罕見的冷雨。她的屍體是在三天後發現的。整整三天,她都以同一姿勢躺在廚房的地板革上。
殺人動機始終不清楚。有人趁著黑夜侵入室內,無聲無息地將她勒死,什麼都不偷什麼都不干就揚長而去。房間有自動電子鎖,門上掛著安全鏈。不知是她從裡面開的門,還是兇手搞到了備用鑰匙。她孤身一人住在這公寓內。據公司同事和鄰居們說,她也沒有特別親近的朋友。姐姐和母親有時從名古屋趕來看望她,此外她總是一人獨處。在眾人看來,她是個服裝樸素、寡言老實的女子。對工作很熱心,在學生中間的聲譽也很好,只是一下班便不和別人來往。
為什麼她竟會被勒死,誰都想不明白。最終,警察的偵破虎頭蛇尾,連兇手的影子都沒找到便中止了。關於這宗案件的報導也越來越少,最終消失。一宗淒涼而悲慘的案件,就像一夜下到天明的冷雨。
“她被惡魔纏住了。”惠理像揭秘似的用神秘兮兮的聲音說,“那惡魔不即不離,就在她身後,對著她的脖頸吹出冰冷的氣,一點一點把她逼上了絶路。不這麼想,種種事情就無法解釋。你的事也好,厭食症的事也好,還有濱松的事也是。我本來不願說這種話。一旦說出口,那東西好像就會變成真實的存在。所以我一直把這話藏在心底,原本打算沉默到死。可是此刻,我決心在這裡說出來。因為從此以後我們可能再也不會見面了。恐怕你得徹徹底底了解這件事。那就是惡魔,或者跟惡魔相近的東西。阿柚終究沒擺脫那傢伙。”
惠理長嘆一聲,凝視著桌子上的雙手。那明顯在劇烈顫抖。作將視線從那雙手上移開,從飄曳的窗簾間望向窗外。屋內降臨的沉默充滿深深的悲痛,令人窒息。當中無言的思緒像深剜地表、造出湖泊的古代冰河,沉重而孤獨。
“你還記得李斯特的《巡禮之年》嗎?裡面有一支阿柚經常彈的曲子。”過了不久,作為了打破沉默,問道。
“《Le Mal du Pays》。我當然記得很清楚。”惠理說,“現在我還常常聽。你想聽嗎?”
作點點頭。
惠理起身到木柜上的小型音響前,從摞在一起的CD中取出一張,放在播放器的轉盤上。音箱裡流淌出《Le Mal du Pays》的旋律。單手輕輕彈奏出單音構成的樸素的主旋律。兩人再次隔著餐桌坐下,默默地聆聽。
“雖然你已離開,但是你始終就在身邊。”惠理說。
短暫的沉默再度降臨。
“惠理,我想更多地了解你。”作說,“是什麼把你帶到這裡來的,我首先想知道這個。”
惠理眯起眼。歪了歪腦袋。“說老實話,十八九歲二十出頭時,我的生活始終被阿柚牽著鼻子轉。猛然環顧四周,才發現已經處於幾乎失去自我的狀態。我很想寫作。從小我就喜歡寫文章。小說啦詩歌啦,我很想寫那樣的東西。你知道吧?”
作點點頭。她總是帶著厚厚的筆記簿,想起來就往上面寫點什麼。
“可是進大學之後,根本沒有那份餘力了。一邊照顧阿柚一邊完成課業就耗盡了全力。大學期間我交過兩個男朋友,相處得都不順利。整天忙於照顧阿柚,連約會的空閒都沒有。總之幹什麼都不順利。偶爾停下腳步看看周圍,不由得想,我這到底是在於什麼?看不見人生目標。各種東西都在空轉而已。我都快要失去信心了。當然,阿柚一定很痛苦,可我也很痛苦啊。”
惠理眯起眼,像在遙望遠方的風景。
“就在這時,同學邀我一起去陶藝教室,我半是鬧著玩地跟著去了。然後發現這是我尋覓已久的東西。轉起陶鈞,就能非常坦誠地面對自己。只要在造型上傾注全力就行,其他事情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從那天開始,我迷上了陶器製作。在大學讀書期間還純粹是興趣愛好,可到了後來就一心想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大學畢業後,我邊打工邊學了一年,重新考進藝術大學的工藝系。再見啦小說,你好啊陶藝。勤勤懇懇地學習製作,其間結識了在那裡留學的愛德華,於是一來二往,就跟他結婚,來到了這裡。真奇妙。如果那時同學沒有邀我去陶藝教室,我一定會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吧。”
“你好像很有才華。”作指著擺在櫥架上的陶器,說,“我不懂陶器,但是看著它們,觸摸它們,似乎能感受到強烈的感情。”
惠理微微一笑。“才華嘛,我不太清楚,但我的作品在這裡賣得很好。儘管賺不了大錢,但自己製作的東西以某種形式被別人需要,是件很美妙的事。”
“我理解。”作說道,“我也是個製作東西的人。雖然製作的東西大不相同。”
“就像火車站和盤子一樣不同。”
“兩者都是我們生活中必需的東西。”
“那當然。”惠理說,然後想著什麼。口角的笑意一點點淡下去。“我很滿意這裡。大概會埋在這片土地上吧。”
“再也不回日本了?”
“我有芬蘭國籍,最近芬蘭話也說得流利多了。雖然冬季很長,但反倒可以多讀些書。也許有一天自己想動筆寫點什麼。孩子們也熟悉這片土地,還結識了不少朋友。愛德華是個很好的人哦。他的家人都待我很好,工作也上了正軌。”
“而且這裡需要你。”
惠理抬起臉,直直地看著作的眼睛。
“在接到阿柚遇害身亡的消息後,我下決心埋葬在這個國度。是青打電話告訴我的。那時候我大女兒正在肚子裡,所以連葬禮也沒能參加。那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事,好像胸膛真的要裂開一樣———阿柚在某個我不知道的地方慘遭殺害,被燒成灰,再也見不到她了。那時候我下定決心:如果生下來的是個女孩,就取名叫柚,而且再也不回日本了。”
“原來她叫柚。”
“柚?黑野?哈泰寧。”她說,“至少在這個名字的發音里,阿柚的一部分還繼續活著。”
“可是,為什麼阿柚要一個人去濱松?”
“就在我移居芬蘭後不久,阿柚搬到了濱松。不清楚理由。我們定期寫信,但是她隻字未提前因後果,只寫了一句,說由於工作需要搬到濱鬆了。找工作的話,名古屋肯定也要多少有多少,她單身一人在陌生的土地上生活,簡直就等於自殺。”
阿柚是在濱松市內自己的公寓裡,被人用衣帶之類的東西勒住脖頸殺害的。作在報紙的微縮膠捲和過期雜誌上讀到了詳細報導,還上網檢索過。
那不是入室盜竊殺人。裝有現金的錢包仍然放在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動也沒動。而且也沒有受到強暴的跡象。屋內整潔有序,沒有反抗的痕跡,同一樓層的鄰居不曾聽到可疑的響動。菸灰缸里丟著幾根薄荷香菸的菸蒂,但那是阿柚自己抽的。(作不禁皺眉,她居然抽菸?)行兇時間推定為晚間十點至深夜,那天從傍晚時分直到天明,下了一夜五月里罕見的冷雨。她的屍體是在三天後發現的。整整三天,她都以同一姿勢躺在廚房的地板革上。
殺人動機始終不清楚。有人趁著黑夜侵入室內,無聲無息地將她勒死,什麼都不偷什麼都不干就揚長而去。房間有自動電子鎖,門上掛著安全鏈。不知是她從裡面開的門,還是兇手搞到了備用鑰匙。她孤身一人住在這公寓內。據公司同事和鄰居們說,她也沒有特別親近的朋友。姐姐和母親有時從名古屋趕來看望她,此外她總是一人獨處。在眾人看來,她是個服裝樸素、寡言老實的女子。對工作很熱心,在學生中間的聲譽也很好,只是一下班便不和別人來往。
為什麼她竟會被勒死,誰都想不明白。最終,警察的偵破虎頭蛇尾,連兇手的影子都沒找到便中止了。關於這宗案件的報導也越來越少,最終消失。一宗淒涼而悲慘的案件,就像一夜下到天明的冷雨。
“她被惡魔纏住了。”惠理像揭秘似的用神秘兮兮的聲音說,“那惡魔不即不離,就在她身後,對著她的脖頸吹出冰冷的氣,一點一點把她逼上了絶路。不這麼想,種種事情就無法解釋。你的事也好,厭食症的事也好,還有濱松的事也是。我本來不願說這種話。一旦說出口,那東西好像就會變成真實的存在。所以我一直把這話藏在心底,原本打算沉默到死。可是此刻,我決心在這裡說出來。因為從此以後我們可能再也不會見面了。恐怕你得徹徹底底了解這件事。那就是惡魔,或者跟惡魔相近的東西。阿柚終究沒擺脫那傢伙。”
惠理長嘆一聲,凝視著桌子上的雙手。那明顯在劇烈顫抖。作將視線從那雙手上移開,從飄曳的窗簾間望向窗外。屋內降臨的沉默充滿深深的悲痛,令人窒息。當中無言的思緒像深剜地表、造出湖泊的古代冰河,沉重而孤獨。
“你還記得李斯特的《巡禮之年》嗎?裡面有一支阿柚經常彈的曲子。”過了不久,作為了打破沉默,問道。
“《Le Mal du Pays》。我當然記得很清楚。”惠理說,“現在我還常常聽。你想聽嗎?”
作點點頭。
惠理起身到木柜上的小型音響前,從摞在一起的CD中取出一張,放在播放器的轉盤上。音箱裡流淌出《Le Mal du Pays》的旋律。單手輕輕彈奏出單音構成的樸素的主旋律。兩人再次隔著餐桌坐下,默默地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