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由於戰事膠著,互有勝負,“世上英雄本無主”的劉武周昔日降將紛紛叛逃,給唐軍在心理上打擊很大。沒獲李世民同意,唐軍諸將就把尉遲敬德捆起來囚禁,他們懷疑這位猛將肯定會和其他人一樣叛逸而去。李世民帳下屈突通、殷開山兩位高級助手又勸言:“敬德初歸國家,情意未附。此人勇健非常,又被囚禁,必生怨望,留之肯定生禍,請即殺之!”秦王李世民想都未想,隨口答言:“我和你們想的完全不同。”馬上派人把尉遲敬德放了,引入臥內,只剩下他和這位勇武的將軍兩個人。秦王又拿出一大包金寶,說“丈夫以意氣相期,勿以小疑見意。我絕不會聽信讒言殺害忠良。如果您真想離開,今以此物相資,以表我們一時共事之情。”李世民不是jian雄,一番話語肯定是出自肺腑。尉遲敬德武人直腸,並未有什麼一番剖解自己“報效”的丑表功之言。當天,跟從李世民一幫人在榆窠打獵,忽遇王世充率數萬步騎,估計是想偷襲唐軍,沒想到半路上遇見秦王李世民這條“大魚”。王世充帳下驍將單雄信率一隊騎兵直衝李世民,說時遲那時快,快馬名將,眼巴巴看著單雄信一丈八多長的大槊就要刺到。危急關頭,尉遲敬德躍馬大呼,橫刺單雄信墜馬,其徒眾見領將滾落,沖勢稍減。尉遲敬德把李世民擋於身後,緩緩後撤出包圍圈。待李世民等人進入唐軍人多的安全地帶,尉遲敬德又率一隊騎兵與王世充軍隊交代,大斗數合,王世充軍大敗,尉遲敬德生擒其大將一名,獲排槊兵六千多人。李世民面對意氣高揚歸來的尉遲敬德,感慨言道:“上午我身邊眾人都說您肯定要叛逃,天誘我意,獨保明之,所謂福善有徵,只是沒想到您報答得這麼快!”大庭廣眾之下,特賜尉遲敬德一大櫃金銀。自此,恩遇日隆。

  尉遲敬德武藝極其高強,特別善於兩將相戰對合之際躲避對方槊刺。他常常在兩軍對陣間,單人獨騎直衝入敵陣,即使敵方眾人舉槊齊刺,都傷不了他,最奇的是他還能在左閃右避之間奪取敵人的長槊,返刺對方。李世民的弟弟、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齊王李元吉也非常善於馬上擊槊,聽說秦王李世民帳下尉遲敬德也有這方面的技藝,心中很是不服,就到營中親自比試,一來炫耀一下自己的武藝,二來挫一挫秦府兵將的銳氣。兄弟相見坐下,招來尉遲敬德。齊王李元吉命尉遲敬德把兩根長槊去掉金槊尖刃,只以木竿相擊,比試一下武藝。尉遲敬德很恭謹地稟報:“請大王您用有尖刃的槊,肯定傷不了我。我自己把我的槊尖去掉就是。”李元吉心中暗氣,心想我今天就成全你。上馬疾馳,槊尖直貫尉遲敬德三路要害處。相合數次,尉遲敬德俯仰左右,齊王的槊尖終不能及。秦王李世民在旁心中暗喜,為了更加打擊這位暴戾兄弟的氣焰,他故意問尉遲敬德:“奪槊和避槊,哪個更難?”敬德回答:“奪槊難。”世民就命敬德奪李元吉的槊。這位一直以為槊馬天下第一的王爺已經氣得七竅生煙,躍馬執槊,朝著對面空手而來要奪槊的尉遲敬德狠命刺去,想置之死地而後快。“敬德俄傾三奪其槊”。最後,這位齊王不得不服,嘴上大聲讚嘆敬德神勇異常,心中的恥憤卻不知有多大。鋼牙咬碎,也只能嘆服其能了。

  尉遲敬德藝高人膽大,總能在萬馬軍中干出令人喝彩嘆絕的事情。唐軍攻打王世充的洛陽城,背後竇建德的救兵數萬前來救援夾擊。王世充的侄子王琬當時出使於竇建德營內,胯下騎著當初隋煬帝的親乘御馬,鎧甲鮮明,渾身上下打扮齊整,金玉鑲嵌,在兩軍陣間來回奔馳,誇耀於軍。李世民是識馬之人,用鞭指著王琬的乘馬,說“這真是匹無雙的良馬。” 尉遲敬德一聽,馬上請命說要過去奪馬。李世民連忙阻止,“怎能以匹馬之故而喪勇將!” 尉遲敬德搖搖手,說了句“無妨”,策馬直去,身後僅高甑生、梁建方兩人跟隨。眾目睽睽之下,在雙方對陣數萬軍將眼皮底下,三騎直入竇建德陣。敬德抓小雞一樣把身穿價值連城鎧甲的王琬生擒,牽著隋煬帝的御馬,從容還營。“賊眾無敢當者”。可以想見,那種昂然意氣、成竹於胸的大將英雄氣魄,無論敵我,都會心悅誠服。

  尉遲敬德從李世民征戰多年,不僅破王世充、竇建德,後來又打敗劉黑闥、徐圓朗等人,戰功卓著,為秦王府中數一數二的大將。

  太子李建成也素知尉遲敬德英勇,暗地派人贈以一大車金銀器物,並卑辭下意地表示要和敬德達成“布衣之交”。敬德婉言謝絕,表示自己“身逢隋亡,竄身無所,幸逢秦王饒以不死,又為屬下將官,惟當以身報恩,不敢有二心。”太子李建成大怒,就不再與敬德交往。齊王李元吉深忌其驍勇,屢次派人行刺尉遲敬德。尉遲敬德提前知道些風聲,睡覺時也重門洞開,自己在帳中安然大睡,刺客多次都已悄入庭院之中,但見這陣勢都心中猶疑,以為敬德有什麼防備或更深的計誘,最終沒有一個人敢下手。

  玄武門之變前夕,尉遲敬德也知曉太子李建成很快要動手,就和長孫無忌一起勸李世民先下手。如此大事,涉及太子和齊王以及自身的生死,李世民還很猶豫。尉遲敬德以言語相激道:“人情畏死,眾人以死擁奉大王您,此是天授啊。如果天與不取,必受其咎。大王您存仁愛小情,忘社稷之大計,誠非明計。您如果不行事,那請容許我尉遲敬德先逃命,不能等事發時束手被殺。我現在逃走,長孫無忌也和我一起跑掉。”李世民聽此言心中發悚,尉遲敬德又說:“大王您現在處事猶豫不決,非智非勇。而且我已經召集了八百壯士披甲持弓,其勢不得不發!”侯君集和長孫無忌也一旁死勸,李世民最終下定決心。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陰曆6月4日,玄武門之變,李世親自發箭she死太子大哥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張弓she李世民,三發不中。李世民胯下馬驚,跳躍狂奔中把李世民甩下地,狼狽之中,狠戾的齊王李元吉飛馬趕到,翻身落地,用弓弦勒住剛剛爬起身還未站穩的李世民脖子。萬分危急關頭,又是尉遲敬德躍馬大喝趕到。估計要是別人來,李元吉肯定先把李世民脖子勒斷再說,見是尉遲敬德策馬沖前,李元吉自知不敵,鬆開李世民轉身跑向武德殿,估計是想奔進宮殿內門或找老爹李淵訴冤。尉遲敬德馬疾手快,一箭把這位齊王she死在當地。然後,他手裡拿著李建成、李元吉的兩顆血淋淋人頭,趕到正在玄武門混戰的太子、齊王府軍與秦王府軍前,大呼示意。東宮及齊王屬兵見到主人人頭,全都死心,頓時潰散。

  唐高祖李淵當時正和一幫寵妃侍姬在海池上泛舟遊玩。李世民命敬德“待衛”高祖,其實是真正的“逼宮”。尉遲敬德全身披掛身持長予,突然出現在李淵面前,差點把老頭兒嚇死,驚問:“今日是誰作亂?愛卿你因何而來?”敬德回稟:“太子、齊王作亂,秦王已舉兵誅之,特派遣為臣來宿衛。”當時宮外還有些太子、齊王的兵馬在各處與秦王府兵交戰,尉遲敬德“奏請降手敕”,其實是逼著老皇帝手諭各軍統歸李世民掌管。此時的李淵只得稱好,“於是內外遂定”。又下詔殺建成、元吉諸子。一天之內,二子十孫橫死,老李淵不知心中是什麼滋味。不過想想他下令誅殺仁德寬厚的大英雄竇建德、蕭銑、李密等人,也算是冥中相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