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她停了下來。她女兒並不十分同意她的話,不過她沒有聽見女兒說出口來,所以也沒有生氣。
達什伍德太太又說:“她將來住在德拉福莊園,即使我留在巴登,也離我不遠;而且我聽說那是個大村子,附近一定會有什么小房舍、小別墅,適合我們居住,跟現在我們的住所一樣好的。”
可憐的埃莉諾!現在又來了一個新計劃,要把她弄到德拉福去了!
但是她的心情是堅定的。
“還有他的家產!你知道,像我這樣年紀的人總是會關心那樁事的;我雖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家產,我相信一定很可觀。”
這時一位第三者進來,打斷了她們的談話,埃莉諾便退出去,把全部事情獨自想了一遍,祝願她的朋友成功,可是,一面祝願,一面又為威洛比難過。
第四十六章
瑪麗安害的這種病使人虛弱;好在她病得不太久,復原就並不緩慢;她年輕,體質好,又有媽媽在旁看護,因此恢復得很順利,媽媽到達後第四天她就能走動,來到帕默太太的化妝室里。她到了那裡,特別提出要求,請布蘭頓上校來見面,她急著要向他道謝,感謝他把媽媽接了來。
他進了屋,看著她那改變了的面容,握著她那立即伸出來的蒼白的手時,非常激動;埃莉諾猜測,這一定不僅僅因為他愛瑪麗安,不僅僅因為他知道有人了解他愛她的緣故;他看著妹妹時那陰鬱的眼色和不斷改變的面色使她馬上看出,很可能由於瑪麗安和埃莉莎面貌相似(這是他曾說過的),他心頭又兜起了過去的一幕幕慘景,現在,妹妹深陷的眼睛、蒼白的皮膚、病弱無力的姿態和對他特殊表示熱情的感謝又加深了那些景象。
達什伍德太太跟女兒一樣也留心看到了這一切經過,但是兩人的心思各有所屬,所以印象也非常不同,她在布蘭頓上校的態度中只看到那種最單純而不言自喻的感情激動,而在瑪麗安的行動和言語中,她認為,某種超出感謝的神氣已經出現了。
又過了一兩天,瑪麗安日漸明顯地好起來,達什伍德太太跟兩位女兒一樣,自己也盼著回家,便開始談起回巴登的事。她那兩位朋友的行止是要看她如何處理決定的;達什伍德一家不走,詹寧斯太太就不會離開克利夫蘭莊園,布蘭頓上校呢,由於她們一致要求,很快也就覺得自己留在那裡,雖不那麼必需,也同樣是義不容辭的了。他和詹寧斯太太又反過來一致要求達什伍德太太,說服她回家時為了有病孩子路上的舒適,坐他的馬車走;上校接受了達什伍德太太和詹寧斯太太的聯合邀請,愉快地約定幾禮拜內就到巴登別墅做客,取回他的馬車,由於詹寧斯太太靈活厚道,她自己殷勤好客,也使別人跟自己一樣殷勤好客起來了。
分手離別的日子到了;瑪麗安特別向詹寧斯太太長時間地辭別,她非常誠懇地表示感激,滿懷尊敬與良好祝願,看來是出自內心,在默默地向她道歉,過去不該對她冷淡;她熱誠地、朋友般地跟布蘭頓上校說了再見,他小心地扶她坐進馬車,那模樣好像熱切希望她起碼該有一半權利使用這輛馬車似的。隨後達什伍德太太和埃莉諾也上了車,丟下其餘的人獨自相處,只好談談上路的人,倍感無聊了;後來詹寧斯太太被叫去上了自己的車,她兩位年輕朋友已經走了,她只好跟女僕聊天,尋求安慰;緊接著布蘭頓上校也單獨上路回德拉福莊園去了。
達什伍德一家人在路上走了兩天,這兩天裡,瑪麗安都經受住了,並不怎麼累。每一個一心陪伴她的人,一路上都萬分熱情殷切地關心她,處處讓她舒適,看到她身體無恙、情緒平靜,人人都放下了心。埃莉諾看見她情緒正常尤其愉快。她曾一周又一周地看著妹妹一直那麼受苦,看著她心痛難忍,既無勇氣說出來,又無力壓下去,現在妹妹的心境明顯地鎮靜下來了,她相信這是妹妹認真考慮的結果,最後一定會心安理得地高興起來的,所以埃莉諾的這種快樂任何人也分享不到。的確,當她們走近巴登時,到了那塊塊田地、棵棵樹木都帶來幾分特殊的痛苦回憶的地方,瑪麗安變得沉默,憂鬱起來,而且轉過臉去背著她們,坐在那裡一心注視窗外。但是埃莉諾這時既不驚訝也不怪她;而且扶她下車時還看見她剛哭過,她只覺得這種感情本身非常自然,惹人憐愛,又不引人注目,很值得稱讚。從她後來的整個態度看,埃莉諾看出妹妹已經明白過來,應該努力憑理智行事;因為她們一走進公共起坐室時,瑪麗安就環顧四周,目光堅定,好像立刻下了決心,要迫使自己對一切會聯想起威洛比的東西習慣起來似的。她說話不多,但是每句話都是為的表示歡樂,儘管偶爾漏出一聲嘆息,也隨即露出微笑彌補過來。晚飯後,她想彈彈琴。她走到琴旁,但是第一眼就落到一本歌劇樂譜上,那是威洛比替她買來的,裡面有幾首他們喜愛的二重唱,封面上還有他親手寫的她自己的名字。這可不行。她搖了搖頭,推開樂譜,在琴鍵上摸了一遍,推說手指無力,又把琴關上了;儘管這樣,她還是堅決地說,以後她要多練練琴。
第二天上午,這些愉快的徵兆並沒有減少。正相反,她睡了一夜,身心都有了力量,神情、說話都真正有精神了,她期待著瑪格麗特回來時的歡樂,談起那時全家親熱重聚,大家追求同樣的樂趣並快活相處,說那才是值得盼望的唯一的幸福。
她說:“等天氣好起來,我有了力氣,我們每天都要一起散步,走得遠遠的。我們要到小丘邊的農莊去,看看那裡孩子們過得怎麼樣;我們到約翰爵士在巴登十字路新置的種植園去,到大修道院去;我們要常到小修道院的遺址去,探索它的院基,直到據說當年曾擴展到的範圍。
我想我們會很快活的。我想我們會愉快地過一個夏天。我打算每天最晚六點鐘起床,從那時一直到吃晚飯,我要安排好時間,不彈琴就讀書。
我已計劃好,決定認真讀書。我們家書室里的書都太熟悉了,再讀也只是為了消遣。但是巴登莊園有許多作品很值得讀一讀;還有其他更現代的書,我看能向布蘭頓上校借。只消一天讀六小時,一年時間就能獲得大量我現在缺少的知識了。”
埃莉諾誇獎她訂出了這樣宏大的計劃;不過,看到正是這種熱烈的幻想過去曾把她引向極端,意氣消沉,無所事事,只顧自怨自艾,現在又把這麼合理的工作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計劃得過了份,她不禁笑了。可是,當她想起她答應過威洛比的事還沒有完成,微笑變成了嘆息;她怕要轉達的話也許又會攪動瑪麗安的心,至少暫時會毀了這安安靜靜的忙碌生活的美好前景。所以她想推遲這不吉利的時刻,決定等妹妹的健康狀況穩定些再定時間。不料剛作出了決定就又被破壞了。
瑪麗安已經在家裡待了兩三天,天氣才好轉,使她這樣的病人敢於冒險出去。一個晴和的早晨終於來到,天氣這樣好,女兒躍躍欲試,媽媽也能放心;所以瑪麗安獲准在宅前小路上倚在埃莉諾手臂上散步,時間不限,只要別累著就行。
達什伍德太太又說:“她將來住在德拉福莊園,即使我留在巴登,也離我不遠;而且我聽說那是個大村子,附近一定會有什么小房舍、小別墅,適合我們居住,跟現在我們的住所一樣好的。”
可憐的埃莉諾!現在又來了一個新計劃,要把她弄到德拉福去了!
但是她的心情是堅定的。
“還有他的家產!你知道,像我這樣年紀的人總是會關心那樁事的;我雖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家產,我相信一定很可觀。”
這時一位第三者進來,打斷了她們的談話,埃莉諾便退出去,把全部事情獨自想了一遍,祝願她的朋友成功,可是,一面祝願,一面又為威洛比難過。
第四十六章
瑪麗安害的這種病使人虛弱;好在她病得不太久,復原就並不緩慢;她年輕,體質好,又有媽媽在旁看護,因此恢復得很順利,媽媽到達後第四天她就能走動,來到帕默太太的化妝室里。她到了那裡,特別提出要求,請布蘭頓上校來見面,她急著要向他道謝,感謝他把媽媽接了來。
他進了屋,看著她那改變了的面容,握著她那立即伸出來的蒼白的手時,非常激動;埃莉諾猜測,這一定不僅僅因為他愛瑪麗安,不僅僅因為他知道有人了解他愛她的緣故;他看著妹妹時那陰鬱的眼色和不斷改變的面色使她馬上看出,很可能由於瑪麗安和埃莉莎面貌相似(這是他曾說過的),他心頭又兜起了過去的一幕幕慘景,現在,妹妹深陷的眼睛、蒼白的皮膚、病弱無力的姿態和對他特殊表示熱情的感謝又加深了那些景象。
達什伍德太太跟女兒一樣也留心看到了這一切經過,但是兩人的心思各有所屬,所以印象也非常不同,她在布蘭頓上校的態度中只看到那種最單純而不言自喻的感情激動,而在瑪麗安的行動和言語中,她認為,某種超出感謝的神氣已經出現了。
又過了一兩天,瑪麗安日漸明顯地好起來,達什伍德太太跟兩位女兒一樣,自己也盼著回家,便開始談起回巴登的事。她那兩位朋友的行止是要看她如何處理決定的;達什伍德一家不走,詹寧斯太太就不會離開克利夫蘭莊園,布蘭頓上校呢,由於她們一致要求,很快也就覺得自己留在那裡,雖不那麼必需,也同樣是義不容辭的了。他和詹寧斯太太又反過來一致要求達什伍德太太,說服她回家時為了有病孩子路上的舒適,坐他的馬車走;上校接受了達什伍德太太和詹寧斯太太的聯合邀請,愉快地約定幾禮拜內就到巴登別墅做客,取回他的馬車,由於詹寧斯太太靈活厚道,她自己殷勤好客,也使別人跟自己一樣殷勤好客起來了。
分手離別的日子到了;瑪麗安特別向詹寧斯太太長時間地辭別,她非常誠懇地表示感激,滿懷尊敬與良好祝願,看來是出自內心,在默默地向她道歉,過去不該對她冷淡;她熱誠地、朋友般地跟布蘭頓上校說了再見,他小心地扶她坐進馬車,那模樣好像熱切希望她起碼該有一半權利使用這輛馬車似的。隨後達什伍德太太和埃莉諾也上了車,丟下其餘的人獨自相處,只好談談上路的人,倍感無聊了;後來詹寧斯太太被叫去上了自己的車,她兩位年輕朋友已經走了,她只好跟女僕聊天,尋求安慰;緊接著布蘭頓上校也單獨上路回德拉福莊園去了。
達什伍德一家人在路上走了兩天,這兩天裡,瑪麗安都經受住了,並不怎麼累。每一個一心陪伴她的人,一路上都萬分熱情殷切地關心她,處處讓她舒適,看到她身體無恙、情緒平靜,人人都放下了心。埃莉諾看見她情緒正常尤其愉快。她曾一周又一周地看著妹妹一直那麼受苦,看著她心痛難忍,既無勇氣說出來,又無力壓下去,現在妹妹的心境明顯地鎮靜下來了,她相信這是妹妹認真考慮的結果,最後一定會心安理得地高興起來的,所以埃莉諾的這種快樂任何人也分享不到。的確,當她們走近巴登時,到了那塊塊田地、棵棵樹木都帶來幾分特殊的痛苦回憶的地方,瑪麗安變得沉默,憂鬱起來,而且轉過臉去背著她們,坐在那裡一心注視窗外。但是埃莉諾這時既不驚訝也不怪她;而且扶她下車時還看見她剛哭過,她只覺得這種感情本身非常自然,惹人憐愛,又不引人注目,很值得稱讚。從她後來的整個態度看,埃莉諾看出妹妹已經明白過來,應該努力憑理智行事;因為她們一走進公共起坐室時,瑪麗安就環顧四周,目光堅定,好像立刻下了決心,要迫使自己對一切會聯想起威洛比的東西習慣起來似的。她說話不多,但是每句話都是為的表示歡樂,儘管偶爾漏出一聲嘆息,也隨即露出微笑彌補過來。晚飯後,她想彈彈琴。她走到琴旁,但是第一眼就落到一本歌劇樂譜上,那是威洛比替她買來的,裡面有幾首他們喜愛的二重唱,封面上還有他親手寫的她自己的名字。這可不行。她搖了搖頭,推開樂譜,在琴鍵上摸了一遍,推說手指無力,又把琴關上了;儘管這樣,她還是堅決地說,以後她要多練練琴。
第二天上午,這些愉快的徵兆並沒有減少。正相反,她睡了一夜,身心都有了力量,神情、說話都真正有精神了,她期待著瑪格麗特回來時的歡樂,談起那時全家親熱重聚,大家追求同樣的樂趣並快活相處,說那才是值得盼望的唯一的幸福。
她說:“等天氣好起來,我有了力氣,我們每天都要一起散步,走得遠遠的。我們要到小丘邊的農莊去,看看那裡孩子們過得怎麼樣;我們到約翰爵士在巴登十字路新置的種植園去,到大修道院去;我們要常到小修道院的遺址去,探索它的院基,直到據說當年曾擴展到的範圍。
我想我們會很快活的。我想我們會愉快地過一個夏天。我打算每天最晚六點鐘起床,從那時一直到吃晚飯,我要安排好時間,不彈琴就讀書。
我已計劃好,決定認真讀書。我們家書室里的書都太熟悉了,再讀也只是為了消遣。但是巴登莊園有許多作品很值得讀一讀;還有其他更現代的書,我看能向布蘭頓上校借。只消一天讀六小時,一年時間就能獲得大量我現在缺少的知識了。”
埃莉諾誇獎她訂出了這樣宏大的計劃;不過,看到正是這種熱烈的幻想過去曾把她引向極端,意氣消沉,無所事事,只顧自怨自艾,現在又把這麼合理的工作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計劃得過了份,她不禁笑了。可是,當她想起她答應過威洛比的事還沒有完成,微笑變成了嘆息;她怕要轉達的話也許又會攪動瑪麗安的心,至少暫時會毀了這安安靜靜的忙碌生活的美好前景。所以她想推遲這不吉利的時刻,決定等妹妹的健康狀況穩定些再定時間。不料剛作出了決定就又被破壞了。
瑪麗安已經在家裡待了兩三天,天氣才好轉,使她這樣的病人敢於冒險出去。一個晴和的早晨終於來到,天氣這樣好,女兒躍躍欲試,媽媽也能放心;所以瑪麗安獲准在宅前小路上倚在埃莉諾手臂上散步,時間不限,只要別累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