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6.得到回饋 有些情況下,當你與某些人同處時,不妨直接問一問批評你的對方,他為何要對你做這種批評,這可能會是一種蠻合適的做法。你或許可以藉此更 了解自己。但是唯有你覺得自己可以信任對方,而他也會誠實且善意地回答你的問題時,我們才建議你這麼做。如此一來,你便可得到相當寶貴的自我 回饋。這是一種處理負面問題的自信手法。

  7.避免自貶 請你牢記,千萬不要在別人批評你時,就不由自主地認為自己確實如此;你不必照單全收。我們稱這種情形為“如墜五里霧中”。不要讓自貶的言語 引來他人的批評,例如:“我認為這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你不妨姑且一看。”

  這種論調只會讓對方真的認同於你。

  應付其他的情緒當我們覺得自己遭受批評時,連帶地也會產生其他的情緒反應。接著我 們來談談如何應付這些情緒。

  1.覺得受到傷害 當我們被批評時,一種會隨之而來的反應是,覺得自己受到傷害。特別是如果批評來得出乎你的意料,或者你自認和對方交情很好,抑或批評出現 的時候你正為其他事物忙得焦頭爛額,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對方的表達方式亦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別忘了,很多人都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的。所以他 們的評論大都針對他們在你身上看到的負面事件,而非他們也同時注意到的正面事件。如此一來,你可能會覺得別人對你不公平。為了應付這種情況, 你不妨堅定自己的意志,以使自己凡事往好的一面看,這會是一種有用的方法:(1)堅定意志,建立自己的自尊:你必須經常如此,而不要只有在心情 沮喪,或別人對你有不公平的批評時才想到這麼做。

  (2)告訴自己,這項批評與你毫不相干。

  (3)儘量不要立即就做出回應,給自己一些時間思考。

  2.覺得不受尊重 如果有人批評一些你認為是他們多管閒事的事情,或者批評的針鋒是對人不對事,例如:在你犯錯時對你說:“你真的很笨”,那麼你可能就會覺 得不受尊重。倘若是這種情況,你便可以先承認自己的過失,然後再拒絕那些說你很笨的批評。

  3.覺得招架不住 當一個人在批評他人時,有時會覺得欲罷不能。批評者就像是一條咬著骨頭的狗,可能會把以往發生的事從頭一一翻出來,以達到火上加油的目的。 在面對這種炮火的猛攻時,你可能會感到招架不住而且絕望透頂。在這種情況下,採取一些決斷的行動或許可以使你免於再聽到對方滔滔不絕的批評 聲。要不然就說一些如:“你說的我都聽得懂,請你現在不要再說了。”等等之類的話,也可達到相同的目的。

  練習 7—4(見書後註解)

  (1)回想一次別人毫無根據地批評你,亦即一派胡言的時候。

  (2)你當時有什麼念頭?

  (3)你腦中的念頭或自我傳達的訊息是站在你這邊,且對你有幫助的 嗎?

  (4)如果不是,那麼想一個你能傳達給自己,且對自己更有益處的訊息。 例如,倘若有人以一些毫無根據的事情來批評你,你會自動地就認為對方所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嗎?如果你能多花些心思認清自己以往的經歷或者何 者為真、何者為非,那麼或許會對你較有幫助。

  練習 7—5(1)你有時會以在自身看到的過失去批評他人嗎?

  (2)想出一些實例。

  (3)想出一個你也這麼做的例子,亦即對他人不公的情況。

  批評別人1.檢視自己的動機 問一問自己,你的動機是什麼?你究竟是想令某人難堪,或者是想給他們一些直言不諱的回饋指正,以使雙方都蒙受其利?

  2.不做人身攻擊 千萬要對事不對人,例如:可以向對方表示:“你不做分內的家事,我感到很生氣。”而不要說:“你真的很懶。”後者是一種指責。如果這樣子 批評別人,對方很容易就會加以反駁,讓雙方毫無討論的餘地。

  3.採取正面積極的方式 使批評與認可兩者相互平衡,例如:你可以向對方表示:“我真的很欣賞你每次都把別人的事看成第一優先,而且總是願意撥出時間來聽別人傾 訴,但是我希望你多花些時間在這個計劃上頭,照現在這種速度,我們將無法及時完成。”這種做法與一般批評給人的感覺與人們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

  大多數的人在此情況下較易忽視自己好的一面,反而會注意自己不好的一 面。

  4.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 在激賞之餘,不妨向對方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讓他知道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例如:不要說:“你要多替我想一想。”而應該說:“以後你午餐 如果遲到,請先通知我一聲。”唯有在對方當時的行為會對你個人造成影響,或者基於個人工作職責所在你不得不如此時,採取這種做法,否則就會讓別 人聽起來,覺得你趾高氣揚或傲慢自大。例如:假使有個同事延後完成既定計劃,而這會直接影響到你的工作量,那麼你便可建議他:“以後,我想在 接到計劃通知書的兩天內,就把計劃完成。”

  5.幫助對方 如果你是以老師或監督者的角色來批評某人的工作,那麼與其說:“那樣做不對”,倒不如試著去找出他們真正想表達的意念,並且幫助他們正確 地達成目標。

  6.檢視自我的價值觀 請不要忘了,當我們在批評別人時,往往會忘了檢視自我,這表示自己特別易受此方面批評的傷害。試著了解自己對人生、對世界,以及對全人類 所抱持的信念,個人的經驗均建構於本身的價值觀、信念以及對事物的期望之上。我們容易將自己的信念視為宇宙唯一不變的真理。倘若別人做出一些 與我們的理念不同的行為時,我們就容易對其有所批評。

  以下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找出批評他人的原因所在。 練習 7—6(1)列出自己的人生觀。例如:——人們應該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

  ——每個人都想結婚。

  ——大部分 60 歲以上的人都想過著恬淡的生活。

  ——我如果不把每件事做得十全十美,我就有所疏失。

  (2)問一問自己,是否因為抱持這些信念,使你對某種人特別容易有負 面的批評。

  (3)問一問自己,你這樣快樂嗎?

  (4)如果不快樂,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信念,並特別注意那 些你容易視為不變的真理,而非僅是個人價值觀的信念。

  練習 7—7 找一天嘗試抱持著這樣一個信念: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在內)在任何情況下均會盡其所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人們總是受到自己當時認知的誘導, 而採取自認對本身最有益的行動。看看這樣子是否會讓你的日子過得與以往大不相同。你可能會發現,抱持著這種信念,會使你較不易對他人做出負面 的評價。

  看看這樣子是否能讓你恍然大悟:你愈是批評別人,也就愈會批評自己, 反之亦然。如果你正在自我內在批評,那麼勢必無法正確地評估他人對你的 負面批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