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6)我不能說“不”,因為我會覺得對不起他們。
“如果我說了‘不’,而別人也不願或無法幫助他們,那麼他們就沒輒 了。”倘若你為了某種原因(例如你已經答應了別人)而必須說“不”,那麼勉強說“好”,只會讓自己飽受壓力,結果不但使自己生自己的氣,並且 還會把氣發泄在他人身上。最糟糕的是,極有可能傷害朋友之間的情誼。
別忘了要先確定先前的安排是否有更改的可能,然後再答應對方的要 求。不過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你之所以會說“好”,究竟是根據自己的選擇,抑或只是基於責任或道義。假如答案是後者的話,我們必須再次強調, 你將極易心生悶氣,甚至可能遷怒他人。
如何堅定有自信地說“不”
(1)明白、堅定、大聲地說出你的回答:“不”。
(2)別為自己辯護或找藉口。給對方一個理由並不同於過度的道歉。
(3)自認有權說“不”。
(4)一旦說了“不”,就別待在原地等他人來改變你的心意。換個話題、 走開、繼續自己手邊的事,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很適用於明示對方,剛才的討論已告終結。
(5)千萬記得,你說“不”是對事,而不是對人。
(6)如果對方的要求來得出乎你的意料,或者在提出時你沒有足夠的時 間思考,那麼不妨向對方表明:“我再告訴你”,以給自己一些深思熟慮的 時間。
(7)為自己說“不”負責,千萬別責怪向你提出要求的人。
(8)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要求對方提供更多的資料,以決定自己究竟 想說“不”,還是說“好。”
將此牢記在心,並進行下面這個說“不”的練習。 練習 6-4(見書後註解)
(1)想出一個你很想說“不”,但卻難以啟齒的情況。
(2)確認自己難以啟齒的原因何在。例如:“我會讓他們失望”、“他 們會認為我應付不來”等等。
(3)正視自己心中的疑雲,並捫心自問:“這真的有可能發生嗎?”“如 果發生了,結果真的會有那麼糟嗎?”
(4)告訴自己,在此情境下,你必須做些什麼,並且再度確認本身說“不” 的意願。
說“好”
對某些人而言,說“好”也可能是個問題,只是通常問題的嚴重性不若 說“不”。現在我們來看看吉姆這個例子。
吉姆的升官吉姆 8 年來一直從事社區社工的工作,輔導復原的精神病患者重回“社 區”。過去的 4 年中,他一直擔任社工之家的副主管。有一天傍晚下班後,主管約了他去喝一杯。
“吉姆,我想讓你第一個知道,我辭職了。我在醫院找到了一個新工作, 我已經遞出辭呈了。”
“那麼恭喜你了!真不錯啊,麗莎。”吉姆說。 麗莎很高興地接受了吉姆的道賀。她喜歡那種受人恭維的感覺。接著她說:“這樣對你來說也有好處,吉姆。”
“怎麼說呢?”吉姆問。
“你看嘛!你是接替我職位的最佳人選,每當我不在時,你總是全權負 責社工之家的一切事務,而且都做得很好。你有足夠的資歷,而且也有興趣,不是嗎?”麗莎問。
吉姆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他一向樂於以副主管的身份管理社工之家。他 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個主管,而且他也想要這個職位。是的,他非常想要。然而現在他卻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忐忑不安。
“噢??嗯,我必須考慮一下。”吉姆回答道。 吉姆很想要這個職位,但是當他被問及的時候,他反而難以開口說“好”
了。如果社工之家的主管麗莎就此認為吉姆不想要這個職位,或者並不確定 自己要不要,那麼她勢必就不會推薦吉姆承接這個職位了。
像吉姆這種甘於為人作嫁的人還真不少。倘若有人是因不願擔負責任那 倒也罷了,然而如果是像吉姆一樣有心扛起責任,但在機會來臨時卻無法大聲地對它說“好”,那麼他們將一直處在不安、不滿以及不悅的情況中。你 認為如何?
如何堅定有自信地說“好”
(1)清楚明確地說“好”。
(2)確認自己難以開口的原因何在。例如:“我可能會太過唐突”、“他 們應該說服我”、“他們並不是真的要我”等等。
(3)實際審視自己的這些想法,然後捫心自問一番:——我是否想對這個機會說“好”?
——如果他們認為我太“唐突”,真的會有什麼關係嗎?
——他們為什麼應該說服我?
——如果他們不要我,那麼為何還要問我?
(4)替自己理清這些想法,然後再度確認本身說“好”的意願。
為何難以開口說“好”
(1)我不配。 如果你的自尊相當微弱,無法想像別人為何應該來問你,那麼你可能就會有這種感覺。
(2)他們或許不是認真的。 這可能是上一點的延伸。你認為他們之所以會來問你,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有愧於你,或者僅是禮貌性的知會。最佳的因應之道是,允許別人來問 問你的意見,至於如何回答就是你的責任了。
(4)我還不夠了解情況。 你可能並不十分清楚自己即將答應的對象是什麼,因此你應該要求對方提供更多的資料,好讓你做出自己真心的抉擇。
“好”與“不”並用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中,為了明確界定出自我的冀求與限度,或許必須自 信地將“好”與“不”並用。
請看下例: 馬克與吉兒都是大學生,現在是下午的休息時間,他們正在學生酒吧中喝咖啡聊天。
“馬克,晚上你想去小酒館嗎?”吉兒問道。 馬克很願意和吉兒在一起,但是他隔天還有一篇報告要交。
“好啊,吉兒,我很願意去,不過我只能在那裡待幾個小時,因為我在 明天之前必須完成一篇重要的報告。”馬克回答。
“噢,不能晚點交嗎,馬克?你可不可以拖到下星期?”吉兒略顯憂傷 地問。
“不行,吉兒,沒辦法。我必須完成這篇報告,這對我來說是一件相當 重要的事。然而我還是會過去一下的。”馬克回答。
如果吉兒是個有自信者,此時她就可以對馬克說“好”,或者對他說“不”, 要不然也可以先答應,然後等馬克到了小酒館之後,再說服他留下來,或者再懇求他留下來。這種做法也使得馬克有另一個表現自信的機會。馬克藉由 這種將“不”與“好”並用的方式,不僅讓自己達成所願,更贏得了吉兒的 尊敬。
其他必須考慮的事項(1)關於自己究竟要說“好”或說“不”這件事,我們永遠都會感到為 難。別忘了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我說了‘不’,而別人也不願或無法幫助他們,那麼他們就沒輒 了。”倘若你為了某種原因(例如你已經答應了別人)而必須說“不”,那麼勉強說“好”,只會讓自己飽受壓力,結果不但使自己生自己的氣,並且 還會把氣發泄在他人身上。最糟糕的是,極有可能傷害朋友之間的情誼。
別忘了要先確定先前的安排是否有更改的可能,然後再答應對方的要 求。不過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你之所以會說“好”,究竟是根據自己的選擇,抑或只是基於責任或道義。假如答案是後者的話,我們必須再次強調, 你將極易心生悶氣,甚至可能遷怒他人。
如何堅定有自信地說“不”
(1)明白、堅定、大聲地說出你的回答:“不”。
(2)別為自己辯護或找藉口。給對方一個理由並不同於過度的道歉。
(3)自認有權說“不”。
(4)一旦說了“不”,就別待在原地等他人來改變你的心意。換個話題、 走開、繼續自己手邊的事,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很適用於明示對方,剛才的討論已告終結。
(5)千萬記得,你說“不”是對事,而不是對人。
(6)如果對方的要求來得出乎你的意料,或者在提出時你沒有足夠的時 間思考,那麼不妨向對方表明:“我再告訴你”,以給自己一些深思熟慮的 時間。
(7)為自己說“不”負責,千萬別責怪向你提出要求的人。
(8)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要求對方提供更多的資料,以決定自己究竟 想說“不”,還是說“好。”
將此牢記在心,並進行下面這個說“不”的練習。 練習 6-4(見書後註解)
(1)想出一個你很想說“不”,但卻難以啟齒的情況。
(2)確認自己難以啟齒的原因何在。例如:“我會讓他們失望”、“他 們會認為我應付不來”等等。
(3)正視自己心中的疑雲,並捫心自問:“這真的有可能發生嗎?”“如 果發生了,結果真的會有那麼糟嗎?”
(4)告訴自己,在此情境下,你必須做些什麼,並且再度確認本身說“不” 的意願。
說“好”
對某些人而言,說“好”也可能是個問題,只是通常問題的嚴重性不若 說“不”。現在我們來看看吉姆這個例子。
吉姆的升官吉姆 8 年來一直從事社區社工的工作,輔導復原的精神病患者重回“社 區”。過去的 4 年中,他一直擔任社工之家的副主管。有一天傍晚下班後,主管約了他去喝一杯。
“吉姆,我想讓你第一個知道,我辭職了。我在醫院找到了一個新工作, 我已經遞出辭呈了。”
“那麼恭喜你了!真不錯啊,麗莎。”吉姆說。 麗莎很高興地接受了吉姆的道賀。她喜歡那種受人恭維的感覺。接著她說:“這樣對你來說也有好處,吉姆。”
“怎麼說呢?”吉姆問。
“你看嘛!你是接替我職位的最佳人選,每當我不在時,你總是全權負 責社工之家的一切事務,而且都做得很好。你有足夠的資歷,而且也有興趣,不是嗎?”麗莎問。
吉姆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他一向樂於以副主管的身份管理社工之家。他 知道自己有能力做個主管,而且他也想要這個職位。是的,他非常想要。然而現在他卻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忐忑不安。
“噢??嗯,我必須考慮一下。”吉姆回答道。 吉姆很想要這個職位,但是當他被問及的時候,他反而難以開口說“好”
了。如果社工之家的主管麗莎就此認為吉姆不想要這個職位,或者並不確定 自己要不要,那麼她勢必就不會推薦吉姆承接這個職位了。
像吉姆這種甘於為人作嫁的人還真不少。倘若有人是因不願擔負責任那 倒也罷了,然而如果是像吉姆一樣有心扛起責任,但在機會來臨時卻無法大聲地對它說“好”,那麼他們將一直處在不安、不滿以及不悅的情況中。你 認為如何?
如何堅定有自信地說“好”
(1)清楚明確地說“好”。
(2)確認自己難以開口的原因何在。例如:“我可能會太過唐突”、“他 們應該說服我”、“他們並不是真的要我”等等。
(3)實際審視自己的這些想法,然後捫心自問一番:——我是否想對這個機會說“好”?
——如果他們認為我太“唐突”,真的會有什麼關係嗎?
——他們為什麼應該說服我?
——如果他們不要我,那麼為何還要問我?
(4)替自己理清這些想法,然後再度確認本身說“好”的意願。
為何難以開口說“好”
(1)我不配。 如果你的自尊相當微弱,無法想像別人為何應該來問你,那麼你可能就會有這種感覺。
(2)他們或許不是認真的。 這可能是上一點的延伸。你認為他們之所以會來問你,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有愧於你,或者僅是禮貌性的知會。最佳的因應之道是,允許別人來問 問你的意見,至於如何回答就是你的責任了。
(4)我還不夠了解情況。 你可能並不十分清楚自己即將答應的對象是什麼,因此你應該要求對方提供更多的資料,好讓你做出自己真心的抉擇。
“好”與“不”並用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中,為了明確界定出自我的冀求與限度,或許必須自 信地將“好”與“不”並用。
請看下例: 馬克與吉兒都是大學生,現在是下午的休息時間,他們正在學生酒吧中喝咖啡聊天。
“馬克,晚上你想去小酒館嗎?”吉兒問道。 馬克很願意和吉兒在一起,但是他隔天還有一篇報告要交。
“好啊,吉兒,我很願意去,不過我只能在那裡待幾個小時,因為我在 明天之前必須完成一篇重要的報告。”馬克回答。
“噢,不能晚點交嗎,馬克?你可不可以拖到下星期?”吉兒略顯憂傷 地問。
“不行,吉兒,沒辦法。我必須完成這篇報告,這對我來說是一件相當 重要的事。然而我還是會過去一下的。”馬克回答。
如果吉兒是個有自信者,此時她就可以對馬克說“好”,或者對他說“不”, 要不然也可以先答應,然後等馬克到了小酒館之後,再說服他留下來,或者再懇求他留下來。這種做法也使得馬克有另一個表現自信的機會。馬克藉由 這種將“不”與“好”並用的方式,不僅讓自己達成所願,更贏得了吉兒的 尊敬。
其他必須考慮的事項(1)關於自己究竟要說“好”或說“不”這件事,我們永遠都會感到為 難。別忘了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