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我經常和一個“很不守時的朋友”共進午餐。
他以前總是在我的午餐時間過去大半後才趕來。而現在我告訴他說:“以後等你的限制是10分鐘,要是你在10分鐘以後才趕到,那我們的午餐就算告吹,而你,再到這裡也找不到我了。”
我多麼希望我是在多年以前就學會了將這種“到此為止”的限制用在我的每一個方面——我的缺乏耐心、我的脾氣、我的自我適應的欲望、我的悔恨以及所有精神與情感的壓力上。為什麼我以前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為什麼我不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不值得這麼擔心,不能再去多管”呢?
不過,我認為自己至少在一件事上做得還可以,而且那是一次很嚴重的情況——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危機。當時,我幾乎眼看著我的夢想、我未來的計劃以及多年來的工作全都付諸東流。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第46章 8步走出孤獨憂慮的人生(5)
剛30歲那年,我決定這一輩子以寫小說為職業,夢想做傑克·倫敦或哈代第二。當時,我對此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在歐洲居住了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那段時期,用美元在歐洲生活還是很合算的。我在那兒待了2年,寫成了我的“傑作”,為那本書取名為《大風雪》。這個書名取得太好了,因為所有出版商對它的態度,都像呼嘯著刮過大平原的狂風暴雪一樣冷酷。當我的經紀人無情地告訴我,說這部作品一文不值,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才的時候,我幾乎快停止了心跳。我茫然失措地離開了他的辦公室,當時他即使用棒子敲打我,也不會讓我更吃驚——我簡直驚呆了。我發現自己此時正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需要作一個很重大的決定。
我到底該怎麼辦?我該往哪一個方向走呢?幾個星期之後,我才從茫然中醒悟過來。當時,我從來沒有聽過“為你的憂慮劃定‘到此為止’的界限”的說法,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正好用運了這一方法:我把自己費盡心血寫那本小說看做一次寶貴的經驗,然後從那裡繼續向前出發。我重新回去干起了成人教育的老本行,一有時間的話,就去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
我為自己作出了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值得高興呢?現在我只要是想起那件事情時,就會得意得想在大街上跳舞。我可以很坦誠地說,從那以後,我從來沒有哪一天或哪一個小時後悔我沒有成為哈代第二。
富蘭克林很小的時候,也犯了一次他70年來一直難以忘記的錯誤。他7歲的時候,看上了一家玩具店出售的一隻哨子。他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自己兜里所有的零錢都放在了櫃檯上,連價錢也不問就把那隻哨子買了下來。“然後,我回到家裡,”他70年後寫信告訴他朋友說:“吹著哨子在整個屋子裡轉,對我買的這隻哨子非常得意。”可是他的哥哥姐姐發現他買哨子給人多付了錢時,大家都取笑他。正如他後來所說的:“為此,我非常懊惱,氣得我大哭了一場。”
許多年後,當富蘭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人物,擔任了美國駐法國的大使時,他還記得因為自己買哨子而多付了錢,使他從中得到的痛苦遠遠多過哨子帶給他的快樂。從這個教訓中,富蘭克林學到了一個道理“當我長大以後,我見到許多人的行為,猶如我當初買哨子付了太多的錢。簡而言之,我認為人類的苦難部分產生於他們錯估了事物的價值,也就是他們買‘哨子’時多付了很多錢。”
吉爾伯和蘇里文對他們的哨子多付了錢,我自己同樣如此。
是的,我相信“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的秘密之一。而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為自己很好地定出一個個人標準,我們的憂慮有一半可以立刻消除,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較起來,哪件事情才算值得。
所以,在憂慮把你毀掉之前,先改變憂慮的習慣,下面是第七步:
任何時候,當我們想掏錢購買的東西不一定合算的話,讓我們先停下來,問自己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我現在擔心的問題,和我自己到底有什麼關係?
第二,這件令我憂慮的事情,我應該如何確定“至此為止”的最低限度,然後把它整個忘掉?
第三,我到底應該為這支“哨子”付多少錢?我所付的是不是已經超過了它的價值?
不要試著去鋸木屑
就在我準備寫下這些文字時,我可以通過窗戶看見窗外院子裡一些留在大石板和石頭上的恐龍足跡。這些恐龍足跡,是我掏錢從耶魯大學皮氏博物館買來的。我還保留了一封皮氏博物館館長寫給我的信,說這些足跡已經很早了,大概在1億8000萬年前就有了。我想即使是一個白痴,也不會想返回1億8000萬年前去改變這些足跡。而憂慮卻能使一個人愚蠢得有這種想法,因為就算是180秒鐘以前所發生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再回去糾正它,可是我們卻有很多人正在做類似的事情。更確切一點地說,我們可以想辦法來改變發生在180秒鐘以前的事情所產生的影響,但對當時所發生的事情,我們卻沒有任何辦法。
讓已經過去的錯誤產生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平靜地分析我們過去的錯誤,並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再徹底地把錯誤忘記。
這句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我是不是一直有勇氣、有思想去這樣實踐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先讓我告訴你我在幾年前的一次奇妙經歷吧,當時我竟白白失去了30多美元,沒有得到一分錢的利潤。整件事情是這樣的:
我開辦了一個大規模的成人教育輔導班,在很多城市裡設有分部,花了許多錢用來做宣傳GG。當時我忙於教課,所以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管理財務問題,而且我當時過於簡單,不知道應該找一個很好的業務經理對我的各項支出進行支配。
後來,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很清楚、而且很驚人的事實:雖然我們的收入不錯,卻沒有賺到一點利潤。發現這點之後,我本應該立刻著手去做下面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我應該向喬治·華盛頓·卡佛爾,那位黑人科學家學習。當他完全破產,銀行沒收了他畢生的5萬美元積蓄時,別人問他是否知道他已經破產了,他回答說:“是的,我聽說了。”然後繼續教書。他把這筆損失從腦子裡抹塗乾淨,以後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件事情。
第二件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應該分析自己的錯誤,然後從中吸取教訓。
然而,坦白地說,我這兩件事一件也沒有做。相反,我卻開始發起愁來。
一連好幾個月,我都精神恍惚,睡得不好,不僅體重減輕了很多,而且也沒有從這次大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是接著犯了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小的錯誤。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要承認以前這種愚蠢的行為,實在是非常難堪的事。
可是我很早就發現一個道理:教20個人怎麼做,比自己一個人去做,要容易很多。“我真希望我也能夠到紐約的喬治·華盛頓高級中學去當保羅·布蘭德溫的學生——這位老師曾教過住在紐約市布朗士區的亞倫·桑德斯。”
他以前總是在我的午餐時間過去大半後才趕來。而現在我告訴他說:“以後等你的限制是10分鐘,要是你在10分鐘以後才趕到,那我們的午餐就算告吹,而你,再到這裡也找不到我了。”
我多麼希望我是在多年以前就學會了將這種“到此為止”的限制用在我的每一個方面——我的缺乏耐心、我的脾氣、我的自我適應的欲望、我的悔恨以及所有精神與情感的壓力上。為什麼我以前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為什麼我不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不值得這麼擔心,不能再去多管”呢?
不過,我認為自己至少在一件事上做得還可以,而且那是一次很嚴重的情況——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危機。當時,我幾乎眼看著我的夢想、我未來的計劃以及多年來的工作全都付諸東流。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第46章 8步走出孤獨憂慮的人生(5)
剛30歲那年,我決定這一輩子以寫小說為職業,夢想做傑克·倫敦或哈代第二。當時,我對此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在歐洲居住了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那段時期,用美元在歐洲生活還是很合算的。我在那兒待了2年,寫成了我的“傑作”,為那本書取名為《大風雪》。這個書名取得太好了,因為所有出版商對它的態度,都像呼嘯著刮過大平原的狂風暴雪一樣冷酷。當我的經紀人無情地告訴我,說這部作品一文不值,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才的時候,我幾乎快停止了心跳。我茫然失措地離開了他的辦公室,當時他即使用棒子敲打我,也不會讓我更吃驚——我簡直驚呆了。我發現自己此時正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需要作一個很重大的決定。
我到底該怎麼辦?我該往哪一個方向走呢?幾個星期之後,我才從茫然中醒悟過來。當時,我從來沒有聽過“為你的憂慮劃定‘到此為止’的界限”的說法,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正好用運了這一方法:我把自己費盡心血寫那本小說看做一次寶貴的經驗,然後從那裡繼續向前出發。我重新回去干起了成人教育的老本行,一有時間的話,就去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
我為自己作出了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值得高興呢?現在我只要是想起那件事情時,就會得意得想在大街上跳舞。我可以很坦誠地說,從那以後,我從來沒有哪一天或哪一個小時後悔我沒有成為哈代第二。
富蘭克林很小的時候,也犯了一次他70年來一直難以忘記的錯誤。他7歲的時候,看上了一家玩具店出售的一隻哨子。他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自己兜里所有的零錢都放在了櫃檯上,連價錢也不問就把那隻哨子買了下來。“然後,我回到家裡,”他70年後寫信告訴他朋友說:“吹著哨子在整個屋子裡轉,對我買的這隻哨子非常得意。”可是他的哥哥姐姐發現他買哨子給人多付了錢時,大家都取笑他。正如他後來所說的:“為此,我非常懊惱,氣得我大哭了一場。”
許多年後,當富蘭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人物,擔任了美國駐法國的大使時,他還記得因為自己買哨子而多付了錢,使他從中得到的痛苦遠遠多過哨子帶給他的快樂。從這個教訓中,富蘭克林學到了一個道理“當我長大以後,我見到許多人的行為,猶如我當初買哨子付了太多的錢。簡而言之,我認為人類的苦難部分產生於他們錯估了事物的價值,也就是他們買‘哨子’時多付了很多錢。”
吉爾伯和蘇里文對他們的哨子多付了錢,我自己同樣如此。
是的,我相信“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的秘密之一。而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為自己很好地定出一個個人標準,我們的憂慮有一半可以立刻消除,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較起來,哪件事情才算值得。
所以,在憂慮把你毀掉之前,先改變憂慮的習慣,下面是第七步:
任何時候,當我們想掏錢購買的東西不一定合算的話,讓我們先停下來,問自己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我現在擔心的問題,和我自己到底有什麼關係?
第二,這件令我憂慮的事情,我應該如何確定“至此為止”的最低限度,然後把它整個忘掉?
第三,我到底應該為這支“哨子”付多少錢?我所付的是不是已經超過了它的價值?
不要試著去鋸木屑
就在我準備寫下這些文字時,我可以通過窗戶看見窗外院子裡一些留在大石板和石頭上的恐龍足跡。這些恐龍足跡,是我掏錢從耶魯大學皮氏博物館買來的。我還保留了一封皮氏博物館館長寫給我的信,說這些足跡已經很早了,大概在1億8000萬年前就有了。我想即使是一個白痴,也不會想返回1億8000萬年前去改變這些足跡。而憂慮卻能使一個人愚蠢得有這種想法,因為就算是180秒鐘以前所發生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再回去糾正它,可是我們卻有很多人正在做類似的事情。更確切一點地說,我們可以想辦法來改變發生在180秒鐘以前的事情所產生的影響,但對當時所發生的事情,我們卻沒有任何辦法。
讓已經過去的錯誤產生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平靜地分析我們過去的錯誤,並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再徹底地把錯誤忘記。
這句話雖然很有道理,但我是不是一直有勇氣、有思想去這樣實踐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先讓我告訴你我在幾年前的一次奇妙經歷吧,當時我竟白白失去了30多美元,沒有得到一分錢的利潤。整件事情是這樣的:
我開辦了一個大規模的成人教育輔導班,在很多城市裡設有分部,花了許多錢用來做宣傳GG。當時我忙於教課,所以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管理財務問題,而且我當時過於簡單,不知道應該找一個很好的業務經理對我的各項支出進行支配。
後來,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很清楚、而且很驚人的事實:雖然我們的收入不錯,卻沒有賺到一點利潤。發現這點之後,我本應該立刻著手去做下面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我應該向喬治·華盛頓·卡佛爾,那位黑人科學家學習。當他完全破產,銀行沒收了他畢生的5萬美元積蓄時,別人問他是否知道他已經破產了,他回答說:“是的,我聽說了。”然後繼續教書。他把這筆損失從腦子裡抹塗乾淨,以後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件事情。
第二件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應該分析自己的錯誤,然後從中吸取教訓。
然而,坦白地說,我這兩件事一件也沒有做。相反,我卻開始發起愁來。
一連好幾個月,我都精神恍惚,睡得不好,不僅體重減輕了很多,而且也沒有從這次大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是接著犯了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小的錯誤。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要承認以前這種愚蠢的行為,實在是非常難堪的事。
可是我很早就發現一個道理:教20個人怎麼做,比自己一個人去做,要容易很多。“我真希望我也能夠到紐約的喬治·華盛頓高級中學去當保羅·布蘭德溫的學生——這位老師曾教過住在紐約市布朗士區的亞倫·桑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