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335年(咸康元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允許汪達爾人入居班諾尼亞(大部在今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境內)。

  337年(咸康三年),鮮卑豪帥慕容皝(讀如恍)稱燕王,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史稱“前燕”。

  347年(永和三年),桓溫伐蜀,李勢投降,成漢亡。

  350年(永和六年),後趙皇帝石虎養子漢人冉閔篡位稱帝,國號魏,史稱“冉魏”。

  351年(永和七年),後趙亡。氐族豪帥苻健自稱天王大單于,都長安,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352年(永和八年),冉魏亡。燕王慕容雋稱帝,都鄴,史稱“前燕”。同年苻健稱帝。

  370年(太和五年),前秦大破燕軍,前燕亡。

  374年(寧康二年),匈奴人越過伏爾加河,日耳曼蠻族諸部開始大舉入侵羅馬帝國,歐洲民族大遷徙。

  376年(寧康四年),前秦伐前涼,前涼亡。之後,前秦又伐鮮卑拓跋部所建之代國,代亡。至此,中國的北方完全由前秦統一。同年,西哥特人渡過了多瑙河,因不堪羅馬人的壓迫掀起大暴動。

  378年(太元三年),亞得里亞堡戰役,羅馬皇帝瓦倫斯兵敗被殺。

  383年(太元八年),秦晉淝水之戰。

  384年(太元九年),前秦苻堅部將鮮卑人慕容垂自稱燕王,史稱“後燕”。慕容泓稱濟北王,史稱“西燕”。羌人姚萇稱秦王,史稱“後秦”。

  385年(太元十年),姚萇擒殺苻堅。前秦部將鮮卑人乞伏國仁建國,史稱“西秦”。氐帥楊定自立為公,稱藩於晉,史稱“仇池”。

  386年(太元十一年),鮮卑酋長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稱王建國,史稱“北魏”。後秦王姚萇入據長安稱帝。氐族人呂光建國,史稱“後涼”。

  392年(太元十七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

  394年(太元十九年),西秦滅前秦,前秦亡。後燕滅西燕,西燕亡。

  395年(太元二十年),羅馬帝國分裂。

  397年(隆安元年),鮮卑禿髮烏孤稱王建國,史稱“南涼”。後涼匈奴豪帥沮渠蒙遜建國,史稱“北涼”。

  398年(隆安二年)十月,後燕慕容德稱王建國,史稱“南燕”。七月,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十二月,拓跋珪稱帝。

  399年(隆安三年),孫恩亂起。法顯赴印度求佛經。

  400年(隆安四年),西秦王降後秦,西秦亡。北涼敦煌太守李暠(皓的異體字)建國,史稱“西涼”。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開始入侵不列顛島。

  402年(元興元年),桓玄之亂起,孫恩兵敗自殺。

  403年(元興二年),南涼、北涼攻後涼,後涼舉國降後秦,後涼亡。晉安帝被逼禪讓,桓玄稱帝,國號楚。

  404年(元興三年),劉裕討桓玄,桓玄兵敗被殺。

  405年(元興四年,義熙元年),譙縱叛晉稱王,據成都,史稱“西蜀”。西涼遷都酒泉,以逼北涼。

  406年(義熙二年),南涼遷都姑臧(甘肅武威)。

  407年(義熙三年),後秦將軍匈奴人赫連勃勃叛後秦稱王,國號夏,史稱“胡夏”。後燕天王慕容熙被殺,後燕亡。高云為燕帝,史稱“北燕”。

  410年(義熙六年),南燕亡。西哥特人攻陷羅馬。

  413年(義熙九年),劉裕遣軍攻西蜀,西蜀亡。

  414年(義熙十年),西秦攻南涼,南涼亡。

  417年(義熙十三年),東晉攻後秦,後秦亡。

  418年(義熙十四年),東晉封劉裕為宋公,劉裕毒殺晉安帝司馬德宗,立其弟司馬德文,是為晉恭帝。

  419年(元熙元年),西哥特王國建立。

  420年(東晉元熙二年,劉宋永初元年)東晉亡。劉裕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南朝開始。法蘭克人開始定居於高盧,勃艮第人開始定居於羅訥河流域。

  421年(永初二年),北涼攻西涼,西涼亡。

  422年(永初三年),武帝劉裕卒,少帝劉義符繼位。

  423年(景平元年),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卒,子太武帝拓跋燾繼位。

  424年(景平二年),劉宋少帝被廢殺,宣都王劉義隆繼位,是為宋文帝。寇謙之在北魏平城建天師道場,稱新天師道,也稱北天師道。

  429年(元嘉六年),汪達爾人進入北非。

  431年(元嘉八年),胡夏攻西秦,西秦亡。吐谷渾擊胡夏,胡夏亡。

  436年(元嘉十三年),北魏攻北燕,北燕亡。

  439年(劉宋元嘉十六年,北魏太延五年),北魏攻北涼,北涼亡。五胡十六國時代終,南北朝時代始。汪達爾人在迦太基的故址上建國。

  442年(劉宋元嘉十九年,北魏太平真君三年)正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至道壇接受符籙。

  443年(劉宋元嘉二十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匈奴王阿提拉(上帝之鞭)兵進君士坦丁堡。

  444年(劉宋元嘉二十一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北魏開始禁佛教,為“三武滅佛”之一,亦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次大法難。

  446年(劉宋元嘉二十三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北魏太武帝下詔燒毀所有佛像經書,坑殺老少僧人,佛教幾乎遭遇滅頂之災。

  450年(劉宋元嘉二十七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殺崔浩。劉宋伐北魏。阿提拉率軍五十萬越萊茵河入侵高盧,抵奧爾良城。

  451年(劉宋元嘉二十八年,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沙隆戰役,匈奴人與羅馬、西哥特和法蘭克聯軍激戰,雙方投入總兵力計百萬之眾。

  452年(劉宋元嘉二十九年,北魏正平二年,承平元年,興安元年),北魏內亂,太武帝被殺,皇太孫拓跋濬繼位,是為文成帝。

  453年(劉宋元嘉三十年,北魏興安二年),劉宋皇太子劉劭弒父,宋文帝卒。武陵王劉駿稱帝,是為孝武帝。孝武帝殺劉劭。阿提拉卒,匈奴帝國瓦解。

  455年(劉宋孝建二年,北魏興光二年),汪達爾人攻陷羅馬城,大掠十四日。

  464年(劉宋大明八年,北魏和平五年),劉宋孝武帝卒,子劉子業繼位。

  465年(劉宋永光元年,景和元年,泰始元年,北魏和平六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卒,獻文帝拓跋弘繼位。南朝宋帝劉子業暴戾被殺,湘東王劉彧繼位,是為宋明帝。

  466年(劉宋泰始二年,北魏天安元年),北魏馮太后發動宮廷政變,掌握政權。

  471年(劉宋泰始七年,北魏皇興五年,延興元年),北魏獻文帝拓跋弘讓位,子拓跋宏繼位,是為孝文帝。

  472年(劉宋泰豫元年,北魏延興二年),宋明帝劉彧卒,子劉昱繼位。

  476年(劉宋元徽四年,北魏承明元年),北魏獻文皇帝卒,馮太后以太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開始政治改革。日耳曼僱傭軍廢西羅馬帝國末帝,西羅馬帝國亡。

  477年(劉宋元徽五年,升明元年,北魏太和元年),南朝劉昱暴戾被殺,弟劉准立,是為順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