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台下的,在心驚肉跳地度過了那一瞬兒的死靜後,又一次爆起了電閃雷鳴般的掌聲和狂呼亂叫了。
茅枝婆就立在台子的一邊上。
馬聾子擦著他臉上的流血問:“我能掙著柳縣長許的獎錢嗎?”
不等茅枝婆說啥兒,縣裡的出演團長就忙迭迭地笑著說:“沒跑兒,准有你的一千塊的獎錢呢。”
聾子就笑著去找人替他包那一邊的傷臉了。
就開始出演第二個節目了。第一個勝於險鬧,第二個就安排了奇靜了,安排了獨眼紉針了。往日裡獨眼紉針,他是把十個八個納鞋fèng被的大針一併捏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間,右手拿了一根線,手一搓,眼一瞄,那十個八個大針的眼兒便都對在一起了,那根濕了捻了的洋線就從那一排針眼裡如箭穿胡同樣飛了過去了。可今兒他不再這樣了,他是一伸手從一個紙盒裡抓出一把繡花針,讓左手的五根指頭,四條指fèng里排滿了四排上百根的繡花針,然後呢,手心向下,在一塊木板上輕磕一響兒,那上百個有針眼的大頭就肩並肩、頭挨頭地靠在一起了,跟著他又手心向上,對著燈光,睜大獨眼,用右手的食指、拇指搓捻著從左手的四排針上過一遍,那四排針的針眼便都對在一起了,順了他的目光了,從那一排排針眼裡,便能看見頭上燈光的熾白輝煌了。接下那被捻直得如細銅絲樣的洋線,便能一下從這排穿過去,又從那排穿回來。瞬眼兒,那四排針就都吊在一根紅的線上了。
先前,他只能在咽口水的工夫里穿上十根八根針,在嚼口饃的工夫穿上四十七至七十七根大光針。這一夜,他竟能在同一瞬兒穿上一百二十七根繡花針,在嚼口饃的工夫里把這套的動作重複三遍,紉上二百九十七根繡花針。
他說:“我能掙著縣長說的獎錢嗎?”
出演團長說:“能。准能哩。”
還有那葉上、紙上刺繡也不一樣了。癱媳婦她不僅能在一張薄脆的紙上繡糙、繡花、繡螞蚱和蝴蝶,她竟能把冬天還掛在樹上的黃蟬殼兒上繡出微粒微粒的小飛蛾。為了讓那飛蛾有些紅顏色,她並不用那紅絲線,而是繡完了,把繡花針往自己手上扎一下,擠出一滴血,那小蛾兒就成了正飛著的花紅蝴蝶了。
小兒麻痹症的孩娃出演也不一樣了。他腳上穿著玻璃瓶兒在台上一瘸一拐跑了正三圈,倒三圈,然後他敢突然停下來,望望台下的觀眾們,一用力,跺了幾下腳,讓那玻璃瓶兒碎在腳下邊,然後抬起腳,台下的人就看見他那麻稈般的細腿上,掛著的三寸的畸腳腳底上,正扎了幾塊碎玻璃。玻璃又白又亮呢,可從那玻璃碴上流出的血是又鮮又紅呢。
節目已經演得許久老長了,台下的人已經不會為受活人的哪兒流些血的絕術大喚大叫了。在台下看著有小兒麻痹的孩娃把他的小腳伸在半空里,血像雨水樣滴在台上那簇新的帆布上,孩娃的臉半是蠟黃,半是蒼白,像一張透著亮的紙。這時候,台下就會有人大咧咧地喚:“疼不疼?”
孩娃說:“我能忍住哩。”
又有人就在台下問:
“你敢站起來在台上走上一圈嗎?”
孩娃就果真從台上立站起來了。他的額門上浮著一茬兒汗,嘴角上掛幾絲黃爛爛的笑,就把那扎了一片玻璃碴兒的腳落在地上了。把他的身子斜斜地壓在那條稈兒似的麻瘦腿上了。他就在台上流著血正走三圈,又倒走三圈兒。
夜已經有些沉深哩,像時光落進了黑洞洞的井裡一樣幽靜了,柳縣長說好要在今兒這場出演的最後趕回來宣布受活脫開雙槐那縣裡的決定的,要當著這麼多的觀眾念那受活退社的文件的。可到了末了的節目時,他還沒有趕回來。茅枝婆在後台那兒轉悠著,一直沒有看見山下的路上有汽車的燈光照上來,也沒有聽見遠處路上有隱隱糊糊的汽車馬達聲。她說:“柳縣長不會不來吧?”縣上的幹部說:“咋能哩。”說:“也許縣長的車壞在路上了,也許縣長有別的急事耽擱了。”說:“這樣兒,你也出演吧,多演幾個節目等著柳縣長,他不會不來哩。他準定會來呢。他準定會來宣讀你們退社的文件哩。”
茅枝婆就決定多出演幾個節目等著縣長了。
茅枝婆就對著台上的流血的小兒麻痹輕聲喚:“娃兒呀,能走了你就在台上多走幾圈吧。”
月亮已經走移到山的正頂那兒了,在偏北那人們都去看日出的山頂處,它像擱懸在山腰的一棵大樹上,下弦兒,瓢兒狀,在那樹枝間倒置懸放地連掛著。星星也稀了,氣象也比早些冷涼了,涼得如了夏日的後半夜。可這到底還是冬天哩,再暖也還透著寒意兒。台下已經有人把他脫了的棉襖披在身上了,把夾在胳膊彎里的毛衣、絨衣穿在身上了。倘若往日這下夜夢深的時候里,滿世界的人是都沉沒在了深夢裡,可紀念堂這兒的人們,卻都還毫無睡意哩,都還睜著亮堂堂的雙眼看著台上的出演哩。
第九卷 葉天是越來越熱哩,冬日成了酷夏哦(4)
孩娃已經開始拖著他那扎滿了玻璃碴兒的畸腳在台上重又走動了。他走走跑跑,跑跑走走,一瘸一拐,又一輪的正三圈,倒三圈。他走過去的台子上,血像潑上去的水樣浸yín著,那新黃的帆布每隔一尺就有一個血腳印,深紅色、黏黏的,一瞬兒那深紅就成了褐紫了,成了灰黑了。孩娃兒也是讓人敬著的,他門額上的汗珠亮亮透透,如掛在那兒的水粒兒,可臉上的笑,卻是又甜蜜、又燦爛,像終於勝了自個,信了自個不僅能腳穿玻璃鞋,還能在腳上扎滿碎玻璃時在台上不停歇地跑。他是果真地勝了自個呢。跑完六圈他到台前謝幕時,還把他那椿葉般的畸腳抬起來讓觀眾瞧看了。台下的觀眾就見了原先露在腳底外的玻璃都已經不在了,都鑽進他的腳底板里去,只留下一片模糊的血水在那腳底板上流,如他蹺起的不是一隻腳,而是舉起了一個城裡人常用的噴血的水龍頭。
到了最末兒,該了茅枝婆和她九蛾兒上台出演了。月光已經移去到山的那邊兒,山脈上cháo潤的深靜鋪天蓋地哩,無邊無際呢。在人聲吵鬧的fèng隙里,能聽見樹枝在風中的擺盪聲,能聽見哪個山崖或林地里突然響起的鳥叫兒,能聽見因為吵鬧和掌聲驚飛的鳥的撲棱聲。燈光像箭樣一束束朝天空she過去,朝別的山脈溝谷she過去。空氣中有了冬夜寒涼的味,也有夏夜涼慡舒身的滋味兒。
茅枝婆說:“你回來可千萬記住拐到縣上把我們退社的文件帶到山上來。”
柳縣長說:“就三天,第三天夜裡打死我也要趕回來為你們宣讀退社的文件哩。”
上邊的人說:“茅枝婆,該你出演了,我聽到山下有渾渾糊糊的汽車響聲了。”
茅枝婆就上台出演了,就演她的壓軸絕術了,她的絕術是一出演就把台下的人驚嚇一跳的。是依著耙耬調的團長排演的模樣兒,由她那成了秀艷的圓全人的外孫女在台前正經八百地向台下提了許多的問,諸如你們家有八十歲的老人嗎?你們村有九十歲的老人嗎?你們家住的那座城裡有一百歲的老人嗎?如果有,她的牙掉沒?她的眼花沒?她還能吃花生、咬核桃和嚼碎大豆嗎?還能紉針納鞋嗎?問了這樣一籃幾筐的話,她就下去了,茅枝婆就被人用輪椅推著上來了,被人說她已是一百零九歲。因為她早是百歲老人了,就讓她穿了一身民國時候北方老婆們常穿的土藍色的粗布大襟褂,肥腿的粗布燈籠褲,活脫脫如是一老完全的上百年前的一個人。她的頭髮花白哩,人是老態龍鍾哩,如從棺木中扒出來的一模樣,可正因為這樣兒,她就顯得刺目刮眼了,委實實令人驚異了。因為她已被說成是周歲一百零九歲的老人了,又是一輩子的瘸拐哩,自然是要被圓全人們推著出來呢。推她出來的是原來在南地世界出演一百二十一歲老人的那個中年人,他依著人家的排演,在這兒就成了一百零九歲老人的孩娃兒,要一口一口叫茅枝婆為娘了。
茅枝婆就立在台子的一邊上。
馬聾子擦著他臉上的流血問:“我能掙著柳縣長許的獎錢嗎?”
不等茅枝婆說啥兒,縣裡的出演團長就忙迭迭地笑著說:“沒跑兒,准有你的一千塊的獎錢呢。”
聾子就笑著去找人替他包那一邊的傷臉了。
就開始出演第二個節目了。第一個勝於險鬧,第二個就安排了奇靜了,安排了獨眼紉針了。往日裡獨眼紉針,他是把十個八個納鞋fèng被的大針一併捏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間,右手拿了一根線,手一搓,眼一瞄,那十個八個大針的眼兒便都對在一起了,那根濕了捻了的洋線就從那一排針眼裡如箭穿胡同樣飛了過去了。可今兒他不再這樣了,他是一伸手從一個紙盒裡抓出一把繡花針,讓左手的五根指頭,四條指fèng里排滿了四排上百根的繡花針,然後呢,手心向下,在一塊木板上輕磕一響兒,那上百個有針眼的大頭就肩並肩、頭挨頭地靠在一起了,跟著他又手心向上,對著燈光,睜大獨眼,用右手的食指、拇指搓捻著從左手的四排針上過一遍,那四排針的針眼便都對在一起了,順了他的目光了,從那一排排針眼裡,便能看見頭上燈光的熾白輝煌了。接下那被捻直得如細銅絲樣的洋線,便能一下從這排穿過去,又從那排穿回來。瞬眼兒,那四排針就都吊在一根紅的線上了。
先前,他只能在咽口水的工夫里穿上十根八根針,在嚼口饃的工夫穿上四十七至七十七根大光針。這一夜,他竟能在同一瞬兒穿上一百二十七根繡花針,在嚼口饃的工夫里把這套的動作重複三遍,紉上二百九十七根繡花針。
他說:“我能掙著縣長說的獎錢嗎?”
出演團長說:“能。准能哩。”
還有那葉上、紙上刺繡也不一樣了。癱媳婦她不僅能在一張薄脆的紙上繡糙、繡花、繡螞蚱和蝴蝶,她竟能把冬天還掛在樹上的黃蟬殼兒上繡出微粒微粒的小飛蛾。為了讓那飛蛾有些紅顏色,她並不用那紅絲線,而是繡完了,把繡花針往自己手上扎一下,擠出一滴血,那小蛾兒就成了正飛著的花紅蝴蝶了。
小兒麻痹症的孩娃出演也不一樣了。他腳上穿著玻璃瓶兒在台上一瘸一拐跑了正三圈,倒三圈,然後他敢突然停下來,望望台下的觀眾們,一用力,跺了幾下腳,讓那玻璃瓶兒碎在腳下邊,然後抬起腳,台下的人就看見他那麻稈般的細腿上,掛著的三寸的畸腳腳底上,正扎了幾塊碎玻璃。玻璃又白又亮呢,可從那玻璃碴上流出的血是又鮮又紅呢。
節目已經演得許久老長了,台下的人已經不會為受活人的哪兒流些血的絕術大喚大叫了。在台下看著有小兒麻痹的孩娃把他的小腳伸在半空里,血像雨水樣滴在台上那簇新的帆布上,孩娃的臉半是蠟黃,半是蒼白,像一張透著亮的紙。這時候,台下就會有人大咧咧地喚:“疼不疼?”
孩娃說:“我能忍住哩。”
又有人就在台下問:
“你敢站起來在台上走上一圈嗎?”
孩娃就果真從台上立站起來了。他的額門上浮著一茬兒汗,嘴角上掛幾絲黃爛爛的笑,就把那扎了一片玻璃碴兒的腳落在地上了。把他的身子斜斜地壓在那條稈兒似的麻瘦腿上了。他就在台上流著血正走三圈,又倒走三圈兒。
夜已經有些沉深哩,像時光落進了黑洞洞的井裡一樣幽靜了,柳縣長說好要在今兒這場出演的最後趕回來宣布受活脫開雙槐那縣裡的決定的,要當著這麼多的觀眾念那受活退社的文件的。可到了末了的節目時,他還沒有趕回來。茅枝婆在後台那兒轉悠著,一直沒有看見山下的路上有汽車的燈光照上來,也沒有聽見遠處路上有隱隱糊糊的汽車馬達聲。她說:“柳縣長不會不來吧?”縣上的幹部說:“咋能哩。”說:“也許縣長的車壞在路上了,也許縣長有別的急事耽擱了。”說:“這樣兒,你也出演吧,多演幾個節目等著柳縣長,他不會不來哩。他準定會來呢。他準定會來宣讀你們退社的文件哩。”
茅枝婆就決定多出演幾個節目等著縣長了。
茅枝婆就對著台上的流血的小兒麻痹輕聲喚:“娃兒呀,能走了你就在台上多走幾圈吧。”
月亮已經走移到山的正頂那兒了,在偏北那人們都去看日出的山頂處,它像擱懸在山腰的一棵大樹上,下弦兒,瓢兒狀,在那樹枝間倒置懸放地連掛著。星星也稀了,氣象也比早些冷涼了,涼得如了夏日的後半夜。可這到底還是冬天哩,再暖也還透著寒意兒。台下已經有人把他脫了的棉襖披在身上了,把夾在胳膊彎里的毛衣、絨衣穿在身上了。倘若往日這下夜夢深的時候里,滿世界的人是都沉沒在了深夢裡,可紀念堂這兒的人們,卻都還毫無睡意哩,都還睜著亮堂堂的雙眼看著台上的出演哩。
第九卷 葉天是越來越熱哩,冬日成了酷夏哦(4)
孩娃已經開始拖著他那扎滿了玻璃碴兒的畸腳在台上重又走動了。他走走跑跑,跑跑走走,一瘸一拐,又一輪的正三圈,倒三圈。他走過去的台子上,血像潑上去的水樣浸yín著,那新黃的帆布每隔一尺就有一個血腳印,深紅色、黏黏的,一瞬兒那深紅就成了褐紫了,成了灰黑了。孩娃兒也是讓人敬著的,他門額上的汗珠亮亮透透,如掛在那兒的水粒兒,可臉上的笑,卻是又甜蜜、又燦爛,像終於勝了自個,信了自個不僅能腳穿玻璃鞋,還能在腳上扎滿碎玻璃時在台上不停歇地跑。他是果真地勝了自個呢。跑完六圈他到台前謝幕時,還把他那椿葉般的畸腳抬起來讓觀眾瞧看了。台下的觀眾就見了原先露在腳底外的玻璃都已經不在了,都鑽進他的腳底板里去,只留下一片模糊的血水在那腳底板上流,如他蹺起的不是一隻腳,而是舉起了一個城裡人常用的噴血的水龍頭。
到了最末兒,該了茅枝婆和她九蛾兒上台出演了。月光已經移去到山的那邊兒,山脈上cháo潤的深靜鋪天蓋地哩,無邊無際呢。在人聲吵鬧的fèng隙里,能聽見樹枝在風中的擺盪聲,能聽見哪個山崖或林地里突然響起的鳥叫兒,能聽見因為吵鬧和掌聲驚飛的鳥的撲棱聲。燈光像箭樣一束束朝天空she過去,朝別的山脈溝谷she過去。空氣中有了冬夜寒涼的味,也有夏夜涼慡舒身的滋味兒。
茅枝婆說:“你回來可千萬記住拐到縣上把我們退社的文件帶到山上來。”
柳縣長說:“就三天,第三天夜裡打死我也要趕回來為你們宣讀退社的文件哩。”
上邊的人說:“茅枝婆,該你出演了,我聽到山下有渾渾糊糊的汽車響聲了。”
茅枝婆就上台出演了,就演她的壓軸絕術了,她的絕術是一出演就把台下的人驚嚇一跳的。是依著耙耬調的團長排演的模樣兒,由她那成了秀艷的圓全人的外孫女在台前正經八百地向台下提了許多的問,諸如你們家有八十歲的老人嗎?你們村有九十歲的老人嗎?你們家住的那座城裡有一百歲的老人嗎?如果有,她的牙掉沒?她的眼花沒?她還能吃花生、咬核桃和嚼碎大豆嗎?還能紉針納鞋嗎?問了這樣一籃幾筐的話,她就下去了,茅枝婆就被人用輪椅推著上來了,被人說她已是一百零九歲。因為她早是百歲老人了,就讓她穿了一身民國時候北方老婆們常穿的土藍色的粗布大襟褂,肥腿的粗布燈籠褲,活脫脫如是一老完全的上百年前的一個人。她的頭髮花白哩,人是老態龍鍾哩,如從棺木中扒出來的一模樣,可正因為這樣兒,她就顯得刺目刮眼了,委實實令人驚異了。因為她已被說成是周歲一百零九歲的老人了,又是一輩子的瘸拐哩,自然是要被圓全人們推著出來呢。推她出來的是原來在南地世界出演一百二十一歲老人的那個中年人,他依著人家的排演,在這兒就成了一百零九歲老人的孩娃兒,要一口一口叫茅枝婆為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