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下基本上正式歸屬劉邦了。我們都知道,劉邦可不像項羽那麼客氣,下一步,他就要逐漸收拾各地的諸侯,包括被他當了槍使的韓信、彭越、英布。他這種做法,稍微有點良知的都會覺得不光彩,所以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一定心潮澎湃,對漢朝的建立者劉邦懷著深深的鄙視。只不過這種鄙視不能明白地表露出來,就像我們對現代史有很多看法,也不能表露出來一樣。而且,他那時所處的環境更惡劣,沒有報紙、收音機、電視、網絡,他看不到世上還有比漢朝更合理更文明的制度,他只是本能地感受到,原來所謂的高祖皇帝,其實不過是一個潑皮流氓,做事毫無底線,比項羽差遠了。他懷著激情把這些寫進了史書,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英雄末路的項羽,竟然比巍巍坐於廟堂之上享受群隸朝拜的劉邦更加偉岸。

  唐朝的杜牧和宋朝的李清照估計也像司馬遷那麼想。杜牧的詩里這麼說: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可以看出他對項羽不肯渡江的深切惋惜。李清照的詩則說: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她對項羽不肯過江東也敬慕不已。如果項羽能像劉邦那麼不要臉,天下成敗真的又會怎麼樣呢?

  第58章 諸侯的相繼滅亡

  解決了項羽,劉邦總算鬆了口氣。項羽對他的精神傷害太大了,我敢肯定,在他的有生之年,項羽一定是他噩夢的主要內容,就像“考試恐懼”是我噩夢的重要內容一樣。雖然我現在已經不用考試了,但夢中仍舊經常參加那種沒有什麼準備的考試。劉邦也一樣,鑑於項羽和他手下的將軍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他覺得現在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把那些帶給他無數噩夢的人一個個解決。

  首先被解決的是利幾。利幾在陳縣和項羽一起併力抗擊劉邦,失敗後投降劉邦,沒有跟隨項羽南撤。劉邦開始為了籠絡他,封他在潁川為列侯。項羽死的當年九月,劉邦幹掉燕王臧荼回來,到了洛陽,召利幾覲見,利幾感覺劉邦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寬厚”,自己此去定會凶多吉少,乾脆舉兵“謀反”,他一個列侯能有多少力量?劉邦親自率兵,很快將他擊敗斬首。

  接著是鍾離眜,下文介紹韓信時會具體說到,茲從略。

  再接著是季布。季布當年為項羽的將軍,擅長用兵,屢次打得劉邦很難堪。如今項羽已滅,可以報仇了。劉邦下令以千金購賞他的腦袋,敢有窩藏他的,誅夷三族。季布聞訊逃到濮陽,躲在老朋友周氏家中。周氏一向敬慕季布,對他說:“臣雖然願意收留將軍,但終究躲不過官府的追蹤,何況以將軍之才,難道甘心一輩子不見天日嗎?將軍如果肯聽臣的話,臣願意設計為將軍脫罪;如果不能,臣願意先自殺為謝。”他說這話,是為了表明自己並非貪生怕死。

  季布答應了。於是周氏給季布剃掉鬢髮,戴上頸鉗,穿上粗麻布衣服,裝扮成囚徒的模樣,載入喪車中,和十來個家僮一起賣給魯國朱家。朱家也是一個重情義守然諾的大俠,知道這人是季布,買下後派他去做農活,但告誡他的兒子說:“這個家奴不是一般人,種田的事要全聽他安排,吃飯要跟他同桌,不許有絲毫怠慢。”自己則親自乘輕車去洛陽,面見汝陰侯夏侯嬰。夏侯嬰是厚道人,留他在家裡飲酒。朱家於是找機會問他:“季布有什麼大罪啊,皇帝陛下這麼著急通緝他?”夏侯嬰道:“還不是當年陛下被他打怕了,至今還做噩夢呢,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能解恨。”朱家說:“您覺得季布這人怎樣?”夏侯嬰道:“當然很不錯。”朱家道:“這就對了,俗話說人臣各為其主。季布幫助項羽打仗,追捕皇帝陛下很賣力,這是他的職責。當今天下,做過項羽臣子的歷史反革命還很多,只怕殺不完啊。何況皇帝剛剛得到天下,僅僅因為自己的私怨就大張旗鼓的搜捕一個布衣,似乎顯得心胸不夠寬廣。如果逼得太急,季布不向南逃到南越,也會向北逃到匈奴。以季布之才,若為南越或者匈奴所用,只怕將來對大漢不利啊。君一向以厚道之名聞於天下,何不為季布求求情呢?”夏侯嬰馬上猜到朱家肯定窩藏了季布,但他沒有告發,反而告訴朱家:“好,你等我消息。”他找了機會在劉邦面前一說,劉邦覺得也有道理,下令赦免季布。季布去拜見劉邦,劉邦拜他為郎中,算是得了個好結果。

  雖然劉邦對項羽的舊將很痛恨,但他也明白,這些人沒有了軍隊和地盤,就像龍臥在淺灘上,掀不起什麼大浪。而最大的威脅卻是自己的那些革命戰友,他們有權有兵,尤其是那位才能最大的韓信。

  在消滅項羽的當月,劉邦到了定陶(今山東定陶),突然馳入韓信的軍營,奪走了他的軍隊。史書上說的是“襲奪”,可見等於把韓信當敵人看待。劉邦知道齊國向來富饒,讓韓信占據這麼大塊土地,太不安全了,況且當初還承諾給他原楚國的很大一部分土地。第二個月,他把韓信改封為楚王,只給了他陳縣以東、淮河以北的原楚國國土,至於原先的齊國國土,全部收回,這等於搶走了韓信一大半家當。他封韓信為楚王的理由是義帝沒有後代,而齊王韓信是楚國人,熟悉楚國風俗,當楚王更加合適,都城設在下邳,也不是什麼大城邑。齊國,後來則封給自己的長子劉肥。同月,他正式加封彭越為梁王,國境在原魏國地,都城定陶。

  之前,劉邦早已派盧綰、劉賈、靳歙等人去進攻臨江國。臨江國原先的國王叫共敖,是項羽封的。項羽和劉邦打得熱火朝天,他充耳不聞。前年,共敖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共尉即位,對楚漢之爭也充耳不聞,現在當然要輪到他。他還不識相,不肯投降。劉賈、盧綰兩個人雖然本事不大,但以百戰之兵,對付臨江這樣一個小國還是綽綽有餘,他們首先誘降了臨江王的部下黃極忠(他可一點也不忠),十二月,他們擊破臨江國,把共尉給俘虜了,國土改置為南郡。共尉被押送到洛陽,劉邦下令將他處決。

  劉邦的實力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他可不像項羽那麼傻,當年實力那麼強,還只是自封為西楚霸王,聽上去霸氣,但究竟只是“王”,而不是“皇帝”,從法理上講,沒有號令天下,生殺予奪的資格。項羽和劉邦打得熱火朝天之時,他分封的諸侯或者投向劉邦,或者置之不理,好像跟自己毫無關係,這當然就有名分不足以對他們發號施令的緣故。劉邦要禁絕這一點,他要在法理上徹徹底底壓制其他諸侯一頭。

  劉邦這個意圖,那些諸侯王當然看得出來,他們交頭接耳商量了一下,卑躬屈膝地聯合上書,要求尊奉漢王劉邦為皇帝。

  這些傻逼奴才們以為自己坐穩了奴才的位置,絲毫不知道前門趕走了老虎,後門迎來了惡狼。而且這頭狼比那頭虎要兇殘貪婪得多,很快他們就會嘗到自己聯合釀製的苦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