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漢兵又重重包圍上來,我也有點難過,為什麼上天不再來一陣沙塵暴,像幫助老流氓劉邦那樣,把漢軍吹得找不到北呢?這樣項羽就能逃出去了,那中國的歷史將會怎樣?有一次我奇怪地痴想,劉邦和他的後代統治了中國四百年,是真的嗎?是不是夢幻?為什麼這會是確切不可改變的歷史?能不能回到古代去改變它?也許有很多人像我一樣,有對歷史的痛惜和不確定感,才會寫作穿越小說,讓人回到古代,幫助失敗的人成功,以建造自己希望的歷史。在寫完項羽這段結局之後,一連有好幾天我都鬱鬱不樂,想如果項羽那時有一挺機關槍就好了,把老流氓劉邦一干人掃得七零八落。或者項羽能有一輛吉普車,開著車呼嘯著沖入敵陣,把那些漢兵撞翻,然後呼嘯著開往江東,回到他的擁護者中去,然後捲土重來,讓老流氓劉邦心驚膽顫,食不甘味,枕不安席。

  但這都是我的臆想,項羽在我的手中,無可奈何要再死一遍。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人說過他的故事,他不知在多少人的嘴邊和筆下叱吒風雲過,揚眉吐氣過,又忿然自殺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知其極。

  項羽對其手下說:“現在我為諸公斬他們一將。你們全部馳下,到山的東面三處地方相會。”

  說著項羽突然馳馬而下,漢兵皆嚇得四散披靡,項羽馳入敵陣,立斬其一將,馳馬而走。漢兵騎郎楊喜不知死活,在後緊追不捨,項羽回頭瞋目大喝一聲:“你幹什麼?”楊喜心膽俱裂,戰馬也嚇得不由自主地往回跑,一直跑了數里地才停下。

  項王和他殘存的部屬會合,因為看見會合地有三處,漢兵一時不知去哪一找他,於是分為三隊,繼續圍困上去。項羽再次縱馬馳出,斬漢軍一都尉(師長),又展開“百人斬”神功,一連殺了上百人,再次馳馬回到他的部下身邊,他的部屬還好,只丟失兩騎,剩下二十六騎。項羽道:“怎麼樣?”手下皆心悅誠服:“大王的確厲害!”眼眶卻淚水流轉。

  漢軍一時不敢上來,這就是所謂東城之役,實際上只是項羽展示武功之處,漢兵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從垓下到東城,地圖上直線距離也有105公里,可見其遠。他率領剩下的二十六騎繼續向東奔馳,一直奔到烏江亭(今安徽和縣東,江蘇南京西南)。這是靠近長江的一個渡口。離剛剛廝殺的東城,直線距離也有80公里之遙了,只要渡過長江,項羽就可暫時獲得安全,因為漢兵暫時找不到船隻渡江,等他們找到,項羽就能回到吳縣城中。這時的江東,還是楚國的國土,雖然人口不多,組織個十幾萬人封住長江,就可能挽回戰局,以項羽的軍事才華,只怕歷史真會改變。但那時江東真的還擁護項羽嗎?

  顯然是的。

  烏江亭亭長這時已經停好了船在渡口,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有方圓千里,足以稱王。希望大王趕快渡江,如今只有臣有船,漢兵來了,也沒有辦法。”

  但是項羽突然拒絕了他的要求,真不知他一路顛簸跑到這裡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為了跟烏江亭長交代一下自己那匹烏騅馬,或者發一番豪言壯語,讓後人為之悲憤?

  項羽笑道:“天想亡我項羽,我渡了河又怎樣?況且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一起渡江,現在沒一人生還,縱使江東父老可憐我,仍舊擁護我當王,我有什麼面目去見他們?就算他們不提這事,我心裡難道不慚愧嗎?”又說:“我知道您是忠厚長者,這匹馬我騎了五年之久了,所當無敵,一日可以行走千里,不忍讓他跟我一起受死,現在送給您罷。”於是命令自己的部下全部下馬,皆持短兵,準備與漢軍做最後一次殊死搏鬥。

  漢兵很快馳近,項羽像老虎一樣沖入敵陣,再次表演了幾回“百人斬”,共殺死了數百人,但他也同時負了十餘處創口,他筋疲力盡了,殘餘的下屬全部戰死,他長嘆了一口氣,轉頭看見漢軍的騎司馬呂馬童,呼喚道:“你不是我的熟人嗎?”

  呂馬童背過身,指著項羽對身邊中郎騎士王翥說:“這就是項王啊!”廢話,當然是項王,他為什麼要背過頭說些廢話呢?難道是不好意思面對項羽?

  項羽道:“我聽說劉邦懸賞要我的腦袋一千斤黃金,並封萬戶侯,好歹我們是熟人,我這顆腦袋就送給你罷。”說完慘笑一下,將劍橫在頸上,奮力一拉,鮮紅的血液像杜鵑花瓣一樣從頸上片片飛落,同時他威武的身軀像鐵塔一樣墜落在地,大地為之顫抖,天上一顆輝光熠熠的流星陡然光芒暴長,倏然划過長空,隕落天際。

  雄獅一死,鬣狗們立刻瘋狂地撲了上去。第一條鬣狗是王翥(或作王翳),他首先搶斬了項羽的頭顱,其他鬣狗只慢了一步,立刻伸長舌頭撲上,撕扯項羽的屍體,由於爭奪不休,他們互相撕咬了起來,很快,幾十頭鬣狗倒斃在對方的利齒之下,什麼也沒搶著就進了地獄。最後項羽的屍體被以下五條鬣狗搶得:

  中郎騎王翥

  郎中騎楊喜

  騎司馬呂馬童

  郎中呂勝

  郎中楊武

  他們喘著粗氣,把項羽的部分屍體分別打包,系在馬上,不知道內臟帶不帶,然後興高采烈地馳回劉邦軍營,五個人各自解開包裹,掏出自己分割的那份屍體,放在地上,像玩人骨拼圖一樣拼合起來,發現天衣無縫。劉邦哈哈大笑:“項羽,你也有今天,這幾年來,你困得老子好苦,老子幾乎隔幾天做一次噩夢,夢見被你捉住了。”又笑道:“說你傻逼吧,你不信,你以為我跟你簽了和約,就真的不打你了?你也該動腦子想想,老子什麼時候把話當過真。你太較真,怪不得被老子打敗。”

  後來劉邦計算功勞時,封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翥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

  項羽死後,楚地剩下的城邑其實還有不少,但沒有項羽,這些城邑都沒有和劉邦抵抗的能力,也沒有這個心情。劉邦分派各將出擊,周勃率軍平定了泗水、東海兩郡,下城邑二十二座。灌嬰的騎兵順勢南下渡江,吳郡的長官仍不肯投降,和灌嬰軍在吳城外發生激戰。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吳郡長戰敗,灌嬰平定了全部吳地,包括豫章郡和會稽郡。

  大部分人還是識相主動投降的,比如當年的東陽人陳嬰,投降劉邦後。劉邦派他去略定豫章、浙江,又討平了當地稱王的少數民族割據勢力,被封為堂邑侯,拜為楚相國。其他也都差不多,最後只有魯縣不肯投降。劉邦說:“他媽的,老子把天下兵帶來,把你們全屠了。”但想想算了,一個小城池還怕他飛上天去,於是持著項王的頭給魯縣百姓看,魯縣百姓發現確實沒盼頭了,這才投降。魯縣是當年楚懷王給項羽的封邑,大概項羽一直對魯縣有所照顧,縣邑又是魯國舊土,砥礪節義的儒生相對較多,所以誓死不背。劉邦雖然看不起儒生,這會也有些感動,吩咐以魯公的級別將項羽埋葬在榖城。劉邦還親自為項羽主持葬禮,假惺惺掉了幾滴鱷魚眼淚,之後告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