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我獨守菜園的時候,起初是到默存那裡去吃飯。狗窩關不住小趨,我得把它鎖在窩棚里。一次我已經走過磚窯,回頭忽見小趨偷偷兒遠遠地跟著我呢。它顯然是從窩棚的黍秸牆裡鑽了出來。我呵止它,它就站佐不動。可
是我剛到默存的宿舍,它跟腳也來了;一見默存,快活得大蹦大跳。同屋的人都喜愛娃娃狗,爭把自己的飯食餵它。小趨又飽餐了一頓。
是我剛到默存的宿舍,它跟腳也來了;一見默存,快活得大蹦大跳。同屋的人都喜愛娃娃狗,爭把自己的飯食餵它。小趨又飽餐了一頓。
我們全連遷往“中心點”以後,小趨還靠我們班長從食堂拿回的一點剩食過日子,很不方便。所以過了一段時候,小趨也搬到“中心點”上去了。
它近著廚房,總有些剩餘的東西可吃;不過它就和舊菜地失去了聯繫。我每天回宿舍晚,也不知它的窩在哪裡。連里有許多人愛狗;但也有人以為狗只是資產階級夫人小姐的玩物。所以我待小趨向來只是淡淡的,從不愛撫它。
小趨不知怎麼早就找到了我住的房間。我晚上回屋,旁人常告訴我:“你們的小趨來找過你幾遍了。”我感它相念,無以為報,常攢些骨頭之類的東西餵它,表示點兒意思。以後我每天早上到菜園去,它就想跟。我喝住它,一次甚至揀起泥塊擲它,它才站住了,只遠遠望著我。有一天下小雨,我獨坐在窩棚內,忽聽得“嗚”一聲,小趨跳進門來,高興得搖著尾巴叫了幾聲,才傍著我趴下。它找到了出“中心點”到菜園的路!
我到默存處吃飯,一餐飯再加路上來回,至少要半小時。我怕菜園沒人看守,經常在“威虎山”坡下某連食堂買飯。那兒離菜園只六、七分鐘的路。小趨來作客,我得招待它吃飯。平時我吃半份飯和萊,那天我買了正常的一份,和小趨分吃。食堂到菜園的路雖不遠,一路的風很冷。兩手捧住飯碗也擋不了寒,飯菜總吹得冰涼,得細嚼緩吞,用嘴裡的暖氣來加溫。小趨哪裡等得及我吃完了再餵它呢,不停的只顧蹦跳著討吃。我得把飯碗一手高高擎起,舀一匙飯和菜倒在自己嘴裡,再舀一匙倒在紙上,用另一手送與小趨;不然它就不客氣要來舔我的碗匙了。我們這樣分享了晚餐,然後我洗淨碗匙,收拾了東西,帶著小趨回“中心點”。
可是小趨不能保護我,反得我去保護它。因為短短兩三個月內,它已由娃娃狗變成小姑娘狗。“威虎山”上堆藏著木樹等東西,養一頭猛狗名“老虎”;還有一頭灰狗也不弱。它們對小趨都有愛慕之意。小趨還小,本能地怕它們。它每次來菜園陪我,歸途就需我呵護,喝退那兩隻大狗。我們得沿河走好一段路。我走在高高的堤岸上,小趨乖覺地沿河在坡上走,可以藏身。
過了橋走到河對岸,小趨才得安寧。
幸虧我認識那兩條大狗——我蓄意結識了它們。有一次我晚飯吃得太慢了,鎖上窩棚,天色已完全昏黑。我剛走上西邊的大道,忽聽得“嗚——wuwuwuwu……”,只見面前一對發亮的眼睛,接著看見一隻大黑狗,拱著腰,仰臉猙獰地對著我。它就是“老虎”,學部幹校最猛的狗。我住在老鄉家的時候,晚上回村,有時迷失了慣走的路,腳下偶一趔趄,村裡的狗立即汪汪亂叫,四方竄來;就得站住腳,學著老鄉的聲調喝一聲“狗!”——據說村裡的狗沒有各別的名字——它們會慢慢退去。“老虎”不叫一聲直躥前來,確也嚇了我一跳。但我出於習慣,站定了喝一聲“老虎!”它居然沒撲上來,只“wuwuwuwu
……”低吼著在我腳邊嗅個不了,然後才慢慢退走。以後我買飯碰到“老虎”,總叫它一聲,給點兒東西吃。灰狗找忘了它的名字,它和“老虎”是同夥。我見了它們總招呼,並牢記著從小聽到的教導:對狗不能
矮了氣勢。我大約沒讓它們看透我多麼軟弱可欺。
矮了氣勢。我大約沒讓它們看透我多麼軟弱可欺。
第一班是十點到十二點,末一班是早上四點到六點;這兩班都是照顧老弱的,因為遲睡或早起,比打斷了睡眠半夜起床好受些。各班都二人同巡,只第一班單獨一人,據說這段時間比較安全,偷竊最頻繁是在凌晨三四點左右。單獨一人巡夜,大家不甚踴躍。我願意晚睡,貪圖這一班,也沒人和我爭。我披上又長又大的公家皮大衣,帶個手電,十點熄燈以後,在宿舍四周巡行。巡行的範圍很廣:從北邊的大道繞到幹校放映電影的廣場,沿著新菜園和豬圈再繞回來。熄燈十多分鐘以後,四周就寂無人聲。一個人在黑地里打轉,時間過得很慢很慢。可是我商時不止一人,小趨常會“嗚嗚”兩聲,躥到我腳邊來陪我巡行幾周。
小趨陪我巡夜,每使我記起清華“三反”時每晚接我回家的小貓“花花兒”。我本來是個膽小鬼;不問有鬼無鬼,反正就是怕鬼。晚上別說黑地里,便是燈光雪亮的地方,忽然問也會膽怯,不敢從東屋走到西屋。可是“三反”中整個人徹底變了,忽然不再怕什麼鬼。系裡每晚開會到十一二點,我獨自一人從清華的西北角走回東南角的宿舍。路上有幾處我向來特別害怕,白天一人走過,或黃昏時分有人作伴,心上都寒凜凜地。“三反”時我一點不怕了。那時候默存借調在城裡工作,阿圓在城裡上學,住宿在校,家裡的女傭早已入睡,只花花兒每晚在半路上的樹叢里等著我回去。它也象小趨那樣輕輕地“嗚”一聲,就躥到我腳邊,兩隻前胸在我腳跟上輕輕一抱——假如我還膽怯,准給它嚇壞——然後往前躥一丈路,又回來迎我,又往前躥,直到回家,才坐在門口仰頭看我掏鑰匙開門。小趨比花花兒馴服,只緊緊地跟在腳邊。它陪伴著我,我卻在想花花兒和花花兒引起的舊事。自從搬家走失了這隻貓,我們再不肯養貓了。如果記取佛家“不三宿桑下”之戒,也就不該為一隻公家的小狗留情。可是小趨好象認定了我做主人——也許只是我拋不下它。
一次,我們連里有人騎出行車到新蔡。小趨跟著車,直跑到新蔡。那位同志是愛狗的,特地買了一碗麵請小趨吃;然後把它裝在車兜裡帶回家。
可是小趨累壞了,躺下奄奄一息,也不動,也不叫,大家以為它要死了。我從菜園回來,有人對我說:“你們的小趨死了,你去看看它呀。”我跟他跑去,才叫了一聲小趨,它認得聲音,立即跳起來,汪汪地叫,連連搖尾巴。大家放心說:“好了!好了!小趨活了!”小趨不知道居然有那麼多人關心它的死活。
過年廚房裡買了一隻狗,烹狗肉吃,因為比豬肉便宜。有的老鄉愛狗,捨不得賣給人吃。有的肯賣,卻不忍心打死它。也有的肯親自打死了賣。我們廚房買的是打死了的。據北方人說,煮狗肉要用硬柴火,煮個半爛,蘸蔥泥吃——不知是否魯智深吃的那種?我們廚房裡依阿香的主張,用濃油赤醬,多加蔥姜紅燒。那天我回連吃晚飯,特買了一份紅燒狗肉嘗嘗,也請別人嘗嘗。肉很嫩,也不太瘦,和豬的精肉差不多。據大家說,小趨不肯院狗肉,生的熟的都不吃。據區詩人說,小趨銜了狗肉,在泥地上扒了個坑,把那塊肉埋了。我不信詩人的話,一再盤問,他一口咬定親見小趨叼了狗肉去埋了。可是我仍然相信那是詩人的創造。
是我剛到默存的宿舍,它跟腳也來了;一見默存,快活得大蹦大跳。同屋的人都喜愛娃娃狗,爭把自己的飯食餵它。小趨又飽餐了一頓。
是我剛到默存的宿舍,它跟腳也來了;一見默存,快活得大蹦大跳。同屋的人都喜愛娃娃狗,爭把自己的飯食餵它。小趨又飽餐了一頓。
我們全連遷往“中心點”以後,小趨還靠我們班長從食堂拿回的一點剩食過日子,很不方便。所以過了一段時候,小趨也搬到“中心點”上去了。
它近著廚房,總有些剩餘的東西可吃;不過它就和舊菜地失去了聯繫。我每天回宿舍晚,也不知它的窩在哪裡。連里有許多人愛狗;但也有人以為狗只是資產階級夫人小姐的玩物。所以我待小趨向來只是淡淡的,從不愛撫它。
小趨不知怎麼早就找到了我住的房間。我晚上回屋,旁人常告訴我:“你們的小趨來找過你幾遍了。”我感它相念,無以為報,常攢些骨頭之類的東西餵它,表示點兒意思。以後我每天早上到菜園去,它就想跟。我喝住它,一次甚至揀起泥塊擲它,它才站住了,只遠遠望著我。有一天下小雨,我獨坐在窩棚內,忽聽得“嗚”一聲,小趨跳進門來,高興得搖著尾巴叫了幾聲,才傍著我趴下。它找到了出“中心點”到菜園的路!
我到默存處吃飯,一餐飯再加路上來回,至少要半小時。我怕菜園沒人看守,經常在“威虎山”坡下某連食堂買飯。那兒離菜園只六、七分鐘的路。小趨來作客,我得招待它吃飯。平時我吃半份飯和萊,那天我買了正常的一份,和小趨分吃。食堂到菜園的路雖不遠,一路的風很冷。兩手捧住飯碗也擋不了寒,飯菜總吹得冰涼,得細嚼緩吞,用嘴裡的暖氣來加溫。小趨哪裡等得及我吃完了再餵它呢,不停的只顧蹦跳著討吃。我得把飯碗一手高高擎起,舀一匙飯和菜倒在自己嘴裡,再舀一匙倒在紙上,用另一手送與小趨;不然它就不客氣要來舔我的碗匙了。我們這樣分享了晚餐,然後我洗淨碗匙,收拾了東西,帶著小趨回“中心點”。
可是小趨不能保護我,反得我去保護它。因為短短兩三個月內,它已由娃娃狗變成小姑娘狗。“威虎山”上堆藏著木樹等東西,養一頭猛狗名“老虎”;還有一頭灰狗也不弱。它們對小趨都有愛慕之意。小趨還小,本能地怕它們。它每次來菜園陪我,歸途就需我呵護,喝退那兩隻大狗。我們得沿河走好一段路。我走在高高的堤岸上,小趨乖覺地沿河在坡上走,可以藏身。
過了橋走到河對岸,小趨才得安寧。
幸虧我認識那兩條大狗——我蓄意結識了它們。有一次我晚飯吃得太慢了,鎖上窩棚,天色已完全昏黑。我剛走上西邊的大道,忽聽得“嗚——wuwuwuwu……”,只見面前一對發亮的眼睛,接著看見一隻大黑狗,拱著腰,仰臉猙獰地對著我。它就是“老虎”,學部幹校最猛的狗。我住在老鄉家的時候,晚上回村,有時迷失了慣走的路,腳下偶一趔趄,村裡的狗立即汪汪亂叫,四方竄來;就得站住腳,學著老鄉的聲調喝一聲“狗!”——據說村裡的狗沒有各別的名字——它們會慢慢退去。“老虎”不叫一聲直躥前來,確也嚇了我一跳。但我出於習慣,站定了喝一聲“老虎!”它居然沒撲上來,只“wuwuwuwu
……”低吼著在我腳邊嗅個不了,然後才慢慢退走。以後我買飯碰到“老虎”,總叫它一聲,給點兒東西吃。灰狗找忘了它的名字,它和“老虎”是同夥。我見了它們總招呼,並牢記著從小聽到的教導:對狗不能
矮了氣勢。我大約沒讓它們看透我多麼軟弱可欺。
矮了氣勢。我大約沒讓它們看透我多麼軟弱可欺。
第一班是十點到十二點,末一班是早上四點到六點;這兩班都是照顧老弱的,因為遲睡或早起,比打斷了睡眠半夜起床好受些。各班都二人同巡,只第一班單獨一人,據說這段時間比較安全,偷竊最頻繁是在凌晨三四點左右。單獨一人巡夜,大家不甚踴躍。我願意晚睡,貪圖這一班,也沒人和我爭。我披上又長又大的公家皮大衣,帶個手電,十點熄燈以後,在宿舍四周巡行。巡行的範圍很廣:從北邊的大道繞到幹校放映電影的廣場,沿著新菜園和豬圈再繞回來。熄燈十多分鐘以後,四周就寂無人聲。一個人在黑地里打轉,時間過得很慢很慢。可是我商時不止一人,小趨常會“嗚嗚”兩聲,躥到我腳邊來陪我巡行幾周。
小趨陪我巡夜,每使我記起清華“三反”時每晚接我回家的小貓“花花兒”。我本來是個膽小鬼;不問有鬼無鬼,反正就是怕鬼。晚上別說黑地里,便是燈光雪亮的地方,忽然問也會膽怯,不敢從東屋走到西屋。可是“三反”中整個人徹底變了,忽然不再怕什麼鬼。系裡每晚開會到十一二點,我獨自一人從清華的西北角走回東南角的宿舍。路上有幾處我向來特別害怕,白天一人走過,或黃昏時分有人作伴,心上都寒凜凜地。“三反”時我一點不怕了。那時候默存借調在城裡工作,阿圓在城裡上學,住宿在校,家裡的女傭早已入睡,只花花兒每晚在半路上的樹叢里等著我回去。它也象小趨那樣輕輕地“嗚”一聲,就躥到我腳邊,兩隻前胸在我腳跟上輕輕一抱——假如我還膽怯,准給它嚇壞——然後往前躥一丈路,又回來迎我,又往前躥,直到回家,才坐在門口仰頭看我掏鑰匙開門。小趨比花花兒馴服,只緊緊地跟在腳邊。它陪伴著我,我卻在想花花兒和花花兒引起的舊事。自從搬家走失了這隻貓,我們再不肯養貓了。如果記取佛家“不三宿桑下”之戒,也就不該為一隻公家的小狗留情。可是小趨好象認定了我做主人——也許只是我拋不下它。
一次,我們連里有人騎出行車到新蔡。小趨跟著車,直跑到新蔡。那位同志是愛狗的,特地買了一碗麵請小趨吃;然後把它裝在車兜裡帶回家。
可是小趨累壞了,躺下奄奄一息,也不動,也不叫,大家以為它要死了。我從菜園回來,有人對我說:“你們的小趨死了,你去看看它呀。”我跟他跑去,才叫了一聲小趨,它認得聲音,立即跳起來,汪汪地叫,連連搖尾巴。大家放心說:“好了!好了!小趨活了!”小趨不知道居然有那麼多人關心它的死活。
過年廚房裡買了一隻狗,烹狗肉吃,因為比豬肉便宜。有的老鄉愛狗,捨不得賣給人吃。有的肯賣,卻不忍心打死它。也有的肯親自打死了賣。我們廚房買的是打死了的。據北方人說,煮狗肉要用硬柴火,煮個半爛,蘸蔥泥吃——不知是否魯智深吃的那種?我們廚房裡依阿香的主張,用濃油赤醬,多加蔥姜紅燒。那天我回連吃晚飯,特買了一份紅燒狗肉嘗嘗,也請別人嘗嘗。肉很嫩,也不太瘦,和豬的精肉差不多。據大家說,小趨不肯院狗肉,生的熟的都不吃。據區詩人說,小趨銜了狗肉,在泥地上扒了個坑,把那塊肉埋了。我不信詩人的話,一再盤問,他一口咬定親見小趨叼了狗肉去埋了。可是我仍然相信那是詩人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