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黃白“杭菊花”可以當茶葉泡來喝,有清心降火之功,七姑奶奶笑著問道:“你大概心裡很亂?”
“也不曉得啥道理,心裡一直煩躁。”
“我們到陽台上來坐。”
七姑奶奶挑到陽台上去密談,是替羅四姐設想,因為談到自己的終身大事,她難免靦腆,陽台上光線幽暗,可以隱藏妞促的表情,就比較能暢所欲言了。
等小大姐泡了菊花茶來,背光坐著的羅四姐幽幽地嘆口氣說:“七姐只怕我真的是命中注定了。”
“喔,”七姑奶奶問道:“胡家托烏先生來作媒了,他怎麼說?”
“他說的話也不曉得是真是假?說胡大先生的意思,要我去替他當家。”
“不錯,這話應春也聽見的。”
“這麼說,看起來是真的!”羅四姐心裡更加踏實,但心頭的疑慮亦更濃重,“七姐,你說。 我憑啥資格去替他當家?”
七姑奶奶心想,胡雪岩顧慮者在此,羅四姐要爭者亦在此,足見都是厲害角色,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必中要害。不過,她雖然已從古應春口中摸透了“行情”,卻不願輕易鬆口,因為不知道羅四姐還會開什麼條件,不能不謹慎行事。
於是她試探地問道:“四姐,你自己倒說呢?要啥資格,才好去替他當家。”
“當家人的身分,身分不高,下人看不起,你說的話他左耳進、右耳出,七姐,你說,這個家我怎麼當?”
“是的。這話很實在。我想,我們小爺叔,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他總有讓下人敬重你的辦法。”
“啥辦法?”羅四姐緊接著問,“七姐夫怎麼說?”“他說,胡老太太托我來做媒。不過,我還不敢答應。”
羅四姐又驚又喜,“原來是胡老太太出面?”她問:“胡太太呢?”
“他們家一切都是老太太作主。胡太太最賢惠不過,老太太說啥就是啥,百依百順的。”
聽得這一說,羅四姐心頭寬鬆了些,不過七姑奶奶何以不敢答應做媒?
這話她卻不好意思問。
“我為啥不敢答應呢?”七姑奶奶自問自答他說:“因為我們雖然一見如故,象同胞姐妹一樣,到底這是你的終身大事,你沒有跟我詳詳細細談過,我不曉得你心裡的想法,如果冒冒失失答應下來,萬一做不成這個媒,反而傷了我們感情。”
“七姐,這一層你儘管放心。不管怎麼樣,你我的感情是不會傷的。”
“有你這句話,我的膽就大了。四姐,除了名分以外,還有啥?請你一樣一樣告訴我。看哪一樣是我可以代為答應下來的,哪一樣我能替你爭的,哪一樣是怎麼樣也辦不到的。”
“怎麼佯辦不到的事,我也不會說。”羅四姐想了一下說:“七姐,我頂為難的是我老娘。”
她老娘何以會成為難題?七姑奶奶想一想才明白,必是指的當親戚來往這件事。以她的看法,這件事是否為難,主要的是要看羅四姐自己的態度?
倘或她堅持要胡老太太叫一聲“親家太太”,這就為難了!否則胡家也容易處置。
談到這裡,話就要明說了,“四姐,你的意思我懂了。”她說:“還有啥,你一股腦兒說出來,我們一樣一樣來商量。”
“還有,你曉得的,我有個女兒。”
“你的女兒當然姓她老子的姓。”七姑奶奶說:“你總不見得肯帶到胡家去吧?”
“當然,那算啥一出?”
“既然不帶到胡家,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不管你怎麼安排,胡家都不便過問的。這件事可以不必談,還有啥?”
“還有,我只能給老太太一個人磕頭。”
“是不是!”七姑奶奶馬上接口,“我不敢答應,就是怕你有這樣的話,叫我說都不便去說的。”
羅四姐自己也覺得要求過分了一些,不過話既已出口,亦不便自己收回,因而保持沉默。當然,在七姑奶奶看,這就是不再堅持的表示,能商量得通的。
“四姐,我現在把人家的意思告訴你:第一是稱呼,下人部叫你太太,第二進門磕一個頭,以後都是平禮,第三生了兒子著紅裙。這三洋,是老太大交代下來的。”
羅四姐考慮了一會,覺得就此三事而言,再爭也爭不出什麼名堂來,不如放漂亮些,換取對方在他處的讓步。
於是她說:“七姐這麼說,我聽七姐的。不過,我進他家的門,不曉得是怎麼個進法?”
七姑奶奶心想,這是明知故問。妾侍進門,無非一乘一轎抬進門,在紅燭高燒之下,一一磕頭定稱呼。羅四姐問到這話,意思是不是想要坐花轎進門呢?
當然,照一般的辦法,是太委屈了她,但亦決無坐花轎之理。七姑奶奶覺得這才真的遇見難題了。
想了又想,七姑奶奶只能這佯回答:“這件事我來想辦法,總歸要讓你面子上看得過去。你明天倒問問烏先生,看他有啥好辦法?”
正事談到這裡,實在也可以說是很順利了。做媒本來就要往返磋商,一步一步將雙方意見接近來,羅四姐也很明白事緩則圓的道理,因而很泰然地答說:“事情不急,七姐儘管慢慢想。”
“你是不急,小爺叔恐怕急著要想做新郎官。”七姑奶奶笑著將她的臉扳向亮處,“不曉得你裝扮成新娘子,是個啥樣子?”
這話說得羅四姐心裡不知是何滋味?說一句:“七姐真會尋開心。”一閃站起身來,“烏先生不知道吃好了沒有?”
“我們一起下去看看。”
兩人攜著手夏回樓下,只見古應春陪著烏先生在賞鑒那些西洋小擺設。
七姑奶奶少不得問些吃飯了沒有之類的客氣話,然後間到烏先生下榻之處。
“客棧已經定好了。”古應春問道:“不知道羅四姐今天晚上,是不是還有事要跟烏先生談?”
“今天太晚了。”羅四姐答說:“有事明天也可以談。”
“那麼,我送烏先生回客棧。明天一早我會派人到客棧陪了烏先主到羅四姐那裡。下午我陪烏先生到各處逛逛。”
等古應春送客回來,七姑奶奶還沒有睡,等著要將與羅四姐談論的情形告訴他,最後談到羅四姐如何“進胡家的門”。
“一頂小轎抬進門,東也磕頭,西也磕頭,且不說羅四姐委屈,我們做媒人的也沒有面子。”
“為小爺叔,沒有面子也就算了。”古應春說:“你不要把你的想法也擺進去,那一來事情就越發擺不平了。”
“好!那麼羅四姐,總要讓他的面子過得去。”
“這有點難辦。又有里子,又要面子,世界上恐怕沒有那麼便宜的事。”
七姑奶奶也覺得丈夫的話不錯,不過已經答應羅四姐要讓她“面子上過得去。”所以仍在苦苦思索。“睡吧!我累了。”
“也不曉得啥道理,心裡一直煩躁。”
“我們到陽台上來坐。”
七姑奶奶挑到陽台上去密談,是替羅四姐設想,因為談到自己的終身大事,她難免靦腆,陽台上光線幽暗,可以隱藏妞促的表情,就比較能暢所欲言了。
等小大姐泡了菊花茶來,背光坐著的羅四姐幽幽地嘆口氣說:“七姐只怕我真的是命中注定了。”
“喔,”七姑奶奶問道:“胡家托烏先生來作媒了,他怎麼說?”
“他說的話也不曉得是真是假?說胡大先生的意思,要我去替他當家。”
“不錯,這話應春也聽見的。”
“這麼說,看起來是真的!”羅四姐心裡更加踏實,但心頭的疑慮亦更濃重,“七姐,你說。 我憑啥資格去替他當家?”
七姑奶奶心想,胡雪岩顧慮者在此,羅四姐要爭者亦在此,足見都是厲害角色,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必中要害。不過,她雖然已從古應春口中摸透了“行情”,卻不願輕易鬆口,因為不知道羅四姐還會開什麼條件,不能不謹慎行事。
於是她試探地問道:“四姐,你自己倒說呢?要啥資格,才好去替他當家。”
“當家人的身分,身分不高,下人看不起,你說的話他左耳進、右耳出,七姐,你說,這個家我怎麼當?”
“是的。這話很實在。我想,我們小爺叔,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他總有讓下人敬重你的辦法。”
“啥辦法?”羅四姐緊接著問,“七姐夫怎麼說?”“他說,胡老太太托我來做媒。不過,我還不敢答應。”
羅四姐又驚又喜,“原來是胡老太太出面?”她問:“胡太太呢?”
“他們家一切都是老太太作主。胡太太最賢惠不過,老太太說啥就是啥,百依百順的。”
聽得這一說,羅四姐心頭寬鬆了些,不過七姑奶奶何以不敢答應做媒?
這話她卻不好意思問。
“我為啥不敢答應呢?”七姑奶奶自問自答他說:“因為我們雖然一見如故,象同胞姐妹一樣,到底這是你的終身大事,你沒有跟我詳詳細細談過,我不曉得你心裡的想法,如果冒冒失失答應下來,萬一做不成這個媒,反而傷了我們感情。”
“七姐,這一層你儘管放心。不管怎麼樣,你我的感情是不會傷的。”
“有你這句話,我的膽就大了。四姐,除了名分以外,還有啥?請你一樣一樣告訴我。看哪一樣是我可以代為答應下來的,哪一樣我能替你爭的,哪一樣是怎麼樣也辦不到的。”
“怎麼佯辦不到的事,我也不會說。”羅四姐想了一下說:“七姐,我頂為難的是我老娘。”
她老娘何以會成為難題?七姑奶奶想一想才明白,必是指的當親戚來往這件事。以她的看法,這件事是否為難,主要的是要看羅四姐自己的態度?
倘或她堅持要胡老太太叫一聲“親家太太”,這就為難了!否則胡家也容易處置。
談到這裡,話就要明說了,“四姐,你的意思我懂了。”她說:“還有啥,你一股腦兒說出來,我們一樣一樣來商量。”
“還有,你曉得的,我有個女兒。”
“你的女兒當然姓她老子的姓。”七姑奶奶說:“你總不見得肯帶到胡家去吧?”
“當然,那算啥一出?”
“既然不帶到胡家,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不管你怎麼安排,胡家都不便過問的。這件事可以不必談,還有啥?”
“還有,我只能給老太太一個人磕頭。”
“是不是!”七姑奶奶馬上接口,“我不敢答應,就是怕你有這樣的話,叫我說都不便去說的。”
羅四姐自己也覺得要求過分了一些,不過話既已出口,亦不便自己收回,因而保持沉默。當然,在七姑奶奶看,這就是不再堅持的表示,能商量得通的。
“四姐,我現在把人家的意思告訴你:第一是稱呼,下人部叫你太太,第二進門磕一個頭,以後都是平禮,第三生了兒子著紅裙。這三洋,是老太大交代下來的。”
羅四姐考慮了一會,覺得就此三事而言,再爭也爭不出什麼名堂來,不如放漂亮些,換取對方在他處的讓步。
於是她說:“七姐這麼說,我聽七姐的。不過,我進他家的門,不曉得是怎麼個進法?”
七姑奶奶心想,這是明知故問。妾侍進門,無非一乘一轎抬進門,在紅燭高燒之下,一一磕頭定稱呼。羅四姐問到這話,意思是不是想要坐花轎進門呢?
當然,照一般的辦法,是太委屈了她,但亦決無坐花轎之理。七姑奶奶覺得這才真的遇見難題了。
想了又想,七姑奶奶只能這佯回答:“這件事我來想辦法,總歸要讓你面子上看得過去。你明天倒問問烏先生,看他有啥好辦法?”
正事談到這裡,實在也可以說是很順利了。做媒本來就要往返磋商,一步一步將雙方意見接近來,羅四姐也很明白事緩則圓的道理,因而很泰然地答說:“事情不急,七姐儘管慢慢想。”
“你是不急,小爺叔恐怕急著要想做新郎官。”七姑奶奶笑著將她的臉扳向亮處,“不曉得你裝扮成新娘子,是個啥樣子?”
這話說得羅四姐心裡不知是何滋味?說一句:“七姐真會尋開心。”一閃站起身來,“烏先生不知道吃好了沒有?”
“我們一起下去看看。”
兩人攜著手夏回樓下,只見古應春陪著烏先生在賞鑒那些西洋小擺設。
七姑奶奶少不得問些吃飯了沒有之類的客氣話,然後間到烏先生下榻之處。
“客棧已經定好了。”古應春問道:“不知道羅四姐今天晚上,是不是還有事要跟烏先生談?”
“今天太晚了。”羅四姐答說:“有事明天也可以談。”
“那麼,我送烏先生回客棧。明天一早我會派人到客棧陪了烏先主到羅四姐那裡。下午我陪烏先生到各處逛逛。”
等古應春送客回來,七姑奶奶還沒有睡,等著要將與羅四姐談論的情形告訴他,最後談到羅四姐如何“進胡家的門”。
“一頂小轎抬進門,東也磕頭,西也磕頭,且不說羅四姐委屈,我們做媒人的也沒有面子。”
“為小爺叔,沒有面子也就算了。”古應春說:“你不要把你的想法也擺進去,那一來事情就越發擺不平了。”
“好!那麼羅四姐,總要讓他的面子過得去。”
“這有點難辦。又有里子,又要面子,世界上恐怕沒有那麼便宜的事。”
七姑奶奶也覺得丈夫的話不錯,不過已經答應羅四姐要讓她“面子上過得去。”所以仍在苦苦思索。“睡吧!我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