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這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如今分文不值,要用山西票號的銀票給人家,真正是窮途末路了。
古應春不曾注意到他的臉色,拿起四張莊票,匆匆而去,在客棧門口,跨上一輛剛從日本傳來的“東洋車”,說一聲“老同和”,人力車硬橡皮輪子,隆隆然地滾過石板呼,拉到半路,聽見有人在叫:“古老爺,古老爺!”
一聽聲音,古應春心想,幸而是來替人還人情,倘或是欠了人家的債,冤家路窄,一上午遇見兩次,真是巧了。
“停停,停停!”等東洋車在路邊停了下來,阿利也就迎上來了。
“車錢到老同和來拿。”車夫是阿利認識的,關照了這一句,他轉臉對古應春說:“古老爺,我家就在前面弄堂里,請過去坐一坐。胡老爺呢?”
“他有事情不來了。”古應春問:“你太太呢?”
“現在還在家,等一下就要到店裡去了。”
古應春心想,在他店裡談件事,難免惹人注目,倒不如去他家的好,於是連連點頭:“好!好!我到你家裡去談。”
於是阿利領路走不多遠,便已到達。他家是半新不舊的弄堂房子,進石庫門是個天井,阿利仰臉喊道:“客人來了!”
語聲甫畢,樓窗中一個中年婦人,探頭來望,想必就是阿彩了。古應春不暇細看,隨著阿利踏進堂屋,樓梯上已有響聲了。
“阿彩,趕緊泡茶!”
“是你太太?”
“叫她阿彩好了。”
阿彩下樓,從堂屋後面的一扇門,挺著個大肚子閃了出來,她穿得整整齊齊,臉上薄施脂粉,含笑問道:“這位想來是古老爺?”
“不敢當。”
“胡老爺呢?”
“有事情不來了。”是阿利代為回答。
阿彩臉上浮現出的失望神色,便如許了孩子去逛城隍廟,看變把戲,吃南翔饅頭、酒釀圓子,新衣服都換好了,卻突然宣布,有事不能去了那樣,直可謂之慘不忍睹,以至於古應春不能不將視線避了開去。
不過阿彩仍舊能若無其事地盡她做主婦的道理,親自捧來細瓷的蓋碗茶,還開了一罐雖已傳到上海,但平常人家很少見的英國“茄力克”紙菸。
顯然,她是細心安排了來接待胡雪岩的。
但如說她是“接財神”,古應春便覺得毫無歉意,探手入杯,將一把銀票捏在手裡,開口問道:“阿利老闆,你貴姓?”
“小姓是朱。”
“喔,”古應春叫一聲:“朱太太,聽說你們房子要翻造,擴充門面,胡老爺很高興,他有三千兩銀子托我帶來送你們。”
其實阿彩亦非薄漂母而不為,而是“千金”與“韓信”之間,更看重的
是後者。從前一天晚上,得知有此意外機緣之後,她就有種無可言喻的亢奮,絮絮不斷地跟阿利說,當時她是如何看得胡雪岩必有出息,但也承認,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創這麼一番大事業,而這番大事業又會垮於旦夕之間,因而又生了一種眼看英雄末路的憐惜。這些悲喜交集的複雜情緒夾雜在一起,害得她魂夢不安了一夜。
及至這天上午,聽阿利談了他在茶館中與胡雪岩、古應春不期而遇的經過,以及他對那張滙豐銀行支票的困惑,阿彩便嗔怪他處理不當,照她的意思是,這筆巨款盡可不受,但不妨照古應春的意思,先到滙豐銀行照一照票,等證實無誤,卻不必提取,將古應春請到老同和或家裡來,只要纏住了古應春,自然而然地也就拉住了胡雪岩。
她的判斷不錯,古應春一定會來,但胡雪岩是否見得到,卻很難說,因而患得患失地坐立不安,到此刻她還不肯死心,心裡有句話不便說出來:“你三千兩銀子除非胡老爺親手送給我我不會收。”
就因為有這樣一種想法,所以她並未表示堅辭不受,彼此推來讓去,古應春漸漸發覺她的本意,但當著阿利,他亦不便說得太露骨,只好作個暗示。
“朱太太,”他說:“胡老爺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心境我很清楚,如果早些日子,他會很高興來同你談談當年落魄的情形,現在實在沒有這種心情,也沒有工夫。你收了這筆銀子,讓他了掉一樁心事,就是體諒他,幫他的忙;等他的麻煩過去,你們老同和老店新開的時候,我一定拉了他來道喜,好好兒吃一頓酒。”
“是的,是的。”阿彩口中答應著,雙眼卻不斷眨動,顯然只是隨口附和,心中別有念頭,等古應春說完,她看著她丈夫說:“你到店裡去一趟,叫大司務把菜送了來,請古老爺在家裡吃飯。”
“不必,不必!”古應春連連搖手,“我有事。多謝!多謝!”
“去啊!”阿彩沒有理他的話,管自己催促阿利。
阿利自然奉命唯謹,說一聲:“古老爺不必客氣。”掉頭就走。
這是阿彩特意遣開丈夫,有些心裡的話要吐露,“古老爺,”她面色深沉地說:“我實在沒有想到,今生今世,還會遇見二十幾年前的老客人;更沒有想到,當年當了夾袍來吃飯的客人,就是名氣這樣子大的胡財神。古老爺,不瞞你說,我昨天晚上一夜沒有睡著,因為這樁事情,想起來想不完。”
說著,將一雙眼睛低了下去,眼角微顯晶瑩,似乎淚水要流出來。
古應春當然能體會她的心情,故意不答,他覺得既不能問,更不能勸慰,只要有這樣一句話,她的眼淚就會忍不住,惟有保持沉默,才能讓她靜靜地自我克制。
果然,停了一會,阿彩復又抬眼,平靜地說道:“古老爺,請你告訴胡老爺,我決不能收他這筆錢,第一,他現在正是為難的時候,我收了他的這筆錢,於心不安;第二,我收了他的這筆錢,變成我虧欠他了,也沒有啥好想的了。”
古應春覺得事態嚴重了,比他所想像的還要嚴重,這三千兩銀子,可能會引起他們夫婦之間的裂痕。轉念到此,頗為不安,也深悔自己多事。
細細想去,要割斷她這一縷從雲外飄來的情絲,還是得用“泉刀”這樣的利器,於是他說:“朱太太,我說一句不怕你見氣的話,如果說,胡老爺現在三千兩銀子部花不起,你未免太小看他了。朱太太,”古應春將聲音壓得低低地,同時兩眼逼視著她,“我有兩句肺腑之言,不曉得你要不要聽?”
“當然要聽。”
“只怕我說得太直。”
“不要緊,沒有旁人在這裡。”
這表示連阿利不能聽的話都能說,古應春便不作任何顧忌了,“朱太太,”
他說:“三千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日,而況是號稱財神的胡老爺送你的,更何況人家是為了完當年的一筆人情債,送的人光明正大,受的人正大光明。
朱老闆如果問一句:你為啥不收?請問你怎麼同他說?“
古應春不曾注意到他的臉色,拿起四張莊票,匆匆而去,在客棧門口,跨上一輛剛從日本傳來的“東洋車”,說一聲“老同和”,人力車硬橡皮輪子,隆隆然地滾過石板呼,拉到半路,聽見有人在叫:“古老爺,古老爺!”
一聽聲音,古應春心想,幸而是來替人還人情,倘或是欠了人家的債,冤家路窄,一上午遇見兩次,真是巧了。
“停停,停停!”等東洋車在路邊停了下來,阿利也就迎上來了。
“車錢到老同和來拿。”車夫是阿利認識的,關照了這一句,他轉臉對古應春說:“古老爺,我家就在前面弄堂里,請過去坐一坐。胡老爺呢?”
“他有事情不來了。”古應春問:“你太太呢?”
“現在還在家,等一下就要到店裡去了。”
古應春心想,在他店裡談件事,難免惹人注目,倒不如去他家的好,於是連連點頭:“好!好!我到你家裡去談。”
於是阿利領路走不多遠,便已到達。他家是半新不舊的弄堂房子,進石庫門是個天井,阿利仰臉喊道:“客人來了!”
語聲甫畢,樓窗中一個中年婦人,探頭來望,想必就是阿彩了。古應春不暇細看,隨著阿利踏進堂屋,樓梯上已有響聲了。
“阿彩,趕緊泡茶!”
“是你太太?”
“叫她阿彩好了。”
阿彩下樓,從堂屋後面的一扇門,挺著個大肚子閃了出來,她穿得整整齊齊,臉上薄施脂粉,含笑問道:“這位想來是古老爺?”
“不敢當。”
“胡老爺呢?”
“有事情不來了。”是阿利代為回答。
阿彩臉上浮現出的失望神色,便如許了孩子去逛城隍廟,看變把戲,吃南翔饅頭、酒釀圓子,新衣服都換好了,卻突然宣布,有事不能去了那樣,直可謂之慘不忍睹,以至於古應春不能不將視線避了開去。
不過阿彩仍舊能若無其事地盡她做主婦的道理,親自捧來細瓷的蓋碗茶,還開了一罐雖已傳到上海,但平常人家很少見的英國“茄力克”紙菸。
顯然,她是細心安排了來接待胡雪岩的。
但如說她是“接財神”,古應春便覺得毫無歉意,探手入杯,將一把銀票捏在手裡,開口問道:“阿利老闆,你貴姓?”
“小姓是朱。”
“喔,”古應春叫一聲:“朱太太,聽說你們房子要翻造,擴充門面,胡老爺很高興,他有三千兩銀子托我帶來送你們。”
其實阿彩亦非薄漂母而不為,而是“千金”與“韓信”之間,更看重的
是後者。從前一天晚上,得知有此意外機緣之後,她就有種無可言喻的亢奮,絮絮不斷地跟阿利說,當時她是如何看得胡雪岩必有出息,但也承認,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創這麼一番大事業,而這番大事業又會垮於旦夕之間,因而又生了一種眼看英雄末路的憐惜。這些悲喜交集的複雜情緒夾雜在一起,害得她魂夢不安了一夜。
及至這天上午,聽阿利談了他在茶館中與胡雪岩、古應春不期而遇的經過,以及他對那張滙豐銀行支票的困惑,阿彩便嗔怪他處理不當,照她的意思是,這筆巨款盡可不受,但不妨照古應春的意思,先到滙豐銀行照一照票,等證實無誤,卻不必提取,將古應春請到老同和或家裡來,只要纏住了古應春,自然而然地也就拉住了胡雪岩。
她的判斷不錯,古應春一定會來,但胡雪岩是否見得到,卻很難說,因而患得患失地坐立不安,到此刻她還不肯死心,心裡有句話不便說出來:“你三千兩銀子除非胡老爺親手送給我我不會收。”
就因為有這樣一種想法,所以她並未表示堅辭不受,彼此推來讓去,古應春漸漸發覺她的本意,但當著阿利,他亦不便說得太露骨,只好作個暗示。
“朱太太,”他說:“胡老爺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心境我很清楚,如果早些日子,他會很高興來同你談談當年落魄的情形,現在實在沒有這種心情,也沒有工夫。你收了這筆銀子,讓他了掉一樁心事,就是體諒他,幫他的忙;等他的麻煩過去,你們老同和老店新開的時候,我一定拉了他來道喜,好好兒吃一頓酒。”
“是的,是的。”阿彩口中答應著,雙眼卻不斷眨動,顯然只是隨口附和,心中別有念頭,等古應春說完,她看著她丈夫說:“你到店裡去一趟,叫大司務把菜送了來,請古老爺在家裡吃飯。”
“不必,不必!”古應春連連搖手,“我有事。多謝!多謝!”
“去啊!”阿彩沒有理他的話,管自己催促阿利。
阿利自然奉命唯謹,說一聲:“古老爺不必客氣。”掉頭就走。
這是阿彩特意遣開丈夫,有些心裡的話要吐露,“古老爺,”她面色深沉地說:“我實在沒有想到,今生今世,還會遇見二十幾年前的老客人;更沒有想到,當年當了夾袍來吃飯的客人,就是名氣這樣子大的胡財神。古老爺,不瞞你說,我昨天晚上一夜沒有睡著,因為這樁事情,想起來想不完。”
說著,將一雙眼睛低了下去,眼角微顯晶瑩,似乎淚水要流出來。
古應春當然能體會她的心情,故意不答,他覺得既不能問,更不能勸慰,只要有這樣一句話,她的眼淚就會忍不住,惟有保持沉默,才能讓她靜靜地自我克制。
果然,停了一會,阿彩復又抬眼,平靜地說道:“古老爺,請你告訴胡老爺,我決不能收他這筆錢,第一,他現在正是為難的時候,我收了他的這筆錢,於心不安;第二,我收了他的這筆錢,變成我虧欠他了,也沒有啥好想的了。”
古應春覺得事態嚴重了,比他所想像的還要嚴重,這三千兩銀子,可能會引起他們夫婦之間的裂痕。轉念到此,頗為不安,也深悔自己多事。
細細想去,要割斷她這一縷從雲外飄來的情絲,還是得用“泉刀”這樣的利器,於是他說:“朱太太,我說一句不怕你見氣的話,如果說,胡老爺現在三千兩銀子部花不起,你未免太小看他了。朱太太,”古應春將聲音壓得低低地,同時兩眼逼視著她,“我有兩句肺腑之言,不曉得你要不要聽?”
“當然要聽。”
“只怕我說得太直。”
“不要緊,沒有旁人在這裡。”
這表示連阿利不能聽的話都能說,古應春便不作任何顧忌了,“朱太太,”
他說:“三千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日,而況是號稱財神的胡老爺送你的,更何況人家是為了完當年的一筆人情債,送的人光明正大,受的人正大光明。
朱老闆如果問一句:你為啥不收?請問你怎麼同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