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有點處處跟我為難的味道。”
原來,收買新式繅絲廠一事,所以未成,即由於宓本常明處掣肘、暗 處破壞之故。他放了風聲出去,說胡雪岩並無意辦新式繅絲廠,是古應春在
做房地產的生意上扯了一個大窟窿,所以買空賣空,希圖無中生有,來彌補 他的虧空。如果有繅絲廠想出讓,最好另找主顧;否則到頭來一場空,自誤 時機。
這話使人將信將疑,信的是古應春在上海商場上不是無名小卒,信用 也很好。只看他跟徐愚齋合作失敗,而居然能安然無事,便見得他不是等閒 之輩了。
疑的是,古應春的境況確實不佳;而更使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胡雪 岩一向反對新式繅絲,何以忽然改弦易轍?大家都知道,胡雪岩看重的一件
事是:說話算話。大家都想不起來,他做過什麼出爾反爾的事。
因為如此,古應春跟人家談判,便很吃力了,因為對方是抱著虛與委 蛇的態度。當然只要沒有明顯的決裂的理由,儘管談判吃力,總還要談下去,
而且遲早會談出一個初步的結果。
其時古應春談判的目標是公和永的東主黃佐卿。他跟怡和、公平兩洋 行,同時建廠,規模大小相仿,都有上百部的絲車,買的是義大利跟法國的
絲車;公平洋行的買辦叫劉和甫,提議三廠共同延請一名工程師,黃佐卿同 意了,由劉和甫經手,聘請了一個義大利人麥登斯來指導廠務、訓練工人,
此人技術不錯,可是人品甚壞,最大的毛病是好色。原來那時的工人,以女 工居多,稱之為“湖絲阿姐”。小家碧玉為了幫助家計,大多以幫傭為主;
做工是領了材料到家來做,舊式的如繡花、糊錫箔;新式的如糊火柴匣子、 縫軍服。但做“湖絲阿姐”,汽笛一響,成群結隊,招搖而過,卻是前所未
有,因而看湖絲阿姐上工、放工,成了一景。這些年輕婦女,拋頭露面慣了, 行動言語之間,自然開通得多;而放蕩與開通不過上下床之別,久而久之便
常有盪檢踰閑的情事出現;至於男工,“近水樓台先得月”,尤其是“小寡婦”, 搭上手的很多。當然這是“互惠”的,女工有個男工作靠山,就不會受人欺
侮;倘或靠山是個工頭,好處更多,起碼可以調到工作輕鬆的部門。相對的, 工頭倘或所欲不遂,便可假公濟私來作報復,調到最苦的繅絲間,沸水熱汽,
終年如盛暑;盛暑偶爾還有風,繅絲間又熱又悶,一進去要不了一頓飯的工 夫,渾身就會濕透,男工可以打赤膊,著短褲,女工就只好著一件“濕布衫”,
機器一開就是十二個鐘頭,這件火熱的“濕布衫”就得穿一整天。夏天還好, 冬天散工,冷風一吹,“濕布衫”變成“鐵衣”,因而致病,不足為奇,所以
有個洋記者參觀過繅絲間以後,稱之為“名副其實的活地獄”。
工頭如此,工程師自然更可作威作福,麥登斯便視蹂躪湖絲阿姐為他 應享的權利,利用不肖工頭,予取予求,黃佐卿時常接到申訴,要求劉和甫
警告麥登斯,稍為好幾天,很快地復萌故態,如是幾次以後,黃佐卿忍無可 忍,打算解僱麥登斯,哪知劉和甫跟人家訂了一張非常吃虧的合約,倘或解
雇須付出巨額的賠償。為此黃佐卿大為沮喪,加以生意又不好做,才決定將 公和永盤讓給古應春。
條件都談好了,廠房、生財、存貨八萬銀子“一腳踢”。古應春便通知 宓本常,照數開出銀票;哪知所得的回答是:“不便照撥。”
“怎麼?”古應春詫異,“不是有‘的款’存在那裡的嗎?” 當初滙豐借出來的五十萬銀子,除了左宗棠所借的二十萬以外,餘數
由胡雪岩指明,借給尤五出面所辦的繭行,作為收買新式繅絲廠之用,這一 點宓本常並不否認,但他有他的說法。
“應春兄,‘死店活人開’,大先生是有那樣子一句話,不過我做檔手的, 如果只會聽他的話,象算盤珠一樣,他撥一撥、我動一動,我就不是活人,
只不過比死人多口氣。你說是不是呢?”
古應春倒抽一口冷氣,結結巴巴說:“你的話不錯,大先生的話也要算 數。”
“我不是說不算數,是現在沒有錢,有,錢又不是我的,我為啥不給你。”
“這錢怎麼會沒有?指明了做這個用途的。”
“不錯,指明了作這個用途的。不過,應春兄,你要替我想一想,更要 替大先生想一想。幾次談到繅絲廠的事,你總說‘難,難,不曉得啥辰光才
會成功?’如果你說:快談成功了,十天半個月就要付款,我自然會把你這 筆款子留下來。你自己都沒有握,怎麼能怪我?”
“你不必管我有沒有把握,指明了給我的,你就要留下來。” 這話很不客氣;宓本常冷笑一聲說道:“如果那時候你請大先生馬上交
代,照數撥給你,另外立個摺子,算是你的存款,我就沒有資格用你這笑錢。
沒有歸到你名下以前,錢是阜康的。阜康的錢是大先生所有;不過阜康的錢 歸我宓某所管。受人之祿,忠人之事,銀根這麼緊,我不把這筆錢拿來活用;
只為遠在杭州的大先生的一句話,把這筆錢死死守住,等你不知道哪天來用, 你說有沒有這個道理?”這幾句話真是將古應春駁得體無完膚,他不能跟他
辯,也不想跟他辯了。
可是宓本常卻還有話:“你曉得的,大先生的生意愈做愈大,就是因為 一個錢要做八個錢、十個錢的生意。大先生常常說:“八個罈子七個蓋,蓋
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以現在市面上的現款來說,豈止八個罈子 七個蓋?頂多只有一半,我要把他搞得不穿幫,哪裡是件容易的事。老兄,
我請問你,今天有人來提款,庫房裡只有那二十幾萬銀子,我不拿來應付, 莫非跟客戶說:那筆銀子不能動,是為古先生留在那裡收買繅絲廠用的?古
先生啊古先生,我老宓跟你,到那時候,不要說本來就是阜康的錢,哪怕是 兩江總督衙門的官款,明天要提了去給兄弟們關餉,我都要動用。客戶這一
關過不去,馬上就有擠兌的風潮,大先生就完完大吉了。”“四姐,老宓的說 法,只要是真的,就算不肯幫我忙,我亦沒話說。因為雖然都是為小爺叔辦
事,各有各的權限,各有各的難處,我不能怪他。”
“那末,”螺螄太太立即釘一句:“你現在是怪他羅?”古應春老實答道:
“是的。有一點。”
“這樣說起來,是老宓沒有說真話!不然你就不會怪他。”螺螄太太問道:
“他那幾句話不真?”
“還不是頭寸。”話到此處,古應春如箭在弦,不發不可,“他頭寸是調 得過來的,而且指定了收買繅絲廠的那筆款子,根本沒有動,仍舊在滙豐銀 行。”
原來,收買新式繅絲廠一事,所以未成,即由於宓本常明處掣肘、暗 處破壞之故。他放了風聲出去,說胡雪岩並無意辦新式繅絲廠,是古應春在
做房地產的生意上扯了一個大窟窿,所以買空賣空,希圖無中生有,來彌補 他的虧空。如果有繅絲廠想出讓,最好另找主顧;否則到頭來一場空,自誤 時機。
這話使人將信將疑,信的是古應春在上海商場上不是無名小卒,信用 也很好。只看他跟徐愚齋合作失敗,而居然能安然無事,便見得他不是等閒 之輩了。
疑的是,古應春的境況確實不佳;而更使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胡雪 岩一向反對新式繅絲,何以忽然改弦易轍?大家都知道,胡雪岩看重的一件
事是:說話算話。大家都想不起來,他做過什麼出爾反爾的事。
因為如此,古應春跟人家談判,便很吃力了,因為對方是抱著虛與委 蛇的態度。當然只要沒有明顯的決裂的理由,儘管談判吃力,總還要談下去,
而且遲早會談出一個初步的結果。
其時古應春談判的目標是公和永的東主黃佐卿。他跟怡和、公平兩洋 行,同時建廠,規模大小相仿,都有上百部的絲車,買的是義大利跟法國的
絲車;公平洋行的買辦叫劉和甫,提議三廠共同延請一名工程師,黃佐卿同 意了,由劉和甫經手,聘請了一個義大利人麥登斯來指導廠務、訓練工人,
此人技術不錯,可是人品甚壞,最大的毛病是好色。原來那時的工人,以女 工居多,稱之為“湖絲阿姐”。小家碧玉為了幫助家計,大多以幫傭為主;
做工是領了材料到家來做,舊式的如繡花、糊錫箔;新式的如糊火柴匣子、 縫軍服。但做“湖絲阿姐”,汽笛一響,成群結隊,招搖而過,卻是前所未
有,因而看湖絲阿姐上工、放工,成了一景。這些年輕婦女,拋頭露面慣了, 行動言語之間,自然開通得多;而放蕩與開通不過上下床之別,久而久之便
常有盪檢踰閑的情事出現;至於男工,“近水樓台先得月”,尤其是“小寡婦”, 搭上手的很多。當然這是“互惠”的,女工有個男工作靠山,就不會受人欺
侮;倘或靠山是個工頭,好處更多,起碼可以調到工作輕鬆的部門。相對的, 工頭倘或所欲不遂,便可假公濟私來作報復,調到最苦的繅絲間,沸水熱汽,
終年如盛暑;盛暑偶爾還有風,繅絲間又熱又悶,一進去要不了一頓飯的工 夫,渾身就會濕透,男工可以打赤膊,著短褲,女工就只好著一件“濕布衫”,
機器一開就是十二個鐘頭,這件火熱的“濕布衫”就得穿一整天。夏天還好, 冬天散工,冷風一吹,“濕布衫”變成“鐵衣”,因而致病,不足為奇,所以
有個洋記者參觀過繅絲間以後,稱之為“名副其實的活地獄”。
工頭如此,工程師自然更可作威作福,麥登斯便視蹂躪湖絲阿姐為他 應享的權利,利用不肖工頭,予取予求,黃佐卿時常接到申訴,要求劉和甫
警告麥登斯,稍為好幾天,很快地復萌故態,如是幾次以後,黃佐卿忍無可 忍,打算解僱麥登斯,哪知劉和甫跟人家訂了一張非常吃虧的合約,倘或解
雇須付出巨額的賠償。為此黃佐卿大為沮喪,加以生意又不好做,才決定將 公和永盤讓給古應春。
條件都談好了,廠房、生財、存貨八萬銀子“一腳踢”。古應春便通知 宓本常,照數開出銀票;哪知所得的回答是:“不便照撥。”
“怎麼?”古應春詫異,“不是有‘的款’存在那裡的嗎?” 當初滙豐借出來的五十萬銀子,除了左宗棠所借的二十萬以外,餘數
由胡雪岩指明,借給尤五出面所辦的繭行,作為收買新式繅絲廠之用,這一 點宓本常並不否認,但他有他的說法。
“應春兄,‘死店活人開’,大先生是有那樣子一句話,不過我做檔手的, 如果只會聽他的話,象算盤珠一樣,他撥一撥、我動一動,我就不是活人,
只不過比死人多口氣。你說是不是呢?”
古應春倒抽一口冷氣,結結巴巴說:“你的話不錯,大先生的話也要算 數。”
“我不是說不算數,是現在沒有錢,有,錢又不是我的,我為啥不給你。”
“這錢怎麼會沒有?指明了做這個用途的。”
“不錯,指明了作這個用途的。不過,應春兄,你要替我想一想,更要 替大先生想一想。幾次談到繅絲廠的事,你總說‘難,難,不曉得啥辰光才
會成功?’如果你說:快談成功了,十天半個月就要付款,我自然會把你這 筆款子留下來。你自己都沒有握,怎麼能怪我?”
“你不必管我有沒有把握,指明了給我的,你就要留下來。” 這話很不客氣;宓本常冷笑一聲說道:“如果那時候你請大先生馬上交
代,照數撥給你,另外立個摺子,算是你的存款,我就沒有資格用你這笑錢。
沒有歸到你名下以前,錢是阜康的。阜康的錢是大先生所有;不過阜康的錢 歸我宓某所管。受人之祿,忠人之事,銀根這麼緊,我不把這筆錢拿來活用;
只為遠在杭州的大先生的一句話,把這筆錢死死守住,等你不知道哪天來用, 你說有沒有這個道理?”這幾句話真是將古應春駁得體無完膚,他不能跟他
辯,也不想跟他辯了。
可是宓本常卻還有話:“你曉得的,大先生的生意愈做愈大,就是因為 一個錢要做八個錢、十個錢的生意。大先生常常說:“八個罈子七個蓋,蓋
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以現在市面上的現款來說,豈止八個罈子 七個蓋?頂多只有一半,我要把他搞得不穿幫,哪裡是件容易的事。老兄,
我請問你,今天有人來提款,庫房裡只有那二十幾萬銀子,我不拿來應付, 莫非跟客戶說:那筆銀子不能動,是為古先生留在那裡收買繅絲廠用的?古
先生啊古先生,我老宓跟你,到那時候,不要說本來就是阜康的錢,哪怕是 兩江總督衙門的官款,明天要提了去給兄弟們關餉,我都要動用。客戶這一
關過不去,馬上就有擠兌的風潮,大先生就完完大吉了。”“四姐,老宓的說 法,只要是真的,就算不肯幫我忙,我亦沒話說。因為雖然都是為小爺叔辦
事,各有各的權限,各有各的難處,我不能怪他。”
“那末,”螺螄太太立即釘一句:“你現在是怪他羅?”古應春老實答道:
“是的。有一點。”
“這樣說起來,是老宓沒有說真話!不然你就不會怪他。”螺螄太太問道:
“他那幾句話不真?”
“還不是頭寸。”話到此處,古應春如箭在弦,不發不可,“他頭寸是調 得過來的,而且指定了收買繅絲廠的那筆款子,根本沒有動,仍舊在滙豐銀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