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6節:第七章 價值的翻轉(5)

  在全面否定了道德的大前提和基礎之後,尼采對道德本身也來了一個全面否定:"在道德的整個發展中毫無真理:全部概念和原理……都是杜撰,全部心理……都是歪曲,偷運到這個謊言王國的全部邏輯形式都是詭辯。"《尼采全集》第15卷,第455頁。

  這可真是登峰造極!在宇宙秩序中誠然找不到道德的根據,尼采對於道德的大前提和基礎的分析也誠然不無可取之處,至少對於把道德本體化、偶像化的傾向是十分有力的抨擊。可是,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道德自有它的現實的社會根源和必不可少的社會功能。尼采自己比任何人都重視評價的意義,現在他又全盤否定作為最重要的價值形態之一的道德,豈非自相矛盾?

  是的,他確實陷入了自相矛盾。

  他一則說:"在道德之外生活是不可能的。"《尼采全集》第11卷,第200頁。一則又說:"人只有憑藉一種絕對的非道德的思想方式才能生活。"《尼采全集》第13卷,第102頁。一則說:道德是"使人能夠忍受自己的唯一解釋方案。"《尼采全集》第15卷,第343頁。一則又說:"世界不能忍受道德的解釋。"《尼采全集》第16卷,第262頁。

  尼采知道,道德是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坐標系,人不能不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道德評價和道德批准,這樣人才能對自己懷有一種信心,這種信心是人作為人而不是像動物那樣生活所必需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是不可能超於善惡之外的。可是,一千多年來占統治地位的基督教道德把坐標系顛倒了,反而敗壞了人的生活,使人對自己喪失了信心或懷有一種虛假的信心。於是他來個矯枉過正,乾脆先打爛這個坐標系。他用"生成之無罪"剝奪道德的根據,主張超於善惡之外,目的是為了"絞殺名為罪惡的劊子手",使人擺脫罪惡感,"赤裸昂立於太陽之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全集》第6卷,第324頁。也就是要把人從"幾千年的批判"中解放出來,獲得"走向自己的目標"的自由。"當一個人感覺到有幾千年的批判反對自己,包圍自己,他的生活該多麼沉重!"《快樂的科學》第296節。《尼采全集》第5卷,第227頁。"豈非為了使自己感到全無牽掛,--我超脫於一切讚揚和責難,獨立於一切往日和今日,任自己的性情走向自己的目標?"《尼采全集》第14卷,第309頁。"只有生成之無罪才給我們以最大的勇氣和最大的自由。"《尼采全集》第16卷,第222頁。

  首先站在自然、生命、生成變化的立場上看人間的善惡,看穿善惡之無謂,超於善惡之外,然後,又從自然、生命、生成變化的立場出發給人間制定一種新的善惡之評價,這就是尼采擺脫自相矛盾困境的辦法。在否定了迄今為止的一切道德之後,他要來建立一種新的道德了。所以他說:"我們必須擺脫道德,以便能夠道德地生活。"《尼采全集》第13卷,第124頁。"我必須揚棄道德,以便貫徹我的道德意志。"《尼采全集》第13卷,第176頁。"對道德的批判是道德的一個高級階段。"《尼采全集》第11卷,第35頁。"在我們毀壞了道德之後,我們願是道德性的繼承人。"《尼采全集》第12卷,第85頁。

  在上帝之死引起傳統價值全面崩潰的時代,尼采的非道德主義實質上是這種價值危機的自覺的理論形式,而他的創立新道德之舉則表現了他的尋求的勇氣。他指出:如今在一切人都沒有現成目標的時候,適用的是"一種探索的道德:為自己提供一個目標"。《尼采全集》第15卷,第337頁。這也是"創造者的道德"《尼采全集》第12卷,第410頁……"你們被稱作道德否定者,然而你們只是你們的自我的創造者。"《尼采全集》第12卷,第266頁。這種新道德的核心是自然和生命之肯定,當尼采對道德本身進行一般性的批判時,這一原則已經作為出發點而蘊含著了:要"敢於像自然那樣,成為非道德的"〔6〕《尼采全集》第15卷,第228、392頁。;必須"否定道德,以解放生命"〔6〕。尼採用自然和生命取代道德,然後又把自然和生命樹為新的道德原則,向基督教道德發動了猛烈攻擊。

  忠實於大地

  上帝死了,一時間天崩地裂,萬物失去了依託。可是不對,上帝的"天"是崩潰了,人類居住的"地"卻依然存在,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這時才顯出它是唯一的實在,是人生唯一的依託。從上帝之死,尼采引出的最重要的結論就是:"忠實於大地"。

  "我的兄弟們,我向你們立誓,忠實於大地,不要相信那些向你們宣說出世希望的人們!他們是毒害者,不管他們有意還是無意。

  "他們是生命的蔑視者,是瀕死者和自殺者,大地厭倦了他們,讓他們去死吧!

  第57節:第七章 價值的翻轉(6)

  "從前對上帝的褻瀆是最大的褻瀆,可是上帝死了,這些褻瀆者也隨之死了。現在褻瀆大地和崇拜高於大地意義的不可探究之物是最可怕的!"〔2〕《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尼采全集》第6卷,第13-14、16頁。

  尼采一再呼籲: 不要在地球之外尋找一個捐軀和犧牲的理由,"只為大地而犧牲"〔2〕;"不要再把頭顱埋進天界事物的沙磧中,而要自由地昂起這頭顱,一顆人間的頭顱,它為大地創造了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來世論者》。《尼采全集》第6卷,第43頁。

  尼采所要建立的新道德,就是以"忠實於大地"為宗旨,"它不是引導我出世和達到天堂的路標",而是一種"地上的道德"。《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快樂和激情》。《尼采全集》第6卷,第49-50頁。過去有多少道德都飛離大地,飄失而迷途了,現在我們要引導飄失的道德"返回大地","返回肉體和生命","這樣它就可以給大地以它的意義,一種人類的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貽贈的道德》。《尼采全集》第6卷,第112頁。

  "忠實於大地",用尼采另一個形象的表述來說,就是要"傾聽健康肉體的聲音",這是更真實更純潔的聲音,"它說著大地的意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來世論者》。《尼采全集》第6卷,第45頁。

  大地,生命,肉體,--這就是現實的人生。人生的價值就在於這現實的人生,而不在於任何超驗的世界。在尼采看來,道德的使命並非要把一種超驗的目標強加於人生,給生命戴上絕對命令的枷鎖,而是要順應生命之自然,為人生探尋和創造一種現實的意義。"不要在道德上超過你們的能力!不要尋求違反你們的可能性的東西!"《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高貴的人》。《尼采全集》第6卷,第424頁。尼采著重生命的自我超越,但超越以生命的肯定為前提。"忠實於大地",就是要肯定生命,肯定人的塵世生活。

  基督教道德的要害恰恰在於否定生命,否定人生。尼采無數次地指出,基督教是違背自然的,"上帝這個概念是作為與生命相對立的概念發明的"《看哪這人》。《尼採選集》第2卷,第481頁。,上帝是"生命的最大敵人",《看哪這人》。《尼採選集》第2卷,第420頁。是"迄今為止對生存的最大異議",《尼采全集》第8卷,第101頁。"'上帝的王國'在哪裡開始,生命就在哪裡結束……"《尼采全集》第8卷,第88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