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7

  公園裡,一個人迎面走來,正打著手機,和我擦身而過。我只聽見了一句話:\"貨到還要十天......\"我忽然想到,對於有些人來說,生活的全部內容只是兩個字:貨和款。哪怕在風景美麗的公園裡,他們也只說著這兩個字,只做著這兩件事。

  8

  在政治舞台上,正義和仁慈都可以成為表演。

  9

  在潛規則支配的官場上,真誠者往往二重人格,圓滑者往往兩面派。

  10

  世上有一種人,嘴是身上最發達的器官,無論走到哪裡,幾乎就只帶著這一種器官,全部生活由說話和吃飯兩件事構成。

  當今學界多此類人,忙於趕各種場子,在數不清的會上發言,他們雖然仍頂著學者之名,其實是名利場上的說客和食客。

  11

  蘇格拉底的雕塑手藝能考幾級,康德是不是教授,歌德在魏瑪公國做多大的官......如今有誰會關心這些!關心這些的人是多麼可笑!對於歷史上的偉人,你是不會在乎他們的職務和職稱的。那麼,對於你自己,你就非在乎不可嗎?你不是偉人,但你因此就寧願有一顆渺小的心嗎?

  12

  看媒體排行榜推出的一批批暢銷書,我感到悲哀,又感到無奈。今天人們都在用如此沒有營養的食物餵自己的心靈嗎?在這個沒有大師的時代,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的精神導師了嗎?

  然而,不要去苛責那些生產平庸暢銷書的作者,也不要去苛責那些消費平庸暢銷書的大眾,因為他們都是媒體的產兒。

  更不要去苛責媒體製造了這樣的作者和大眾,因為這是它的生存手段。

  13

  世上流行假高貴。房地產GG充斥\"至尊\"、\"華貴\"、\"頂級\"之類的大詞眼。豪宅,名車,身價,權力,時尚,各種外在的東西被冒充為高貴的符號,到處招搖。這雄辯地證明,真高貴在今天何其稀缺。

  真高貴的人也可以擁有財富和權力,但他知道,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不在於這些外在的東西。相反,一個人倘若靈魂空虛,內心貧乏,就只剩下用外在的東西來為自己估價了。

  14

  這個時代真是奇怪,人們容忍甚至欣賞一夜情、泡妞、養情婦等,可是,倘若你在情愛上認真,婚姻有過挫折,人們就叫嚷起來了,從道德上來評判你了。人們樂意聽艷聞和風流故事,卻忌諱你做誠實的自我解剖。

  15

  兩種完全不同的愛國主義:詩意的,自然的,低調的,其實質是對土地和人民的感情;意識形態的,做作的,高調的,其實質是受權力操縱的表演。

  判斷愛國主義境界高低的標準:有沒有普世價值作為其內涵和基礎。

  第37章 關於我自己

  1

  我曾和一個五歲男孩談話,告訴他,我會變魔術,能把一個人變成一隻蒼蠅。他聽了十分驚奇,問我能不能把他變成蒼蠅,我說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後問我,變成蒼蠅後還能不能變回來,我說不能,他決定不讓我變了。我也一樣,想變成任何一種人,體驗任何一種生活,包括國王、財閥、聖徒、僧侶、強盜、妓女等,甚至也願意變成一隻蒼蠅,但前提是能夠變回我自己。所以,歸根到底,我更願意是我自己。

  2

  我是謙和的--面對一切普通人,因為我也是一個普通人。我又是高傲的--面對那些卑劣的靈魂,因為在人性的水準上,他們無比地低於普通人,理應遭到一切普通人的蔑視,包括遭到我的蔑視。世上真有如此卑劣的人,使你感到平等的普世價值對他們是不適用的。

  3

  唯一會使我感到絕望的事情是失去了愛和思考的能力。

  4

  此生此世,與我最近的是人,與我最遠的也是人。

  5

  人既需要動,也需要靜,在生命的活躍與靈魂的寧靜之間形成適當的平衡。

  我相信,在動與靜之間,必有一個適合於我的比例或節奏。如果比例失調,節奏紊亂,我就會生病--太動則煩躁,太靜則抑鬱。

  6

  我生活在我的思想和文字之中,並不期望它們會給我帶來成功和榮譽。現在,倘若它們已經走進了如許可愛的心靈,我就更不必在乎它們是否會帶給我成功和榮譽了。

  7

  我與成功無緣,因為我永遠對自己沒有把握,--對別人也沒有。

  既然成功屬於塵世,完美屬於天國,我與完美的距離就更遙遠了,但因此畢竟可以夢想。懷著這夢想,我更可以不把成功放在眼裡了。

  8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人士。我自小比較自卑,沒有出人頭地的野心,今天所獲得的這些外在的東西,所謂名聲之類,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如果這算是成功,那麼,我能得到它們,也許正是因為我沒有把它們太當一回事,至少沒有當做自己的目標。

  9

  問:在學者、作家、哲學家這些身份中,你認為自己更屬於哪一種?

  答:我更願意把自己看做一個思想者和一個寫作者。

  10

  問:你自己如何對待你的名聲?

  答:順其自然吧。名聲永遠是副產品,可有可無。過去我沒有這些名聲,並不覺得缺了什麼。遲早有一天,人們會忘掉我,那時我也不會感到不安。

  11

  善演講的人有三個特點,而我都缺乏。一是記憶力,名言佳例能夠信手拈來,而我連自己寫的東西也記不住。二是自信心,覺得自己是個人物,老生常談也能說得繪聲繪色,而我卻連深思熟慮過的東西說起來也沒有信心。三是表現欲,一面對聽眾就來情緒,而我卻一上台就心慌。

  所以,唯有讀書和寫作是最適合於我的生活。

  12

  我突然想到,我這個不信神的人,其實是很有宗教感情的,常常不自覺地用末日審判的眼光來審視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為一切美好價值的毀滅而悲傷,也許這就是我常常感到憂愁的根源吧。

  不過,事情仍無關乎道德。譬如一棵樹,由於季節的變遷和自身的必然,那些枯萎的葉子遲早是要掉落的。如果樹有知覺,它便會為這些枯落的葉子悲哀,但它無法阻止它們的掉落。

  第38章 感覺和異想

  1

  游泳的時候,我把自己想像成一條魚,從來都生活在水中,並將永遠生活在水中,水就是我的生存環境,於是感到從容而愉快。相反,如果總記著自己是一個人,現在是在鍛鍊身體,必須游完多少米,游泳就成為一件艱苦而無趣的事了。

  2

  某哲人說:朋友如同衣服,會穿舊的,需要時時更新。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數幾件捨不得換掉的舊衣服。新衣服當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為朋友,不到穿舊之時是不知道的。總在頻繁更換朋友的人,其實沒有真朋友。

  3

  探險家帕克在荒漠裡看見一朵藍色的小花,立即跪了下來,感動地說:\"天父來過這裡。\"

  在一個沒有生命跡象的地方突然發現生命,人對生命的感動最為強烈,而且很容易上升為一種神聖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