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4

  許多時候人需要遺忘,有時候人還需要裝作已經遺忘,否則你是活不下去的。

  5

  想到人類漫長歷史上有過無數的人,無數的不同人生,我感到了惶恐,突然覺得我和我的人生失去了重量,變得微不足道。

  6

  一個突然閃過的感覺:歷史又漫長又短暫,孔子(和一切歷史人物)距今天又遠又近。

  7

  因為一切皆流,所以活在當下。否則你還能怎樣?

  8

  當那個人處在極端幸福或極端痛苦之中時,你應懂得靜默,這是一種尊重和教養。

  9

  對於歷史上那些偉人和大師,你是不會在乎和記住他們的職務的。

  10

  當我在岸上佇望時,遠逝的帆影最美。當我在海上飄蕩時,港口的燈火最美。

  11

  我的文字昨天令你感到新奇,今天令你感到親切,明天會不會令你感到厭倦?

  12

  一群鴨子邊叫喚邊從我面前走過,我的頭腦中冒出一個愚蠢的問題:去哪裡?

  13

  輪船把離岸的憂愁和靠岸的痛苦都藏在心裡。

  14

  肉體也有它的記憶。

  15

  太陽是一粒沙子。

  16

  一個人堅持一種習慣,比如節食、跑步、按時起居,也幾乎可以算是有信仰了。

  第39章 小時評

  心態好是最好的養生

  在今天的中國,打著養生旗號的騙術最容易成功,往往騙倒一大片。在圖書暢銷榜上,也是養生書獨占鰲頭,經久不衰。我推測許多人的心態可能是,沒別的事可關心了,或者關心了也沒用,就關心自己的身體吧。可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養生上,養生幾乎成了人生的全部目的和意義,這麼緊張兮兮的一種心態,真的能把生養好嗎?

  曾經有人問我的養生之道,我說是抽菸、喝酒、熬夜。這當然是半開玩笑,雖然我說的是事實。我始終認為,人的身體是受心靈支配的,心態好是最好的養生。怎麼做到心態好?我的體會是,一定要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快樂地工作是養生的良藥。當然,也不妨有一些健體的運動,但心態要放鬆。我敢肯定,一個人太在乎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一定會出毛病。

  從富到貴的路有多長?

  富豪做慈善事業,這在美國已經成為牢固的傳統,而在中國尚處在步履維艱的階段,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個人修養。美國民間公益事業開創人卡耐基有言:\"擁巨資而死者是可恥的。\"之所以可恥,是因為上帝給了你機會,讓你發財了,但你竟如此不負責任,沒有在生前做好用所發之財造福社會的安排。出於這樣的責任感,美國富豪們普遍遵循前半生掙錢、後半生花錢的邏輯,並從花錢中獲得更高的道德上的滿足。相比之下,中國富豪們對於這個性質的滿足仍是相當陌生的。

  二是社會環境。在法治不健全的環境中,中國企業家必須花費大量精力來和權力部門周旋,做企業尚且心猿意馬,能有閒心好好做慈善嗎?美國企業家是在一個健全的法治環境裡運作的,一門心思做企業就是了,做大了,錢多了,閒心油然而生,要折騰比錢更偉大的事了。高貴是需要閒心的,即一種安寧、從容、自信的心境,而這不但有賴於個人修養,更有賴於社會環境。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沒有法治社會,就不會有真正的市場經濟,而沒有市場經濟,就不會有真正的慈善事業。

  一個人、一個民族從窮到富還比較容易,從富到貴就很難。所以,我們的路還長著呢。

  幼兒教育體現文明程度

  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我,現在入幼兒園比上大學難得多,是所有教育階段中最難的。事實的確如此。據報導,現在的幼兒園分三類。第一類是公辦的,有政府財政支持,條件好,但數量大為減少,比如北京只占10%,必須托門路、找關係、拼背景,能進去的基本上是官員子女和條子生。第二類是民辦的,收費高,天價園不必說,一般的每月也在二三千元以上,普通家庭不堪其重負。第三類是所謂黑幼兒園,沒有合法地位和辦園資質,但農民工和貧困家庭的子女除此別無選擇。

  幼兒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點,其重要性不必多說。大家討論的結論也很明確、很一致,就是必須讓幼兒園重歸公益定位,政府負起責任來,大力開辦公立幼兒園和扶植民辦幼兒園。當然,這需要錢。誰都知道,政府不差錢,拿一些出來辦幼兒教育決非難事,就看想不想了。

  在任何一個文明國家,孩子的教育和福利都是最受重視的。這很自然,你是一個文明人,你在管理國家的時候,一是有人性的,必定會愛孩子,要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二是有眼光的,知道孩子身上寄託著國家的未來,要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從政府對幼兒教育是否重視,最能看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基尼指數騰飛

  據官方報導,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基尼指數已超過04的警戒線,2006年升至049。在聯合國有完整統計數字的150個國家中,只有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到10個國家基尼指數超過049,中國排在了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前10名。

  中國經濟在騰飛,基尼指數也在騰飛,財富越多,貧富差距就越大。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財政分配上國富民窮,在收入分配上兩極分化,歷來是社會不穩定的兩個主要因素。要改變這種狀況,唯有靠財政分配和收入分配的真正民主化,讓公眾有知情權、發言權和監督權,政治體制改革依然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為祖宗和子孫悲哀

  在席捲全國的開發熱潮中,我們看到兩個並存的普遍現象。一方面,大量文物建築和自然風景遭到毀壞,從此在大地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檔別墅群等。另一方面,各地紛紛建造偽古董設施,牽強附會地認領歷史人物乃至神話人物的出生地或喪葬地,藉此大事經營旅遊業。兩種行為唱主角的都是地方政府,目的都是錢。在前一場合,文物部門只能發出微弱而往往不被理睬的聲音,在後一場合,一些地方文物部門還幫助造假。

  我常常想喊叫:人怎麼可以這樣明目張胆,一面毀掉歷史,一面偽造歷史,既褻瀆了祖宗,又欺騙了子孫?

  一個以歷史悠久為榮的民族,遭遇一個猖狂拜金的時代,竟是這般光景。

  我為祖宗悲哀。我為子孫悲哀。說到底,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實質上的不公正

  在報上看到好幾起這樣的案例了:貧困的農村夫婦生下一個患重病的嬰兒,為醫治花光了錢,乃至借了債,無力繼續醫治,最後把病兒遺棄,因此遭到了法律的制裁。

  遺棄當然是犯法的。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這些貧窮的父母還有別的法子嗎?即使不遺棄,他們也只能中斷治療,結果孩子仍是死路一條。走投無路之際,他們的想法可能是,政府或好心人會收留孩子,給予治療,孩子會有一線生路,總比帶回家百分之百等死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