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6

  有超脫才有幽默。在批評一個無能的政府時,聰明的政客至多能諷刺,老百姓卻很善於幽默,因為前者覬覦著權力,後者則完全置身在權力鬥爭之外。

  7

  托爾斯泰有一種不露聲色的幽默。他能發現別人容易忽略的可笑現象,然後敘述出來。是的,他只是敘述,如實地敘述,決不描繪,決不眉飛色舞,決不做鬼臉。可是那力量卻異常之大,這是真實的力量。

  8

  幽默源自人生智慧,但有人生智慧的人不一定是善於幽默的人,其原因大概在於,幽默同時還是一種才能。然而,倘若不能欣賞幽默,則不僅是缺乏才能的問題了,肯定也暴露了人生智慧方面的缺陷。

  9

  自嘲就是居高臨下地看待自己的弱點,從而加以寬容。自嘲把自嘲者和他的弱點分離開來了,這時他仿佛站到了神的地位上,俯視那個有弱點的凡胎肉身,用笑聲表達自己凌駕其上的優越感。

  但是,自嘲者同時又明白並且承認,他終究不是神,那弱點確實是他自己的弱點。

  所以,自嘲混合了優越感和無奈感。

  10

  自嘲使自嘲者居於自己之上,從而也居於自己的敵手之上,占據了一個優勢的地位。自嘲使敵手的一切可能的嘲笑喪失了殺傷力。

  11

  通過自嘲,人把自己的弱點變成了特權。對於這特權,旁人不但不反感,而且樂於承認。

  12

  傻瓜從不自嘲。聰明人嘲笑自己的失誤。天才不僅嘲笑自己的失誤,而且嘲笑自己的成功。看不出人間一切成功的可笑的人,終究還是站得不夠高。

  13

  幽默和嘲諷都包含某種優越感,但其間有品位高下之分。嘲諷者感到優越,是因為他在別人身上發現了一種他相信自己決不會有的弱點,於是發出幸災樂禍的冷笑。幽默者感到優越,則是因為他看出了一種他自己也不能倖免的人性的普遍弱點,於是發出寬容的微笑。

  幽默的前提是一種超脫的態度,能夠俯視人間的一切是非包括自己的弱點。嘲諷卻是較著勁的,很在乎自己的對和別人的錯。

  14

  諷刺與幽默不同。諷刺是社會性的,幽默是哲學性的。諷刺人世,與被諷刺對象站在同一水準上,揮戈相向,以擊傷對手為樂。幽默卻源於精神上的巨大優勢,居高臨下,無意傷人,僅以內在的優越感自娛。諷刺針對具體的人和事,幽默則是對人性本身必不可免的弱點發出寬容的也是悲哀的微笑。

  15

  幽默與滑稽是兩回事。幽默是智慧的閃光,能博聰明人一笑。滑稽是用愚笨可笑的舉止逗庸人哈哈。但舞台上的滑稽與生活中的滑稽又有別:前者是故意的,自知可笑,偏要追求這可笑的效果;後者卻是無意的,自以為嚴肅正經,因而更可笑――然而只有聰明人能察覺這可笑。所以,生活中的滑稽的看客仍是聰明人。當滑稽進入政治生活而影響千百萬人的命運時,就變成可悲了。當然,同時還是可笑的。因此,受害者仍免不了作為看客而開顏一笑,倒也減輕了受害的痛苦。

  16

  西方人在危險當頭時幽默,中國人在危險過去後幽默。

  17

  那種毫無幽默感的人,常常把隱蔽的諷刺聽作誇獎,又把善意的玩笑聽作辱罵。

  18

  愛智慧的人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欣賞敵手的聰明的議論,即使聽到罵自己的俏皮話也會寬懷一笑。

  但世上多的是相反類型的人,他們在爭論中只看見意見,只想到面子,對智慧的東西毫無反應。

  第9章 論做人與處世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活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與人交往,它們構成了生活的主要內容。做事情,包括為謀生需要而做的,即所謂本職業務,也包括出於興趣、愛好、志向、野心、使命感等等而做的,即所謂事業。與人交往,包括同事、鄰里、朋友關係以及一般所謂的公共關係,也包括由性和血緣所聯結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關係。這兩者都是人的看得見的行為,並且都有一個是否成功的問題,而其成功與否也都是看得見的。如果你在這兩方面都順利,譬如說,一方面事業興旺,功成名就,另一方面婚姻美滿,朋友眾多,就可以說你在社會上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說你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別人眼裡,你便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幸運兒。如果相反,你在自己和別人心目中就都會是一個倒霉蛋。這麼說來,做事和交人的成功似乎應該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了。

  然而,在看得見的行為之外,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依我之見,那是比做事和交人更重要的,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做人。當然,實際上做人並不是做事和交人之外的一個獨立的行為,而是蘊涵在兩者之中的,是透過做事和交人體現出來的一種總體的生活態度。

  就做人與做事的關係來說,做人主要並不表現於做的什麼事和做了多少事,例如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學問或者生意做得多大,而是表現在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上。一個人無論做學問還是做生意,無論做得大還是做得小,他做人都可能做得很好,也都可能做得很壞,關鍵就看他是怎麼做事的。學界有些人很貶薄別人下海經商,而因為自己仍在做學問就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氣勢。其實呢,無論商人還是學者中都有君子,也都有小人,實在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所謂的學者,在學術上沒有自己真正的追求和建樹,一味趕時髦,搶風頭,惟利是圖,骨子裡比一般商人更是一個市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