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4
自卑、謙虛、謙恭之間有著重要的區別。在謙虛的風度和謙恭的姿態背後,我們很難找到自卑。毋寧說,謙虛是自信以本來面目坦然出場,謙恭則是自信戴著自卑的面具出場。
5
按照通常的看法,自卑是一種病態心理,自信則是一種健康心態,或者,自卑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自信則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想指出的是,自卑也有其正面的價值,自信也有其負面的作用。
我絲毫不否認自信在生活中有著積極的用處。一個人在處世和做事時必須具備基本的自信,否則絕無奮鬥的勇氣和成功的希望。但是,倘若一個人從來不曾有過自卑的時候,則我敢斷定他的奮鬥是比較平庸的,他的成功是比較渺小的。
也許可以說,自卑的價值是形而上的,自信的用處是形而下的。
6
的確,我曾說過,一切成功的天才之內心都隱藏著某種自卑。可是,倘若有人因此而要把自卑列入成功之道,向世人推薦,則我對他完全無話可說。如果非說不可,我也只能告訴他兩個最簡單的道理:
其一,人可以培養自信,卻無法培養自卑;
其二,就世俗的成功而言,自信肯定比自卑有用得多。
那麼,你去教導世人如何培養自信吧――這正是你一向所做的。
7
我信任每一個懷疑自己的人。我懷疑每一個過於自信的人。
8
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後者的那份狂熱自信有時真會動搖我們自己的原本就不堅定的自信,使我們膽怯地以為又遇到了一個無所不知者。
9
事實上,許多偉大的天才並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幾分自卑,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為這弱點而苦惱,不肯毀於這弱點,於是奮起自強,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驚的業績。
10
極其自信者多半淺薄。對於那些在言行中表現出大使命感的人,我懷有本能的反感,一律敬而遠之。據我分析,他們基本上屬於兩類人,一是尚未得逞的精神暴君,另一是有強烈角色感的社會戲子。和他們打交道,只會使我感到疲勞和無聊。
在我看來,真正的使命感無非是對自己選定並且正在從事的工作的一種熱愛罷了。遇見這樣的人,我的血緣本能就會把他們認作我的親兄弟。
11
我在兩種人面前最克制不住傲氣,一是功名利祿之徒,二是自以為是之輩。
12
你們圍著他,向他喝彩,他惶恐不安了。你們哪裡知道他心中的自卑,他的成就只是做出來給自己看的,絕沒有料到會驚動你們。
13
人應該有一種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為人類平等一員的自信。在專制政治下,人們的這種自信必然遭到普遍的摧毀。當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時候,那惟一站著的人就成了神。
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某方面――例如權力、財產、知識、相貌等――處於弱勢狀態時,常常也會產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擁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較容易克服這類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蕩地站立在世界上。
論吝嗇
1
吝嗇者對於財產的任何支出都會感覺到一種近於生理性質的痛苦,這幾乎是他的一種本能,他再富裕也難以克服這種本能。因此,財產不但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相反,財產越多,支出的機會也越多,他反而感覺到了更多的痛苦。
2
同樣的財產損失,對不同的人的傷害是不同的。在有一些人,只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們就很容易輕忘,不會掛在心上。在那些重財的人,卻會念念不忘,不斷在心裡計算自己的損失,於是一遍遍地重複品嘗財產損失的痛苦,把那痛苦擴大了許多倍。
3
人的吝嗇之心只有一把小尺子,它面對大價錢往往無能為力,卻偏喜歡在小价錢上斤斤計較。因此,即使一個從來大方的人,在菜市場上也難免會討價還價。
4
對己節儉、對人吝嗇的人是守財奴,對己揮霍、對人吝嗇的人是利己主義者,對己揮霍、對人慷慨的人是豪俠,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的人是聖徒。
5
某人買衣服,因為不同尺寸的衣服價格都一樣,他怕吃虧,總是買最大尺寸的,結果收藏了一大堆過大而不能穿的衣服。
6
“拿自己用不著的東西做人情,我們是十分慷慨的。”某位智者如是說。――這算好的呢。有些人是這樣的:即使自己用不著,如果你很需要,他也不肯給你。因為,一,如果有一天他用得著了怎麼辦?這是出於吝嗇。二,他嫉妒你由此得到的滿足和快樂。
名聲和輿論
1
很少有人真心蔑視名聲。一個有才華的人蔑視名聲有兩種情況:一是他沒有得到他自認為應該得到的名聲,他用蔑視表示他的憤懣;一是他已經得到名聲並且習以為常了,他用蔑視表示他的不在乎。真的不在乎嗎?好吧,試著讓他失去名聲,重新被人遺忘,他就很快又會憤懣了。
2
我們喜歡聽讚揚要大大超過我們自己願意承認的程度,尤其是在那些我們自己重視的事情上。在這方面,我們的趣味很不挑剔,證據是對我們明知言過其實的讚揚,我們也常常懷著感謝之心當作一種善意接受下來。我們不忍心把讚揚我們的人想得太壞,就像不放心把責備我們的人想得太好一樣。
自卑、謙虛、謙恭之間有著重要的區別。在謙虛的風度和謙恭的姿態背後,我們很難找到自卑。毋寧說,謙虛是自信以本來面目坦然出場,謙恭則是自信戴著自卑的面具出場。
5
按照通常的看法,自卑是一種病態心理,自信則是一種健康心態,或者,自卑是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自信則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想指出的是,自卑也有其正面的價值,自信也有其負面的作用。
我絲毫不否認自信在生活中有著積極的用處。一個人在處世和做事時必須具備基本的自信,否則絕無奮鬥的勇氣和成功的希望。但是,倘若一個人從來不曾有過自卑的時候,則我敢斷定他的奮鬥是比較平庸的,他的成功是比較渺小的。
也許可以說,自卑的價值是形而上的,自信的用處是形而下的。
6
的確,我曾說過,一切成功的天才之內心都隱藏著某種自卑。可是,倘若有人因此而要把自卑列入成功之道,向世人推薦,則我對他完全無話可說。如果非說不可,我也只能告訴他兩個最簡單的道理:
其一,人可以培養自信,卻無法培養自卑;
其二,就世俗的成功而言,自信肯定比自卑有用得多。
那麼,你去教導世人如何培養自信吧――這正是你一向所做的。
7
我信任每一個懷疑自己的人。我懷疑每一個過於自信的人。
8
兩種人最自信:無所不知者和一無所知者。後者的那份狂熱自信有時真會動搖我們自己的原本就不堅定的自信,使我們膽怯地以為又遇到了一個無所不知者。
9
事實上,許多偉大的天才並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幾分自卑,他們知道自己的弱點,為這弱點而苦惱,不肯毀於這弱點,於是奮起自強,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驚的業績。
10
極其自信者多半淺薄。對於那些在言行中表現出大使命感的人,我懷有本能的反感,一律敬而遠之。據我分析,他們基本上屬於兩類人,一是尚未得逞的精神暴君,另一是有強烈角色感的社會戲子。和他們打交道,只會使我感到疲勞和無聊。
在我看來,真正的使命感無非是對自己選定並且正在從事的工作的一種熱愛罷了。遇見這樣的人,我的血緣本能就會把他們認作我的親兄弟。
11
我在兩種人面前最克制不住傲氣,一是功名利祿之徒,二是自以為是之輩。
12
你們圍著他,向他喝彩,他惶恐不安了。你們哪裡知道他心中的自卑,他的成就只是做出來給自己看的,絕沒有料到會驚動你們。
13
人應該有一種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為人類平等一員的自信。在專制政治下,人們的這種自信必然遭到普遍的摧毀。當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時候,那惟一站著的人就成了神。
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某方面――例如權力、財產、知識、相貌等――處於弱勢狀態時,常常也會產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擁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較容易克服這類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蕩地站立在世界上。
論吝嗇
1
吝嗇者對於財產的任何支出都會感覺到一種近於生理性質的痛苦,這幾乎是他的一種本能,他再富裕也難以克服這種本能。因此,財產不但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相反,財產越多,支出的機會也越多,他反而感覺到了更多的痛苦。
2
同樣的財產損失,對不同的人的傷害是不同的。在有一些人,只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們就很容易輕忘,不會掛在心上。在那些重財的人,卻會念念不忘,不斷在心裡計算自己的損失,於是一遍遍地重複品嘗財產損失的痛苦,把那痛苦擴大了許多倍。
3
人的吝嗇之心只有一把小尺子,它面對大價錢往往無能為力,卻偏喜歡在小价錢上斤斤計較。因此,即使一個從來大方的人,在菜市場上也難免會討價還價。
4
對己節儉、對人吝嗇的人是守財奴,對己揮霍、對人吝嗇的人是利己主義者,對己揮霍、對人慷慨的人是豪俠,對己節儉、對人慷慨的人是聖徒。
5
某人買衣服,因為不同尺寸的衣服價格都一樣,他怕吃虧,總是買最大尺寸的,結果收藏了一大堆過大而不能穿的衣服。
6
“拿自己用不著的東西做人情,我們是十分慷慨的。”某位智者如是說。――這算好的呢。有些人是這樣的:即使自己用不著,如果你很需要,他也不肯給你。因為,一,如果有一天他用得著了怎麼辦?這是出於吝嗇。二,他嫉妒你由此得到的滿足和快樂。
名聲和輿論
1
很少有人真心蔑視名聲。一個有才華的人蔑視名聲有兩種情況:一是他沒有得到他自認為應該得到的名聲,他用蔑視表示他的憤懣;一是他已經得到名聲並且習以為常了,他用蔑視表示他的不在乎。真的不在乎嗎?好吧,試著讓他失去名聲,重新被人遺忘,他就很快又會憤懣了。
2
我們喜歡聽讚揚要大大超過我們自己願意承認的程度,尤其是在那些我們自己重視的事情上。在這方面,我們的趣味很不挑剔,證據是對我們明知言過其實的讚揚,我們也常常懷著感謝之心當作一種善意接受下來。我們不忍心把讚揚我們的人想得太壞,就像不放心把責備我們的人想得太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