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倘若別人的成功是我們有能力卻沒有機會獲得的,或者有機會卻沒有能力獲得的,我們當警惕,因為嫉妒這個惡魔要乘虛而入了。
8
嫉妒的發生基於一種我們認為不公平的對比。對於我們既有能力也有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不會嫉妒,因為它唾手可得。對於我們既無能力也無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也不易嫉妒,因為它高不可攀。當一種成功是我們有能力而無機會獲得的,或有機會而無能力獲得的,我們就最容易感到嫉妒。
9
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當我們不可得而別人卻得到了時,我們百倍地痛苦了。
就所給予我們的折磨而言,嫉妒心最甚,占有欲次之,匱乏反倒是最小的。
10
嫉妒是對別人的快樂(幸福、富有、成功等等)所感覺到的一種強烈而陰鬱的不快。
在人類心理中,也許沒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一方面,它極其普遍,幾乎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本能。另一方面,它又似乎極不光彩,人人都要把它當作一樁不可告人的罪行隱藏起來。結果,它便轉入潛意識之中,猶如一團暗火灼燙著嫉妒者的心,這種酷烈的折磨真可以使他發瘋、犯罪乃至殺人。
11
成功有兩個要素,一是能力和品質,二是環境和機遇;因此,對成功者的嫉妒也相應有兩種情況,一是平庸之輩的嫉賢妒能,另一是懷才不遇者的憤世嫉俗。
12
當嫉妒不可遏止時,會爆發為仇恨。當嫉妒可以遏止時,會化身為輕蔑。
在仇恨時,嫉妒肆無忌憚地瞪視它的目標。在輕蔑時,嫉妒轉過臉去不看它的目標。
13
強者和弱者都可能不寬容,但原因不同。強者出於專橫,他容不得挑戰。弱者出於嫉妒,他經不起挑戰。
真正的精神強者必是寬容的,因為他足夠富裕。
嫉妒是弱者的品質。
14
嫉妒是蔑視個人的道德的心理根源之一。每一個人按其本性都是不願意遭到抹殺的,但是,嫉妒使人寧肯自己被抹殺也不讓更優秀者得到發揚。在一概抹殺之中,他感到一種相對的滿足:與損失更大的人相比,他幾乎可以算是獲利了。
15
既然嫉妒人皆難免,也許就不宜把它看作病或者惡,而應該看作中性的東西。只有當它傷害自己時,它才是病。只有當它傷害別人時,它才是惡。
16
一個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會羨慕別人的好運氣的,尤其不羨慕低能兒的好運氣。
17
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只要不在我眼前就行。
我的嫉妒也有潔癖。我決不會嫉妒我所厭惡的人,哪怕他們在天堂享福。
18
鑑於嫉妒是一種很不優雅的感情,我們一般都不願意向人袒露自己的嫉妒之情,但這不妨礙我們優雅地討論這個問題。嫉妒有權作為一個人生話題得到討論,是因為它在人類心理中的普遍性,也是因為也許人生智慧能夠最有效地消解它。我們不妨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討論嫉妒的特徵、根源、規律以及克服方法。倫理學可能是最不合適的角度,因為我們只能對一種行為而不能對一種心理做道德判斷。
論自卑
1
有兩種自卑。一種是面對上帝的自卑,這種人心懷對於無限的敬畏和謙卑之情,深知人類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狂妄。另一種是面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別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藐視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轉變為自大。
也許有人會說,前一種自卑者骨子裡其實最驕傲,因為他只敬畏上帝,而這就意味著看不起一切凡人。
然而事實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會看不起別的凡人。只是由於他深知人類的局限,他對別人的成就只會欣賞,不會崇拜,對別人的弱點倒是很容易寬容。總之,他不把人當作神,所以對人不迷信也不苛求,不卑也不亢。
2
我信任自卑者遠遠超過信任自信者。
據我所見,自卑者多是兩個極端。其一的確是弱者,並且知道自己的弱,於是自卑。這種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們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種異常天賦的人,他隱約感覺到卻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於是自卑。這種人往往極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運者則會成為成功的天才。
相反,我所見到的過於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淺薄的傢伙,他們雖不低能但也決非大材,大抵屬於中等水平,但由於目標過低,便使他們自視過高,露出了一副躊躇滿志的嘴臉。我說他們目標過低,是在精神層次的意義上說的。凡狂妄自大者,其所追逐和所誇耀的成功必是功利性的。在有著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中間,我不曾發現過哪怕一個自鳴得意之輩。
3
一般而言,性格內向者容易自卑,性格外向者容易自信。不過,事實上,這種區分只具有非常相對的性質。在同一個人身上,自卑和自信往往同時並存,交替出現,乃至激烈格鬥。也許最有力量的東西反而埋藏得最深。當我在哀憐蒼生的面容背後發現一種大自信,在扭轉乾坤的手勢上讀出一種大自卑,我的心不禁震驚了。
8
嫉妒的發生基於一種我們認為不公平的對比。對於我們既有能力也有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不會嫉妒,因為它唾手可得。對於我們既無能力也無機會獲得的成功,我們也不易嫉妒,因為它高不可攀。當一種成功是我們有能力而無機會獲得的,或有機會而無能力獲得的,我們就最容易感到嫉妒。
9
當我們缺少一樣必需的東西時,我們痛苦了。當我們渴求一樣並非必需的東西而不可得時,我們十倍地痛苦了。當我們不可得而別人卻得到了時,我們百倍地痛苦了。
就所給予我們的折磨而言,嫉妒心最甚,占有欲次之,匱乏反倒是最小的。
10
嫉妒是對別人的快樂(幸福、富有、成功等等)所感覺到的一種強烈而陰鬱的不快。
在人類心理中,也許沒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一方面,它極其普遍,幾乎是人所共有的一種本能。另一方面,它又似乎極不光彩,人人都要把它當作一樁不可告人的罪行隱藏起來。結果,它便轉入潛意識之中,猶如一團暗火灼燙著嫉妒者的心,這種酷烈的折磨真可以使他發瘋、犯罪乃至殺人。
11
成功有兩個要素,一是能力和品質,二是環境和機遇;因此,對成功者的嫉妒也相應有兩種情況,一是平庸之輩的嫉賢妒能,另一是懷才不遇者的憤世嫉俗。
12
當嫉妒不可遏止時,會爆發為仇恨。當嫉妒可以遏止時,會化身為輕蔑。
在仇恨時,嫉妒肆無忌憚地瞪視它的目標。在輕蔑時,嫉妒轉過臉去不看它的目標。
13
強者和弱者都可能不寬容,但原因不同。強者出於專橫,他容不得挑戰。弱者出於嫉妒,他經不起挑戰。
真正的精神強者必是寬容的,因為他足夠富裕。
嫉妒是弱者的品質。
14
嫉妒是蔑視個人的道德的心理根源之一。每一個人按其本性都是不願意遭到抹殺的,但是,嫉妒使人寧肯自己被抹殺也不讓更優秀者得到發揚。在一概抹殺之中,他感到一種相對的滿足:與損失更大的人相比,他幾乎可以算是獲利了。
15
既然嫉妒人皆難免,也許就不宜把它看作病或者惡,而應該看作中性的東西。只有當它傷害自己時,它才是病。只有當它傷害別人時,它才是惡。
16
一個精神上自足的人是不會羨慕別人的好運氣的,尤其不羨慕低能兒的好運氣。
17
我所厭惡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獄,就讓他們上天堂吧,只要不在我眼前就行。
我的嫉妒也有潔癖。我決不會嫉妒我所厭惡的人,哪怕他們在天堂享福。
18
鑑於嫉妒是一種很不優雅的感情,我們一般都不願意向人袒露自己的嫉妒之情,但這不妨礙我們優雅地討論這個問題。嫉妒有權作為一個人生話題得到討論,是因為它在人類心理中的普遍性,也是因為也許人生智慧能夠最有效地消解它。我們不妨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討論嫉妒的特徵、根源、規律以及克服方法。倫理學可能是最不合適的角度,因為我們只能對一種行為而不能對一種心理做道德判斷。
論自卑
1
有兩種自卑。一種是面對上帝的自卑,這種人心懷對於無限的敬畏和謙卑之情,深知人類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忘乎所以,不會狂妄。另一種是面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別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藐視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轉變為自大。
也許有人會說,前一種自卑者骨子裡其實最驕傲,因為他只敬畏上帝,而這就意味著看不起一切凡人。
然而事實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會看不起別的凡人。只是由於他深知人類的局限,他對別人的成就只會欣賞,不會崇拜,對別人的弱點倒是很容易寬容。總之,他不把人當作神,所以對人不迷信也不苛求,不卑也不亢。
2
我信任自卑者遠遠超過信任自信者。
據我所見,自卑者多是兩個極端。其一的確是弱者,並且知道自己的弱,於是自卑。這種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們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種異常天賦的人,他隱約感覺到卻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於是自卑。這種人往往極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運者則會成為成功的天才。
相反,我所見到的過於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淺薄的傢伙,他們雖不低能但也決非大材,大抵屬於中等水平,但由於目標過低,便使他們自視過高,露出了一副躊躇滿志的嘴臉。我說他們目標過低,是在精神層次的意義上說的。凡狂妄自大者,其所追逐和所誇耀的成功必是功利性的。在有著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中間,我不曾發現過哪怕一個自鳴得意之輩。
3
一般而言,性格內向者容易自卑,性格外向者容易自信。不過,事實上,這種區分只具有非常相對的性質。在同一個人身上,自卑和自信往往同時並存,交替出現,乃至激烈格鬥。也許最有力量的東西反而埋藏得最深。當我在哀憐蒼生的面容背後發現一種大自信,在扭轉乾坤的手勢上讀出一種大自卑,我的心不禁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