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以後接連兩天我沒有遇見她。
第三天我看見她乘黃包車上學,立刻省悟我魯莽地做了件錯事。姑娘自己會履行自己的職責,用不著我插手。我暗自悲嘆我的命運確是一潭濁水,英雄行為的回憶像牛蛙呱叫,在頭顱里對我尖酸地嘲諷。
我決意糾正我的錯誤。
不久,我獲悉她一家去大吉嶺避暑。
今年,我也迫切需要換換空氣。
她家的別墅名為“摩迪亞”,坐落在距山道不遠的茂密的樹林裡。皓皚雪峰遙遙在望。
我趕到那裡才知道她一家人不來了。
我正打算踏上歸途時,與崇拜我的球迷摩漢拉爾不期邂逅。他是個瘦高個兒,鼻樑上架一副斯文的眼鏡,孱弱的消化器官在大吉嶺的新鮮空氣中得到了些許慰藉。他對我說:
“我妹妹泰努卡祈望見您一面。”
泰努卡像個影子,身材單薄到了無法再單薄的程度,學習的興趣遠遠超過對飲食的興趣,對我這位足球名將懷有不可思議的敬慕。她以為我同意和她談天說地體現了我對她別有意味的關切。
唉,命運的捉弄!
在我下山前兩天,泰努卡含蓄地對我說:“我要送你一樣東西——一盆使你時時想念我們的花。”
胡鬧!我以沉默表示厭煩。
“這是珍貴的植物,”泰努卡說,“在恆河平原上精心培育才能成活。”
“什麼名字?”
“山茶花。”
我心頭一震,與山茶花語音相近的一個名字,閃電般掠過我昏暗的心空。我含笑喃喃自語:“山茶花,不容易獲得她的心。”
我不曉得泰努卡明白了此話是什麼含義。她突然兩頰緋紅,興奮得全身微微發顫。
我攜帶這盆花上路了。
上了火車,我發覺安頓這位“旅伴”不是件容易事,我把它藏在雙人包廂的盥洗間裡。
這趟旅行到此結束。
以後幾個月的瑣事恕不贅述。
在祭神節的假期里,鬧劇的帷幕在紹塔爾族聚居區重新拉開。這是偏僻的山區,我不想說出地名。換空氣的闊佬從不光顧此地。
卡梅臘的舅舅是鐵路工程師,家安在娑羅樹影遮護的“松鼠的村莊”里,從那兒望得見天邊的青山。附近的沙礫地里淙淙流淌清泉,帕拉斯樹枝上結了野蠶繭,哈爾達基樹底下,赤裸的紹塔爾族牧童騎在水牛背上。
這裡沒有旅館。我在河邊搭了頂帳篷。除了那盆山茶花,沒有別的旅伴。
卡梅臘是和母親一起來的。
太陽升起之前,她撐著花傘,沐浴著涼爽的晨風,在娑羅樹林裡散步,野花競相吻她的纖足,竟未引起她的注意。她有時涉過淺清的小河,到對岸樹底下看書。
她不理睬我,由此我斷定她認出我了。
有一天我看見他們在小河邊野餐,我多麼想走過去說,“需要我為你們效勞嗎?我會汲水、打柴,附近樹林裡興許還能弄來一隻溫和的狗熊哩。”
我發現一個年輕人穿著英國綢襯衫,坐在卡梅臘身旁,伸直腿抽哈瓦那雪茄。卡梅臘心不在焉地揉碎了一朵薔薇。旁邊放著一本英國文學月刊。
我如夢初醒,在這巴爾格那幽靜的河谷,沒有我的立足之地,我是不堪容忍的多餘的人。我應該知趣地離開,然而,暫時不能走。我得耐心地住幾天,等山茶花開了,派人送過去,才算了卻一樁心事。
我白天打獵,傍晚回來給山茶花澆水,靜觀花苞的變化。
這一時刻終於到了。我大聲叫為我弄柴火的紹塔爾族姑娘進帳篷,我要借她的手,送去用娑羅樹葉包的山茶花。
我在帳篷里讀一本偵探小說。等待著。
外面傳來甜蜜的聲音:“先生,叫我幹什麼?”
我走出帳篷,一眼看見山茶花夾在她的耳朵上,她黝黑的臉閃著欣喜的光彩。
“叫我幹什麼?”她又問。
“我想看你一眼戴花的模樣。”說罷我動身返回加爾各答。
第113章 安德森:路遇
十一月末的一天下午,已經看不到任何一點秋天的痕跡。
城市裡到處挺立著深色石頭砌成的牆。高深莫測的天空布滿陰霾,染上一層陰冷的色調。街道兩側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相互碰撞著朝前趕路。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那天下午四點鐘左右,天空中既無太陽又遲遲不下雨。
街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我匆忙地走在人行道上,不知什麼時候,我走在了一個衣著寒酸的男子身後,他懷中抱著一個金髮兒童,她秀美動人,充滿稚氣的臉龐簡直無法用言語去描述。這美仿佛夏日初露的晨曦,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宛如一滴玲瓏剔透的露珠,把大自然的美融會在一起,造就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難以置信的美。我的視線本能地被兒童的臉深深吸引住了,但那男人卻步履蹣跚,艱難地走著,在城市浩蕩的人流的裹挾下,我被推到他的前面。在超過他的一剎那,我回過頭又看了看那兒童。
就在這時,我才看清楚了那個男子,我馬上停住腳步。他是一位非凡俊美的男子,大約三十歲左右,他稜角分明的面龐映現出貧困、邋遢和孤獨。透過那褪了色發出暗綠的西服,仿佛讓人一眼就能看到他被飢餓所摧殘的身體。淡褐色的中分頭髮略微有些長,多日未刮的鬍鬚又從兩鬂滋生出來,但他那被貧困雕塑的消瘦面龐卻顯露出其五官的美。而他最美的卻是他那一雙眼睛、一雙淺色的眼睛,仿佛閃耀著孤獨與溫柔的光亮。正當我窺視他之時,他抬頭朝無垠的蒼穹望去。
第三天我看見她乘黃包車上學,立刻省悟我魯莽地做了件錯事。姑娘自己會履行自己的職責,用不著我插手。我暗自悲嘆我的命運確是一潭濁水,英雄行為的回憶像牛蛙呱叫,在頭顱里對我尖酸地嘲諷。
我決意糾正我的錯誤。
不久,我獲悉她一家去大吉嶺避暑。
今年,我也迫切需要換換空氣。
她家的別墅名為“摩迪亞”,坐落在距山道不遠的茂密的樹林裡。皓皚雪峰遙遙在望。
我趕到那裡才知道她一家人不來了。
我正打算踏上歸途時,與崇拜我的球迷摩漢拉爾不期邂逅。他是個瘦高個兒,鼻樑上架一副斯文的眼鏡,孱弱的消化器官在大吉嶺的新鮮空氣中得到了些許慰藉。他對我說:
“我妹妹泰努卡祈望見您一面。”
泰努卡像個影子,身材單薄到了無法再單薄的程度,學習的興趣遠遠超過對飲食的興趣,對我這位足球名將懷有不可思議的敬慕。她以為我同意和她談天說地體現了我對她別有意味的關切。
唉,命運的捉弄!
在我下山前兩天,泰努卡含蓄地對我說:“我要送你一樣東西——一盆使你時時想念我們的花。”
胡鬧!我以沉默表示厭煩。
“這是珍貴的植物,”泰努卡說,“在恆河平原上精心培育才能成活。”
“什麼名字?”
“山茶花。”
我心頭一震,與山茶花語音相近的一個名字,閃電般掠過我昏暗的心空。我含笑喃喃自語:“山茶花,不容易獲得她的心。”
我不曉得泰努卡明白了此話是什麼含義。她突然兩頰緋紅,興奮得全身微微發顫。
我攜帶這盆花上路了。
上了火車,我發覺安頓這位“旅伴”不是件容易事,我把它藏在雙人包廂的盥洗間裡。
這趟旅行到此結束。
以後幾個月的瑣事恕不贅述。
在祭神節的假期里,鬧劇的帷幕在紹塔爾族聚居區重新拉開。這是偏僻的山區,我不想說出地名。換空氣的闊佬從不光顧此地。
卡梅臘的舅舅是鐵路工程師,家安在娑羅樹影遮護的“松鼠的村莊”里,從那兒望得見天邊的青山。附近的沙礫地里淙淙流淌清泉,帕拉斯樹枝上結了野蠶繭,哈爾達基樹底下,赤裸的紹塔爾族牧童騎在水牛背上。
這裡沒有旅館。我在河邊搭了頂帳篷。除了那盆山茶花,沒有別的旅伴。
卡梅臘是和母親一起來的。
太陽升起之前,她撐著花傘,沐浴著涼爽的晨風,在娑羅樹林裡散步,野花競相吻她的纖足,竟未引起她的注意。她有時涉過淺清的小河,到對岸樹底下看書。
她不理睬我,由此我斷定她認出我了。
有一天我看見他們在小河邊野餐,我多麼想走過去說,“需要我為你們效勞嗎?我會汲水、打柴,附近樹林裡興許還能弄來一隻溫和的狗熊哩。”
我發現一個年輕人穿著英國綢襯衫,坐在卡梅臘身旁,伸直腿抽哈瓦那雪茄。卡梅臘心不在焉地揉碎了一朵薔薇。旁邊放著一本英國文學月刊。
我如夢初醒,在這巴爾格那幽靜的河谷,沒有我的立足之地,我是不堪容忍的多餘的人。我應該知趣地離開,然而,暫時不能走。我得耐心地住幾天,等山茶花開了,派人送過去,才算了卻一樁心事。
我白天打獵,傍晚回來給山茶花澆水,靜觀花苞的變化。
這一時刻終於到了。我大聲叫為我弄柴火的紹塔爾族姑娘進帳篷,我要借她的手,送去用娑羅樹葉包的山茶花。
我在帳篷里讀一本偵探小說。等待著。
外面傳來甜蜜的聲音:“先生,叫我幹什麼?”
我走出帳篷,一眼看見山茶花夾在她的耳朵上,她黝黑的臉閃著欣喜的光彩。
“叫我幹什麼?”她又問。
“我想看你一眼戴花的模樣。”說罷我動身返回加爾各答。
第113章 安德森:路遇
十一月末的一天下午,已經看不到任何一點秋天的痕跡。
城市裡到處挺立著深色石頭砌成的牆。高深莫測的天空布滿陰霾,染上一層陰冷的色調。街道兩側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相互碰撞著朝前趕路。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那天下午四點鐘左右,天空中既無太陽又遲遲不下雨。
街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我匆忙地走在人行道上,不知什麼時候,我走在了一個衣著寒酸的男子身後,他懷中抱著一個金髮兒童,她秀美動人,充滿稚氣的臉龐簡直無法用言語去描述。這美仿佛夏日初露的晨曦,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宛如一滴玲瓏剔透的露珠,把大自然的美融會在一起,造就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難以置信的美。我的視線本能地被兒童的臉深深吸引住了,但那男人卻步履蹣跚,艱難地走著,在城市浩蕩的人流的裹挾下,我被推到他的前面。在超過他的一剎那,我回過頭又看了看那兒童。
就在這時,我才看清楚了那個男子,我馬上停住腳步。他是一位非凡俊美的男子,大約三十歲左右,他稜角分明的面龐映現出貧困、邋遢和孤獨。透過那褪了色發出暗綠的西服,仿佛讓人一眼就能看到他被飢餓所摧殘的身體。淡褐色的中分頭髮略微有些長,多日未刮的鬍鬚又從兩鬂滋生出來,但他那被貧困雕塑的消瘦面龐卻顯露出其五官的美。而他最美的卻是他那一雙眼睛、一雙淺色的眼睛,仿佛閃耀著孤獨與溫柔的光亮。正當我窺視他之時,他抬頭朝無垠的蒼穹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