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除,而這種中間地帶的存在將會是一種幅員遼闊的惡性遺傳,難以阻遏.
據我觀察,中間地帶的大量小人就性質而言,也可分為惡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這幾類,試分述之.
惡奴型小人.
本來,為人奴僕也是一種社會構成,並沒有可羞恥或可炫耀之處,但其中有些人,成了奴僕便依仗主子的聲名欺侮別人,主子失勢後卻對主子本人惡眼相報,甚至平日在對主子低眉順眼之時也不斷窺測著掀翻和吞沒主子的各種可能,這便是惡奴了,而惡奴則是很典型的一種小人.謝國楨的《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一書中有一篇〈明季奴變考〉,詳細敘述了明代末年江南一帶仕宦縉紳之家的家奴鬧事的情景,其中還涉及到我們熟悉的張溥、錢謙益、顧炎武、董其昌等文化名人的家奴.這些家奴或是仗勢欺人,或是到官府誣告主人,或是鼓譟生事席捲財物,使政治大局本來已經夠混亂的時代更其混亂.為此,孟森曾寫過一篇《讀明季奴變考》的文章,說明這種奴變其實說不上階級鬥爭,因為當時江南固然有不少做了奴僕而不甘心的人,卻也有很多明明不必做奴僕而一定要做奴僕的人,這便是流行一時的找豪門投靠之風,本來生活已經挺好,但想依仗豪門逃避賦稅、橫行鄉里,便成群結隊地來簽訂契約賣身為奴."賣身投靠"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孟森說,前一撥奴僕剛剛狠狠地鬧過事,後一撥人又樂呵呵地前來投靠為奴,這算什麼階級鬥爭呢?
人們尋常接觸的是大量並未簽訂過賣身契約的惡奴型小人.他們的特點,是永久地在尋找投靠和巴結的對象.投靠之初什麼好話都說得出口,一旦投靠成功便充分、徹底地利用投靠對象的社會勢力和公眾效能以求一逞,與此同時又搜尋投靠對象的弱項和隱憂,作為箝制、要脅、反叛、出賣的資本,只不過反叛和出賣之後仍然是個奴才.這樣的人,再兇狠毒辣、再長袖善舞,也無法抽離他們背後的靠山,在人格上,他們完全不能在世間自立,他們不管做成多大的事也只能算是小人.
乞丐型小人.
因一時的災荒行乞求生是直得同情的,但為行乞成為一種習慣性職業,進而滋生出一種群體性的心理文化方式,則必然成為社會公害,沒有絲毫積極意義可言了.乞丐心理的基點,在於以自濁、自弱為手段,點滴而又快速地完成著對他人財物的占有.乞丐型小人的心目中沒有明確的所有權概念,他們認為世間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又都是自己的,只要捨得犧牲自己的人格形象來獲得人們的憐憫,不是自己的東西有可能轉換成自己的東西.他們的腳永遠踩踏在轉換所有權的滑輪上,獲得前,語調誠懇得讓人流淚,獲得後,立即翻臉不認人.這種做法當然會受到人們的責難,面對責難他們的辦法是靠耍無賴以自救.他們會指天發誓,硬說剛剛乞討來的東西天生就是他們的,反誣施捨者把它弄壞了,施捨者想既然如此那就不施捨了吧,他們又會大聲叫喊發生了搶劫事件.叫喊召來了圍觀,無聊的圍觀者喜歡聽違背常理的戲劇性事件,於是,一個無須搶劫的搶劫者搶劫了一個無可被劫的被劫者,這是多麼不可思議而又聳人聽聞的故事啊.乞丐型小人作為這個故事的主角與懊喪的施捨者一起被長久圍觀著,深感滿足.與街市間的惡少不同的是,乞丐型小人始終不會丟棄可憐相,或炫示殘肢,或展現破衣,或強調衰老,一切似乎都到了生活的盡頭,騙賺著善良人們在人道上的最後防線.
乞丐一旦成群結幫,誰也不好對付.《清稗類鈔·乞丐類》載:"江蘇之淮、徐、海等處,歲有以逃荒為業者,數百成群,行乞於各州縣,且至鄰近各省,光緒初為最多."最古怪的是,這幫浩浩蕩蕩的蘇北乞丐還攜帶著蓋有官印的護照,到了一個地方行乞簡直成了一種堂堂公務.行乞完,他們又必然會到官府賴求,再蓋一個官印,成為向下一站行乞的"簽證",官府雖然也皺眉,但經不住死纏,既是可憐人,行乞又不算犯法,也就一一蓋了章.
由這個例證聯想開去,生活中只要有人肯下決心用乞丐手法來獲得什麼,遲早總會達到目的.貌似可憐卻欲眼炯炯,低三下四卻貪得無厭,一旦獲得便立即耍賴,這便是乞丐型小人的基本生態.
流氓型小人.
凡小人無不帶有流氓氣,當惡奴型小人終於被最後一位主子所驅逐,當乞丐型小人終於有一天不願再扮可憐相,當這些小人完全失去社會定位,失去哪怕是假裝的價值原則的時候,他們便成為對社會秩序最放肆、又最無邏輯的騷撓者,這便是流氓型小人.
流氓型小人的活力來自於無恥.西方有人說,人類是唯一有羞恥感的動物,這句話對流氓型小人不適合.《明史》中記述過一個叫曹欽程的人,明明自己已經做了吳江知縣,還要托人認宦官魏忠賢做父親,獻媚的醜態最後連魏忠賢本人也看不下去了,把他說成敗類,撤了他的官職,他竟當場表示:"君臣之義已決,父子之恩難忘."不久魏忠賢陰謀敗露,曹欽程被算作同黨關入死牢,他也沒什麼,天天在獄中搶掠其它罪犯的伙食,吃得飽飽的.這個曹欽程,起先無疑是一個惡奴型的小人,但失去主子、到了死牢,便自然地轉化為流氓型小人.我做過知縣怎麼著?照樣敢把殺人犯咀邊的飯食搶過來塞進咀里!你來打嗎?我已經咽下肚去了,反正遲早要殺頭,還怕打?——人到了這一步,也真可以說是進入一定的境界了.
尚未進牢獄的流氓型小人比其它類型的小人顯得活躍,他們象玩雜耍一樣在手上交替玩弄著誣陷、造謠、離間、偷聽、恫嚇、欺榨、出爾反爾、被信棄義、引蛇出洞、聲東擊西等等技法,別人被這一切搞得淚血斑斑,他們卻談笑自若,全然不往心裡放.他們的一大優勢在於,不僅精通流氓技法,而且也熟悉人世間的正常規矩,因此善於把兩者故意攪渾,誘使不知底里的善良人誤認為有講理的餘地,來與他們據理力爭.以為他們不明真象,其實他們早就明白;以為他們一時誤會,其實他們從來沒有誤會過.你給他們講道理,而他們想鄙棄的就是一切道理.當你知道了這個秘密,剛想回過頭去,他們又熱呼呼的遞過來一句最正常的大道理,使人覺得最終要鄙棄大道理的竟然是你.曲彥斌的《中國乞丐史》曾引述雷君曜
據我觀察,中間地帶的大量小人就性質而言,也可分為惡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這幾類,試分述之.
惡奴型小人.
本來,為人奴僕也是一種社會構成,並沒有可羞恥或可炫耀之處,但其中有些人,成了奴僕便依仗主子的聲名欺侮別人,主子失勢後卻對主子本人惡眼相報,甚至平日在對主子低眉順眼之時也不斷窺測著掀翻和吞沒主子的各種可能,這便是惡奴了,而惡奴則是很典型的一種小人.謝國楨的《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一書中有一篇〈明季奴變考〉,詳細敘述了明代末年江南一帶仕宦縉紳之家的家奴鬧事的情景,其中還涉及到我們熟悉的張溥、錢謙益、顧炎武、董其昌等文化名人的家奴.這些家奴或是仗勢欺人,或是到官府誣告主人,或是鼓譟生事席捲財物,使政治大局本來已經夠混亂的時代更其混亂.為此,孟森曾寫過一篇《讀明季奴變考》的文章,說明這種奴變其實說不上階級鬥爭,因為當時江南固然有不少做了奴僕而不甘心的人,卻也有很多明明不必做奴僕而一定要做奴僕的人,這便是流行一時的找豪門投靠之風,本來生活已經挺好,但想依仗豪門逃避賦稅、橫行鄉里,便成群結隊地來簽訂契約賣身為奴."賣身投靠"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孟森說,前一撥奴僕剛剛狠狠地鬧過事,後一撥人又樂呵呵地前來投靠為奴,這算什麼階級鬥爭呢?
人們尋常接觸的是大量並未簽訂過賣身契約的惡奴型小人.他們的特點,是永久地在尋找投靠和巴結的對象.投靠之初什麼好話都說得出口,一旦投靠成功便充分、徹底地利用投靠對象的社會勢力和公眾效能以求一逞,與此同時又搜尋投靠對象的弱項和隱憂,作為箝制、要脅、反叛、出賣的資本,只不過反叛和出賣之後仍然是個奴才.這樣的人,再兇狠毒辣、再長袖善舞,也無法抽離他們背後的靠山,在人格上,他們完全不能在世間自立,他們不管做成多大的事也只能算是小人.
乞丐型小人.
因一時的災荒行乞求生是直得同情的,但為行乞成為一種習慣性職業,進而滋生出一種群體性的心理文化方式,則必然成為社會公害,沒有絲毫積極意義可言了.乞丐心理的基點,在於以自濁、自弱為手段,點滴而又快速地完成著對他人財物的占有.乞丐型小人的心目中沒有明確的所有權概念,他們認為世間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又都是自己的,只要捨得犧牲自己的人格形象來獲得人們的憐憫,不是自己的東西有可能轉換成自己的東西.他們的腳永遠踩踏在轉換所有權的滑輪上,獲得前,語調誠懇得讓人流淚,獲得後,立即翻臉不認人.這種做法當然會受到人們的責難,面對責難他們的辦法是靠耍無賴以自救.他們會指天發誓,硬說剛剛乞討來的東西天生就是他們的,反誣施捨者把它弄壞了,施捨者想既然如此那就不施捨了吧,他們又會大聲叫喊發生了搶劫事件.叫喊召來了圍觀,無聊的圍觀者喜歡聽違背常理的戲劇性事件,於是,一個無須搶劫的搶劫者搶劫了一個無可被劫的被劫者,這是多麼不可思議而又聳人聽聞的故事啊.乞丐型小人作為這個故事的主角與懊喪的施捨者一起被長久圍觀著,深感滿足.與街市間的惡少不同的是,乞丐型小人始終不會丟棄可憐相,或炫示殘肢,或展現破衣,或強調衰老,一切似乎都到了生活的盡頭,騙賺著善良人們在人道上的最後防線.
乞丐一旦成群結幫,誰也不好對付.《清稗類鈔·乞丐類》載:"江蘇之淮、徐、海等處,歲有以逃荒為業者,數百成群,行乞於各州縣,且至鄰近各省,光緒初為最多."最古怪的是,這幫浩浩蕩蕩的蘇北乞丐還攜帶著蓋有官印的護照,到了一個地方行乞簡直成了一種堂堂公務.行乞完,他們又必然會到官府賴求,再蓋一個官印,成為向下一站行乞的"簽證",官府雖然也皺眉,但經不住死纏,既是可憐人,行乞又不算犯法,也就一一蓋了章.
由這個例證聯想開去,生活中只要有人肯下決心用乞丐手法來獲得什麼,遲早總會達到目的.貌似可憐卻欲眼炯炯,低三下四卻貪得無厭,一旦獲得便立即耍賴,這便是乞丐型小人的基本生態.
流氓型小人.
凡小人無不帶有流氓氣,當惡奴型小人終於被最後一位主子所驅逐,當乞丐型小人終於有一天不願再扮可憐相,當這些小人完全失去社會定位,失去哪怕是假裝的價值原則的時候,他們便成為對社會秩序最放肆、又最無邏輯的騷撓者,這便是流氓型小人.
流氓型小人的活力來自於無恥.西方有人說,人類是唯一有羞恥感的動物,這句話對流氓型小人不適合.《明史》中記述過一個叫曹欽程的人,明明自己已經做了吳江知縣,還要托人認宦官魏忠賢做父親,獻媚的醜態最後連魏忠賢本人也看不下去了,把他說成敗類,撤了他的官職,他竟當場表示:"君臣之義已決,父子之恩難忘."不久魏忠賢陰謀敗露,曹欽程被算作同黨關入死牢,他也沒什麼,天天在獄中搶掠其它罪犯的伙食,吃得飽飽的.這個曹欽程,起先無疑是一個惡奴型的小人,但失去主子、到了死牢,便自然地轉化為流氓型小人.我做過知縣怎麼著?照樣敢把殺人犯咀邊的飯食搶過來塞進咀里!你來打嗎?我已經咽下肚去了,反正遲早要殺頭,還怕打?——人到了這一步,也真可以說是進入一定的境界了.
尚未進牢獄的流氓型小人比其它類型的小人顯得活躍,他們象玩雜耍一樣在手上交替玩弄著誣陷、造謠、離間、偷聽、恫嚇、欺榨、出爾反爾、被信棄義、引蛇出洞、聲東擊西等等技法,別人被這一切搞得淚血斑斑,他們卻談笑自若,全然不往心裡放.他們的一大優勢在於,不僅精通流氓技法,而且也熟悉人世間的正常規矩,因此善於把兩者故意攪渾,誘使不知底里的善良人誤認為有講理的餘地,來與他們據理力爭.以為他們不明真象,其實他們早就明白;以為他們一時誤會,其實他們從來沒有誤會過.你給他們講道理,而他們想鄙棄的就是一切道理.當你知道了這個秘密,剛想回過頭去,他們又熱呼呼的遞過來一句最正常的大道理,使人覺得最終要鄙棄大道理的竟然是你.曲彥斌的《中國乞丐史》曾引述雷君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