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當她聽說我的職業特長後,眼珠一轉便是一個點子:“我最喜歡聽香如講古代名妓的故事。不如這樣,她來確定好一個形象,你設計不同的服裝,由我來當模特兒,然後再讓你畫下來,香如配文字,我們合作一本書,書名就叫《流芳百世》。”
這想法讓我們立刻興奮起來,靈思泉涌,並且當即列了一個很長的計劃,立志要選一百位古代美女,由香如寫出故事文稿,確定思路,我先依常規畫一幅工筆仕女圖,然後再設計一套香雲紗風格的現代服裝讓念兒穿上,找本市最著名的化妝師替念兒設計形象並攝影……我們合作一套畫冊、散文集、寫真集,同時也是服裝圖冊。
這樣龐大的計劃讓我們三個人都充滿了創作的激情,忍不住抱在一起又叫又跳、又唱又舞,並且在幹掉兩瓶紅酒之後,許下友誼萬歲永不背叛的誓言。
那一刻我相信了香奈爾關於我們三個人前世今生的荒謬說法,並被這一場華麗緣分感動得流下淚來。
香奈爾喝得很醉,可是腳步仍然很穩。她一直在跳舞,甚至旋轉——凌波微步,彩袖飛揚。
我對著她舉杯,流著淚喊:“念兒,我愛你!”
“紅顏,我也愛你。”回答我的是香如,她拿起我的胳膊印下一個甜蜜的吻,然後喃喃自語,“吻她,撫摸她清涼的肌膚,有種吹彈得破的憂傷,覺得好景不長。”
我大笑:“香如,你的口氣,像GAY。”
不料香如認真起來,帶著醉人特有的執著很嚴肅地說:“我做過相關調查,女生中百分之八十五點五都有可愛的同性戀傾向,並且她們懂得異性戀愛往往是從同性的友情開始,不懂得愛惜同性的女人,同樣也不可能真正懂得欣賞異性。”
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並且身體力行,所以我也回吻了香如的面頰,嗅到一縷清涼的香水味,那是“三宅一生”一九九五年出品的“一生之水”。
一生之水,一生的愛。
住下來後,漸漸發現我們三個有很多的共同點:都抽菸,都愛做夢,都喜歡香艷的玩意兒,都執著於某種衣裳,並且是很偏執的衣裳情結。
我不消說,是鍾愛絲綢的;香如一年四季都堅持穿白衣;念兒則相對泛濫,她的執著是國際名牌,只要是名牌都是愛的。
我一直都很想在香如的白衣服上作畫。
但是她不肯。
她說:“你的畫在絲綢上是錦上添花,在我的白衣服上,則叫塗鴉。”
念兒更不會肯,她所有的衣裳都價值不菲,每月選擇合宜的乾洗店便是她最大的煩惱,當然更不許我“塗鴉”。
香如的工作時間不固定,時時需要加班。念兒更是行蹤飄忽,神龍見首不見尾。難得晚上三個人都在家時,就會有說不完的話題。
三個人里我是最木訥的,香如和念兒的口才都好得出奇,尤其香如,簡直字字珠璣,語不驚人死不休。她腹中的典故原本就多,讀的書也雜,身為記者,所聞所見也比我們多,更添談資。最令我五體投地的是她能把最淺顯的道理用最高深的論述表達出來,亦可以將最複雜的心緒用最簡省的語言描敘清楚。
有一次她要跟我們聊《資本論》,我和念兒都一致反對,對這樣艱深的科學毫無興趣。香如笑:“誰說艱深?其實任何科學以及宗教,都是一種信仰,猶如愛情。”她接著朗朗地背誦起來,“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
看著我們目瞪口呆的表情,香如大笑起來,“怎麼樣?這段話像不像愛情表白,或是入教宣言?這句話只要改動一個詞,就是最好的戀愛教科書。‘在愛情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是不是很絕?這就叫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和所有同齡的女孩子一樣,我們在聊天時特別熱衷於交換彼此的愛情心得:香如有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未婚夫,既是她的同鄉,也是她的同學,現代的青梅竹馬,她的愛情故事,是我和念兒最艷羨的蝴蝶標本;念兒有數不清的男友,卻沒有愛情;而我,我只有玉米——玉米,卻如念兒所說,並不屬於我。
那是在我們相識的第二天,念兒自告奮勇要給我看手相,托著我的手裝模作樣地研究了半天,故意輕佻地一捏,笑說:“好香,好軟。”
我笑著打她,她拱手求饒,然後一本正經地說:“好吧好吧,我告訴你,你會和一段不屬於你的孽緣糾纏一生。”
這句讖語式的話嚇到了我,此後再見玉米,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心事益發陰沉。
因為這樣,我無法在自己的室友面前做到香如那般毫無保留。她的人生格言是“書有未曾經我讀,話無不可對人言”,而我,卻只能“逢人但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至於念兒,她說出來的不一定是真話,什麼都不說時,卻可能孕育著一個極大的謊言,撲朔迷離、令人難辨真假。
念兒的外婆在解放前是靠跳大神謀生的,頗有一些神道,她自己幼承庭訓,家學淵源,裝著一肚子聊齋。聊天時最喜歡熄了頂燈只亮著一盞半昏不明的過道燈,一雙俏眼在黑暗中忽閃忽閃的,講得繪聲繪色。我常常覺得自己不是被她的故事內容嚇到,而是被她的一臉鬼氣嚇到的。
念兒說:“巫就是舞,舞就是巫。”她堅信有巫蠱鬼魂這回事,且好談鬼狐禪。她說鬼魂和人共用一個空間,幾乎無處不在,只是有些鬼精神力強一些,容易被人感覺到,而有一些要弱些;同樣的,有些人感受力強一些,比較擅於接收來自幽冥世界的信息,有一些則不。有時聊著天,她會忽然指著我們身後說:“看那裡,有個女人在笑。”我每每被她的這些促狹嚇到,就板起臉警告她不許再玩。香如也怕,可是又喜歡聽。
每當談得興濃時,念兒就會跳舞。
她的舞姿,總帶著一股妖氣。
她熱愛舞蹈,熱愛穿上舞衣後自己翩然欲飛的扮相。獨自練舞時,她常常會愛上鏡子中自己的影像,然而一旦上台,她便立刻被湮沒在芸芸眾舞中。
這是念兒永恆的煩惱,但是她說自有平衡的辦法。
然而我怎麼也沒想到,那所謂的辦法,是如此的匪夷所思,以至令我們的友誼遇到了第一次的考驗——
那晚我跟蹤玉米去本市最熱鬧的布爾卡夜總會,隔著人群看他用胳膊環護著他的妻艱難地擠進,風度卻毫不受損。即使那樣混亂的場所,他的態度依然從容自若,令我心醉。
我閃躲著。其實就算我大聲呼喊大力揮臂他也未必看得見我,然而偷窺的羞恥讓我不由自主地閃躲。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玉米穿休閒裝,帥得令人屏息。然而他的妻子卻相反——這樣狂野的派對里,仍然套裝出席——只有沒自信的女人才永遠穿套裝,以保不出錯,不是嗎?
這想法讓我們立刻興奮起來,靈思泉涌,並且當即列了一個很長的計劃,立志要選一百位古代美女,由香如寫出故事文稿,確定思路,我先依常規畫一幅工筆仕女圖,然後再設計一套香雲紗風格的現代服裝讓念兒穿上,找本市最著名的化妝師替念兒設計形象並攝影……我們合作一套畫冊、散文集、寫真集,同時也是服裝圖冊。
這樣龐大的計劃讓我們三個人都充滿了創作的激情,忍不住抱在一起又叫又跳、又唱又舞,並且在幹掉兩瓶紅酒之後,許下友誼萬歲永不背叛的誓言。
那一刻我相信了香奈爾關於我們三個人前世今生的荒謬說法,並被這一場華麗緣分感動得流下淚來。
香奈爾喝得很醉,可是腳步仍然很穩。她一直在跳舞,甚至旋轉——凌波微步,彩袖飛揚。
我對著她舉杯,流著淚喊:“念兒,我愛你!”
“紅顏,我也愛你。”回答我的是香如,她拿起我的胳膊印下一個甜蜜的吻,然後喃喃自語,“吻她,撫摸她清涼的肌膚,有種吹彈得破的憂傷,覺得好景不長。”
我大笑:“香如,你的口氣,像GAY。”
不料香如認真起來,帶著醉人特有的執著很嚴肅地說:“我做過相關調查,女生中百分之八十五點五都有可愛的同性戀傾向,並且她們懂得異性戀愛往往是從同性的友情開始,不懂得愛惜同性的女人,同樣也不可能真正懂得欣賞異性。”
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並且身體力行,所以我也回吻了香如的面頰,嗅到一縷清涼的香水味,那是“三宅一生”一九九五年出品的“一生之水”。
一生之水,一生的愛。
住下來後,漸漸發現我們三個有很多的共同點:都抽菸,都愛做夢,都喜歡香艷的玩意兒,都執著於某種衣裳,並且是很偏執的衣裳情結。
我不消說,是鍾愛絲綢的;香如一年四季都堅持穿白衣;念兒則相對泛濫,她的執著是國際名牌,只要是名牌都是愛的。
我一直都很想在香如的白衣服上作畫。
但是她不肯。
她說:“你的畫在絲綢上是錦上添花,在我的白衣服上,則叫塗鴉。”
念兒更不會肯,她所有的衣裳都價值不菲,每月選擇合宜的乾洗店便是她最大的煩惱,當然更不許我“塗鴉”。
香如的工作時間不固定,時時需要加班。念兒更是行蹤飄忽,神龍見首不見尾。難得晚上三個人都在家時,就會有說不完的話題。
三個人里我是最木訥的,香如和念兒的口才都好得出奇,尤其香如,簡直字字珠璣,語不驚人死不休。她腹中的典故原本就多,讀的書也雜,身為記者,所聞所見也比我們多,更添談資。最令我五體投地的是她能把最淺顯的道理用最高深的論述表達出來,亦可以將最複雜的心緒用最簡省的語言描敘清楚。
有一次她要跟我們聊《資本論》,我和念兒都一致反對,對這樣艱深的科學毫無興趣。香如笑:“誰說艱深?其實任何科學以及宗教,都是一種信仰,猶如愛情。”她接著朗朗地背誦起來,“在科學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
看著我們目瞪口呆的表情,香如大笑起來,“怎麼樣?這段話像不像愛情表白,或是入教宣言?這句話只要改動一個詞,就是最好的戀愛教科書。‘在愛情的入口處,正像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是不是很絕?這就叫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和所有同齡的女孩子一樣,我們在聊天時特別熱衷於交換彼此的愛情心得:香如有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未婚夫,既是她的同鄉,也是她的同學,現代的青梅竹馬,她的愛情故事,是我和念兒最艷羨的蝴蝶標本;念兒有數不清的男友,卻沒有愛情;而我,我只有玉米——玉米,卻如念兒所說,並不屬於我。
那是在我們相識的第二天,念兒自告奮勇要給我看手相,托著我的手裝模作樣地研究了半天,故意輕佻地一捏,笑說:“好香,好軟。”
我笑著打她,她拱手求饒,然後一本正經地說:“好吧好吧,我告訴你,你會和一段不屬於你的孽緣糾纏一生。”
這句讖語式的話嚇到了我,此後再見玉米,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心事益發陰沉。
因為這樣,我無法在自己的室友面前做到香如那般毫無保留。她的人生格言是“書有未曾經我讀,話無不可對人言”,而我,卻只能“逢人但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至於念兒,她說出來的不一定是真話,什麼都不說時,卻可能孕育著一個極大的謊言,撲朔迷離、令人難辨真假。
念兒的外婆在解放前是靠跳大神謀生的,頗有一些神道,她自己幼承庭訓,家學淵源,裝著一肚子聊齋。聊天時最喜歡熄了頂燈只亮著一盞半昏不明的過道燈,一雙俏眼在黑暗中忽閃忽閃的,講得繪聲繪色。我常常覺得自己不是被她的故事內容嚇到,而是被她的一臉鬼氣嚇到的。
念兒說:“巫就是舞,舞就是巫。”她堅信有巫蠱鬼魂這回事,且好談鬼狐禪。她說鬼魂和人共用一個空間,幾乎無處不在,只是有些鬼精神力強一些,容易被人感覺到,而有一些要弱些;同樣的,有些人感受力強一些,比較擅於接收來自幽冥世界的信息,有一些則不。有時聊著天,她會忽然指著我們身後說:“看那裡,有個女人在笑。”我每每被她的這些促狹嚇到,就板起臉警告她不許再玩。香如也怕,可是又喜歡聽。
每當談得興濃時,念兒就會跳舞。
她的舞姿,總帶著一股妖氣。
她熱愛舞蹈,熱愛穿上舞衣後自己翩然欲飛的扮相。獨自練舞時,她常常會愛上鏡子中自己的影像,然而一旦上台,她便立刻被湮沒在芸芸眾舞中。
這是念兒永恆的煩惱,但是她說自有平衡的辦法。
然而我怎麼也沒想到,那所謂的辦法,是如此的匪夷所思,以至令我們的友誼遇到了第一次的考驗——
那晚我跟蹤玉米去本市最熱鬧的布爾卡夜總會,隔著人群看他用胳膊環護著他的妻艱難地擠進,風度卻毫不受損。即使那樣混亂的場所,他的態度依然從容自若,令我心醉。
我閃躲著。其實就算我大聲呼喊大力揮臂他也未必看得見我,然而偷窺的羞恥讓我不由自主地閃躲。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玉米穿休閒裝,帥得令人屏息。然而他的妻子卻相反——這樣狂野的派對里,仍然套裝出席——只有沒自信的女人才永遠穿套裝,以保不出錯,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