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思念一日深似一日,若把相思比春潭,潭水哪有相思深。
每當夜晚來臨,我便會久久地仰望明月,否則,簡直就不知該怎樣撐下去。
九問時時有信來,採用迂迴戰術,不斷與我談起東鄰西舍,似乎到處都是對他鍾情的女子。我不打聽,也不取笑,以不變應萬變,盡一個紅顏知己的本分。這樣子拖了兩個月,他熬不住,到底追到洛陽來。
那天劇組正排演宮廷歌舞,我不過是個背景演員,穿好衣服站在武則天背後權充背景,連句台詞也沒有。
化妝間擠滿了人,都化得脂濃粉艷,進進出出,一般忙碌著,卻一望而知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又誰是龍套。無他,勢利二字寫在臉上,誰興誰衰粉墨再濃都遮掩不來。況且,那做配角的,化妝行頭永遠比不過打頭牌的,通常都馬虎潦草,不過應個景兒。小小一個化妝間,正是紅塵縮影,壁壘森嚴,階級分明。
我通常總是最後一個上妝,該出鏡時再簡單的戲份也不肯欺場,沒有鏡頭時便無聲冉退,站在人群後靜觀他人演技。
如果人生果然能像一齣戲般,每個人何時上場、何時下場、如何對白、如何動作,都明白規定各安其份,倒也簡單爽快。
只可惜往往有敗筆人物,只是一不小心念錯對白,走錯台步,結果便像一件第一顆扣子便系錯了的上衣,錯、錯、錯,一路錯到底。
就像這會子,那個前天剛剛才來報到的劇務不知怎地把藍鴿子得罪了,導演已經催了三四次,藍鴿子只是漠然地坐著,不肯上戲。導演礙於面子,罵不是求不是,看到九問,當下遇到救星般一把抓住,拼命使眼色:“老夏,我這正忙著試軌道,那邊你幫忙處理一下。”
九問本著半朋友半同事的立場,扮紅扮白都容易。當下走過去,皺著眉問:“怎麼回事?”劇務忙忙趨近來解釋是非,纏七夾八,越急越說不清,一張臉漲得通紅。藍鴿子只端坐一旁,仿佛不聞不問。聽到不耐煩處,忽然一拂袖子站起來,若有意若無意,將台上瓶瓶罐罐掃了一地。
縱使如此,她的動作態度依然優美,宛如表演。我看得暗暗嘆息,要說不公平也真是不公平,一樣的事情,藍鴿子這樣做了,是正常,是派頭,我見猶憐,別人做出來,便是東施效顰,河東獅吼。
只見九問快刀斬亂麻,也不多勸,只向著劇務一揮手:“別說了,馬上去製片那兒結算工資,明天不用來了。”
藍鴿子一愣,抬起頭來:“那倒也不必……”
本只是小口角,三兩句解釋清楚,各就各位。而小劇務的命運已被兩次改寫。
我對九問說:“看不出你還會這手欲擒故縱。”
九問笑:“藍鴿子心不壞,只是時時處處要人記著她是大明星,戲裡戲外都想當皇上,那就順著她點好了。”因正看宮女排練歌舞,九問便問:“你說,上官婉兒會不會唱歌跳舞?”
“不會吧。婉兒身居高位,最講究進退有度,大概是不苟言笑的。”
“那說不定。要是武則天也跟藍鴿子一個性格,哪天心血來潮來了興致,頒下皇旨,非命令你唱歌呢?”
“唱什麼?唱‘憶昔笄年,生長深閨院’?”我笑,隨口唱了兩句。
九問一愣:“這是什麼歌,曲調這樣怪?”
“《傾杯樂》。”我隨口答,“宮裡人人都會唱……”
話未說完,我已經愣住。我怎麼會知道?我又在何處學來這首歌?可是,我的腦海中分明有個清晰的印象:宮廷舞姬梳雙鬟花髻,著紅裙,以綠巾圍腰,輕歌曼舞,身若柳枝。我甚至可以清楚地說出,旁邊的樂班子按怎樣的順序排列站坐,而絲竹班的總管是如何諂媚地笑著。
歌舞早已停下來,人們驚異地圍著我,仿佛在看一個天外來客。而我思潮泉涌,如水傾泄,不能自已地敘述著我從未見過的景象——“吹橫笛的樂女梳雙髻,奏排簫的梳螺髻,其餘單髻。她們使用的樂器有笙、琶、簫、瑟、還有阮咸、羯鼓、排簫、和篳篥……”
“篳篥?”導演打斷我,“什麼是篳篥?”
“是類似笛子的一種樂器。”作曲悶悶地答,“可是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會吹奏。而且,唐艷剛才唱的《傾杯樂》樂譜我見過,是工尺譜,連我也不認識,倒沒想到她這樣博學。”
“不,我不認識工尺譜。我只是會唱那首歌。”我唱起來,“憶昔笄年,生長深閨院。閒憑著繡床,時拈金針,擬貌舞鳳飛鸞……”
“好!好極了!”導演興奮地叫起來,“舞美,服裝,音樂,你們都過來,照唐艷的話重新改排,就用這首《傾杯樂》,按唐艷唱的,重新譜曲。唐艷,你往下說,說得再詳細些,他們是怎樣排座位的,跳舞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是不是很暴露?有沒有水袖?”
“沒有水袖,是廣袖。她們跳的是軟舞,有時也跳巾舞,另外,宮裡在節日時還會表演健舞,即儺舞,或者拓枝舞。跳儺舞的時候要帶儺面具,非人非獸,十分獰厲威嚴,有種神秘的力量,以此乞求避邪除凶……”
我停下來,為了自己的敘說而驚異莫明。仿佛有一扇記憶的門被撞開了,許多並不為我曾經歷的情景湧上心頭,帶著五月的花香,帶著縹緲的樂聲,絲絲縷縷,不著痕跡地闖進我的思維。我好像忽然成了古人,擁有許多古代的記憶,準確地說,是唐代宮廷的記憶。我好像自來便生活在那個權力和政治的中心,對所有的傾軋爭奪了如指掌,對上官婉兒的命運如同親歷,在記憶的風中,我嗅到了唐朝牡丹的香氣,更感受到了古時戰士的英武。我忽然明白,是秦鉞,是秦鉞把我變成了一個古代女人,使我日漸擁有古淑女的氣質風韻。
正如黛兒所說,愛就像空氣一樣滲入愛人的每一根神經每一滴血液,將她重新改造。秦鉞,也已經重新塑造了我,喚醒了我,在他隨著我了解現世的風俗知識的同時,我也隨著他而一步步夢回唐朝。
由於我鬼魂附體般的靈感,劇組的拍攝忽然變得簡單起來,原來需要反覆推敲的一些細節,諸如音樂、場景、服裝、禮儀等,我都可以隨口說出,如數家珍。
我的舉止越來越飄忽脫俗,思緒卻越來越信馬由韁,有時心血來潮,忽喜忽嗔,自己完全不能控制。仿佛電腦中忽然加入一個新軟體,功能雖強,卻一時不能運轉自如。
一日與九問同游牡丹花園,那裡有我喜歡的月洞門兒,雕花的窗欞,亭台水榭,和極高的牆。
每當看到高高的粉牆,我都總會想起“庭院深深”、“紅杏出牆”、“風月情濃”、“妻妾成群”這些詞兒,想起“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的旖旎情境。
如今的西安已經很少見得到有神秘韻味的高牆,就是有,也不是什麼高宅深院,繡戶朱閣,而多半是廟宇。“曲徑通幽處”,往往是“禪房花木深”,於是所有的遐思綺念都被“南無阿彌陀佛”的聲聲木魚給敲散了。倒是洛陽,反而比十三朝古都更保有優雅古典的韻味。
每當夜晚來臨,我便會久久地仰望明月,否則,簡直就不知該怎樣撐下去。
九問時時有信來,採用迂迴戰術,不斷與我談起東鄰西舍,似乎到處都是對他鍾情的女子。我不打聽,也不取笑,以不變應萬變,盡一個紅顏知己的本分。這樣子拖了兩個月,他熬不住,到底追到洛陽來。
那天劇組正排演宮廷歌舞,我不過是個背景演員,穿好衣服站在武則天背後權充背景,連句台詞也沒有。
化妝間擠滿了人,都化得脂濃粉艷,進進出出,一般忙碌著,卻一望而知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又誰是龍套。無他,勢利二字寫在臉上,誰興誰衰粉墨再濃都遮掩不來。況且,那做配角的,化妝行頭永遠比不過打頭牌的,通常都馬虎潦草,不過應個景兒。小小一個化妝間,正是紅塵縮影,壁壘森嚴,階級分明。
我通常總是最後一個上妝,該出鏡時再簡單的戲份也不肯欺場,沒有鏡頭時便無聲冉退,站在人群後靜觀他人演技。
如果人生果然能像一齣戲般,每個人何時上場、何時下場、如何對白、如何動作,都明白規定各安其份,倒也簡單爽快。
只可惜往往有敗筆人物,只是一不小心念錯對白,走錯台步,結果便像一件第一顆扣子便系錯了的上衣,錯、錯、錯,一路錯到底。
就像這會子,那個前天剛剛才來報到的劇務不知怎地把藍鴿子得罪了,導演已經催了三四次,藍鴿子只是漠然地坐著,不肯上戲。導演礙於面子,罵不是求不是,看到九問,當下遇到救星般一把抓住,拼命使眼色:“老夏,我這正忙著試軌道,那邊你幫忙處理一下。”
九問本著半朋友半同事的立場,扮紅扮白都容易。當下走過去,皺著眉問:“怎麼回事?”劇務忙忙趨近來解釋是非,纏七夾八,越急越說不清,一張臉漲得通紅。藍鴿子只端坐一旁,仿佛不聞不問。聽到不耐煩處,忽然一拂袖子站起來,若有意若無意,將台上瓶瓶罐罐掃了一地。
縱使如此,她的動作態度依然優美,宛如表演。我看得暗暗嘆息,要說不公平也真是不公平,一樣的事情,藍鴿子這樣做了,是正常,是派頭,我見猶憐,別人做出來,便是東施效顰,河東獅吼。
只見九問快刀斬亂麻,也不多勸,只向著劇務一揮手:“別說了,馬上去製片那兒結算工資,明天不用來了。”
藍鴿子一愣,抬起頭來:“那倒也不必……”
本只是小口角,三兩句解釋清楚,各就各位。而小劇務的命運已被兩次改寫。
我對九問說:“看不出你還會這手欲擒故縱。”
九問笑:“藍鴿子心不壞,只是時時處處要人記著她是大明星,戲裡戲外都想當皇上,那就順著她點好了。”因正看宮女排練歌舞,九問便問:“你說,上官婉兒會不會唱歌跳舞?”
“不會吧。婉兒身居高位,最講究進退有度,大概是不苟言笑的。”
“那說不定。要是武則天也跟藍鴿子一個性格,哪天心血來潮來了興致,頒下皇旨,非命令你唱歌呢?”
“唱什麼?唱‘憶昔笄年,生長深閨院’?”我笑,隨口唱了兩句。
九問一愣:“這是什麼歌,曲調這樣怪?”
“《傾杯樂》。”我隨口答,“宮裡人人都會唱……”
話未說完,我已經愣住。我怎麼會知道?我又在何處學來這首歌?可是,我的腦海中分明有個清晰的印象:宮廷舞姬梳雙鬟花髻,著紅裙,以綠巾圍腰,輕歌曼舞,身若柳枝。我甚至可以清楚地說出,旁邊的樂班子按怎樣的順序排列站坐,而絲竹班的總管是如何諂媚地笑著。
歌舞早已停下來,人們驚異地圍著我,仿佛在看一個天外來客。而我思潮泉涌,如水傾泄,不能自已地敘述著我從未見過的景象——“吹橫笛的樂女梳雙髻,奏排簫的梳螺髻,其餘單髻。她們使用的樂器有笙、琶、簫、瑟、還有阮咸、羯鼓、排簫、和篳篥……”
“篳篥?”導演打斷我,“什麼是篳篥?”
“是類似笛子的一種樂器。”作曲悶悶地答,“可是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會吹奏。而且,唐艷剛才唱的《傾杯樂》樂譜我見過,是工尺譜,連我也不認識,倒沒想到她這樣博學。”
“不,我不認識工尺譜。我只是會唱那首歌。”我唱起來,“憶昔笄年,生長深閨院。閒憑著繡床,時拈金針,擬貌舞鳳飛鸞……”
“好!好極了!”導演興奮地叫起來,“舞美,服裝,音樂,你們都過來,照唐艷的話重新改排,就用這首《傾杯樂》,按唐艷唱的,重新譜曲。唐艷,你往下說,說得再詳細些,他們是怎樣排座位的,跳舞的人穿著什麼樣的衣服?是不是很暴露?有沒有水袖?”
“沒有水袖,是廣袖。她們跳的是軟舞,有時也跳巾舞,另外,宮裡在節日時還會表演健舞,即儺舞,或者拓枝舞。跳儺舞的時候要帶儺面具,非人非獸,十分獰厲威嚴,有種神秘的力量,以此乞求避邪除凶……”
我停下來,為了自己的敘說而驚異莫明。仿佛有一扇記憶的門被撞開了,許多並不為我曾經歷的情景湧上心頭,帶著五月的花香,帶著縹緲的樂聲,絲絲縷縷,不著痕跡地闖進我的思維。我好像忽然成了古人,擁有許多古代的記憶,準確地說,是唐代宮廷的記憶。我好像自來便生活在那個權力和政治的中心,對所有的傾軋爭奪了如指掌,對上官婉兒的命運如同親歷,在記憶的風中,我嗅到了唐朝牡丹的香氣,更感受到了古時戰士的英武。我忽然明白,是秦鉞,是秦鉞把我變成了一個古代女人,使我日漸擁有古淑女的氣質風韻。
正如黛兒所說,愛就像空氣一樣滲入愛人的每一根神經每一滴血液,將她重新改造。秦鉞,也已經重新塑造了我,喚醒了我,在他隨著我了解現世的風俗知識的同時,我也隨著他而一步步夢回唐朝。
由於我鬼魂附體般的靈感,劇組的拍攝忽然變得簡單起來,原來需要反覆推敲的一些細節,諸如音樂、場景、服裝、禮儀等,我都可以隨口說出,如數家珍。
我的舉止越來越飄忽脫俗,思緒卻越來越信馬由韁,有時心血來潮,忽喜忽嗔,自己完全不能控制。仿佛電腦中忽然加入一個新軟體,功能雖強,卻一時不能運轉自如。
一日與九問同游牡丹花園,那裡有我喜歡的月洞門兒,雕花的窗欞,亭台水榭,和極高的牆。
每當看到高高的粉牆,我都總會想起“庭院深深”、“紅杏出牆”、“風月情濃”、“妻妾成群”這些詞兒,想起“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的旖旎情境。
如今的西安已經很少見得到有神秘韻味的高牆,就是有,也不是什麼高宅深院,繡戶朱閣,而多半是廟宇。“曲徑通幽處”,往往是“禪房花木深”,於是所有的遐思綺念都被“南無阿彌陀佛”的聲聲木魚給敲散了。倒是洛陽,反而比十三朝古都更保有優雅古典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