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我萬萬沒想到,“八十”這個數目字竟有這樣大的威力,一種神秘的威力。“自己已經八十歲了!”我吃驚地暗自思忖。它逼迫著我向前看一看,又回頭看一看。向前看,灰濛濛一團,路不清楚,但也不是很長。確實沒有什麼好看的地方。不看也罷。

  而回頭看呢,則在灰濛濛的一團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條路,路極長,是我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這條路的頂端是在清平縣的官莊。我看到了一片灰黃的土房,中間閃著葦塘里的水光,還有我大奶奶和母親的面影。這條路延伸出去,我看到了泉城的大明湖。這條路又延伸出去,我看到了水木清華,接著又看到德國小城哥廷根斑斕的秋色,上面飄動著我那母親似的女房東和祖父似的老教授的面影。路陡然又從萬里之外折回到神州大地,我看到了紅樓,看到了燕園的湖光塔影。令人泄氣而且大煞風景的是,我竟又看到了牛棚的牢頭禁子那一副牛頭馬面似的獰惡的面孔。再看下去,路就縮住了,一直縮到我的腳下。

  八十述懷(2)

  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我真正感覺到,我負擔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擺脫掉這一切,還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回頭看既然這樣沉重,能不能向前看呢?我上面已經說到,向前看,路不是很長,沒有什麼好看的地方。我現在正像魯迅的散文詩《過客》中的那一個過客。他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走來的,終於走到了老翁和小女孩的土屋前面,討了點水喝。老翁看他已經疲憊不堪,勸他休息一下。他說:“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在這麼走,要走到一個地方去,這地方就在面前。我單記得走了許多路,現在來到這裡了。我接著就要走向那邊去……況且還有聲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使我息不下。”那邊,西邊是什麼地方呢?老人說:“前面,是墳。”小女孩說:“不,不,不的。那裡有許多野百合,野薔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們的。”

  我理解這個過客的心情,我自己也是一個過客。但是卻從來沒有什麼聲音催著我走,而是同世界上任何人一樣,我是非走不行的,不用催促,也是非走不行的。走到什麼地方去呢?走到西邊的墳那裡,這是一切人的歸宿。我記得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詩里,也講了這個意思。我並不怕墳,只是在走了這麼長的路以後,我真想停下來休息片刻。然而我不能,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反正是非走不行。聊以自慰的是,我同那個老翁還不一樣,有的地方頗像那個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墳,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薔薇。

  我面前還有多少路呢?我說不出,也沒有仔細想過。馮友蘭先生說:“何止於米?相期以茶。” “米”是八十八歲,“茶”是一百零八歲。我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我是“相期以米”。這算不算是立大志呢?我是沒有大志的人,我覺得這已經算是大志了。

  我從前對窮通壽夭也是頗有一些想法的。“十年浩劫”以後,我成了陶淵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詩,我很欣賞: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

  無復獨多慮。

  我現在就是抱著這種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決不想成為行屍走肉。我知道,未來的路也不會比過去的更筆直,更平坦,但是我並不恐懼。我眼前還閃動著野百合和野薔薇的影子。

  1991年1月1日

  夢遊21世紀

  21世紀就在眼前,不久我們就能夠親身蒞臨,何勞夢遊?但是,我們眼前還畢竟是處在20世紀中,要談21世紀,只能夢遊了。

  21世紀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我不相信20世紀的最後一天和21世紀的最初一天會有什麼區別。早晨,太陽照樣從東方出來;晚上,太陽照樣在西方落下,一切幾乎都一模一樣。

  但是,我認為,既然是21世紀,必然有其特點,不過,這個特點決不會一下子就顯露出來的,這是一個緩慢的逐漸顯露的過程。在這個世紀的初葉,只能漸露端倪,到了2050年左右,它已如日中天,整個特點都會毫無保留地顯露出來了。

  對於那一點特點,我現在只能做夢。

  我夢到,近幾百年以來,西方的科學技術給人民,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空前的幸福;但是,其基礎是“征服自然”,與自然為敵,因而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產生了許多弊端,比如大氣污染、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物種滅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切盼到了21世紀能有所改變,能改惡向善。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以東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濟西方思想之窮,也就是說,人類必須同大自然為友,雙方互相了解,增強友誼,然後再伸手向大自然要衣,要食,要住,要行。只有這樣,人類才能避免現在面臨的這一些災難。

  我夢到,我們的國家繼續安定團結,繁榮昌盛下去。政府中減少了官氣,社會上杜絕了假冒偽劣。人民的倫理道德水平提高,人文素質教育加強。56個民族團結得像一個人。南方不再洪水泛濫,北方沒有森林火災。天比現在藍,水比現在清,一片祥和氣象。

  我夢到,在每一個家庭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相愛,相忍相讓。像眼前這樣的一些青年對戀愛和婚姻的輕率態度,再也看不到了。對待愛情堅貞真實,誰也不做露水夫妻,把離婚當作家常便飯。原本溫馨的家庭更溫馨了;原本不溫馨的家庭變得逐漸溫馨起來。在任何時代,人生都是一場搏鬥,搏鬥就難免驚濤駭浪。在這樣的浪濤中,有勝利者,當然也有失敗者。在整個社會中,家庭對這樣的浪濤來說,就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勝利者回到這個避風港中,在溫馨的氣氛中,細細品味這勝利的甜蜜;失敗者回到這個避風港中,追憶和分析失敗的教訓,家庭的溫馨會增強他的鬥志。回憶之餘,奮然而起,他又有了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再回到社會中,繼續拼搏,勇往直前,必須勝利在握而後止。家庭的作用大矣哉!

  我夢到,個人也有了新的變化和起色。對世界來說,他是一個世界公民。對國家來說,他是一個國家公民。對社會來說,他是其中的一分子。他應當在道德方面不斷修養和鍛鍊,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對世界,對國家和社會,對家庭都能盡上應盡的責任。他決不應當像楊花柳絮一樣,雖然一時能飛滿春城,但是隨風飄蕩,毫無自主能力,到頭來,雖然給騷人墨客增添一些靈感,寫出了美妙絕倫的詩詞,自己最終卻落到泥土地上,化為塵埃,消逝得無影無蹤。

  我想做和能做的夢還有很多很多,今天就先做這一些,至於能否成為現實,那就不能由我來決定,這要由每一個人自己決定,一方面要奮發圖強,另一方面還必須靠點機遇,二者缺一不可。不管怎麼樣,我的夢是異常美妙的。我切盼,到了21世紀某一個時刻,我的夢能夠完全實現,喜氣盈大地,春色滿寰中,全世界人民共慶昇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