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但是,朱槿花與採花蜂是帶著什麼愛情而在城市的陽台上會合的呢?這時空的無限與廣大,使我感到一隻蜜蜂找到一朵朱槿花就是奇蹟!連結著它們因緣的線不是偶然的!
花究竟有什麼好吃,使蜜蜂穿越城市來尋找和吸取呢?等蜜蜂飛走了,我摘下那朵朱模花來吸,發現花中果然有著清香甜美的汁液。呀!原來在宇宙之間,朱模花,蜜蜂或者蝴蝶,也是追求著幸福、美好的眾生!
人追隨情慾而在生死時空中飛翔,與一隻蜜蜂飛來尋找一朵花也沒有什麼不同!
情慾的本質是生死的根本,但情慾的追求中也有美好的啟示。
蜜蜂採花的時候如此專注而深情,但它並不執著在一朵花上。
這是為什麼人們把那些風流而不專情的浪子稱作是“採花蜂”的原因吧!
我想起《佛經》里的一句話:“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就覺得人在情感的態度上,有時還不如一隻蜜蜂。
眼前的時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誠的教師,時常在課堂上灌輸小學生對佛教的認識。
一天,他花了半小時告訴學生,關於地獄的恐怖,然後他問學生:“有誰想要下地獄的,舉手。”
果然沒有人舉手,教師感到很欣慰。
然後他又花了半小時,告訴學生極樂世界的美好,他問學生:“有誰想去極樂世界的舉手!”
大部分的小孩子都舉手了,只有角落裡一個孩子沒有舉手,面色凝重。
老師把他叫起來,問說:“為什麼你既不想去地獄,也不想去極樂世界呢?”那個孩子說:“我媽媽說,放學的時候哪裡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
這是一個笑話,也不全然是笑話而已,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強調來生的重要,也告訴我們過去的罪孽多麼可怕,因此使許多宗教徒都活在過去的贖罪和未來的寄託之中,忽略掉眼前的時光。
其實,眼前的時光才是最真實的,要去地獄或天堂都應該從眼前起步。
在眼前的時光中歡喜,有光明與愛,就是天堂。
在眼前的時光中痛苦,黑暗與墮落,那一刻就是地獄呀!
差一百米
公共汽車經過台北市信義路,在市貿中心前面看見兩棟新蓋好的大樓,樓上有一塊巨大的招牌:“來征服我吧!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
招牌的巨大令人感到荒誕,我想到要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也很不容易,因為東區的士地一坪四百萬,房子一坪都在五十萬以上。
“這輩子我大概無緣來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了!”我心裡這樣想,感到有些悵惆。
正想著的時候,車往前開了一百米,我望向窗外,發現和那兩棟大樓的同一邊,有一座巨大的公墓。
我的腦中閃過招牌上的句於:“來征服我吧!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
這塊招牌拿來這公墓前掛著,也很適合呀!
在這個欲望橫流的城市,許多人盡一生的努力,想要去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可能到幾十年後才發現占錯邊了,差一百米。
差一百米就差很多了。
我們不應該把短暫渺小的人生用在欲望的追逐,因為這世間的一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人所搶占。
老鼠也有父母
看見操場上有一群小朋友在議論紛紛,我好奇地圍過去看。
原來是,有一位小朋友家裡鐵寵捕到一隻老鼠,邀集同伴到操場舉行殺鼠大典,準備在老鼠身上潑灑汽油、點火,然後拉開籠門,看點了火的老鼠可以跑多遠。
我對小朋友說:“這樣太殘忍了,想一想如果是你們被點了火,在操場上跑,是多麼的痛呀!”
小朋友沒想到突然冒出個陌生人,又勸上他們燒老鼠,氣氛因僵化而沉默著。
捕到老鼠的小朋友說:“可是,可是老鼠是害蟲呀!偷吃我們家的東西。”
我說:“照你這麼說,做小偷的人不也該放火燒了?任何人,不管好人、壞人都有父母,在父母眼中都很可愛,老鼠在父母眼中可能是可愛的孩呢!”
另一位小朋友說:“如果我們不殺害蟲,害蟲就會愈來愈多,到時候就會被害蟲侵占了。”
我對孩子說,這世界上每天有幾千萬人在殺害蟲,譬如噴滅蚊和殺蟑的藥,但蚊子和蟑螂從來沒有減少,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在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也沒有增加。何況,什麼是害蟲呢?從前的人看山中的凶禽猛獸都是害蟲,老鷹、獅子、老虎、豹子、野狼、狐狸哪一種不是害蟲呢?
“不管好的動物或不好的動物都有在地球生存的權利,不管好或不好的動物都有父母和兒女,所以我們不應該隨便殺害動物。”
小朋友更沉默了。
“擁有”那隻老鼠的小朋友說:“不然,我們不要放火燒它好了,我們給它一點懲罰,罰它到垃圾山去吃垃圾。”
小朋友全歡呼起來,呼嘯而去。
我看著小朋友的背影,以及還留在草地上的汽油油漬,想到我們大人有責任開啟孩子的仁愛之念,不應該殘忍地對待別的眾生。
真正的仁愛不是對好眾生的慈愛,而是對惡眾生的悲憫——何況眾生有什麼好惡的分別呢?
曾經有一位淨土宗的祖師說:“西方淨土是為惡人而設教的。”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是為善人而設,而是為惡人而設。
他說:“善人所處的地方就是淨土,還需要什麼淨土?何況惡人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去淨土,善人更不用說了。”
我們在幼年時代,都曾因為無知,到樹上捕捉小鳥、在田間灌蟋蟀、在河裡濫捕魚蝦,我們的無知代代相傳,我們的長輩把工業的黑煙噴上天空、污染的廢水灌人河流、以過度的農藥灑在田間。不要說動物,有許多人甚至忘記別的孩子也有父母。
我們要救的不是偶然被抓住的老鼠,我們要救的是孩子的心,在一個社會裡,如果孩子不能普遍有仁愛的心,受害的將不只是老鼠呀!
重新生長的花草
出了一趟遠門回來,才知道台北很久沒有下雨,使我種在陽台上的花草枯萎了大半。
“好可惜呀!爸爸!你種的花草都死了。”兒子說。
我把植物的莖折一節來看,對兒子說:“這莖中還有水分,只是枯萎,還沒死哩!”於是,我像平常一樣,每天晨昏為花草澆水一次,一星期後枯萎的花草開始抽芽,三個星期之後,已經綠意盎然了。
這時我才把枯萎的枝葉剪除,使得院子裡的花草比原來的還要青翠。
我和孩子一起澆水的時候,告訴他:“在太陽暴熱、環境不好、沒有雨水滋潤的時候,我們也要學習花草,休養生息,保持生機。”
在順境之時,要使生活有風采。
在逆境之時,要不散亂,保持靜心。
白鷺鷥的家園
高蕆縣林園鄉有一處白鷺鷥聚集的樹林,幾萬隻鷺鷥在翠綠的林中,仿佛是蒼茫的海中白帆點點,白鷺鷥飛翔的姿勢從容優美,起飛時真像帆船初航,回巢時則像歸航。
花究竟有什麼好吃,使蜜蜂穿越城市來尋找和吸取呢?等蜜蜂飛走了,我摘下那朵朱模花來吸,發現花中果然有著清香甜美的汁液。呀!原來在宇宙之間,朱模花,蜜蜂或者蝴蝶,也是追求著幸福、美好的眾生!
人追隨情慾而在生死時空中飛翔,與一隻蜜蜂飛來尋找一朵花也沒有什麼不同!
情慾的本質是生死的根本,但情慾的追求中也有美好的啟示。
蜜蜂採花的時候如此專注而深情,但它並不執著在一朵花上。
這是為什麼人們把那些風流而不專情的浪子稱作是“採花蜂”的原因吧!
我想起《佛經》里的一句話:“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就覺得人在情感的態度上,有時還不如一隻蜜蜂。
眼前的時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誠的教師,時常在課堂上灌輸小學生對佛教的認識。
一天,他花了半小時告訴學生,關於地獄的恐怖,然後他問學生:“有誰想要下地獄的,舉手。”
果然沒有人舉手,教師感到很欣慰。
然後他又花了半小時,告訴學生極樂世界的美好,他問學生:“有誰想去極樂世界的舉手!”
大部分的小孩子都舉手了,只有角落裡一個孩子沒有舉手,面色凝重。
老師把他叫起來,問說:“為什麼你既不想去地獄,也不想去極樂世界呢?”那個孩子說:“我媽媽說,放學的時候哪裡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
這是一個笑話,也不全然是笑話而已,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強調來生的重要,也告訴我們過去的罪孽多麼可怕,因此使許多宗教徒都活在過去的贖罪和未來的寄託之中,忽略掉眼前的時光。
其實,眼前的時光才是最真實的,要去地獄或天堂都應該從眼前起步。
在眼前的時光中歡喜,有光明與愛,就是天堂。
在眼前的時光中痛苦,黑暗與墮落,那一刻就是地獄呀!
差一百米
公共汽車經過台北市信義路,在市貿中心前面看見兩棟新蓋好的大樓,樓上有一塊巨大的招牌:“來征服我吧!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
招牌的巨大令人感到荒誕,我想到要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也很不容易,因為東區的士地一坪四百萬,房子一坪都在五十萬以上。
“這輩子我大概無緣來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了!”我心裡這樣想,感到有些悵惆。
正想著的時候,車往前開了一百米,我望向窗外,發現和那兩棟大樓的同一邊,有一座巨大的公墓。
我的腦中閃過招牌上的句於:“來征服我吧!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
這塊招牌拿來這公墓前掛著,也很適合呀!
在這個欲望橫流的城市,許多人盡一生的努力,想要去搶占東區的一席之地,可能到幾十年後才發現占錯邊了,差一百米。
差一百米就差很多了。
我們不應該把短暫渺小的人生用在欲望的追逐,因為這世間的一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人所搶占。
老鼠也有父母
看見操場上有一群小朋友在議論紛紛,我好奇地圍過去看。
原來是,有一位小朋友家裡鐵寵捕到一隻老鼠,邀集同伴到操場舉行殺鼠大典,準備在老鼠身上潑灑汽油、點火,然後拉開籠門,看點了火的老鼠可以跑多遠。
我對小朋友說:“這樣太殘忍了,想一想如果是你們被點了火,在操場上跑,是多麼的痛呀!”
小朋友沒想到突然冒出個陌生人,又勸上他們燒老鼠,氣氛因僵化而沉默著。
捕到老鼠的小朋友說:“可是,可是老鼠是害蟲呀!偷吃我們家的東西。”
我說:“照你這麼說,做小偷的人不也該放火燒了?任何人,不管好人、壞人都有父母,在父母眼中都很可愛,老鼠在父母眼中可能是可愛的孩呢!”
另一位小朋友說:“如果我們不殺害蟲,害蟲就會愈來愈多,到時候就會被害蟲侵占了。”
我對孩子說,這世界上每天有幾千萬人在殺害蟲,譬如噴滅蚊和殺蟑的藥,但蚊子和蟑螂從來沒有減少,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在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也沒有增加。何況,什麼是害蟲呢?從前的人看山中的凶禽猛獸都是害蟲,老鷹、獅子、老虎、豹子、野狼、狐狸哪一種不是害蟲呢?
“不管好的動物或不好的動物都有在地球生存的權利,不管好或不好的動物都有父母和兒女,所以我們不應該隨便殺害動物。”
小朋友更沉默了。
“擁有”那隻老鼠的小朋友說:“不然,我們不要放火燒它好了,我們給它一點懲罰,罰它到垃圾山去吃垃圾。”
小朋友全歡呼起來,呼嘯而去。
我看著小朋友的背影,以及還留在草地上的汽油油漬,想到我們大人有責任開啟孩子的仁愛之念,不應該殘忍地對待別的眾生。
真正的仁愛不是對好眾生的慈愛,而是對惡眾生的悲憫——何況眾生有什麼好惡的分別呢?
曾經有一位淨土宗的祖師說:“西方淨土是為惡人而設教的。”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是為善人而設,而是為惡人而設。
他說:“善人所處的地方就是淨土,還需要什麼淨土?何況惡人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去淨土,善人更不用說了。”
我們在幼年時代,都曾因為無知,到樹上捕捉小鳥、在田間灌蟋蟀、在河裡濫捕魚蝦,我們的無知代代相傳,我們的長輩把工業的黑煙噴上天空、污染的廢水灌人河流、以過度的農藥灑在田間。不要說動物,有許多人甚至忘記別的孩子也有父母。
我們要救的不是偶然被抓住的老鼠,我們要救的是孩子的心,在一個社會裡,如果孩子不能普遍有仁愛的心,受害的將不只是老鼠呀!
重新生長的花草
出了一趟遠門回來,才知道台北很久沒有下雨,使我種在陽台上的花草枯萎了大半。
“好可惜呀!爸爸!你種的花草都死了。”兒子說。
我把植物的莖折一節來看,對兒子說:“這莖中還有水分,只是枯萎,還沒死哩!”於是,我像平常一樣,每天晨昏為花草澆水一次,一星期後枯萎的花草開始抽芽,三個星期之後,已經綠意盎然了。
這時我才把枯萎的枝葉剪除,使得院子裡的花草比原來的還要青翠。
我和孩子一起澆水的時候,告訴他:“在太陽暴熱、環境不好、沒有雨水滋潤的時候,我們也要學習花草,休養生息,保持生機。”
在順境之時,要使生活有風采。
在逆境之時,要不散亂,保持靜心。
白鷺鷥的家園
高蕆縣林園鄉有一處白鷺鷥聚集的樹林,幾萬隻鷺鷥在翠綠的林中,仿佛是蒼茫的海中白帆點點,白鷺鷥飛翔的姿勢從容優美,起飛時真像帆船初航,回巢時則像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