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旁觀者眼裡,他可以說是不幸的,甚至是很大的不幸,然而我們的主人公卻渾然不覺,為自己的生活滿足著,為自己的追求幸福著。這樣的人,看著就讓人感動。你不得不對這樣的人充滿了敬意。相反,有一種人,這麼生活了,又那麼生活了,在別人眼裡,已經過上了天堂一樣的生活,而他卻仍然痛苦著,莫名的、無緣由的愁苦著。

  思來想去,我想還是這兩種人對待生活態度的問題,一種是傻呵呵、樂觀向上的,一種是愁眉不展地面對生活。說實話,任何一個人都想快樂、幸福地生活,沒人願意愁腸百結地苦度人生。如果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能改變一下,重新審視自己和生活,也許就會變得快樂起來。將內心難填的溝壑,變成淺小的土坑兒。當象徵著幸福的雨絲均勻地飄落時,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會像花兒一樣,充滿芬芳和色彩。

  2005年3月於北京

  第57章 母親,活著真好——《母親》序

  這是我的一部中篇小說的名字,後來改編成電視劇後,就叫《母親》了。電視劇和小說所表現的主題,永遠是有差距的。這裡我無意品評兩種文學樣式所表現的主題,孰優孰劣,畢竟文學式樣不同,表現在思想上的差異,也屬正常。

  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母親,一提起母親,就會讓我們想起了溫暖。母親在,就有了遮風避雨的家,而家永遠是溫暖的。一杯茶,輕聲的呵護,我們看到了母親慈祥的臉,無怨無悔,漾滿了溫情和憐愛。出門時,耳邊迴繞著母親不變的叮嚀,聽著有些絮叨,想起來,卻是溫暖。

  母親是樹,兒女就是樹上的枝杈,根深方能葉茂。風霜雪雨,母親一個人扛著,把一點一滴的生命原漿,給了她的兒女們。枝繁葉茂著,樹幹卻變得蒼老起來。時間如同蛀蟲,咬噬著母親的生命,母親卻依然用部分健康的生命,支撐著兒女的人生。

  小時候,扯著母親的衣袖過馬路,感覺是踏實的。長大後,母親在兒女的眼裡,一天天弱小了下去,生命的軌跡已是鏽蝕斑駁。兒女的翅膀長硬了,只想往外飛,去經風雨、見世面,而母親仍然是那棵樹,蒼老枯敗,但飛向遠方的兒女,累了、乏了,仍會回來,落在母親這棵老樹上,梳理一番心情,重溫一遍母親的絮叨,攢足氣力,又振臂去闖了。母親期盼的目光,隨著兒女的飛離,變得越來越長。

  油干燈盡的母親,拼著最後的一絲力氣,用目光去找尋她熟悉又陌生的兒女們,哪個都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她不想、也不忍撒手離開他們,即使苟延殘喘。作為母親,她已不再是為自己活下去了,她知道自己就是兒女們的天。天塌了,家也就沒了,母親撐著最後的心力,繼續替兒女們操著一顆心。終於,那棵老樹倒了下去,只留下最後的嘆息。

  母親走了,兒女們成了沒娘的孩子。母親活著時,孩子們無論有多大,在母親面前永遠還都是孩子。現在,失去娘親的孩子,也要把自己生成一棵樹了,就像母親那樣。

  生活還在繼續,生命還要傳接,於是就有了一代又一代被人們傳頌的母親。

  母親,活著真好!有母親在,我們就永遠是快樂的孩子。

  2006年3月於北京

  第58章 幸福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幸福還有多遠》序

  每個人知道“幸福”這一概念時,就在追求著幸福了。忙忙碌碌,赴湯蹈火般地去追尋。後來,我們發現,幸福似乎在和我們開著同樣一個玩笑,不管我們追求的速度或快或慢,幸福似乎一直和我們保持著相同的距離。有時候,我們覺得已經唾手可得了,當我們伸出手去,她又溜掉了——在前方,離我們不遠不近的地方,沖我們招手,微笑。於是,我們又奮不顧身地向前奔去。這就是我們人類共同的生存法則。

  人們常說,知足者常樂。這是一條真理,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又有多少時間是知足常樂的呢?於是,快樂就遠離了我們。我們在忙碌與愁苦中,不知疲倦地去追求我們認為的那個幸福。

  幸福對我們人類來說,似乎是一則寓言。

  我想,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著不同的理解、或者是目標,我們都在為這個目標忙碌、奮鬥著。一項統計數據顯示,經濟和文化越不發達的地區,人的幸福指數就越高,這也印證了這樣的現實:經濟、文化的落後,使得人的欲望就小;欲望小了,幸福感也就強了。人們似乎明白了,幸福是和我們每個人心底里的欲望是息息相關的。

  欲望有多強,幸福就有多遠。

  欲望是人類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幸福呢?這又是人類存在以來終極的話題。

  《幸福還有多遠》是我的“幸福系列小說”的第二部,第一部《幸福像花兒一樣》已經拍成了電視劇。《幸福還有多遠》不久也將被拍成電視劇,呈現給觀眾。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電視劇的原著小說,討論的就是關於幸福的話題。我想,讀者看過後,不會失望的。

  2006年3月於北京

  第59章 悲壯的英雄——《中國血》序

  在中國近代歷史中,中國軍隊遠赴境外作戰,在我的記憶中一共有兩次,一次是我們都熟知的志願軍赴朝參戰,另外就是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作戰的目的都是為了抵禦外寇,保家衛國;不同的是10萬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的是國民黨的部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