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明澗意踏入殿門一眼便看到明霄上身赤裸,袍服別在腰上,趴跪在神位前,他背負荊條,那棕黑粗礪的荊棘已將他的玉色肌膚劃出道道血痕,更顯狠絕。明澗意忽覺窒息,他緊緊閉上眼,再睜開時眼前已是一片模糊,“你做了監國太子才兩個月,倒真的一意孤行起來了,要不要孤現在就退位,由你來當南楚的家?”明澗意的嗓音竟比雨幕交織的黃昏還要暗沉,“你身為南楚王太子卻留在大夏朝堂行冠禮,你……你對不住的是明氏列祖列宗……可不止是你娘親一人!”明澗意嘶聲訓斥,剛緩上口氣,就見背他而跪的明霄從神位前拿出一個明黃綾子鑲裱的錦盒放在身側。
武王給雙壽使了個眼色,雙壽立刻上前打開錦盒,一望之下便如泥塑般澆鑄於地,不能動彈了,明澗意湊上前去觀瞧,轉瞬便騰騰騰地踉蹌而退,隨即便響起宮侍們慌亂的呼喊:“王上……王上……王上……”
又過了片刻,武王的聲音再次響起,聲音里好像摻入了碎冰,無比冰寒尖銳,“將太子押往宗廟正殿前,行撻刑!”
武王的命令如炸雷般猛砸下來,只一瞬,東配殿外便響起東宮內侍們的哀哭祈求之聲,武王怒喝道:“你個大逆不道,數祖忘典的逆子,不如當年就死在肫州城上,也比此時恬臉活著強!孤教養你十八年,立你為王儲,委以監國太子之重任,你可倒好,不僅荒誕無恥,連國規家法也全然不顧,把祖宗的臉面丟得精光!孤派你出使大夏難道就是讓你去給人家做股下之臣……你……”
明霄倏地轉頭,倔強地凝望著武王,眸光如此深湛璀璨,竟逼得武王再說不下去,明霄的眼中並無淚光,只有一種深沉的絕望,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漸漸隱入眼底,他一言不發,回過身,在母后的神位前反覆叩拜,不等宮侍們上前拉扯,明霄就自己慢慢站起身,身體挪動間背上的荊棘又劃出無數新的血痕,明霄只仿若不覺,身體的任何傷痛都已不再能令他感覺疼痛。
當明霄背負著荊條來到宗廟正殿前時,內宗司的刑人已在殿前等候,撻刑是專為王親宗室制定的刑罰,行刑時要將受刑者捆綁在特製的跪架上,由刑人持牛皮粗鞭抽打其後背,要求一鞭下去皮開肉綻,劇痛難當。撻刑分十五鞭和三十鞭兩種,被罰三十鞭者都是宗親重犯,近十幾年來還從未有過宗親被判撻刑!
明霄看著那個漆色斑駁的刑架,只覺窒息,但他仍面無表情地走過去跪於其上,並自行回身將雙腳踝扣在刑架上,又將一側手腕扣住,隨即,明霄便抬眸望著刑人,鎮定地說道:“這樣就可以了,我不會掙脫。”
只遠遠目視過太子殿下的刑人猛地呆住,一霎那,他被明霄眼中的絕望和勇悍之色震懾住,竟忘了反應。
“行刑,三十鞭!”明澗意站在明霄身後,毫不容情地冷聲開口,跪於殿下的東宮眾宮侍都倒吸口氣,年紀小的已經嚇得哭出了聲,雙福死死咬著牙關,卻一動也不能動。
刑人聽到武王的命令如噩夢驚醒般晃了一下,正要走上前去解下明霄背負的荊條,卻聽武王再次冷冷地開口:“他不是要負荊請罪嘛,那就讓他背著那荊條受刑,死也好,活也罷,那就看他的造化了,這樣他才能長點記性!”
——啊!聽了這話,在場眾人均發悲音,侍立在側的雙壽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砰砰有聲,“請王上三思,殿下眼疾剛愈,請王上三思……”
眾宮侍紛紛跟隨雙壽祈求,連刑人的手臂都有點顫抖。武王如鷹鷲般的雙眼緊緊盯視著明霄,見他跪於刑架上,仍一言不發,從剛才到如今,明霄面對自己的盛怒喝問竟未發一言,未致一詞!他既不開口求饒也不開言辯解,明澗意心底淤積的怒火如岩漿般爆升而起,“行刑!”他怒吼著,眼中更覺模糊,他從未想過自己一向器重的長子竟……竟會委身於人!如此想來,以前的那個……那個杜華竟也是明霄的駕御之人……真真是奇恥大辱!明澗意鼓勵明霄前往大夏,原本是存心想讓華璃臣服於青鸞,沒想到……萬沒想到……明霄竟懷揣大夏皇后的金冊寶回到南楚……這一結果不僅完全顛覆了他的預料;打破了他的計劃;毀壞了明氏的基業;更損傷了明澗意極其隱秘的自尊驕傲:——衛無暇和華寧之子竟然侵犯了自己的長子!奪取了南楚未來的承繼之人!其險惡叵測之居心已昭然若揭!惱羞成怒之下,明澗意早已失去了理智也聽不進任何勸阻解釋。
武王‘行刑’的怒吼餘音未絕,鞭子揮舞的破空之聲已響徹天地,嗖嗖爆響著劃破雨幕,和著疾風如天魔之音般抽響在眾人心中,宮侍們只抬頭看了一眼便駭然趴倒在地,再也不敢看,大家早忘了數鞭,都恨不得塞住耳朵,如此才不會聽到那牛皮鞭抽打在荊條上的脆響,如此才不會聽到明霄喉中發出的隱忍的哼叫。
天地一片混沌,最後的一線微光在天際掙扎著,不甘就這樣被夜雨奪去光明,最初整齊的鞭打之聲已變得漸漸凌亂,微明的天光下,刑人眼睜睜地看著鞭撻下荊條上的棘刺釘入明霄的肌膚,一縷縷赤紅的鮮血從一個個血洞中湧出,被疾飛的雨絲沖流而下,匯聚於明霄的身後,竟在刑架後聚集出一汪血泉,明霄腰下的雪色錦袍早已被血水浸透,倒像是穿著一件大紅緞袍!
因為是給王室宗親行刑,刑人們都練有秘訣,知道怎樣在受刑人身上造成駭人的效果,同時又不產生任何永久性的傷害,而……而此時如此鞭打刑人用不上任何秘訣,這不僅僅是刑罰而是加害……是……是虐待!
明霄綰起的發早已鬆脫,如墨瀑般披散在肩背上,此時已與荊棘糾纏在一起,浸透了血水,銳痛不斷疊加,好像有人正在他的肩背上以他的血肉雕刻,一刀一斧地將地獄的圖案鑿入他的神經,明霄渾身震顫,本能地想逃,想躲,本能地狂聲呼喊:“姆媽……姆媽……姆媽……”可衝出嘴角的悲鳴卻只是破碎的低哼,轉瞬便湮沒在風聲,雨聲,鞭撻聲中了。
宮侍們早已不再哭求,低不可聞的抽噎聲也被風雨捲走,明霄的意識漸漸渙散,漸漸飛離體外,飛過蒼嵐,飛過佳川,飛去極遠的遠方與……與景生會面……笑著說……我是阿鸞……阿鸞……
“阿鸞——阿鸞——”一聲狂喊從天而降,只見一個玄色人影如蛟龍般從殿頂飛旋直下,人們剛驚怔地抬頭,玄影已托起刑架騰躍而起,晃眼間便去得沒了蹤影,只餘一絲醇香,在夜幕中淡淡飄散。
“殿下……殿下……”
不知是誰尖叫了一聲,明澗意像被人擊中胸腹,猛然倒退著驚醒過來,不敢置信地望著刑架一空的青磚地上匯聚著的那一汪血泉,繼而抬眸四顧,眸光散亂恍惚,手顫抖地指向那一大灘殷紅,似乎根本就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聽到呼喊的禁衛已從遠處蜂擁而至,卻被雙壽抬手一擋,雙壽的視線倏地掃向雙福,正與抬頭觀望的雙福碰個正著,雙福眸子一轉已躍起身扶住了搖搖欲墜的武王,並在他耳邊低語著:“王上,鸞哥兒受不住鞭撻,被人抱去療傷了,王上莫急。”
未行刑時,禁衛們便已被命令在遠處背身侍衛,不得觀望,此時他們雖隱約聽到呼叫,卻不明就裡,見王上面色陰沉愣怔,就更不敢追問,只聽雙壽穩聲宣道:“太子殿下因祭祀祖先時法器放置有誤而受撻刑,刑畢,現已將殿下送回東宮醫治。其他無事。”
“王上,我們也回謹政殿吧。”雙福攙扶著武王,低聲勸道,明澗意昏聵的大腦中微光一閃,微微點頭,再次瞠目掃了一眼隨著雨水四下流淌的赤紅,猛地轉身,雙眼也在那一霎那緊緊閉上,似是被那血污燒炙了眼眸,直到被雙福攙扶著坐上轎輦,簾幕闔攏,明澗意才倏地睜開雙眼,——“阿鸞,阿鸞,阿鸞”,剛才那天人回音般的痛呼依然響徹耳鼓,明澗意晦暗的臉上竟閃過一絲亮光,難道,難道那竟是大夏聖上嗎?又或是明浩?
武王眉目間的亮光迅速地隱退,一想到那個藏匿在大蜀的逆子,武王總覺得心中惴惴不安,他忍住腹中峻痛,微微搖頭,成帝華璃贏弱不堪,怎能飛降而下救走青鸞?而明浩似乎也不敢於此時潛回南楚!難道那人是華璃派來護衛青鸞的嗎?
想到被自己鞭撻至血肉模糊的青鸞,明澗意悶哼一聲,頭上的冷汗唰地滑下臉頰,——自己到底是恨青鸞輕賤,還是恨自己窩囊!
“雙福,你帶著那個錦盒去寶豐渡,孤猜他們的船就停在那裡。”明澗意冷聲吩咐著,心裡卻劇痛不已,“雙壽,太子被劫之事要絕對保密不得外露!”
武王給雙壽使了個眼色,雙壽立刻上前打開錦盒,一望之下便如泥塑般澆鑄於地,不能動彈了,明澗意湊上前去觀瞧,轉瞬便騰騰騰地踉蹌而退,隨即便響起宮侍們慌亂的呼喊:“王上……王上……王上……”
又過了片刻,武王的聲音再次響起,聲音里好像摻入了碎冰,無比冰寒尖銳,“將太子押往宗廟正殿前,行撻刑!”
武王的命令如炸雷般猛砸下來,只一瞬,東配殿外便響起東宮內侍們的哀哭祈求之聲,武王怒喝道:“你個大逆不道,數祖忘典的逆子,不如當年就死在肫州城上,也比此時恬臉活著強!孤教養你十八年,立你為王儲,委以監國太子之重任,你可倒好,不僅荒誕無恥,連國規家法也全然不顧,把祖宗的臉面丟得精光!孤派你出使大夏難道就是讓你去給人家做股下之臣……你……”
明霄倏地轉頭,倔強地凝望著武王,眸光如此深湛璀璨,竟逼得武王再說不下去,明霄的眼中並無淚光,只有一種深沉的絕望,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漸漸隱入眼底,他一言不發,回過身,在母后的神位前反覆叩拜,不等宮侍們上前拉扯,明霄就自己慢慢站起身,身體挪動間背上的荊棘又劃出無數新的血痕,明霄只仿若不覺,身體的任何傷痛都已不再能令他感覺疼痛。
當明霄背負著荊條來到宗廟正殿前時,內宗司的刑人已在殿前等候,撻刑是專為王親宗室制定的刑罰,行刑時要將受刑者捆綁在特製的跪架上,由刑人持牛皮粗鞭抽打其後背,要求一鞭下去皮開肉綻,劇痛難當。撻刑分十五鞭和三十鞭兩種,被罰三十鞭者都是宗親重犯,近十幾年來還從未有過宗親被判撻刑!
明霄看著那個漆色斑駁的刑架,只覺窒息,但他仍面無表情地走過去跪於其上,並自行回身將雙腳踝扣在刑架上,又將一側手腕扣住,隨即,明霄便抬眸望著刑人,鎮定地說道:“這樣就可以了,我不會掙脫。”
只遠遠目視過太子殿下的刑人猛地呆住,一霎那,他被明霄眼中的絕望和勇悍之色震懾住,竟忘了反應。
“行刑,三十鞭!”明澗意站在明霄身後,毫不容情地冷聲開口,跪於殿下的東宮眾宮侍都倒吸口氣,年紀小的已經嚇得哭出了聲,雙福死死咬著牙關,卻一動也不能動。
刑人聽到武王的命令如噩夢驚醒般晃了一下,正要走上前去解下明霄背負的荊條,卻聽武王再次冷冷地開口:“他不是要負荊請罪嘛,那就讓他背著那荊條受刑,死也好,活也罷,那就看他的造化了,這樣他才能長點記性!”
——啊!聽了這話,在場眾人均發悲音,侍立在側的雙壽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砰砰有聲,“請王上三思,殿下眼疾剛愈,請王上三思……”
眾宮侍紛紛跟隨雙壽祈求,連刑人的手臂都有點顫抖。武王如鷹鷲般的雙眼緊緊盯視著明霄,見他跪於刑架上,仍一言不發,從剛才到如今,明霄面對自己的盛怒喝問竟未發一言,未致一詞!他既不開口求饒也不開言辯解,明澗意心底淤積的怒火如岩漿般爆升而起,“行刑!”他怒吼著,眼中更覺模糊,他從未想過自己一向器重的長子竟……竟會委身於人!如此想來,以前的那個……那個杜華竟也是明霄的駕御之人……真真是奇恥大辱!明澗意鼓勵明霄前往大夏,原本是存心想讓華璃臣服於青鸞,沒想到……萬沒想到……明霄竟懷揣大夏皇后的金冊寶回到南楚……這一結果不僅完全顛覆了他的預料;打破了他的計劃;毀壞了明氏的基業;更損傷了明澗意極其隱秘的自尊驕傲:——衛無暇和華寧之子竟然侵犯了自己的長子!奪取了南楚未來的承繼之人!其險惡叵測之居心已昭然若揭!惱羞成怒之下,明澗意早已失去了理智也聽不進任何勸阻解釋。
武王‘行刑’的怒吼餘音未絕,鞭子揮舞的破空之聲已響徹天地,嗖嗖爆響著劃破雨幕,和著疾風如天魔之音般抽響在眾人心中,宮侍們只抬頭看了一眼便駭然趴倒在地,再也不敢看,大家早忘了數鞭,都恨不得塞住耳朵,如此才不會聽到那牛皮鞭抽打在荊條上的脆響,如此才不會聽到明霄喉中發出的隱忍的哼叫。
天地一片混沌,最後的一線微光在天際掙扎著,不甘就這樣被夜雨奪去光明,最初整齊的鞭打之聲已變得漸漸凌亂,微明的天光下,刑人眼睜睜地看著鞭撻下荊條上的棘刺釘入明霄的肌膚,一縷縷赤紅的鮮血從一個個血洞中湧出,被疾飛的雨絲沖流而下,匯聚於明霄的身後,竟在刑架後聚集出一汪血泉,明霄腰下的雪色錦袍早已被血水浸透,倒像是穿著一件大紅緞袍!
因為是給王室宗親行刑,刑人們都練有秘訣,知道怎樣在受刑人身上造成駭人的效果,同時又不產生任何永久性的傷害,而……而此時如此鞭打刑人用不上任何秘訣,這不僅僅是刑罰而是加害……是……是虐待!
明霄綰起的發早已鬆脫,如墨瀑般披散在肩背上,此時已與荊棘糾纏在一起,浸透了血水,銳痛不斷疊加,好像有人正在他的肩背上以他的血肉雕刻,一刀一斧地將地獄的圖案鑿入他的神經,明霄渾身震顫,本能地想逃,想躲,本能地狂聲呼喊:“姆媽……姆媽……姆媽……”可衝出嘴角的悲鳴卻只是破碎的低哼,轉瞬便湮沒在風聲,雨聲,鞭撻聲中了。
宮侍們早已不再哭求,低不可聞的抽噎聲也被風雨捲走,明霄的意識漸漸渙散,漸漸飛離體外,飛過蒼嵐,飛過佳川,飛去極遠的遠方與……與景生會面……笑著說……我是阿鸞……阿鸞……
“阿鸞——阿鸞——”一聲狂喊從天而降,只見一個玄色人影如蛟龍般從殿頂飛旋直下,人們剛驚怔地抬頭,玄影已托起刑架騰躍而起,晃眼間便去得沒了蹤影,只餘一絲醇香,在夜幕中淡淡飄散。
“殿下……殿下……”
不知是誰尖叫了一聲,明澗意像被人擊中胸腹,猛然倒退著驚醒過來,不敢置信地望著刑架一空的青磚地上匯聚著的那一汪血泉,繼而抬眸四顧,眸光散亂恍惚,手顫抖地指向那一大灘殷紅,似乎根本就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聽到呼喊的禁衛已從遠處蜂擁而至,卻被雙壽抬手一擋,雙壽的視線倏地掃向雙福,正與抬頭觀望的雙福碰個正著,雙福眸子一轉已躍起身扶住了搖搖欲墜的武王,並在他耳邊低語著:“王上,鸞哥兒受不住鞭撻,被人抱去療傷了,王上莫急。”
未行刑時,禁衛們便已被命令在遠處背身侍衛,不得觀望,此時他們雖隱約聽到呼叫,卻不明就裡,見王上面色陰沉愣怔,就更不敢追問,只聽雙壽穩聲宣道:“太子殿下因祭祀祖先時法器放置有誤而受撻刑,刑畢,現已將殿下送回東宮醫治。其他無事。”
“王上,我們也回謹政殿吧。”雙福攙扶著武王,低聲勸道,明澗意昏聵的大腦中微光一閃,微微點頭,再次瞠目掃了一眼隨著雨水四下流淌的赤紅,猛地轉身,雙眼也在那一霎那緊緊閉上,似是被那血污燒炙了眼眸,直到被雙福攙扶著坐上轎輦,簾幕闔攏,明澗意才倏地睜開雙眼,——“阿鸞,阿鸞,阿鸞”,剛才那天人回音般的痛呼依然響徹耳鼓,明澗意晦暗的臉上竟閃過一絲亮光,難道,難道那竟是大夏聖上嗎?又或是明浩?
武王眉目間的亮光迅速地隱退,一想到那個藏匿在大蜀的逆子,武王總覺得心中惴惴不安,他忍住腹中峻痛,微微搖頭,成帝華璃贏弱不堪,怎能飛降而下救走青鸞?而明浩似乎也不敢於此時潛回南楚!難道那人是華璃派來護衛青鸞的嗎?
想到被自己鞭撻至血肉模糊的青鸞,明澗意悶哼一聲,頭上的冷汗唰地滑下臉頰,——自己到底是恨青鸞輕賤,還是恨自己窩囊!
“雙福,你帶著那個錦盒去寶豐渡,孤猜他們的船就停在那裡。”明澗意冷聲吩咐著,心裡卻劇痛不已,“雙壽,太子被劫之事要絕對保密不得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