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堤(三)

  “鎮河的玄龜”老掌柜皺起眉頭來,“那應該是妖物吧”

  “那段時間有過天雷嗎”張清妍問道。

  老掌柜想了想,搖頭,“沒下雨,河水一下子漲起來,誰都沒提防,所以才死了好多人。”

  雲夏河的水患已經多年,當地的官府和百姓解決不了水患,但對於如何應對卻是得心應手。所以這些年旱災水患,都沒有釀成大禍。也就是那一次,猝不及防,洪水衝垮堤岸的時候,城中百姓還茫然不知,等到洪水進入城府之中,眾人才開始驚慌逃難。

  天道變化之後,靈獸、妖獸都成了稀罕物。若真是成氣候的妖獸現世,天道會降下天雷。既然沒有雨、沒有雷,那必然不是妖獸。

  要說是其他邪祟法器,誰會煉製一隻巨大而沉重的石龜那豈不是雞肋

  “而且,玄龜離水之後流血並收縮成普通的石頭了,對吧”張清妍問道。

  老掌柜點頭。

  “那肯定就是鎮河玄龜了。”

  鎮河之用的玄龜離開了水源,就會法力全消,成為普通石頭。這隻鎮河玄龜被投入河中起碼有上百年,生了靈智,正在逐漸變成活物,才會在失去法力的時候流出血來。

  真要如此,它的損毀就是天道授意。法器成精,不容於天道。就如崔家先祖留下的佛珠,也是碰上了災禍,力量全消。

  若是那隻石龜腦袋沒有被人帶出河水,說不定過個數百年,它依舊有機會生靈化形。可惜的是,它不像佛珠那麼好運。軀體被毀壞,離開了水源,失了法力的同時也失去了靈性,不知道流落到何方,那塊石頭真的就只是石頭了。

  “你沒聽說過玄龜的事情嗎這種鎮河法器大多數都是有人請求高人煉製的,投入河中的時候會開壇做法事,應該有記錄才對。”張清妍問老掌柜。

  老掌柜搖頭,“沒有,我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雲夏,沒聽說過有過這事情。”

  “那就有可能不是雲夏河的鎮河玄龜,也有可能是更早以前被投入河中的。”張清妍猜測道。

  “這玄龜沒了,是不是因此出了事情”譚念瑋問道。

  張清妍側目,“出什麼事情”

  譚念瑋納悶地說道:“大仙不是說這附近有鬼魂,還有雲夏河經常乾涸、泛濫”

  “這不一定和玄龜有關係。有鬼魂很正常,河水乾涸泛濫也很正常。”張清妍說道,“是譚念瑧給你寫信,說這一帶有古怪”

  譚念瑋回答:“倒是說古怪,但”譚念瑋斟酌著說道,“衛友山的差事辦得不怎麼順利。”

  “這有什麼奇怪的”老掌柜插嘴說道,“這裡的河堤一直這樣,一會兒這垮了,一會兒那塌了。最近正好是河水泛濫的時期,要我說,這時候動工真是瞎胡鬧。”

  譚念瑋無奈,給張清妍使了個眼色。

  張清妍見老掌柜沒有其他情報,就作罷了,和譚念瑋一塊兒進了廂房。

  姚婉恬在房內休息,哄了譚永忻睡覺,自己閒靠在邊看書。見人進來,也沒有起身相迎的意思,只是和譚念瑋打了個招呼,問張清妍:“大仙驅散那些鬼魂了”

  “嗯。”

  姚婉恬下意識地心中一松。

  譚念瑋心中有事,讓下人們離開。姚婉恬見狀也放下了手中一直沒有翻過頁的書,坐到了譚念瑋身邊。

  “衛友山入仕之前就雲遊四方,考察各地河流,也來過雲夏河。對於雲夏河河堤如何建造,還有雲夏河乾涸泛濫的問題,他早就有了主意。”譚念瑋迫不及待地說道,“來雲夏前,他和他家中長輩,還有工部的老前輩都商量過,那個方案所有人都交口稱讚。但是,來雲夏之後,他建河堤的過程中頻頻出現狀況。不是老掌柜說的,河水泛濫,所以無法建造,而是動工的時候出了幾次人命。”

  姚婉恬神情不變,顯然是聽譚念瑋說過此事的。

  譚念瑧嫁給了衛友山,是她自己挑的夫婿。因為天水城的事情讓她耿耿於懷,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一點現狀,才選了衛友山為夫。衛家祖孫三代在工部任職,雖然技藝高超,但要說家世、官職,就和譚家天壤地別。譚念瑧婚前見過衛友山,和他詳談一番,兩人一拍即合,譚家和衛家同意了這門婚事,還讓京城人家都有些意外。兩人婚後和諧,夫唱婦隨,日子也很美滿。衛友山外放,譚念瑧跟著他赴任,躊躇滿志,等著能夠在雲夏造福一方。

  但事情的發展卻坎坷重重。

  衛友山負責修建河堤,出人出力出錢的是當地的官府。有譚念瑧這個譚家的嫡出小姐在,衛友山等於是背靠著譚家,當地的官府也不敢太放肆,雖然有所懈怠,卻不敢真的貪贓枉法,剋扣修建河堤的銀兩,偷工減料。僱傭的工人一半是服勞役的百姓,一半是官府出錢雇的工匠,因為有譚念瑧時不時到河岸走訪,官府對待他們都很優待,並沒有奴役他們。

  譚念瑧寫信回譚家,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調很輕鬆。她不再是閨中的天真小姐,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心愿,雖然周旋在那些官家夫人之間很辛苦,但她甘之如飴。

  之後,雲夏的奏摺呈上,譚念瑧後續的家信也寄到了京城,一切有了轉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