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老人穿著類似唐國道士的服裝,手中拄著一柄拐杖。
拐杖上雕刻著蟾蜍和兔子。
不過,他總是一天前來一次。一天一次這事也並非有人特地去調查,或問了當事人之後得出的結果。只是在人不知、鬼不覺中,事情變成如此而已。不過,即使如此,那他到底自何時開始這麼做的呢?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
自古以來就這樣了——
人們只能如此說。
老人一天前來一次——然而,時間不固定。
有時是早上,有時是中午,有時是傍晚,有時是夜裡。
據說這老人行走時,口中總是念念有詞,不知在說些什麼。
「快走快走,不能遲到,嗨喲嗨喲。」
「走吧走吧,不能太快,嗨喲嗨喲。」
上坡和下坡時,速度都一樣。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
凡是遇見這老人的人,他們描述的老人體型或容貌,均各執一詞。
有人說:「是個瘦瘠的老人。」
也有人說:「不,不,是個眫嘟嘟的老人。」
另有人說:「不對,不對,他不瘦也不胖,普通身材。」
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
但是,這老人確實一天一次從琵琶湖方向爬至逢坂山,再下坡前往京城。
二
那天夜晚——
蟬丸法師在逢扳山草庵彈琵琶。
他獨自一人坐在外廊(注2)彈著〈啄木〉。〈啄木〉是傳自唐國的琵琶秘曲。
那晚,院子盛開的白梅,香氣特別濃厚。
蟬丸興致非常好,反覆彈著〈啄木〉。
彈著彈著,健覺得自己的心似乎溶入自己彈出的曲調中,逐漸往四方擴散解放。大概之前從未有過這種心境,他覺得自己的身體似乎變得透明,體內深處有某種極為明亮的東西在照映自己。
蟬丸本來就是目盲之人,看不見任何事物,卻感覺有某種明亮物體在眼皮內擴散。
碰到這種情況,彈琴者若彈得太沉溺,很可能走火入魔,自動化為妖物。蟬丸深知此理,於是在適當時分擱下琵琶。
四周靜謐無聲,院子的白梅香不時撲鼻而來。
此時——
「唔……」
蟬丸聽到類似呻吟的低沉聲音。
「唔……唔……」
「唔唔……唔……」
似乎有人因痛苦不堪而發出微弱呻吟。
怎麼回事?
蟬丸拄著拐杖走下外廊來到院子,順著呻吟聲方向走去。聲音正好傳自梅樹根處。用拐杖探索,原來有人躺在該處。
蟬丸蹲下,擱好拐杖後,伸手觸摸,果然是人,正發出微弱呻吟。
「請問,您怎麼了?生病了嗎?」
對方沒有回應。
是不是有人來探訪自己,卻因急病身體不支倒在這兒了?蟬丸暗忖。
然而,蟬丸從來沒聽過那聲音。
倘若是認識的人,只要摸對方的臉,即能知道到底是誰。蟬丸伸手用指尖觸摸對方的臉,那張臉乾瘦得驚人。
他不認識對方。
有鬍鬚,看來是男人。
細長下巴似乎在發熱,既然用指尖可以感受到熱度,應該是倒地時撞到下巴,留下傷口了吧。
總之,蟬丸好不容易才把對方抬至草庵房內。
可是,第二天早上,那男人依舊昏迷不醒,而且不停發出微弱呻吟。問他叫什麼名字,他也無法回應。
如此過了一兩天,不加怎麼回事,男人的病情仍不見好轉。若是平時,住在附近的人每天都會給蟬丸送來自米、柴薪、鮮魚、蔬菜等,但偏偏那幾天竟沒出現。
雖然家裡有數天份的白米和柴薪,不用擔心斷糧,但奇怪的是,每次蟬丸打算出門到附近人家叫人來幫忙時,總是無法走出院子。每當他以為走出院子時,又都回到草庵。
蟬丸束手無策。
難道是琵琶彈太久,招來妖怪,結果連累不相干的人?
假如能夠出門,蟬丸還可以去找安倍晴明商討對策,但既然不能出門,他也就毫無辦法。
——沒辦法。
蟬丸死心在家待了三天。
最奇怪的是那個病倒的男人。那男人從第一天起始終不吃不喝,但伸手觸摸,卻也沒瘦下,反倒似乎愈來愈胖。比起第一天,第三大、第三天時,對方的臉頰明顯多了些肉。
到了第四天,晴明和博雅不請自來了。
三
起初外面傳來腳步聲,繼而是人的動靜。
似乎有人進到院子裡。
「哦,這……原來……」
接著響起不勝欣喜的聲音。
那是蟬丸熟悉的聲音。
是源博雅的聲音。
「看來您平安無事。」
這是安倍晴明的聲音。
聽到晴明的聲音時,蟬丸鬆了一口氣。
不管招來了什麼東西,不管這幾天草庵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要晴明到來,一切都能解決。
「是,好歹沒什麼事……」蟬丸答。
「博雅,你把腳踏上那樹枝無妨,但小心別折斷了盛開的梅花。」
晴明對博雅說。
「萬一折斷了,我就把樹枝帶回家,插在水桶里養著。」
拐杖上雕刻著蟾蜍和兔子。
不過,他總是一天前來一次。一天一次這事也並非有人特地去調查,或問了當事人之後得出的結果。只是在人不知、鬼不覺中,事情變成如此而已。不過,即使如此,那他到底自何時開始這麼做的呢?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
自古以來就這樣了——
人們只能如此說。
老人一天前來一次——然而,時間不固定。
有時是早上,有時是中午,有時是傍晚,有時是夜裡。
據說這老人行走時,口中總是念念有詞,不知在說些什麼。
「快走快走,不能遲到,嗨喲嗨喲。」
「走吧走吧,不能太快,嗨喲嗨喲。」
上坡和下坡時,速度都一樣。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
凡是遇見這老人的人,他們描述的老人體型或容貌,均各執一詞。
有人說:「是個瘦瘠的老人。」
也有人說:「不,不,是個眫嘟嘟的老人。」
另有人說:「不對,不對,他不瘦也不胖,普通身材。」
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
但是,這老人確實一天一次從琵琶湖方向爬至逢坂山,再下坡前往京城。
二
那天夜晚——
蟬丸法師在逢扳山草庵彈琵琶。
他獨自一人坐在外廊(注2)彈著〈啄木〉。〈啄木〉是傳自唐國的琵琶秘曲。
那晚,院子盛開的白梅,香氣特別濃厚。
蟬丸興致非常好,反覆彈著〈啄木〉。
彈著彈著,健覺得自己的心似乎溶入自己彈出的曲調中,逐漸往四方擴散解放。大概之前從未有過這種心境,他覺得自己的身體似乎變得透明,體內深處有某種極為明亮的東西在照映自己。
蟬丸本來就是目盲之人,看不見任何事物,卻感覺有某種明亮物體在眼皮內擴散。
碰到這種情況,彈琴者若彈得太沉溺,很可能走火入魔,自動化為妖物。蟬丸深知此理,於是在適當時分擱下琵琶。
四周靜謐無聲,院子的白梅香不時撲鼻而來。
此時——
「唔……」
蟬丸聽到類似呻吟的低沉聲音。
「唔……唔……」
「唔唔……唔……」
似乎有人因痛苦不堪而發出微弱呻吟。
怎麼回事?
蟬丸拄著拐杖走下外廊來到院子,順著呻吟聲方向走去。聲音正好傳自梅樹根處。用拐杖探索,原來有人躺在該處。
蟬丸蹲下,擱好拐杖後,伸手觸摸,果然是人,正發出微弱呻吟。
「請問,您怎麼了?生病了嗎?」
對方沒有回應。
是不是有人來探訪自己,卻因急病身體不支倒在這兒了?蟬丸暗忖。
然而,蟬丸從來沒聽過那聲音。
倘若是認識的人,只要摸對方的臉,即能知道到底是誰。蟬丸伸手用指尖觸摸對方的臉,那張臉乾瘦得驚人。
他不認識對方。
有鬍鬚,看來是男人。
細長下巴似乎在發熱,既然用指尖可以感受到熱度,應該是倒地時撞到下巴,留下傷口了吧。
總之,蟬丸好不容易才把對方抬至草庵房內。
可是,第二天早上,那男人依舊昏迷不醒,而且不停發出微弱呻吟。問他叫什麼名字,他也無法回應。
如此過了一兩天,不加怎麼回事,男人的病情仍不見好轉。若是平時,住在附近的人每天都會給蟬丸送來自米、柴薪、鮮魚、蔬菜等,但偏偏那幾天竟沒出現。
雖然家裡有數天份的白米和柴薪,不用擔心斷糧,但奇怪的是,每次蟬丸打算出門到附近人家叫人來幫忙時,總是無法走出院子。每當他以為走出院子時,又都回到草庵。
蟬丸束手無策。
難道是琵琶彈太久,招來妖怪,結果連累不相干的人?
假如能夠出門,蟬丸還可以去找安倍晴明商討對策,但既然不能出門,他也就毫無辦法。
——沒辦法。
蟬丸死心在家待了三天。
最奇怪的是那個病倒的男人。那男人從第一天起始終不吃不喝,但伸手觸摸,卻也沒瘦下,反倒似乎愈來愈胖。比起第一天,第三大、第三天時,對方的臉頰明顯多了些肉。
到了第四天,晴明和博雅不請自來了。
三
起初外面傳來腳步聲,繼而是人的動靜。
似乎有人進到院子裡。
「哦,這……原來……」
接著響起不勝欣喜的聲音。
那是蟬丸熟悉的聲音。
是源博雅的聲音。
「看來您平安無事。」
這是安倍晴明的聲音。
聽到晴明的聲音時,蟬丸鬆了一口氣。
不管招來了什麼東西,不管這幾天草庵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要晴明到來,一切都能解決。
「是,好歹沒什麼事……」蟬丸答。
「博雅,你把腳踏上那樹枝無妨,但小心別折斷了盛開的梅花。」
晴明對博雅說。
「萬一折斷了,我就把樹枝帶回家,插在水桶里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