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只見那詩句是:“大明湖上一徘徊,兩岸垂柳蔭綠苔。大雅不隨芳糙沒,新亭仍傍碧流開。雨余水漲雙堤遠,風起荷香四面來。遙羨當年賢太守,少陵喜宴得追陪。”落款是江蘇凡徒劉鶚。
王金亭一落款,驚喜得叫道:“你就是劉鶚先生?”那劉鶚緩緩回身,上下打量著王金亭和張三,操著江蘇口音問道:“你們二位是……”王金亭道:“我是刑部的王金亭,這位是張三爺,是隨我到南方辦公事的。”劉鶚那皺巴巴的臉上現出了笑容。
劉鶚道:“原來是王大人和張三爺,真是千里有緣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我寫的那部《老殘遊記》,已在《繡像小說》半月刑上登了十三回,後因身體不適,暫時擱筆。如今《天津日日新聞》又約我續寫,所以我又來漫遊這泉城,搜集一點素材,接著寫下去。”
張三見劉鶚的辮子與眾不同,比一般人的辮子粗些,盤纏在脖子上。王金亭問:“鐵雲先生舍下何處?”劉鶚道:“雲居樓內。”哎呀,我們同住一處,還是近鄰叫!”劉鶚道:“我昨日深夜才來此店內。二位是初游泉城吧?”王金亭點點頭。劉鶚笑著說:“我已是十游泉城了,那我來做嚮導吧。元朝的於欽在《江波樓記略》中寫道:‘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而諸泉之冠趵突泉則被有些名人稱為‘天下第一泉’,為泉城七十二泉之首,此泉與大明湖、千佛山合稱濟南三絕。”
王金亭道:“請先生同我們一起游趵突泉吧。”劉鶚點點頭,三人過了水仙祠,上了船,盪到歷下停的後面。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擦著船嗤嗤作響;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那水盈盈的蓮蓬,不斷的繃到船窗裡面來。張三隨手摘了幾個蓮蓬,分給大家吃,大家一面吃著,一面船已到了鵲華橋畔了。
到了鵲華橋邊,三人找個飯館,用了些香噴噴的三鮮餡水餃,又來到西門橋南邊的趵突泉。泉池近似方形,有一畝地寬闊,四周有精雕石欄,池內的三眼甘泉汩汩有聲,仿佛是翻滾著三堆白雪,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池內泉水湛藍湛藍的,游魚歷歷可數,璀璨的陽光一照she,魚兒仿佛都懸於綠得醉人的空氣之中。池子北面是個呂祖殿,殿前搭著涼棚,擺設著四五張桌子、十幾條板凳賣茶,以便遊人歇息。
有個窈窕女子也倚著欄杆觀泉,她身穿一件淡綠印花布褂,紅布大腳褲子,眉似春山,眼如秋水,兩腮逐厚,如帛裹朱,從白嫩里隱隱透出紅來。
王金亭、張三隨著劉鶚喝了些茶,出了趵突泉後門,向東轉了幾個彎,尋著了金泉乙院。進了二門,便是投轄井,相傳是陳遵留客之處。再望西去,過一重門,便是一個蝴蝶廳,廳前廳後均有泉水圍繞。廳後許多芭蕉,綠油油,一碧無際。丁北角上,芭蕉叢中有個方池,不過兩丈見方,就是金線泉了。劉鶚道:“這個金線泉,剛才看到的趵突泉,南門外的黑虎泉,撫台衙門裡的珍珠泉,喚做四大名泉。”劉鶚又指著泉水道:“你們瞧,那水面上有一條線,仿佛遊絲一般,在水面上搖曳,看見了沒有?”張三側著頭,彎下腰看去,只見水面上又出現方才那個女子,她也踅到池子西面,彎了身體,側著頭,在朝下觀望。
王金亭叫道:“看見了,看見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劉鶚道:“下面有兩股泉水,力量相敵,泉水從池底兩邊上涌,由於兩股泉水的承壓力不同,在水面相交時就形成了一根水線,太陽光一照,水線游移不定,如飄浮在水面上的一根金絲。”張三皺著眉頭道:“我怎麼看不見?”劉鶚拉他來到西面:“遊人要想看清楚這條金線,必須面朝太陽才行。”張三來到西面,倚到那女子旁邊,朝泉下望去,果然見有一根金線游離。
三人出了金泉書院,順著相城南行,過了城角,是一條街市,一直往東。到了南城外頭,護城河水湛清,河裡水糙藍幽幽,有一丈多高。走著走著,看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方池子,一些婦女坐在池邊大石上搗衣,嘴裡哼著小曲。再過去,有一個大池,池南幾間糙房,原來是個茶館。幾個人進了茶館,茶館笑吟吟端上茶水,那茶壺是本地人仿照宜興壺燒的,倒也雅致。
張三朝窗外望去,只見方才那個女子也姍姍而來。張三問道:“這女子為何總跟著我們?”劉鶚神秘地一笑:“她孤身一人,搽抹得如同銀人,我看八成是本地的暗娼,我們不去管她,只管喝茶。”
王金亭問:“那黑虎泉在什麼地方?”劉鶚道:“你伏到這窗台上朝外看,不就是黑虎泉嗎?”王金亭望外一看,原來是自已腳下有一個石頭雕的老虎頭,約有二尺余丈,倒有尺五六的寬徑。那老虎口中噴出一股泉來,勁頭很足,從池子這邊直衝到池子那邊,然後轉到兩邊,流入護城河去了。王金亭見夕陽西下,縷縷金輝照she泉水,鱗鱗泛光,別有一番風韻,便踱出屋外,來到護城河邊觀看。
------------
大明湖暖劉鶚遺詩 黑虎泉冷美人搡君(2)
------------
張三繼續與劉鶚閒談,從化裝、揚琴談到山東梆子,又談到山東的四平調、五音戲,正談得起興,忽聽“噗通”一聲,張三扭頭望去,王金亭已不在河邊,方才那個女子正朝城西飛跑,張三見勢不妙,飛快衝了出去。
張三衝到護城河邊,只見王金亭在河面上露出半個腦袋。正在苦苦掙扎。張三不由分說,也“噗通”跳進河中,依仗著少時學得一身好水性,拼命游到王金亭面前,張三的手還未觸到王金亭,只見王金亭如游魚一般,被什麼東西托著,緩緩來到岸邊,然後又被重重拋起趴在岸上。張三隻看見兩隻纖白的嫩手,又驚又疑。他遊了過去,由於河水湛清,他看到一個妙齡少女,身穿藍褂紫褂,象一尾魚滑脫開去,留下細碎的水花,水花落後,那少女不見了。張三連忙爬上岸來,劉鶚已扶起奄奄一息的王金亭。劉哇著急地叫道:“這是怎麼搞的?王大人定是被那女子推下去了,找不著窩主,何必下這種毒手?”張三扶著王金亭來到茶館內,茶房遞過一杯熱茶,服侍王金亭喝下。王金亭緩緩醒來:“背痛。”張三撩起他的長衫,見那背上有一個紫紅印,心裡頓時明白:這女子定是洪升派來的刺客,或許就是玉蟬翼裝扮的。
張三取出傷口止痛膏給王金亭貼好,叫來一輛馬車,扶王金亭上去,劉鶚和張三坐在旁邊,馬車穿街過巷,一忽兒到了雲居樓。張三向馬車夫付了錢,背起王金亭來到客店內,劉鶚找了一個郎中過來給王金亭瞧了瞧,開了一副藥方,劉鶚又張羅著到藥鋪配齊了藥,回來叫店家去煮。
一會兒,店家端著煮好的湯藥進來,張三接過裝著湯藥的大碗,就要給王金亭服下。忽聽嚓的一聲,一粒石子飛來,不偏不倚,中正那湯藥碗,碗片四濺,湯藥灑了張三一身。張三有些氣惱,飛步出門,只見一個人影在對面一閃就不見了。張三攀扶著上了房,那人已不見蹤跡,在一棵古槐上有一支飛鏢壓著一張紙條。張三取下飛鏢,展開紙條,上面寫著一首小詩:留連大明糊,餓余水餃糊。是泉難辨水,假娼盤龍圖。
張三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他想:劉鶚先生是個有墨水的人,不如去請教他。他一個翻身下來,來到屋裡。王金亭氣色見好,正在炕上咳嗽,劉鶚怔怔發呆。店家道:“剩下的湯藥也不知是被誰偷走,真是奇怪,雲居樓開辦二十多年,也真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奇事,莫非來了賊人?”
張三把那小小詩遞給劉鶚,說道:“剛才我去追賊人,看到樹上有一張氏條,打開一看,是這首小詩,我看不明白,請先生給講解一下。”
劉鶚看了小詩,臉上青一塊,白一塊,他說道:“這首小詩還真有一段來歷哩……”
------------
雲居樓翻掌驅盤龍 秦淮河曬腹笑夫子(1)
------------
只聽劉鶚緩緩道:“這‘留連大明湖’一句,就是指被大明湖秀麗的景色所迷醉,留連忘返。‘餓余水餃糊’是說如果在遊歷中肚子餓了,可以在鵲華橋的小店吃點香噴噴的水餃。‘是泉難辨水’一句是說泉城泉眼太多,是泉水、河水、湖水、雨水、雪水都辨不清楚。‘假娼盤龍圖’一句是說有的鄉間女子扮做娼jì,騙了不少遊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盼望著每年皇上選妃時,能夠選中自己,到後宮享那榮華富貴。”王金亭聽了,微微冷笑,說道:“劉鶚先生,可別忘了白居易的《太陽宮裡白髮歌》,李商隱的‘寂寥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劉鶚笑道:“這可也有女子想當趙飛燕、楊玉環、葉赫那拉氏呀!”
晚上,王金亭感覺身體好了一些,倚在炕上睡著了,張三見他睡了,心裡覺得安穩了許多,也睡下了。劉鶚在雲居樓二樓的一間屋裡安歇了。
睡至半夜,張三被人推醒,睜眼一瞧,原來是王金亭,王金亭指指屋外。張三聽到一陣“嚓嚓”的腳步聲。一忽兒,門栓被人輕輕撥開,劉鶚躡手躡腳走了進來,他來到張三面前輕輕叫道:“張三爺,張三爺!……”張三假裝睡熟,沒有回答。劉鶚又叫王金亭:“王大人,王大人!……”王金亭雙目微閉,也沒有回答。劉鶚眼裡現出凶光,將盤好的辮子散開,用力一抖,朝王金亭甩來。張三早有準備,抄起枕旁的寶刀,猛地上前架住劉鶚的辮子,只聽“嚓”的一聲,濺起火星,原來這辮子內有鋼絲纏繞。“‘鐵辮子’盤龍!”張三大叫一聲,一個“鷂子翻身”跳下炕來。
假扮劉鶚的那人正是盤龍,化裝扮《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在大明湖水仙祠題詩哄過五金亭和張三,以後便尋找時機殺王金亭。他與玉蟬翼商議好企圖在趵突泉將王金亭推下泉池,但沒有找到良機;那個一直尾隨王金亭等人的女人就是玉蟬翼。在黑虎泉邊,王金亭終於找到機會,乘王金亭獨自一人在護城河邊徘徊之時,突然一掌將王金亭打下河中,然後逃去。
“鐵辮子”盤龍見王金亭被救起,又想出計策,在湯藥中滲了毒藥,正在給王金亭服藥時,卻被隱身人打碎藥碗,他見時機一錯再錯,於是想趁王金亭和張三熟睡之時將王金亭害死,沒想又被他們發現。
王金亭一直沒有睡著,他已識破了盤龍的真面目,他愈發覺得劉鶚可疑,一直到張三拿著小詩請劉鶚猜解時,他在一旁聽出了真機。“留連大明湖,餓余水餃糊。是泉難辨水,假娼盤龍圖。”這四句詩的詩頭諧音是劉鶚是假,第四句詩中又有“盤龍”二字,那麼眼前的這個劉鶚就是浙江巡撫洪升帳下的“鐵辮子”盤龍了。王金亭又想起一直尾隨他們鬼鬼崇崇的那個女人,從趵泉到金線泉,從金線泉又到黑虎泉,一直到把他推下河中……這裡面一定有大陰謀,有一伙人在暗害他,那一伙人必是洪升的同黨。那麼在河中救他的那個女人是誰呢?打碎藥碗、飛鏢遺詩的那個女人又是誰呢?……這真是一個謎,他越發覺得“劉鶚”可疑,這個“劉鶚”不象是那個瀟灑飄逸的文士劉鶚,他很可能就是那個盤龍。想著想著,王金亭出了一身冷汗,一直沒有睡熟,直到有人撬門,他推醒了張三。
王金亭一落款,驚喜得叫道:“你就是劉鶚先生?”那劉鶚緩緩回身,上下打量著王金亭和張三,操著江蘇口音問道:“你們二位是……”王金亭道:“我是刑部的王金亭,這位是張三爺,是隨我到南方辦公事的。”劉鶚那皺巴巴的臉上現出了笑容。
劉鶚道:“原來是王大人和張三爺,真是千里有緣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我寫的那部《老殘遊記》,已在《繡像小說》半月刑上登了十三回,後因身體不適,暫時擱筆。如今《天津日日新聞》又約我續寫,所以我又來漫遊這泉城,搜集一點素材,接著寫下去。”
張三見劉鶚的辮子與眾不同,比一般人的辮子粗些,盤纏在脖子上。王金亭問:“鐵雲先生舍下何處?”劉鶚道:“雲居樓內。”哎呀,我們同住一處,還是近鄰叫!”劉鶚道:“我昨日深夜才來此店內。二位是初游泉城吧?”王金亭點點頭。劉鶚笑著說:“我已是十游泉城了,那我來做嚮導吧。元朝的於欽在《江波樓記略》中寫道:‘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而諸泉之冠趵突泉則被有些名人稱為‘天下第一泉’,為泉城七十二泉之首,此泉與大明湖、千佛山合稱濟南三絕。”
王金亭道:“請先生同我們一起游趵突泉吧。”劉鶚點點頭,三人過了水仙祠,上了船,盪到歷下停的後面。兩邊荷葉荷花將船夾住,擦著船嗤嗤作響;那水鳥被人驚起,格格價飛;那水盈盈的蓮蓬,不斷的繃到船窗裡面來。張三隨手摘了幾個蓮蓬,分給大家吃,大家一面吃著,一面船已到了鵲華橋畔了。
到了鵲華橋邊,三人找個飯館,用了些香噴噴的三鮮餡水餃,又來到西門橋南邊的趵突泉。泉池近似方形,有一畝地寬闊,四周有精雕石欄,池內的三眼甘泉汩汩有聲,仿佛是翻滾著三堆白雪,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這三股水,均比吊桶還粗,池內泉水湛藍湛藍的,游魚歷歷可數,璀璨的陽光一照she,魚兒仿佛都懸於綠得醉人的空氣之中。池子北面是個呂祖殿,殿前搭著涼棚,擺設著四五張桌子、十幾條板凳賣茶,以便遊人歇息。
有個窈窕女子也倚著欄杆觀泉,她身穿一件淡綠印花布褂,紅布大腳褲子,眉似春山,眼如秋水,兩腮逐厚,如帛裹朱,從白嫩里隱隱透出紅來。
王金亭、張三隨著劉鶚喝了些茶,出了趵突泉後門,向東轉了幾個彎,尋著了金泉乙院。進了二門,便是投轄井,相傳是陳遵留客之處。再望西去,過一重門,便是一個蝴蝶廳,廳前廳後均有泉水圍繞。廳後許多芭蕉,綠油油,一碧無際。丁北角上,芭蕉叢中有個方池,不過兩丈見方,就是金線泉了。劉鶚道:“這個金線泉,剛才看到的趵突泉,南門外的黑虎泉,撫台衙門裡的珍珠泉,喚做四大名泉。”劉鶚又指著泉水道:“你們瞧,那水面上有一條線,仿佛遊絲一般,在水面上搖曳,看見了沒有?”張三側著頭,彎下腰看去,只見水面上又出現方才那個女子,她也踅到池子西面,彎了身體,側著頭,在朝下觀望。
王金亭叫道:“看見了,看見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劉鶚道:“下面有兩股泉水,力量相敵,泉水從池底兩邊上涌,由於兩股泉水的承壓力不同,在水面相交時就形成了一根水線,太陽光一照,水線游移不定,如飄浮在水面上的一根金絲。”張三皺著眉頭道:“我怎麼看不見?”劉鶚拉他來到西面:“遊人要想看清楚這條金線,必須面朝太陽才行。”張三來到西面,倚到那女子旁邊,朝泉下望去,果然見有一根金線游離。
三人出了金泉書院,順著相城南行,過了城角,是一條街市,一直往東。到了南城外頭,護城河水湛清,河裡水糙藍幽幽,有一丈多高。走著走著,看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方池子,一些婦女坐在池邊大石上搗衣,嘴裡哼著小曲。再過去,有一個大池,池南幾間糙房,原來是個茶館。幾個人進了茶館,茶館笑吟吟端上茶水,那茶壺是本地人仿照宜興壺燒的,倒也雅致。
張三朝窗外望去,只見方才那個女子也姍姍而來。張三問道:“這女子為何總跟著我們?”劉鶚神秘地一笑:“她孤身一人,搽抹得如同銀人,我看八成是本地的暗娼,我們不去管她,只管喝茶。”
王金亭問:“那黑虎泉在什麼地方?”劉鶚道:“你伏到這窗台上朝外看,不就是黑虎泉嗎?”王金亭望外一看,原來是自已腳下有一個石頭雕的老虎頭,約有二尺余丈,倒有尺五六的寬徑。那老虎口中噴出一股泉來,勁頭很足,從池子這邊直衝到池子那邊,然後轉到兩邊,流入護城河去了。王金亭見夕陽西下,縷縷金輝照she泉水,鱗鱗泛光,別有一番風韻,便踱出屋外,來到護城河邊觀看。
------------
大明湖暖劉鶚遺詩 黑虎泉冷美人搡君(2)
------------
張三繼續與劉鶚閒談,從化裝、揚琴談到山東梆子,又談到山東的四平調、五音戲,正談得起興,忽聽“噗通”一聲,張三扭頭望去,王金亭已不在河邊,方才那個女子正朝城西飛跑,張三見勢不妙,飛快衝了出去。
張三衝到護城河邊,只見王金亭在河面上露出半個腦袋。正在苦苦掙扎。張三不由分說,也“噗通”跳進河中,依仗著少時學得一身好水性,拼命游到王金亭面前,張三的手還未觸到王金亭,只見王金亭如游魚一般,被什麼東西托著,緩緩來到岸邊,然後又被重重拋起趴在岸上。張三隻看見兩隻纖白的嫩手,又驚又疑。他遊了過去,由於河水湛清,他看到一個妙齡少女,身穿藍褂紫褂,象一尾魚滑脫開去,留下細碎的水花,水花落後,那少女不見了。張三連忙爬上岸來,劉鶚已扶起奄奄一息的王金亭。劉哇著急地叫道:“這是怎麼搞的?王大人定是被那女子推下去了,找不著窩主,何必下這種毒手?”張三扶著王金亭來到茶館內,茶房遞過一杯熱茶,服侍王金亭喝下。王金亭緩緩醒來:“背痛。”張三撩起他的長衫,見那背上有一個紫紅印,心裡頓時明白:這女子定是洪升派來的刺客,或許就是玉蟬翼裝扮的。
張三取出傷口止痛膏給王金亭貼好,叫來一輛馬車,扶王金亭上去,劉鶚和張三坐在旁邊,馬車穿街過巷,一忽兒到了雲居樓。張三向馬車夫付了錢,背起王金亭來到客店內,劉鶚找了一個郎中過來給王金亭瞧了瞧,開了一副藥方,劉鶚又張羅著到藥鋪配齊了藥,回來叫店家去煮。
一會兒,店家端著煮好的湯藥進來,張三接過裝著湯藥的大碗,就要給王金亭服下。忽聽嚓的一聲,一粒石子飛來,不偏不倚,中正那湯藥碗,碗片四濺,湯藥灑了張三一身。張三有些氣惱,飛步出門,只見一個人影在對面一閃就不見了。張三攀扶著上了房,那人已不見蹤跡,在一棵古槐上有一支飛鏢壓著一張紙條。張三取下飛鏢,展開紙條,上面寫著一首小詩:留連大明糊,餓余水餃糊。是泉難辨水,假娼盤龍圖。
張三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他想:劉鶚先生是個有墨水的人,不如去請教他。他一個翻身下來,來到屋裡。王金亭氣色見好,正在炕上咳嗽,劉鶚怔怔發呆。店家道:“剩下的湯藥也不知是被誰偷走,真是奇怪,雲居樓開辦二十多年,也真沒有發生過這樣的奇事,莫非來了賊人?”
張三把那小小詩遞給劉鶚,說道:“剛才我去追賊人,看到樹上有一張氏條,打開一看,是這首小詩,我看不明白,請先生給講解一下。”
劉鶚看了小詩,臉上青一塊,白一塊,他說道:“這首小詩還真有一段來歷哩……”
------------
雲居樓翻掌驅盤龍 秦淮河曬腹笑夫子(1)
------------
只聽劉鶚緩緩道:“這‘留連大明湖’一句,就是指被大明湖秀麗的景色所迷醉,留連忘返。‘餓余水餃糊’是說如果在遊歷中肚子餓了,可以在鵲華橋的小店吃點香噴噴的水餃。‘是泉難辨水’一句是說泉城泉眼太多,是泉水、河水、湖水、雨水、雪水都辨不清楚。‘假娼盤龍圖’一句是說有的鄉間女子扮做娼jì,騙了不少遊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盼望著每年皇上選妃時,能夠選中自己,到後宮享那榮華富貴。”王金亭聽了,微微冷笑,說道:“劉鶚先生,可別忘了白居易的《太陽宮裡白髮歌》,李商隱的‘寂寥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劉鶚笑道:“這可也有女子想當趙飛燕、楊玉環、葉赫那拉氏呀!”
晚上,王金亭感覺身體好了一些,倚在炕上睡著了,張三見他睡了,心裡覺得安穩了許多,也睡下了。劉鶚在雲居樓二樓的一間屋裡安歇了。
睡至半夜,張三被人推醒,睜眼一瞧,原來是王金亭,王金亭指指屋外。張三聽到一陣“嚓嚓”的腳步聲。一忽兒,門栓被人輕輕撥開,劉鶚躡手躡腳走了進來,他來到張三面前輕輕叫道:“張三爺,張三爺!……”張三假裝睡熟,沒有回答。劉鶚又叫王金亭:“王大人,王大人!……”王金亭雙目微閉,也沒有回答。劉鶚眼裡現出凶光,將盤好的辮子散開,用力一抖,朝王金亭甩來。張三早有準備,抄起枕旁的寶刀,猛地上前架住劉鶚的辮子,只聽“嚓”的一聲,濺起火星,原來這辮子內有鋼絲纏繞。“‘鐵辮子’盤龍!”張三大叫一聲,一個“鷂子翻身”跳下炕來。
假扮劉鶚的那人正是盤龍,化裝扮《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在大明湖水仙祠題詩哄過五金亭和張三,以後便尋找時機殺王金亭。他與玉蟬翼商議好企圖在趵突泉將王金亭推下泉池,但沒有找到良機;那個一直尾隨王金亭等人的女人就是玉蟬翼。在黑虎泉邊,王金亭終於找到機會,乘王金亭獨自一人在護城河邊徘徊之時,突然一掌將王金亭打下河中,然後逃去。
“鐵辮子”盤龍見王金亭被救起,又想出計策,在湯藥中滲了毒藥,正在給王金亭服藥時,卻被隱身人打碎藥碗,他見時機一錯再錯,於是想趁王金亭和張三熟睡之時將王金亭害死,沒想又被他們發現。
王金亭一直沒有睡著,他已識破了盤龍的真面目,他愈發覺得劉鶚可疑,一直到張三拿著小詩請劉鶚猜解時,他在一旁聽出了真機。“留連大明湖,餓余水餃糊。是泉難辨水,假娼盤龍圖。”這四句詩的詩頭諧音是劉鶚是假,第四句詩中又有“盤龍”二字,那麼眼前的這個劉鶚就是浙江巡撫洪升帳下的“鐵辮子”盤龍了。王金亭又想起一直尾隨他們鬼鬼崇崇的那個女人,從趵泉到金線泉,從金線泉又到黑虎泉,一直到把他推下河中……這裡面一定有大陰謀,有一伙人在暗害他,那一伙人必是洪升的同黨。那麼在河中救他的那個女人是誰呢?打碎藥碗、飛鏢遺詩的那個女人又是誰呢?……這真是一個謎,他越發覺得“劉鶚”可疑,這個“劉鶚”不象是那個瀟灑飄逸的文士劉鶚,他很可能就是那個盤龍。想著想著,王金亭出了一身冷汗,一直沒有睡熟,直到有人撬門,他推醒了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