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我可以對那些殺人犯哲暫不作判決,但是我認為他們是社會的蠹蟲,他們製造仇恨,隨心所欲。我情願相信他們生來就是廢人,或許因為這個緣故,人們會可憐他們,但即使如此,也不會寬宥他們。因為寬宥他們,無異於寬宥那些從中世紀瘟疫流行的村莊中逃出而混進鄰村無辜村民和活潑孩子中的人。無辜者必須受到保護,他們應該能在平靜和博愛中和睦相處。
使我震驚的是似乎沒有人關心無辜者。當讀到一起謀殺案時,看上去人們對悲慘情景——譬如說一家小煙鋪的顫巍巍的老婦,正轉身為一年輕的惡棍拿盒煙時,卻被打死了——無動於衷。人們似乎對這種恐怖行為,對她的痛苦,對她終於辭別人世不在乎。誰都對死者的痛苦不以為然,人們只是對年輕的殺人犯不勝同情,因為他年輕。
為什麼不把他處以死刑?在這個國家,我們捕殺豺狼,並不試圖讓豺狼和羊群和睦相處。我們進山捕殺野豬,以防它下山在溪邊咬死孩子。它們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就捕殺它們。
我對那些被殘忍仇恨的黴菌所侵蝕而視他人生命為草芥的人怎麼辦呢?這些人常常有良好的家境,良好的機遇,受過良好的教育,可他們說白了就是不走正道。對這種人有什麼辦法呢?怎麼處置殺人犯?不是終生監禁,這要比古希臘一杯毒芹汁處死更殘酷。我們所找到的最好辦法是流放。
廣漠的曠野上,只有土著居民在那生息,在那只能生活在更加鄙陋的環境中。
讓我們看一看這種觀念:今日之短曾是昔日之長。如果不是心狠手毒,如果不是嗜殺成性,如果不是全無憐憫之心,也許人類就難以生存下去。也許早就絕種了。當今的惡人也許是昔日的強者。那時他有這種必要,但是今天卻沒有這個必要了,他成了危險分子。
在我看來,惟一希望是強制這種人為整個社會的利益有所貢獻。例如,可以允許這種人在一杯毒芹汁或是獻身於試驗性研究之間作出選擇。
這似乎從偵探小說扯遠了,但是即可能說明了為什麼我對受害者比罪犯更有興趣。受害者被描寫得愈逼真,由此而產生的憤慨就愈加強烈,那麼,當我們把他從死亡的幽谷中拯救出來時,心裡也就充滿著愉快的勝利感。
3
第二年三月,我按計劃去了烏爾。馬克斯到車站接我。
我曾想自己會不會害羞,畢竟,我倆才結婚就分開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倆好像昨天就在一起了。馬克斯給我寫的信很詳細,我感到我對當時考古挖掘地進展情況像一個考古工作者那樣了解。回家之前,我在考古隊營地住了幾天。萊恩和凱薩琳熱情地招待我,馬克斯還帶我去挖掘地點看了看。
天不作美,突然颳起了暴風。這時我才注意到馬克斯的眼睛已習慣了風沙。我踉踉蹌蹌地跟在他身後,狂風吹得我睜不開眼,而馬克斯眼睛圓睜,給我指這兒說那兒。我惟一的念頭是躲到房子裡去,但是我還是勇敢地堅持下來了,因為儘管很難受,我對馬克斯在信中說到的一切卻極為感興趣。
隨著挖掘季節的結束,我倆決定經波斯回國。這時有個小型航空公司(是德國人辦的),開辦了巴格達至波斯的航線,我們搭乘了飛機。這是一種單引擎的飛機,只有一個駕駛員。我倆都感到這太冒險了。
飛機抵達設拉子,我還記得那兒的景色多麼令人嚮往,它就像是嵌在灰褐色曠野上的一頗深綠色寶石。飛機愈飛愈近,綠寶石愈加光彩奪目;飛機降落後,我們終於發現這是——座由綠洲、棕櫚和花園組成的綠色城市。我不知道波斯究竟有多少沙漠,可我明白了為什麼波斯人那麼珍視花園,這是因為有座花園是多麼地不易。
我們從設拉子乘車去伊斯法罕。馬克斯和我打算,如果護照、簽證、旅費等等不成問題的話,就取道俄國繼續旅行。
為此。我們去了伊朗銀行詢問。銀行經理嘆了口氣說:“有不少困難。”
“是這樣?”馬克斯預料到會有困難,但肯定不致於難以成行吧?“要知道,”銀行經理解釋說,“他們的法律常變來變去,總不固定,況且法律之間也常自招矛盾。某條法律說不能把某種外幣帶出境,而另一條則說這是惟一允許出境的外幣。”
馬克斯對此表示理解。銀行經理來了精神,他告訴我們旅途會很愜意的:“讓我想想,你們想坐汽車去裏海?是嗎?坐汽車走挺好。先到雷什特,從那兒乘船去巴庫。那船是俄國人的,我對它一無所知,可人們都去坐船。”
這就樣,我們如期踏上了旅途,帶上了大量的伊朗金幣,懷揣著俄國領事開的證明。
坐車去裏海真是美極了。汽車先爬上岩山裸露的山崗,然後越過山頂,下山時,我們發現到了另一個世界:和風煦煦,飄著雨絲。終於到了雷什特。
我們被帶上了那艘令人不快的俄國船,神經相當緊張。
一切都與波斯和伊拉克截然不同。首先,船出奇地乾淨,簡直像醫院一樣乾淨。窄小的客艙里擺著高高的鐵床,硌人的草褥子。乾淨的粗布床單,一把馬口鐵水壺和一個臉盆。船員們都像機器人一樣,看上去都有六英尺高,金黃色的頭髮,面無表情。他們待我們彬彬有禮。馬克斯和我覺得就像《公開的界限》劇中那對自殺夫婦一樣,倆人在船上像鬼魂一樣四處遊蕩。誰也不和我們講話,也不看我們一眼,對我們根本不加注意。
我們到了巴庫。一位蘇聯旅行社的代表來接我們。他人不錯,通曉古今,講一口流利的法語。他問我們是否想去歌劇院看看《浮士德》的演出。我並不想去。於是他說會給我們安排其它娛樂活動。我們被帶著參觀造型各異的建築物和未竣工的公寓。
我們去黑海時一路順風。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在伊內博盧港停泊,在那裡,有人把幾隻可愛的棕色小熊帶上船,聽說是運往馬賽動物園的。如今想起當時一個五大三粗的法國水手拿著奶瓶一本正經地挨個給小熊餵奶就好笑。
4
對馬克斯來說,到尼尼微的意義就在於對那兒的土丘進行挖掘。坎貝爾-湯普森夫婦對此並不十分熱心,但是他們事先已同意馬克斯可以試一試。史前文化在考古上突然成了熱門,因為當時幾乎所有出土文物都屬於有史時期。
他們到野外不為人所注意的小土丘上尋覓。每到一地都要撿些彩繪陶片,貼上標籤,分門別類地裝進袋子,再審視圖案,這事其樂無窮。儘管它們年代已久,但仍有新鮮感。
由於這些陶片上沒有文字,所以確定它們的年代是異常困難的。很難說清楚某種類型的陶片的年代是在另一種之前還是之後。我們在尼尼韋的挖掘結果確實激動人心,因為不久就證明,那座九十英尺高的大土丘,有四分之三屬於史前時期,這以前從未引起過注意,僅僅知道地面部分屬於亞述時代。
馬克斯的著作擺到了我的眼前:《尼姆魯德及其遺蹟》。
我多麼為他得償夙願而高興呵。尼姆魯德從百年沉睡中醒來了,菜亞德開拓了這項工作,我丈夫將它完成了。
使我震驚的是似乎沒有人關心無辜者。當讀到一起謀殺案時,看上去人們對悲慘情景——譬如說一家小煙鋪的顫巍巍的老婦,正轉身為一年輕的惡棍拿盒煙時,卻被打死了——無動於衷。人們似乎對這種恐怖行為,對她的痛苦,對她終於辭別人世不在乎。誰都對死者的痛苦不以為然,人們只是對年輕的殺人犯不勝同情,因為他年輕。
為什麼不把他處以死刑?在這個國家,我們捕殺豺狼,並不試圖讓豺狼和羊群和睦相處。我們進山捕殺野豬,以防它下山在溪邊咬死孩子。它們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就捕殺它們。
我對那些被殘忍仇恨的黴菌所侵蝕而視他人生命為草芥的人怎麼辦呢?這些人常常有良好的家境,良好的機遇,受過良好的教育,可他們說白了就是不走正道。對這種人有什麼辦法呢?怎麼處置殺人犯?不是終生監禁,這要比古希臘一杯毒芹汁處死更殘酷。我們所找到的最好辦法是流放。
廣漠的曠野上,只有土著居民在那生息,在那只能生活在更加鄙陋的環境中。
讓我們看一看這種觀念:今日之短曾是昔日之長。如果不是心狠手毒,如果不是嗜殺成性,如果不是全無憐憫之心,也許人類就難以生存下去。也許早就絕種了。當今的惡人也許是昔日的強者。那時他有這種必要,但是今天卻沒有這個必要了,他成了危險分子。
在我看來,惟一希望是強制這種人為整個社會的利益有所貢獻。例如,可以允許這種人在一杯毒芹汁或是獻身於試驗性研究之間作出選擇。
這似乎從偵探小說扯遠了,但是即可能說明了為什麼我對受害者比罪犯更有興趣。受害者被描寫得愈逼真,由此而產生的憤慨就愈加強烈,那麼,當我們把他從死亡的幽谷中拯救出來時,心裡也就充滿著愉快的勝利感。
3
第二年三月,我按計劃去了烏爾。馬克斯到車站接我。
我曾想自己會不會害羞,畢竟,我倆才結婚就分開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倆好像昨天就在一起了。馬克斯給我寫的信很詳細,我感到我對當時考古挖掘地進展情況像一個考古工作者那樣了解。回家之前,我在考古隊營地住了幾天。萊恩和凱薩琳熱情地招待我,馬克斯還帶我去挖掘地點看了看。
天不作美,突然颳起了暴風。這時我才注意到馬克斯的眼睛已習慣了風沙。我踉踉蹌蹌地跟在他身後,狂風吹得我睜不開眼,而馬克斯眼睛圓睜,給我指這兒說那兒。我惟一的念頭是躲到房子裡去,但是我還是勇敢地堅持下來了,因為儘管很難受,我對馬克斯在信中說到的一切卻極為感興趣。
隨著挖掘季節的結束,我倆決定經波斯回國。這時有個小型航空公司(是德國人辦的),開辦了巴格達至波斯的航線,我們搭乘了飛機。這是一種單引擎的飛機,只有一個駕駛員。我倆都感到這太冒險了。
飛機抵達設拉子,我還記得那兒的景色多麼令人嚮往,它就像是嵌在灰褐色曠野上的一頗深綠色寶石。飛機愈飛愈近,綠寶石愈加光彩奪目;飛機降落後,我們終於發現這是——座由綠洲、棕櫚和花園組成的綠色城市。我不知道波斯究竟有多少沙漠,可我明白了為什麼波斯人那麼珍視花園,這是因為有座花園是多麼地不易。
我們從設拉子乘車去伊斯法罕。馬克斯和我打算,如果護照、簽證、旅費等等不成問題的話,就取道俄國繼續旅行。
為此。我們去了伊朗銀行詢問。銀行經理嘆了口氣說:“有不少困難。”
“是這樣?”馬克斯預料到會有困難,但肯定不致於難以成行吧?“要知道,”銀行經理解釋說,“他們的法律常變來變去,總不固定,況且法律之間也常自招矛盾。某條法律說不能把某種外幣帶出境,而另一條則說這是惟一允許出境的外幣。”
馬克斯對此表示理解。銀行經理來了精神,他告訴我們旅途會很愜意的:“讓我想想,你們想坐汽車去裏海?是嗎?坐汽車走挺好。先到雷什特,從那兒乘船去巴庫。那船是俄國人的,我對它一無所知,可人們都去坐船。”
這就樣,我們如期踏上了旅途,帶上了大量的伊朗金幣,懷揣著俄國領事開的證明。
坐車去裏海真是美極了。汽車先爬上岩山裸露的山崗,然後越過山頂,下山時,我們發現到了另一個世界:和風煦煦,飄著雨絲。終於到了雷什特。
我們被帶上了那艘令人不快的俄國船,神經相當緊張。
一切都與波斯和伊拉克截然不同。首先,船出奇地乾淨,簡直像醫院一樣乾淨。窄小的客艙里擺著高高的鐵床,硌人的草褥子。乾淨的粗布床單,一把馬口鐵水壺和一個臉盆。船員們都像機器人一樣,看上去都有六英尺高,金黃色的頭髮,面無表情。他們待我們彬彬有禮。馬克斯和我覺得就像《公開的界限》劇中那對自殺夫婦一樣,倆人在船上像鬼魂一樣四處遊蕩。誰也不和我們講話,也不看我們一眼,對我們根本不加注意。
我們到了巴庫。一位蘇聯旅行社的代表來接我們。他人不錯,通曉古今,講一口流利的法語。他問我們是否想去歌劇院看看《浮士德》的演出。我並不想去。於是他說會給我們安排其它娛樂活動。我們被帶著參觀造型各異的建築物和未竣工的公寓。
我們去黑海時一路順風。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在伊內博盧港停泊,在那裡,有人把幾隻可愛的棕色小熊帶上船,聽說是運往馬賽動物園的。如今想起當時一個五大三粗的法國水手拿著奶瓶一本正經地挨個給小熊餵奶就好笑。
4
對馬克斯來說,到尼尼微的意義就在於對那兒的土丘進行挖掘。坎貝爾-湯普森夫婦對此並不十分熱心,但是他們事先已同意馬克斯可以試一試。史前文化在考古上突然成了熱門,因為當時幾乎所有出土文物都屬於有史時期。
他們到野外不為人所注意的小土丘上尋覓。每到一地都要撿些彩繪陶片,貼上標籤,分門別類地裝進袋子,再審視圖案,這事其樂無窮。儘管它們年代已久,但仍有新鮮感。
由於這些陶片上沒有文字,所以確定它們的年代是異常困難的。很難說清楚某種類型的陶片的年代是在另一種之前還是之後。我們在尼尼韋的挖掘結果確實激動人心,因為不久就證明,那座九十英尺高的大土丘,有四分之三屬於史前時期,這以前從未引起過注意,僅僅知道地面部分屬於亞述時代。
馬克斯的著作擺到了我的眼前:《尼姆魯德及其遺蹟》。
我多麼為他得償夙願而高興呵。尼姆魯德從百年沉睡中醒來了,菜亞德開拓了這項工作,我丈夫將它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