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不。並不是想教您為難。只不過打聽一下事情經過。讓您不愉快了,實在抱歉!”
由於典子賠罪,店主的臉色漸漸緩和起來。這是一位讓人覺得可親近的老闆,圓圓的臉,兩頰紅紅的。
“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壞傢伙呢。”店主說道。
“起初,他空著手來這兒,說想賣行李家具,問我們買不買。我答應了,又說是車站運到的行李,要照原樣處理掉。價錢,是打開包裝看了貨以後,才這麼定下來的。我和那個人一塊兒去的車站。那是個四十二、三歲,膚色黑黑的人。”
他又說明道:
“後來,那個人在車站辦手續,提出貨來,我馬上雇了輛卡車運回店裡了,一共5件。卡車的租金,也說定由那個人出。拆掉包裝一看,確實是應當處理的舊家具。衣櫃搖搖晃晃,又破又舊,碗櫥、飯桌、桌子,也都是相當舊的東西了。雖然當著您的面,我也得說,我是有點兒後悔的。”
“是嗎?”
典子微笑著點點頭。
“不管怎麼說,還是給的太少了。”
“到這個價,三千五百元,我也是下了狠心才拿出來的呀。這條街還有一家舊家具店,要是拿到那兒去,人家看也不會看。”
老闆自以為恩德無量。
“那麼,這些家具,您這兒現在還有幾件嗎?”
挺可惜的,典子想看一看。
“不,全都賣完了。”店主看起來不大願意地說道。
“我這兒店堂狹小,所以,所有的貨都想儘快推銷掉,就賤價出手了。很快就賣出去了。”
“對不起。”典子不願意讓店主不高興,於是恭敬地說道。
“當時的收據如果還在的話,是否可以允許我看一下?我也是受人之託,也好有個交代。”
店主果真露出厭煩的表情,儘管如此,可能也是不得已吧,他走進了裡間。
一會兒,他一隻手拿著張小紙片出現了。
“就是這個。”
老闆象拿出證據一樣說著。
“感謝之至。”
典子低下頭,把它接了過來。這看起來是用這家店鋪現成的便箋的一半寫成的。
收據
金額總計三千五百元整
出售家具的貨款已經收取。
7月26日
田倉良子 代辦人
致山城舊貨店
——從筆跡看,字寫得不太好。
“沒有那位代辦人的名字呀。”典子說。
“嗯,是的。”店主也說道。
“我也請他寫上,可是那個人說,沒錯兒,不會出問題的,所以我也就沒有再堅持。”
典子乘上了當天傍晚發出的“羽黑號”特快列車。這次特意專程到遙遠的秋田縣的五城目來,可是卻沒有什麼收穫。不過,弄清楚了田倉良子從藤澤站託運的行李家具的下落,或許也可以算作收穫吧。
要說收穫,——典子一邊被車搖晃著一邊在想。經過了秋田縣的繁華的街區之後,窗外只是一派黑色的夜景。
要說收穫,還有那個40歲男人的出現以及賤價處理這批行李這件事。他是誰呢?他和田倉良子是什麼關係呢?他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典子在思考著。
田倉的妻子的娘家是五城目,以前是這樣想的。
那天,在田倉死後訪問藤澤他的家時,他妻子的弟弟說:
“姐姐送遺骨回故鄉去了。”
問到他故鄉在哪兒時,他分明回答說:
“秋田。”
從藤澤發送的行李,到站也是秋田縣五城目。所以,就認為這兒是她的娘家了。來到這裡才知道,五城目街上找不到她的娘家。也許這家早就沒有人了。電報因收報人不明而退回,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行李託運到五城目車站,又在這裡處理掉——這又讓人認為田倉良子的娘家是在秋田的五城目。也許,這是為了防止象電報那樣因收件人不明而退回才這麼做的吧。發出的行李,沒有退回來的。這麼說,無論是誰,在發貨地點都想的是平安到達,同時,認為貨主的家就在到站附近。
那個40歲的男人拍賣這些行李,一定是由於這一原因。那麼,田倉的妻子良子的娘家,已經不在五城目了?可又為什麼偽裝成在這兒呢?
不。典子轉入另一條思路,目光凝視著。
田倉良子的故鄉,並不在什麼五城目,這完全是虛構的。真正的故鄉是在其他地方,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才故意讓人以為這兒是她的故鄉。
如果這樣的話,那個提貨的40歲男子是誰呢?可以知道他與田倉良子有著某種關係,可是,他是誰呢?而且,田倉良子本人又究竟到哪兒去了呢?
村谷亮吾——典子腦子裡突然浮現出這個人物。這個離開箱根之後去向不明,一直沒有消息的阿沙子女士的丈夫。他也是40出頭,也是瘦削身材。
莫非是他!
典子又自己否定了這一推想。亮吾和田倉良子是用怎樣的一條線聯繫起來的呢?不會僅僅是舊家具店所看到的三千五百元收據上那拙劣的筆跡的。要仿照拙劣的筆跡是可以寫出來的,可是田倉的妻子和村谷女士的丈夫之間看不出有什麼聯繫。當然,此外還有亮吾和坂本浩三的卡車的關係。這條線又是如何聯繫的呢?
乘客大部分都不再說話,車廂里代之以鼾聲和熟睡時的呼吸氣息。典子也由於昨夜夜行和今夜夜行的強行軍式的疲勞,不知什麼時候閉上了眼睛,打起瞌睡來。
不知道睡了多長時間。突然,背上象被擊了一下似的,她醒了。
睜開眼睛的不只是典子。乘客全部都起來了。大家都在東張西望。
“火車停下來了。”有人叫道。窗外一片漆黑,一盞燈也看不見。不是車站,不是停車的地方呀!
聽到咔咔的聲響,乘客有人打開玻璃車窗,把頭伸了出去。
“喂,怎麼了?”有人大聲向窗外問道。
下面路基旁邊,乘務員提著燈在走著。
自殺者
1
大部分乘客都站了起來,靠近一側車窗向外張望。外面漆黑一團,只能看見黑朦朦的山影,給人以一種異常的壓迫感。
在列車尾部那邊,可以看到下了車的乘務員的燈光在不停的晃動。
“怎麼啦?”
突然從睡夢中醒來的一個婦女神色不安地向旁邊的乘客問了一句。
“可能是火車出事了。”
“也許有人臥軌自殺。”
大家紛紛地議論猜測著。
也有人說:“或許說不定撞上卡車了。”說這話的好象是個東京人,他的話引起了周圍一片笑聲。這地方是山里,周圍見不到一戶住家的燈光。
有人嘟囔道:“這是什麼地方?”
這時有一個人告訴說:“剛出越後川口不久,大概是六日町或鹽澤一帶吧。”
由於典子賠罪,店主的臉色漸漸緩和起來。這是一位讓人覺得可親近的老闆,圓圓的臉,兩頰紅紅的。
“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壞傢伙呢。”店主說道。
“起初,他空著手來這兒,說想賣行李家具,問我們買不買。我答應了,又說是車站運到的行李,要照原樣處理掉。價錢,是打開包裝看了貨以後,才這麼定下來的。我和那個人一塊兒去的車站。那是個四十二、三歲,膚色黑黑的人。”
他又說明道:
“後來,那個人在車站辦手續,提出貨來,我馬上雇了輛卡車運回店裡了,一共5件。卡車的租金,也說定由那個人出。拆掉包裝一看,確實是應當處理的舊家具。衣櫃搖搖晃晃,又破又舊,碗櫥、飯桌、桌子,也都是相當舊的東西了。雖然當著您的面,我也得說,我是有點兒後悔的。”
“是嗎?”
典子微笑著點點頭。
“不管怎麼說,還是給的太少了。”
“到這個價,三千五百元,我也是下了狠心才拿出來的呀。這條街還有一家舊家具店,要是拿到那兒去,人家看也不會看。”
老闆自以為恩德無量。
“那麼,這些家具,您這兒現在還有幾件嗎?”
挺可惜的,典子想看一看。
“不,全都賣完了。”店主看起來不大願意地說道。
“我這兒店堂狹小,所以,所有的貨都想儘快推銷掉,就賤價出手了。很快就賣出去了。”
“對不起。”典子不願意讓店主不高興,於是恭敬地說道。
“當時的收據如果還在的話,是否可以允許我看一下?我也是受人之託,也好有個交代。”
店主果真露出厭煩的表情,儘管如此,可能也是不得已吧,他走進了裡間。
一會兒,他一隻手拿著張小紙片出現了。
“就是這個。”
老闆象拿出證據一樣說著。
“感謝之至。”
典子低下頭,把它接了過來。這看起來是用這家店鋪現成的便箋的一半寫成的。
收據
金額總計三千五百元整
出售家具的貨款已經收取。
7月26日
田倉良子 代辦人
致山城舊貨店
——從筆跡看,字寫得不太好。
“沒有那位代辦人的名字呀。”典子說。
“嗯,是的。”店主也說道。
“我也請他寫上,可是那個人說,沒錯兒,不會出問題的,所以我也就沒有再堅持。”
典子乘上了當天傍晚發出的“羽黑號”特快列車。這次特意專程到遙遠的秋田縣的五城目來,可是卻沒有什麼收穫。不過,弄清楚了田倉良子從藤澤站託運的行李家具的下落,或許也可以算作收穫吧。
要說收穫,——典子一邊被車搖晃著一邊在想。經過了秋田縣的繁華的街區之後,窗外只是一派黑色的夜景。
要說收穫,還有那個40歲男人的出現以及賤價處理這批行李這件事。他是誰呢?他和田倉良子是什麼關係呢?他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典子在思考著。
田倉的妻子的娘家是五城目,以前是這樣想的。
那天,在田倉死後訪問藤澤他的家時,他妻子的弟弟說:
“姐姐送遺骨回故鄉去了。”
問到他故鄉在哪兒時,他分明回答說:
“秋田。”
從藤澤發送的行李,到站也是秋田縣五城目。所以,就認為這兒是她的娘家了。來到這裡才知道,五城目街上找不到她的娘家。也許這家早就沒有人了。電報因收報人不明而退回,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行李託運到五城目車站,又在這裡處理掉——這又讓人認為田倉良子的娘家是在秋田的五城目。也許,這是為了防止象電報那樣因收件人不明而退回才這麼做的吧。發出的行李,沒有退回來的。這麼說,無論是誰,在發貨地點都想的是平安到達,同時,認為貨主的家就在到站附近。
那個40歲的男人拍賣這些行李,一定是由於這一原因。那麼,田倉的妻子良子的娘家,已經不在五城目了?可又為什麼偽裝成在這兒呢?
不。典子轉入另一條思路,目光凝視著。
田倉良子的故鄉,並不在什麼五城目,這完全是虛構的。真正的故鄉是在其他地方,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才故意讓人以為這兒是她的故鄉。
如果這樣的話,那個提貨的40歲男子是誰呢?可以知道他與田倉良子有著某種關係,可是,他是誰呢?而且,田倉良子本人又究竟到哪兒去了呢?
村谷亮吾——典子腦子裡突然浮現出這個人物。這個離開箱根之後去向不明,一直沒有消息的阿沙子女士的丈夫。他也是40出頭,也是瘦削身材。
莫非是他!
典子又自己否定了這一推想。亮吾和田倉良子是用怎樣的一條線聯繫起來的呢?不會僅僅是舊家具店所看到的三千五百元收據上那拙劣的筆跡的。要仿照拙劣的筆跡是可以寫出來的,可是田倉的妻子和村谷女士的丈夫之間看不出有什麼聯繫。當然,此外還有亮吾和坂本浩三的卡車的關係。這條線又是如何聯繫的呢?
乘客大部分都不再說話,車廂里代之以鼾聲和熟睡時的呼吸氣息。典子也由於昨夜夜行和今夜夜行的強行軍式的疲勞,不知什麼時候閉上了眼睛,打起瞌睡來。
不知道睡了多長時間。突然,背上象被擊了一下似的,她醒了。
睜開眼睛的不只是典子。乘客全部都起來了。大家都在東張西望。
“火車停下來了。”有人叫道。窗外一片漆黑,一盞燈也看不見。不是車站,不是停車的地方呀!
聽到咔咔的聲響,乘客有人打開玻璃車窗,把頭伸了出去。
“喂,怎麼了?”有人大聲向窗外問道。
下面路基旁邊,乘務員提著燈在走著。
自殺者
1
大部分乘客都站了起來,靠近一側車窗向外張望。外面漆黑一團,只能看見黑朦朦的山影,給人以一種異常的壓迫感。
在列車尾部那邊,可以看到下了車的乘務員的燈光在不停的晃動。
“怎麼啦?”
突然從睡夢中醒來的一個婦女神色不安地向旁邊的乘客問了一句。
“可能是火車出事了。”
“也許有人臥軌自殺。”
大家紛紛地議論猜測著。
也有人說:“或許說不定撞上卡車了。”說這話的好象是個東京人,他的話引起了周圍一片笑聲。這地方是山里,周圍見不到一戶住家的燈光。
有人嘟囔道:“這是什麼地方?”
這時有一個人告訴說:“剛出越後川口不久,大概是六日町或鹽澤一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