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說這起空難,是世界航空史上規模最大的事故。豈止日本全國,就連世界也被為之震撼。

  為此,政府組成龐大的事故調查組,並責成警視廳和海上保安廳展開聯合調查。

  “你這種推理,是口吐狂言的謬論!”

  土井署長責備渡邊警官信口雌黃。

  “您說我的推理是胡編亂諂?”

  渡邊警官毫不在乎上司的批評。

  “政府組織的調查組裡竟摻入企業傾向,不!是企業在左右調查組!”

  “大概不能說是左右調查組吧?僅僅是兩個企業集團支持兩個教授的各自觀點。”

  土井署長顯得異常穩重、老練。

  “但事實是,這兩個企業集團的意見卻成了調查組的主流。”

  “所謂企業陰謀,請具體說一說。”

  一直在聚精會神傾聽的那須警長,眼睛半睜半閉的。

  “我,”

  渡邊警官見有人支持自己,勁頭又足了起來。

  “庫魯薩派就失事飛機的第四引擎,玩弄了花招。”

  “什麼?”

  不知是誰,發出了喉嚨里像被什麼東西噎住的聲音。

  “所以,本來就主張統一戰線的庫魯薩派的千代田財團,與中央財團聯手攻擊對第四引擎抱有懷疑態度的吉村君。那是因為第四引擎的檢查工作一旦有吉村君參加,事故原因就會水落石出,局面也就不可收拾。不用說,對於支持飛行員操作上失誤主張的中央財團,希望支持飛機結構不合理主張的人越少越好。就中央財團來說,恐怕沒有一個人懷疑,飛機失事是千代田財團方面的陰謀所致?如果有人懷疑,那當然是絕對有力的攻擊材料。可問題是,懷疑的人不是中央財團方面,而是斯普魯多派的大竹專務,他對第四引掣抱有疑問。因此,儘管他是斯普魯多派,但他對吉村君主張表示出來的濃厚興趣,應該說是自相矛盾的。

  如果全日航飛機失事,是庫魯薩派千代田財團的企業陰謀,不僅不能在機型選擇的混戰中取勝,而且該財團本身將徹底崩潰,大竹專務在全日航公司內部的地位將更加牢固。我雖不清楚全日航公司內部的派系鬥爭,可僅憑此舉,也許能使大竹專務的對立派頃刻瓦解,以奠定勝局。

  清楚這一事實真相的庫魯薩派,無疑十分狼狽。無論如何必須在大竹專務抓住事實真相前,置其於死地,以殺人滅口。難道不是這樣嗎?”

  與會者被渡邊警官的發言,深深吸引住了。在大家看來,儘管這依然是不合邏輯的推理,可已經沒有人再認為這是謬論。

  “如果抓住真相,一切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僅兇手暴露,說得嚴重一點,將與千代田企業財團和庫魯薩飛機製造公司的滅亡緊緊聯繫在一起。然而,靠這些大型企業集團工作而生存的人數,恐怕相當於一個地方城市的人口總數。加上連鎖企業的從業人數和他們的家屬人數,也許達到一個大城市人口的總數?為了這麼多人的生活幸福,殺死像大竹專務和吉村君這樣一兩個人又能算得了什麼。

  吉村君也察覺到危險,並為之憂心忡忡,膽戰心驚。由於沒有掌握確鑿證據,僅僅是可怕的推理,故爾他只能向我們暗示。”

  “照你這麼說,吉村君還處在危險之中?”

  草場警官稍稍欠了一下腰。雖然他的迅速偵察行動,得到大家很高的評價,但多少也讓人為他捏一把冷汗。

  “沒關係。我們已經請求當地警署予以協助,加強警戒,保證他的人身安全。從目前狀況來看,似乎還沒有立即除掉吉村君的跡象。”

  “你那是什麼意思?”

  那須警長的目光,炯炯有神盯著渡邊警官。

  “我們詳細調查了吉村君被推下站台的情況,據說他當時摔倒在鐵軌上。湊巧是在停車區域的前面,沒有喪命。根據判斷,那好像是一種警告。意思是說,如果再堅持己見,他的生命就無法保證了。大概是這樣的含意!”

  “那麼,大竹專務為什麼被殺了呢?”

  處事慎重的河西警官問道。

  “比起吉村君,大竹專務要危險得多。作為全日航公司的實力派人物,握有一定的權力。相比較而言,吉村君儘管是航空局局長的輔佐官,但那是花架子,有職無權。在調查組裡,孤獨無援。在回家的路上離開調查組,始終處在監視的目光下。”

  此時此刻,渡邊警官的說話語氣已經平靜下來。他越說越自信,確信自己的推理完全正確。

  “渡邊警官的推理是合乎邏輯的。”

  與橫渡警官一起了解調查組檢查引擎委員會的十君警官,向渡邊警官投去非常有力的讚許眼光。

  “我們主要了解檢查引擎委員會的情況。通過了解,使我們感到委員會裡面的企業色彩也十分濃厚。雖然表面上是系永和新堀兩位博士在上竄下跳,可實質上是千代田財團與中央財團兩大企業集團的代言人。

  兩派自從打出都不贊成吉村主張的旗幟以來,顯得空前團結。我強制性地借閱了該委員會舉行的檢查報告會議記錄。經過反覆閱讀,發現吉村君對第四引擎的三個固定螺栓十分懷疑。

  不用說,我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清楚其中奧秘。可失事飛機的裝備上,如果另行安裝次品的固定螺栓,危險將隨時存在。吉村君從立場上沒有言明,但從他的觀點和我們看過的會議記錄,螺栓另行安裝、鬆弛或者調換的疑點很大。”

  “十君警官,那可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呀!”

  土井署長說話的聲音,顯得十分緊張。

  “確實不容易做到,但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會場上,又是一陣沉默。企業陰謀犯罪的黑影,沉重地壓在每個與會者的心頭上。

  大竹專務的被殺,吉村君的被害未遂,調查組內部籠罩著的黑霧以及其他許多證據和跡象,都圍繞著大型企業的利益。

  十君警官將會議記錄分發給大家。就在大家閱讀的過程中,疑團越來越大,越來越濃。

  “在準備起飛之前,調換那幾個簡單的螺栓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河西警官終於打破了沉默。在全日航4301飛機墜毀後,他閱讀過某報上刊登的《花形噴氣式飛機的背後》連載小說。小說里說到,在飛機準備起飛前,六個機械工程師與兩個電氣工程師組成的檢查小組,一夜就能檢查近百個部位。從引擎部位開始,到機翼、降落架、機身外殼機頭、機身內部、操縱室儀表以及防風玻璃等。從機首的最前側,到尾翼的最後側,整備工作是按照詳細的準備規則進行。操作規程,必須按照規定;操作方法,必須按照規定動作。不允許有任何創造性和隨意性。

  “在這種猶如齒輪那麼精細的準備過程,像那種偷梁換柱的做法能實施嗎?”

  河西警官的疑問,是理所當然的。

  “系永教授說,飛機這一類交通工具,出乎普通人的意料,非常容易出故障。就斯普魯多飛機製造公司來說,尤其是808型飛機,在飛行一百小時的過程中,其故障率僅兩個小時。據說在東京飛往札幌的一百個航班裡,只有兩個航班發生小小的故障。不用說,所謂故障,與飛機立即墜落沒有必然聯繫。”




章節目錄